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从新手教师到名师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历程,表现出名师独有的内涵特征。宽松的外部环境与主体价值实现的内在动力是名师专业成长的条件要素,构建和谐的社会氛围、保持高涨的教育激情与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是名师专业成长的路径策略。  相似文献   

2.
“名师兴校,科研强校”已成为众多学校的发展思路。由此可以看出“名师”在学校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但名师是从教师中来,所以培养名师必须植根于教师整体专业素质的提升中。  相似文献   

3.
沈超颖 《科技信息》2010,(36):74-74
名师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化工程,不应该仅仅以选拔开始,到选拔完就结束,学校和个人不应该仅仅满足于添加一个称号。所谓培养过程的节奏感,就是针对名师培养这一科学过程,要求做到计划周全、环环相扣,做到层层深入、以点带面。简而言之就是学校管理者应该把握好慎选拔、多培训、促发展、带全体四个环节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4.
中小学名师工作室作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有效载体,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成果共研共享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越来越凸显。详细阐述了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内涵及特点,提出了“以人为本,共生共长”教师培养理念,系统构建了基于名师工作室的12N8中小学教师培养模式,并建立健全了“一体五机”的工作室运行保障体制机制,为基于名师工作室中小学教师培养探索了一条可借鉴、可复制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有幸参加了浙江省第四届“百课万人”创新教学观摩活动。听名师讲课,的确是一种享受,也让我对课堂有了更真切的理解:这是个有魅力的地方。课堂的魅力究竟在哪里?它在教师随机的评价中,在教师适时的幽默中,在教师的出口成章中.在教师充满智慧的教学中。还在教师超越课堂,营造的心灵之美中。  相似文献   

6.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6,26(9):839-839
近日,教育部发出通知,对获得第二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的100名教师进行表彰,我校两院院士、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王越获此殊荣。“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是教育部在2003年设立的,每3年评选一次,每次评出100位教学名师。获奖者是在各高校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推荐的基础上,经过  相似文献   

7.
《潍坊学院学报》2014,(3):96-97
名师是教师队伍中的标兵和楷模,开展名师专业成长的研究,对于当前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本文主要是关于名师成长的研究综述。主要包括对名师成长相关概念的界定和分析,对当前名师研究现状的归纳、整理和分析,并提出了存在的不足,以期盼名师研究的更加深入和成果的不断丰富。  相似文献   

8.
随着教育改革的步伐日趋加速,学校管理工作日渐规范化、科学化,建设一支素质高、有科学管理方法的师资队伍,对培养新世纪人才有着不可低估的意义。同时,学校发展的快慢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资队伍建设水平的高低。只有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规划师资队伍建设,精心营造健康成长的人文环境,积极创设和谐校园工作氛围,坚持不懈地加强师德师能建设,才能全面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形成名师效应,铸造名校品牌,从而提高学校发展的整体水平。所以,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应将师资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来抓,抓出成效。  相似文献   

9.
如何做好一个合格的高校教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教师法》的学习,认为做一个合格的高校教师不是软尺子,要以"教学名师"为榜样,要有高尚的师德和真挚的教育感情,要有扎实宽厚、广博精深的知识结构,要创造性地从事教育工作.提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是提高教师自己的综合素质的观点.以实践说明,只要教师努力按"让教学和科研两只翅膀都硬起来"去做,一定会做一个合格的高校教师.最后,从如何搞好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的体会,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做法.  相似文献   

10.
辜焕彬 《科技资讯》2010,(26):13-13
名师的讲座是学院一笔宝贵的教学资源。本文提出一套将名师讲座网络化的方案。首先提出关键的问题和解决思路,然后提出架设方案,最后提出与架设方案配套的管理细节。  相似文献   

11.
加强师德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加强师德建设,学校应加强师德教育,加强管理,建立健全师德评价机制,并为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12.
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走教师专业化之路,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历史必然;教师职业具有专业化特征;教师专业化要求教师教育专业化;教育类课程是教师教育的核心课程,是培养专业化教师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13.
开展八荣八耻教育对于高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八荣八耻”充实了师德教育的内涵,为教师树立了看得见、摸得着的道德行为准则。师德建设应抓好超越性与现实性的结合,要依靠教师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来实现校园和谐。正确的荣辱观教育必经内化和外化这样一个复杂而反复的过程,因此,师德建设还必须建立和健全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中小学教师素质现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设计了 :“中小学教师素质评价问卷 (学生问卷 )”和“中小学教师素质自评问卷 (教师问卷 )” ,通过对浙江省 8个地区 110 6名中小学生和 413名中小学教师的抽样调查 ,对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 (包括 7个方面 )现状作一研究。研究表明 :( 1)中小学教师文化素质比 80年代有了很大提高 ;( 2 )大多数中小学教师的师德状况、工作态度、身体素质反映良好 ;( 3)中小学教师普遍缺乏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知识 ;( 4)只有 1/3的中小学教师从事过教科研课题研究 ,这些教师在教科研能力上存在着性别差异 ;( 5 ) 79.18%的中小学教师已经或正在参加以函授、自考等为主要形式的进修 ,并在进修的人数上存在着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5.
基础教育的美术课程改革已正式启动,高师美术教育专业的改革却依然滞后,困扰多时的顽症日益凸显:教育目标模糊,以致师范不“师”;课程设置失衡,以致导向不明;教育合力不济,以致改革停滞不前。“师范性”的失落使高师美术教育专业陷入尴尬境地,回归“师范性”才能使高师美术教育专业获得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农村中小学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中小学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存在自身心理素质差,缺乏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技能和能力薄弱,普遍缺少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培训等问题。加强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素质,对教师进行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化水平,创设有利于农村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宽松环境。  相似文献   

17.
改善和促进目前高校师德建设的途径是:把握方向、明确社会主义办学目标;抓 住重点,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立足根本,教书育人是师德建设的核心; 建立制度,完善师德建设的考核机制。  相似文献   

18.
和风细雨潜入心田--和青年教师商榷教育学生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呈兴 《镇江高专学报》2002,15(1):56-57,73
学生在学校,难免会有缺点和错误,教师要深入了解情况,因势利导,和风细雨般关怀、爱护每一个学生,信任、尊重、宽容学生,善待学生,用人格力量教育、影响学生。  相似文献   

19.
师范院校校报副刊育人漫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纸副刊是“城市的公园”,但“公园”是“城市”的组成部分,校报副刊要利用自己为师生员工所喜闻乐见的优势,配合其他版面办报(刊) 人。就师范院校校报副刊而言,就是要坚持德育为首,在抓好师德教育上狠下功夫;要主动为素质教育服务,把副刊办成抓师能训练的特殊课堂;要切实强化阵地意识,为培养一专多能人才多出力流汗。  相似文献   

20.
沈立新被评论家称之为“诗书双全”。在他的艺林求索的路上,有三个人对他的影响至大,沈立新引以为恩师:一为教他写诗的著名诗人田间,一为教他习字的著名书法家熊尧昌,一为教他习文的著名作家俞林。沈立新写诗,不是以诗为业、成为诗人,而是强化自己的艺术修养。他的诗是一种抒发文人情怀的雅士诗歌。他的“记游诗”,写得尤为成功,“题赠奉和诗”,也写得较有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