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在广泛部署和大规模应用IP层组播时,组播状态将超出路由器的性能极限。为了解决组播路由的状态可扩展性问题,提出了基于动态隧道的可扩展组播路由协议(DTSM)。该协议采用隧道方式消除了非分支节点状态。在状态容量充足时,该协议与传统组播协议效率相同。在状态容量不足时,自适应地调整转发树拓扑,以带宽和延时为代价进一步减少组播状态。仿真结果显示:该协议可以在不显著增加带宽和延时的前提下,使组播最大状态数减少一个数量级,可以有效地缓解组播状态压力。  相似文献   

2.
对网络层组播和应用层组播中的六个经典协议进行比较和性能分析,并且加入新的性能指标、单位传包量和路由发现频率。利用NS2仿真平台,对这六个协议的投递率、单位传包量、平均延时、开销和路由发现频率进行了仿真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单源时,网络层组播的投递率、开销和平均延时明显优于应用层组播;多源时,随着组成员的增多,网络层组播的路由开销迅速增大,整体性能下降,而应用层组播的性能基本保持不变,此时应用层组播在投递率、开销、平均延时等方面优于网络层组播。  相似文献   

3.
遗传算法在组播路由优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分析遗传算法和组播路由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求解满足带宽-时延约束多组播路径问题的遗传算法.在算法中设计了一种基于节点连接路径的具有树状结构的染色体表示方法及可以实现树状染色体交叉和变异的算子.数值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有效改善了初始群体的整体适应性,便于更快地找到最优路径,有效解决了带宽-延时约束组播路由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针对临时性、少量信息群发业务模型,提出一种多目标组播路由协议,利用已有的单播路由信息实现组播发送功能。中间节点根据组播分组中目的节点的地址和路由信息,结合本节点路由表或转发表,对相关目的节点执行转发。协议无需维护组播树和组播成员状态,可在任意提供路由表或转发表的单播路由协议基础上工作。在该应用模型下,协议的分组递交率性能与单播路由协议相当,发送开销比单播和其他组播路由协议大大减少,控制比特开销也较低。  相似文献   

5.
刘国联  何炼 《科技信息》2012,(32):55-56
延迟、带宽、延时抖动和代价是影响网络组播路由服务质量的四个关键因素,本文综合考虑延迟、带宽、延时抖动和代价设计了一个参数H,借鉴受体编辑(Receptor Editing)和克隆选择(Colonal Seleccion)等免疫原理,提出了一种优化QOS组播路由的克隆算法。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算法收敛速度快,运行平稳。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低轨(lowearthorbit,LEO)卫星网络中需要快速高效组播路由协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LEO卫星IP网络组播路由算法。在分析建立LEO卫星网络拓扑模型的基础上,该算法利用了LEO卫星网络的自身特点,采用分布式迭代的计算模式,生成基于源端的组播路由树,大幅度地降低了算法的计算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和传统的LEO卫星网络组播路由算法相比,该算法具有较低的计算复杂度,生成的组播路由树具有较小的开销。相比于传统MRA算法,该算法生成的组播树中源点到组播成员节点的平均延时大约为前者的90%。  相似文献   

7.
提出异构带宽约束的动态源组播路由(heterogeneous bandwidth-constrained dynamic source multicast routing, HBMR). 为了支持组成员的动态性和异质性,收集了组播树分布信息和组播树上节点的最大可接收能力信息. 并设计了一个基于该信息的异构带宽约束的动态源组播路由算法. 仿真实验结果表明,HBMR不但解决了异构带宽约束费用优化的动态组播路由问题,而且在路由成功率、路由消息开销和组播树占用的带宽资源等方面的性能都有综合提高.  相似文献   

8.
现有基于分支路由器的组播路由机制能有效减少转发状态并提高可扩展性,但这些组播路由机制的加入时延较长,且对分支路由器失效的适应性较差。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基于分支路由器的快速分支组播(fast branch multicast,FBM)路由机制。FBM结合了已有分支组播路由机制的优点,并通过为接收者预先建立临时转发状态而加快组播加入过程。在NS2中对FBM和其他相关协议进行了实现。仿真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FBM不但可以加快组播加入过程,而且能对组播转发进行有效地控制,以快速适应分支路由器的失效。  相似文献   

9.
现有基于分支路由器的组播路由机制能有效减少转发状态并提高可扩展性,但这些组播路由机制的加入时延较长,且对分支路由器失效的适应性较差。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基于分支路由器的快速分支组播(fast branch multicast,FBM)路由机制。FBM结合了已有分支组播路由机制的优点,并通过为接收者预先建立临时转发状态而加快组播加入过程。在NS2中对FBM和其他相关协议进行了实现。仿真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FBM不但可以加快组播加入过程,而且能对组播转发进行有效地控制,以快速适应分支路由器的失效。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低轨(low earth orbit,LEO)卫星网络中需要快速高效组播路由协议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LEO卫星IP网络组播路由算法。在分析建立LEO卫星网络拓扑模型的基础上,该算法利用LEO卫星网络的自身特点,采用分布式迭代的计算模式,生成基于源端的组播路由树,大幅度地降低了算法的计算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LEO卫星网络组播路由算法相比,该算法具有较低的计算复杂度,生成的组播路由树具有较小的开销。相比于传统MRA算法,该算法生成的组播树中源点到组播成员节点的平均延时大约为前者的90%。  相似文献   

11.
IP组播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介绍了IP组播技术的一些概念、IP组播的优点、IP组播编址技术和IP组播的路由协议,并分析了IP组播技术的工作原理和IP组播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针对现有多播协议均忽略代价不对称性建立共享多播树这一问题,分析并设计了一种基于源端建立多播树的算法,并实现了与之相关的支持轻量级应用的应用层多播协议.基于本协议开发了一套应用层多播聊天程序,并在校园网上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应用层多播机制能有效地支持小规模的多播通信.  相似文献   

13.
在支持QoS(quality of service)的IP组播中,为了解决由于并发组数量的增加造成的路由器状态爆炸问题以及由于接收者请求不同级别QoS而带来的困难,提出一种支持不可排序QoS的可扩展组播机制。此机制考虑了QoS级别的排序性,使用启发式算法为组播组选择适当的组播树,让属于不同组播组、请求相同QoS级别的组播接收者共享使用组播树。模拟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案可以有效地改善组播状态可扩展性,在一定的实验设置情况下,组播树与组播组数量之比可低于1/8;同时满足接收者的不同QoS需求。  相似文献   

14.
隧道开挖会引起周围土层产生位移,使桩基产生附加内力和位移,降低桩身承载力,因此,分析隧道开挖对邻近桩基影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分三步进行分析,首先采用剪切位移法代入桩基平衡微分方程计算出原始状态下桩身的位移、轴力和桩周摩阻力;然后利用两阶段分析法求解给出隧道开挖对邻近单桩承载力的影响,第一阶段采用Loganathan等提出的解析解计算隧道开挖后引起的桩周土体自由位移;第二阶段基于剪切位移法原理,将土体自由位移施加到桩身,求出隧道开挖引起的桩身附加位移、轴力和摩阻力变化量;最后,将开挖前与开挖引起的桩身轴力和桩周摩阻力进行叠加得开挖后桩身轴力和摩阻力。验算桩身轴力以及摩阻力改变后桩身承载力以及混凝土强度。  相似文献   

15.
随着Internet网的发展 ,传统的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将消息从一个或多个发送者传递到多个接收者即一对多的传输需求 ,因此产生了分组广播技术 .发送消息的主机向广播组发送消息 ,接收消息的主机加入广播组 ,这种发送接收模式 ,不仅可以满足一对多的发送需求 ,还可以节省网络资源 .本文主要分析用于分组广播的一些路由算法、协议及简单模拟 .  相似文献   

16.
在单播与多播混合服务的OFDM蜂窝系统中,因负载较重而使带宽资源被完全占用时,为接纳更多的多播用户,在单播多媒体用户可接受的范围内提出:基于信道容量平滑的QoS升降级带宽借用方法.通过建立QoS升降级的子载波借用模型和CUpDown-QoS算法,达到最大化多播用户数和减小多播切换呼叫中断率;提出了GoS保证下,限制新呼叫的动态带宽借用阈值,给出基于Markov模型的CBP(Call Blocking Probability)与HDP(Handoff Dropping Probability)最优折中的阈值确定方法,以及多播优先的动态带宽借用策略对阈值确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多量子态的制备问题,首先提出一种构造2n+1-量子纠缠态的方法,并给出其量子线路图其次,采用2n+1-量子纠缠态为信道,出来远程制备一个任意n-量子赤道纠缠态的方案。该方案在控制者Charlie的协助下,Alice通过多量子投影测量和经典通信,Bob采用简单酉变换就能以100%的概率成功重构任意n-量子赤道态。进一步,通过任意二量子态和任意三量子态的制备的具体实例,说明了上述关于一般多量子赤道纠缠态远程制备协议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CAN总线协议实现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CAN总线通信网络的建设中,CAN总线控制器实现了CAN总线协议的大部分内容.首先介绍了CAN总线的概况,简单介绍了CAN总协议的内容,详细介绍了有限状态自动机的组成特点以及利用有限状态自动机实现CAN总线协议的方法.最后根据有限状态自动机的设计要求,详细介绍了CAN节点的各种状态以及各个状态之间的转换关系.  相似文献   

19.
针对现有协议状态机推断方法忽视协议系统输入输出报文之间的内在关系,导致自动化程度较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状态融合的协议状态机推断方法。首先采集会话样本,将会话过程的输入输出报文序列抽象为符号序列;然后采用扩展前缀树转换器(EPTT)构建初始状态机,通过各状态对相同输入符号序列的状态转换和输出响应评判其相似度,依据相似度的高低搜寻候选状态对并尝试对其融合,同时有针对性地构造测试用例以验证此次融合的正确性。上述流程反复执行,直到没有可融合的状态。结果表明,该方法自动化程度较高,推断出的结果与真实协议状态机高度吻合。  相似文献   

20.
针对高介电常数(k)栅堆栈金属氧化物场效应晶体管(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MOSFET)实际结构,建立了入射电子与界面缺陷共振高k栅栈结构共振隧穿模型.通过薛定谔方程和泊松方程求SiO2和高k界面束缚态波函数,利用横向共振法到共振本征态,采用量子力转移矩阵法求共振隧穿系数,模拟到栅隧穿电流密度与文献中实验结果一致.讨论了高k栅几种介质材料和栅电极材料及其界面层(IL)厚度、高k层(HK)厚度对共振隧穿系数影响.结果表明,随着HfO2和Al2O3厚度减小,栅栈结构共振隧穿系数减小,共振峰减少.随着La2O3厚度减小,共振峰减少,共振隧穿系数却增大.随着SiO2厚度增大,HfO2,Al2O3和La2O3基栅栈结构共振隧穿系数都减小,共振峰都减少.TiN栅电极HfO2,Al2O3和La2O3基栅栈比相应多晶硅栅电极栅栈结构共振隧穿系数小很多,共振峰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