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城市用地的日益紧张,城市地下空间逐渐得到开发利用。而城市地下空间的设计必须考虑人性化的因素,坚持以人为本,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心理需求以及文化情感需求。城市地下空间的设计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到人的各种需求,分析人的需求与行为、环境的关系,在设计师注重细节以及情感的传达,实现人、空间、城市三者的结合。本文从人与环境的关系出发,分析了人的需求、行为与环境三者的关系,探讨了城市地下空间的设计应如何体现人性化,满足人们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环境景观在居住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城市人大约有三分之二的时间花费在住区中,居住区环境景观质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心理、生理以及精神生活。在人们活动的步行道、广场、休息观景的空间中,创造性地设计能赋予空间一定的特色,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3.
环境景观在居住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城市人大约有三分之二的时间花费在居住区中,居住区环境景观质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心理、生理以及精神生活,在人们活动的步行道、广场、休息观景的空间中,创造性地设计能赋予空间一定的特色,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4.
城市是由建筑、绿化、道路、水系、人文风景等共同组成的服务于人的空间.城市规划解决的是上诸因素以及以人的六觉感受尺度为准组合而成的城市空,而建筑设计则解决诸因素中建筑个体功能以及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时代特性风格的前提下与周围环境、城市研究城市空间,必然要对其分解,以期得到它的构成要素.既然城市空间是城市提供给人们的各方面感受,必然得从人的知觉、心理、行为角度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5.
李小刚 《工程与建设》2012,26(4):452-454
作为城市空间主体的城市广场,其设计应与人的心理行为相结合。文章通过对人们在广场设计中产生误区的分析,给出人的心理行为与广场设计的对应解决办法,并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细化。  相似文献   

6.
邓奔 《科技信息》2012,(6):413-415
街道空间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之一。街道也是人们对城市景观最直接、最经常的感受来源,是人们认识城市的重要场所。快速城市化的今天,交通的膨胀发展,作为城市街道主体的人,正在或已经被汽车所取代,城市街道生活湮没于快速交通和超常尺度之中,街道沦为纯交通性的功能空间,城市肌理和街道人文难以寻觅。笔者通过发现问题一提出问题一解决问题的思路对城市街道空间环境人性化设计进行探索。全文分为六部分:审视当今、回顾历史、对照现代、指导设计、实例分析、对未来城市街道空间环境的设计展望。论文意在寻找探索一条城市街道空间环境人性化设计之路,让人们真正成为街道的主人。  相似文献   

7.
城市公共环境艺术作为现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城市中发挥了不可思议的作用。城市公共环境艺术是人们追求精致的精神生活的体现,越来越多的人会希望在城市生活中随时可以感受艺术的氛围、赏心悦目的艺术空间,这也反映出城市公共环境艺术所具有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8.
居住区景观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婷婷  刘柯三 《科技信息》2009,(13):352-352,347
居住区承栽着城市人各种休闲、娱乐、交流等城市功能。环境景观在居住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居住区环境景观质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心理、生理以及精神生活。在人们活动的步行道、广场、休息观景的空间中,创造性地设计能赋予空间一定的特色,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为了创造出耳有高品质和丰富美学内涵的居住区景观,在进行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时,应注意硬质景观与软质景观整体性、实用性的结合,以及软硬景观美学风格和文化内涵的统一,体现一定的艺术性和趣味性。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地理空间的突变瓦解了过去人们对城市的情感空间,作为提供空间信息支持,帮助人们重新掌控城市空间的公共导向设计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并寄予厚望。文章从空间信息体系、配置机制、信息表达等角度并结合实例,探寻了公共导向设计在重建心理安全感方面的可能,以试图消解人们对现代城市的恐惧和不安,实现精神与情感的回归。  相似文献   

10.
城市空间在人们身边又似乎在身外,似乎密切又似乎遥远。当今社会城市公民对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具有诉求,对生存环境空间却放任自由,忽视环境影响力,人们在或好或坏的环境中思考、行走,人与环境构成无关的二重性,一方面是人群生存的有目的性和功利性,另一方面是丧失了对环境的欲求。各种污染进入人们的视野,可见的是资源的不可复原很难再生的消失,不可见的是什么呢?文章把这种"不可见"视为城市的一种景观,进行批判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陈琨 《甘肃科技》2022,(4):14-16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速度开始提升,人口数量也持续增长,人们对城市住宅公共空间建筑的要求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在对城市住宅公共空间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需要考虑到人们的居住要求,因此需要对公共空间建筑从户型、景观、配套设施等方面进行综合性设计,尽可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保证建筑公共空间的合理性。文章阐述了公共空间设计意义,分析了城市住宅公共空间建筑设计现状,并从全面性、综合性的设计角度提出公共空间建筑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2.
陈琨 《甘肃科技》2022,(4):14-16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速度开始提升,人口数量也持续增长,人们对城市住宅公共空间建筑的要求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在对城市住宅公共空间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需要考虑到人们的居住要求,因此需要对公共空间建筑从户型、景观、配套设施等方面进行综合性设计,尽可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保证建筑公共空间的合理性。文章阐述了公共空间设计意义,分析了城市住宅公共空间建筑设计现状,并从全面性、综合性的设计角度提出公共空间建筑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3.
城市户外公共空间无论是公园,广场,街道还是林间小道都少不了休息所用的座位,座位可以是天然的,也可以是人工的。有时设置好的座位却没人座,有时人们会把室外台阶、花坛外沿等当作休息座位。因此,在城市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室外休息设施的设计,并且让这些设施既能满足人的行为需要,又服从城市公共空间的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将认知科学与地理信息科学相融合,形成了对空间认知(Spatial Cognition)的研究,此研究亦已成为解决目前GIS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新一代GIS设计、实施和使用的重要环节.城市作为一种特殊的地理空间,在结构布局上往往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在城市中生活过一段时间的人都会对这个城市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和认知习惯.这种习惯将影响人们对于城市中目标实体的定位和路径寻找.本文在空间认知科学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北京城市布局的特点,以ComGIs(组件式地理信息系统)为技术手段,研究符合人类认知习惯的北京城市定位导航系统.  相似文献   

15.
艺术散布于城市版图的各个角落,深入城市肌理,渗透城市空间.在大量的公共空间里,艺术作为一种巧妙的手段,带着促成人们之间的相遇和人与空间相遇的使命恰当地介入,与受众形成一种非强制性的、互动和分享的关系.艺术介入公共领域是一种必然趋势并具有公共性和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现代城市人民快节奏的生活,造成人们心理上的紧张和压力,人们需要通过各种形式的休闲娱乐活动来缓解。城市社区是由建筑、绿化、道路、水系、人文风景等共同组成的服务于人的空间。而建筑设计则解决诸因素中建筑个体功能以及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影响下与城市大环境小环境的协调。社区的建设就是为了给居民提供一个好的休闲娱乐活动场所,使人们下班回家以后,可以在社区内游玩、休憩,缓和由紧张工作带来的压力,解除疲惫。因此,社区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人们在城市中的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中进行的。这些空间范围是由城市中各个建筑群所组成的。我们知道,域市建筑群的艺术是综合性的艺术,它所利用的要素包括城市建筑,道路广场、绿化、自然环境和各种建筑小品等。这些要素在组织建筑群时,不仅要满足功能、经济上的各项要求,又要虑考到相互间的尺度、比例陪衬、统一、对比、均衡、节奏、空间程序等等构图上的要求,使它们在群体空间中各得其所,相得益影。人们在观赏空间构图时,其视野是有一定的范围与距离的。在视觉上,总会产生消失感,有时还会产生错觉和一定的连想。另外,人们的观赏点也是随着人的活动而不断变换——静止、流动、升高等。因此,我们研究建筑群的空间构图时,既要分析建筑空间构图上的一些特征,又要研究分析人们在观赏活动中存在的这些特点所引起对空间构图上的要求.本文试就这些问题作一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建筑外环境的人性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和分析人的行为模式与环境的互动关系,了解人们的行为倾向与需求,得出相关的环境设计准则供城市空间的创设者作参考,期望能为人们提供更多舒适自然、可亲可近的人性场所。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国内建筑环境设计中忽视小环境、小空间的局面,从现状中加以分析,提出人是城市环境空间的主体,城市空间、环境的塑造必须关注人的尺寸与感受,并最终反映、包含和支持人的活动,回答环境空间与人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外部空间是城市有机体的一部分,是人们外部活动的载体、生活的容器;环境影响着人的生活,而人的感知.行为也影响着环境。以人为本的外部环境设计才能为人们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