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区域旅游合作可转变地方旅游产业相对优势为区域旅游竞争优势.实施旅游合作对欠发达地区旅游业发展尤为重要.以陕南安康、汉中两市旅游合作为研究背景,从旅游产品差异化视角,探讨以创新区域旅游产品体系、优化区域旅游资源配置方式、建构合作竞争的价值网等合作途径提高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海峡两岸关系得到改善以来,海南与我国台湾地区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两岸旅游业的发展也迈入双赢时代。海南岛和台湾岛被称作"姊妹岛",在合作共赢的发展思路日臻完善的背景下,竞争合作模式是两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最优选择,也是两地实现跨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的必要条件。该文通过分析海南、台湾区域背景,发现两地跨区域旅游竞合的有利条件集中在政策支持、旅游交通便捷、旅游资源分布及产品结构互补、跨区域旅游交流等方面。并在此基础上引入区域"共生"理论和"竞合"理论,构建二者跨区域旅游"可持续一体化互惠共生"竞合模式,以促进海南、台湾两地旅游业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旅游经济竞争进入了区域竞争时代,以整合资源,突出特色,形成合力,树立品牌为内容的合作竞争成为区域旅游竞争的主要形式.黄河沿线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区域位置优越.在遵循开发与保护、有序开发与协同发展、功能分区与整体推进、突出区域主题形象等原则下,实现黄河沿线旅游资源的整合,构建大黄河旅游走廊,是黄河沿线各省区旅游业发展参与区域竞争的必要选择.为此,黄河沿线各省区要加强合作,在编制全流域统一的旅游发展规划、组建跨区域旅游企业集团、建立制度化的旅游合作协调机制、加强旅游推广合作、共拓客源市场等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4.
大庆湿地旅游供应链模式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市场经济的竞争已经不再是单个企业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间的竞争,发展旅游业同样如此。大庆湿地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市政府加大力度开发旅游资源,在这个过程中应注重旅游供应链的建设,将初级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网链结构作为一个系统加以研究,形成旅游供应链模型。通过加强地企联合、建立区县合作机制、建立节点企业间合作机制、发展绿色旅游供应链等途径更加有效地整合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5.
河北旅游业发展的区域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差异是区域旅游业发展的共同特征,它主要通过区域旅游资源禀赋与旅游产品类型、旅游市场需求、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旅游业支持系统等方面来体现.正确认识和把握河北旅游业发展的区域差异对于充分发挥各地区优势、实现各地区旅游业的互补与共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系统分析了河北旅游业发展的区域差异,提出为进一步提升河北旅游业的整体水平,尽快使其向"旅游强省"转变,必须选择能够缩小区域差异的协调发展战略--区域旅游合作,并为河北各地区制订正确的旅游业发展对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以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为代表的新一代快速交通设施正迅速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媒介,极大地拓展了游客出行距离,改变游客消费行为,也给旅游目的地竞争格局带来革命性变革。以安徽省六安市为例,从空间的视角研究高速交通设施对区域旅游空间格局演变的影响,试图为大别山区域旅游提升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7.
黄冈市"十二五"发展的总体战略为"一区两带",其中一带就是指大别山旅游经济带,旅游业必将成为黄冈地区的重要支柱型产业。近年来,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为大别山旅游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网上涌现出很多相关的电子商务网站。本文通过介绍大别山旅游电子商务网站品牌化建设的必要性,分析目前已有的大别山旅游网站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基于此,提出解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海西高速铁路发展思路的指导下,开展高速铁路建设对区域旅游发展影响的研究,可为福建省改善区域旅游发展的现状提供借鉴。高速铁路建设对于福建旅游业在开展省际旅游合作、实现省内旅游互动、提升旅游经济效益等方面有诸多影响。结合未来高速铁路建设的前景,福建省旅游业应从促进区域旅游协调发展、提高旅游接待能力、打造旅游精品等方面实现对全省高速铁路建设目标的响应。  相似文献   

9.
旅游业从其产生到发展,在区域生态维度上占据着不同的生态位.借助于生态学中对生态位内涵的描述,提出了旅游生态位,构建了影响旅游地生态位的核心生态因子体系.运用区域城市生态位的测量方法,选用资源维、市场维、社会经济维和环境维4个维度,共17个指标,分析河南省18个地市的城市旅游综合生态位.依据综合生态位的宽度把河南省旅游综合生态位划分为不同的类别,更为直观地理解河南省的旅游发展、竞争、合作规律和一般的特征,发现各个地市旅游业的优势与发展潜力,以优化河南省旅游发展系统,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旅游业从其产生到发展,在区域生态维度上占据着不同的生态位.借助于生态学中对生态位内涵的描述,提出了旅游生态位,构建了影响旅游地生态位的核心生态因子体系.运用区域城市生态位的测量方法,选用资源维、市场维、社会经济维和环境维4个维度,共17个指标,分析河南省18个地市的城市旅游综合生态位.依据综合生态位的宽度把河南省旅游综合生态位划分为不同的类别,更为直观地理解河南省的旅游发展、竞争、合作规律和一般的特征,发现各个地市旅游业的优势与发展潜力,以优化河南省旅游发展系统,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论旅游业的发展模式及地域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旅游业的发展模式及地域特征的研究是旅游经济学和旅游地理学共同探讨的重要课题之一,其研究成果对不同国家和地区旅游产业的政策制定及发展规划均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世界各国旅游业的发展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各国均会根据各自的国情选择相应的模式,因而发展中国家的旅游业并未形成和存在所谓一条扭曲的旅游业发展规律,也并未选择所谓违背经济规律的反向发展模式。中国发展旅游业所选取的模式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2.
发展生态旅游 推动南宁市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革命的浪潮诞生并推动了旅游业的高速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更加大了这一“朝阳产业”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要迎接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中国加入WTO的挑战,做大做强南宁市的旅游业已刻不容缓,文章分析了南宁市旅游业的现状和南宁市发展生态旅游的有利条件,阐述了生态旅游的内涵及其发展的必然趋势,提出发展南宁市生态旅游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旅行社作为旅游供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育程度、产业体系格局与经营管理水平将直接影响区域旅游的国际竞争力与旅游市场的发育.论文立足于安徽省旅行社行业发展的现状结构与经营现状,分析行业所处市场环境的发展变化趋势与行业存在的发展问题,提出安徽旅行社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4.
竞争与合作是旅游地区域空间关系的重要体现,为实现区域旅游的共同发展,全面提升区域旅游的整体吸引力,旅游地之间进行合作是一种必然趋势。在分析合肥经济圈旅游合作的现状及旅游竞合动力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区域旅游合作的竞合措施。  相似文献   

15.
国内旅游客源市场是评价一个区域旅游竞争力的重要指标.运用旅游业市场竞争态模型可以很好的在对旅游市场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各旅游市场所处的地位和态势,实现旅游市场合理有序的开发.本文应用旅游市场竞争态模型,分析了湖北省2006年~2014年国内旅游客源市场发展状况,并以此为基础,着重从旅游吸引力及区域竞合关系等方面分析了竞争态总体格局产生的内在原因,提出了促进湖北省国内旅游市场发展的相关建议,对未来湖北省旅游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具有很好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大连旅游产业区域效应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旅游产业综合评价研究的不足,从产业和区域相结合的角度出发,采用问卷调查与层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半定量化的旅游产业区域效应综合评价模型,对大连旅游产业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效应及其构成要素进行了测度与评价,对大连市旅游产业的和谐发展提供对策性指导。  相似文献   

17.
区域旅游协作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区域旅游协作是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需要,是实施“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对区域旅游协作的理论依据、协作内容、保障措施等方面的研究。指出了区域旅游协作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贵州喀斯特地区景观的构景因子虽然类型多样、形态各异,但从其地域组合特征看,景观雷同性强,相互之间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负近邻效应"关系,再加上各地旅游产品低水平重复,不仅使资源浪费、资源与环境破坏的现象并存,而且旅游业及旅游项目所产生的聚集效应和联动效应也不明显,迫切要求发挥旅游资源的整合优势,以实现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互动发展。本文以花溪高坡与龙里猴子沟风景名胜区为例,通过对两者间区域旅游发展中的趋同性与差异性分析,提出了区域旅游产业联动开发的优势与目标,探讨了区域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与产业联动发展的思路、布局与途径。  相似文献   

19.
宁夏旅游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调查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宁夏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宁夏旅游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从加大旅游业发展的宏观调控、实施品牌和特色发展战略、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培育综合性旅游目的地、加强区域之间的联合、开拓客源市场等方面分析了宁夏旅游业发展的方向和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