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什么是数学美?罗素说:“数学,不但拥有真理,而且也具有至高的美,正像雕刻的美,是一种冷而严肃的美”;庞加莱说:“数学美不是给我们感官的印象美,也不是质地美和表现美,是一种比较深奥的理性美”。数学美是一种不同于绘画、音乐等的艺术美,也不同于鲜花、彩虹等的自然美,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内在的、不张扬的理性美,是现实美的反映,倡导对数学美的崇尚是数学教育的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2.
要使作文有文采,就要尽量做到标题美、辞藻美、音调美、结构美、修辞美、意蕴美、情感美,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3.
存在于数学中的美的现象及美的规律就是数学美,数学美不仅具有简明美、对称美、和谐统一美、奇异美等外部特征,而且蕴藏着揭示事物发展规律的内涵美。  相似文献   

4.
略论文学美     
文学的本质审美属性决定了文学最重要的价值是美,包括形象的内在美和形式美。文学美是绚丽多彩的,呈现为真实美、情趣美、独创美;文学美是流动、发展的,作为美的创造者必须与时俱进,不断以新貌新质的美提升时代和读者的审美品位。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多角度分析了美的表现形式和武术技艺的内涵特性,阐述了武术美的社会价值和吸引人追求美的心理特征,武术给人以美的享受是带有综合性的,武术运动美是武术技艺中表现出的形体美、动态美、和谐美、音乐服饰美、意境美等方面的综合反映,从而使人们认识武术美的内在价值。  相似文献   

6.
比较系统地论述了自然旅游景观的特点,自然旅游景观的形象美、色彩美,动态美,听觉美、嗅觉美,巧合美等美学特征,并从多方面谈了自然旅游景观美的观赏问题。  相似文献   

7.
巴西的第二大城市里约热内卢给我最强烈的感觉就是震撼,少有的、对比强烈的、截然相反的两种震撼。首先是它的美,美得让人震撼……里约的美,不是一般的美,一处的美,修饰出来的美,而是天造的美,处处的美,融合于天地的美。你看那山水,像上帝随意扔出来的,自然的让人叫绝,和谐的令人称道,美的无可挑剔。  相似文献   

8.
数美因子给数学带来了美,本文论述了数学美的基本内容,并探讨了数学的自然美,现实美,潜在美、系统美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9.
舞蹈艺术是体现真、善、美的艺术,它所具有的功能是可与其他艺术相媲美的。舞蹈美,美在“舞外之情、情外之意”。只有用心去舞蹈,用心描绘动态美,用心体验意蕴美,用心塑造神韵美,才能真正创造和展现舞蹈之美。  相似文献   

10.
体育是体现美、创造美、认识美、欣赏美、感受美的一个过程.体育美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体育美的教育,可以陶冶受教育者勇敢,顽强、果断、坚毅、自信心、自制力、进取心等意志品质,体育美在教学中的实施是体育教师不可忽视的一项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1.
高明 《科技信息》2009,(35):248-248,251
本文针对职业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意在从语文教材所选优秀篇目中,发掘自然美、品味生活美、探求艺术美,引导学生通过语文课的学习,能够认识美、分辨美、发现美、创造美,从而,能够逐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12.
舞蹈的艺术体验主要来自于其动作的直观性。在舞蹈教学中,抓住动作的直观性,通过形体训练、视频欣赏、现场观摩、理论研讨、回到实践等,引领学生去领悟关,体现美,感受其中的形态美、动态美、意境美、气韵美。  相似文献   

13.
数学美三题     
数学不仅反映真,而且存在美,本文结合一些具体实例简明阐明了数学美的三个层次-体系美、方法美、创造美,以及三者之间有机的辩证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浅谈中小学语文文学语言的错落美简红光刘恶在《文心雕龙、总术》中提出理想的作品应是:“视之则锦绘,听之则丝簧,味之则甘腴,佩之则芬芳。对这里提出了视觉美、听觉美、味觉美、嗅觉美、其中听觉美是语言的音乐美。现代作家曹培华曾说:“下字如珠落玉盘,流转自如,...  相似文献   

15.
由于现代社会生活的多样化,知识信息的广泛化,审美活动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美育也成为时代的客观要求。美是无处不在的,在英语课堂教学,我们应该充分发掘教学过程中的美育因素,让学生感受教师教学之美和教材内容之美,培养他们发现美、认识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电视新闻画面美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现场直观美,二是形象真实美,三是时空同步美,四是内容新意美,五是信息丰富美,六是传情达意美,七是运动纪实美,八是思维快疾美,九是语言残缺美,十是受众参与美。  相似文献   

17.
生活离不开美,缺乏美的人生是不完美的人生。信息技术课中蕴涵着美。在信息技术课中挖掘教学中的美育因素,培养学生美的鉴赏能力,启发学生去感受美、创造美、传递美,是信息技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语文,因人文性强,教材包容的美育因素极其丰盈而魅力独特。那些生动感人的故事、感情充沛的诗歌、引人深思的寓言、启迪心扉的童话、优美动人的散文,都充满了自然美、语言美、行为美和心灵美。教师以精湛的技艺去引领学生自主地认识美、感悟美、创造美,那么文本之美的融情也就提升了学生人本的个性特质、心灵境界、价值观念,从而也就形成语文独特的魅力功能。  相似文献   

19.
真善美三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千百年来,真、善、美成了人类认识的理想境界和实践的最高目标。对真、善、美本身的探索及其成果,也作为文化思想的一部分,丰富了人类认识发展的历史。在中国,早在公元前6世纪,人们就提出了真、善、美问题,开始了对它的探索。春秋时期,季札把味觉、视觉、听觉所感到的愉悦和精神上的满足视为美。伍举最早给美下了定义,认为美是“上下、内外、大小、远近”关系的协调、和谐。孔子总结、概括、发展了他们的观点,深刻地解释了美与善的关系,认为感性形式的美只有同伦理道德的善完满地统一起来,做到既“尽善”又“尽美”,才算达到…  相似文献   

20.
编入小学语文教材的古诗,多是千古传诵的名家名篇,既非常适合小学生阅读,又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我们教师应该通过古诗教学,引导学生从古诗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让小学古诗教学成为美的教学,让小学古诗教学的课堂成为美的课堂,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美育。本文试从画面美、情感美、意境美、哲理美和语言美这几个方面来探讨小学古诗教学中审美教学的实现。[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