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关于达尔文主义科学范式的争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新武 《自然杂志》2000,22(6):362-365
本文认为,对达尔文主义是否科学的争议的关键,就是进化论中有没有严格的常规意义上的科学定律;波普以证伪原则来否证达尔文主义的方式过于理想化;应该承认生物学解释具有其自身特点并具有一定的解释限度,但又不能走向以生命科学作为整个科学评判标准的极端,更不能以此让达尔文主义逃避科学的检验.事实上,只有同达尔文主义的科学范式进行彻底的决裂,才可能出现真正的、科学的进化论.  相似文献   

2.
新科学遐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年前,时任中国最高领导人的江泽民同志为迎接21世纪的到来,于2000年6月30日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科学在中国:意义与承诺》的文章。文中认同了将整个自然科学划分为物质科学、生命科学、思维科学三大板块,而不再按数理化天地生来划分的观点。个人以为,这一观点意味着一种新的科学体系即将诞生,本文且把它称为新科学。  相似文献   

3.
高惠民 《科学通报》1964,9(4):283-283
一目前的概况种植业与饲养业是整个农业经济体系中两个主要的组成部分。在发展农业生产中,必须保证这两个生产部门的共同发展,同时还要调整好两者各自内部的协调关系。因此,合理安排作物布局与输作制,正确处理畜羣配置与农牧结合,是均衡发展农业生产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关键。我国广大农民对于作物的配置比例和茬口关系一向非常重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解放以来,又有了不少新的发展。近几年来,在三面红旗的光辉照耀下,以“四化”为中心的农业技术改革正在逐步提  相似文献   

4.
水安全是粮食安全的刚性基础.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产前、产中、产后)自然-经济-社会(三元)因素驱动下,其水资源消耗形成实体水-虚拟水(二维)嵌入转化、互为反馈、相互影响的耦合流动过程.本文基于实体水-虚拟水"二维三元"耦合流动理论,集成构建了以水量为参数的区域作物生产广义实体水-虚拟水耦合流动过程量化方法,并应用于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西部六省,对其1985~2013年主要作物实体水-虚拟水耦合流动过程进行解析与评价.揭示了区域作物生产实体水-虚拟水耦合流动现象,发现六省间水资源消耗与流动存在资源与经济效益的此消彼长现象.表明以农田尺度实体节水为目标的资源单视角传统农业水资源管理理念,已不足以实现多空间尺度水资源的资源-经济同步高效利用的管理目标,而具有资源-经济-社会三重意义的区域农业全产业链实体水-虚拟水统筹管理应为有效解决思路.基于此,初步提出三点思考:(1)现代农业节水应实体水-虚拟水统筹考虑;(2)需加快突破农业生产实体水-虚拟水耦合流动量化、评价方法与调控关键技术;(3)建议基于农业全产业链视角,建立基于实体水-虚拟水二维度理论的农业水资源管理体系,确保实现各阶段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  相似文献   

5.
地球系统科学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毕思文 《科学》2006,58(2):46-49
地球系统科学是以全球性、统一性的整体观、系统观和多时空尺度,来研究地球系统的整体行为,使得人类能更好地认识自身赖以生存的环境。更有效地防止和控制可能突发的灾害对人类所造成的损害。地球系统科学在现代技术.尤其是空间技术和大型计算机发展后出现,致力于对地球的整体探索。它以地球科学许多分支学科的大跨度交叉渗透,与生命科学、化学、物理学、数学、信息科学以及社会科学的紧密结合为特征。其研究发展的特点为时空尺度大,综合性强,实用空间大。支持有效监测和预测。研究中大量采用高新技术。采集、存储、处理的数据量都极其巨大。  相似文献   

6.
21世纪的农业和农业科学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良恕 《自然杂志》1996,18(5):261-266
20世纪人类依托科学技术的巨大成就,大大促进。了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现在离下一世纪只有几年时间了,即将到来的21世纪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世世?各国的政治家、企业家和科学家已做过许多预测,虽然说法不一,但有一个基本点是共同的,这就是:21世纪将是一个高科技世纪,特别是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将迅猛发展,并在未来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中起关键作用。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在20世纪末、21世纪中叶要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二、第三步战略目标,作为基础产业的农业以及与之密切关联的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举足轻重,令人瞩目。本文将展望21世纪的农业和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前景,以便对本世纪末下世纪初的国内外农业和农业科学技术发展有个基本了解,从而有利于我们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加速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国际权威杂志《科学》去年底推出专刊——《年度突破》,公布了该杂志评选出的2008年度十大科学突破。在上榜的10项重大科学突破中,生命科学领域占据了半壁江山——  相似文献   

8.
今年的特大洪水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困难。当前,灾区人民正面临着恢复生产和重建家园的双重任务。在恢复生产方面,一是要抓紧时间整理农田,赶种一季秋作物或冬作物,以减少洪灾造成的损失。在长江流域光温条件比较优越,冬季气温较高,种得好今年就可以获得好收成。二是有规划、有步骤地进行农田基本建设,特别是抓好水利、土壤、种子、肥料、林带方面的建设。下面介绍一些实际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希望它能对广大灾区人民恢复生产、重建家园起些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
孙渠 《科学通报》1963,8(10):69-69
耕作学是农业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的任务,是研究地力(土壤肥力)在耕种过程中的变化規律,以及把地种好,为作物创造持續增产的土壤条件。这一門年青的学科,我国是从解放后开始建立的。为了适应农业技术改革的要求,探討土壤耕作的农业机械化問題,中国作物学会最近在黑龙江友誼农場召开了一次以东北地区为主的、全国性的机  相似文献   

10.
自 1 8世纪后期工业革命尤其是 1 9世纪下半叶出现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即电气化时代以来 ,科学技术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 0世纪后 ,科学、技术同生产的关系进一步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变 ,从科学发现到技术发明 ,再到生产之间的间隔周期日益缩短 ,甚至融为一体。进入 2 1世纪以来 ,人类社会正面临由“后工业经济”向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知识经济”发展的时代变革。而今 ,在许多重大的科学研究领域 ,科研设备的价值与它们的运转和维修所需的费用十分巨大 ,以超导超级对撞机和人的染色体组研究项目为…  相似文献   

11.
《科学通报》1965,10(7):568-568
一 1963年全国农业科学工作会议提出建设稳产高产样板田的号召后,我们研究所在地委直接领导下,以研究所本身的试验场为中心,在周围的铜山县大庙、大吴、大黄山三个公社(简称三大)建立了15万亩稳产高产样板田。这个地区的农业生产以小麦、杂粮为主,花生比重也较大,近年来又扩种了棉花,试种了水稻。三大在作物种类和自然条件上对全专区都有较大的代表性。所以,地委对此样板提出“开展四化运动,树立稳产高产样板,指导和推动全区生产”的任务,并进一步组织了力量,分类设点,按点定  相似文献   

12.
依靠政策和科学,发挥农业生产优势,加快农业的发展,是贯彻经济建设方针的首要问题。曾庆怀、邓修善两位同志的文章,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讨。我们今后将陆续发表这方面的文章。希望农业战线的科技工作者和干部发表意见。  相似文献   

13.
正高分子科学是研究高分子的形成、化学结构与链结构、聚集态结构、性能与功能、加工及应用的科学.高分子材料是现代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石,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国家安全不可或缺的重要保证.高分子科学与材料科学、信息科学、生命科学和环境科学等前瞻领域的交叉与结合,对推动社会进步、改善人们生活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高分子科学与材料科学的学科交叉,建立了以塑料、橡胶和纤维三大高分子合成材料为代表的传统高分子工业;高分子科学与信息科学的学科交叉,产生了以光电磁功能高分子为代表的新兴学科领域-塑料光电子学;高分子科学与生命科学及环境科学的学科交叉,形成了以  相似文献   

14.
去年12月23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公布了其评选出的2011年度十大重要科学突破。其中。一项大规模艾滋病临床试验成果被列为当年度最重要的科学突破.其他九项突破涉及行星科学、考古学、生命科学、天文学和化学等领域。  相似文献   

15.
赵明 《科学通报》1965,10(7):565-565
目前,一个以样板田为中心、以专业科学技术队伍为骨干、以群众科学实验活动为基础的大规模的农业科学实验革命运动,正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和发展。 1962年9月,中国共产党八届十中全会指出:“要加强科学技术的研究,特别是要注意对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1963年5月,毛泽东同志提出了“阶段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三项伟大革命运动”的号召。根据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指示,各地党委都在抓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的同时,加强了对科学实验,特别是  相似文献   

16.
甘蔗原生质体的分离、培养与愈伤组织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颜秋生 《科学通报》1983,28(12):752-752
禾本科作物原生质体的分离和培养,是国内外公认的难题,也是生产实践中急待解决的一项技术。近十年来,各国科学工作者在禾本科作物原生质体培养方面进行过许多尝试,已取得了一些不寻常的进展,特别是珍珠谷(Pennisetum americanum)原生质体的胚胎发生和小植株的形成,已证实禾本科作物原生质体的全能性和胚胎发生能力,它鼓舞人们在禾本科作  相似文献   

17.
<正>信息经济脱胎于传统工业经济,是信息社会时代的经济形态,它在要素资源、基础支撑、动力模式乃至政府作为上都与传统经济有许多不同。信息经济是相对农业经济、工业经济而言的,是以信息资源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手段,通过研发生产知识密集型的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促进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劳动就业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如今,生活在信息时代中,特别是身处浙江这一信息经济高地的我们,对于信  相似文献   

18.
杂交稻与绿色超级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稻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增产对保障粮食安全和人民生活水平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近60年来,我国水稻育种目标和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重要基因的发现以及杂种优势技术的创新与利用,极大地提高了水稻的产量水平,影响着水稻的生产方式.当前,农业生产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超高产的育种目标和生产方式需要改变.培育和大面积应用抗病虫、肥水高效吸收利用、抗旱性和抗逆性的绿色超级稻,成为水稻育种与利用的新方向.绿色超级稻的构想与实践对作物育种目标、作物生产方式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已经产生重大影响.本文简要介绍我国杂交稻的发展以及绿色超级稻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9.
抗战中的陕甘宁边区位于黄土高原中北部,东以黄河与山西为界,北面与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接壤,西面临近六盘山,南面与关中平原相邻,总面积约为13万平方千米,人口两百余万。在中央红军进驻陕北(1935年)之前,当地政治黑暗,经济、文化、教育十分落后。农业生产靠天吃饭,广种薄收属于粗放经营。工业生产几乎是一片空白,只有少数手工作坊。90%的成年人是文盲,全区只有120所小学,在校学生两千余人。抗日战争期间由于日本侵略者的进攻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封锁,边区的经济十分困难。为了赢得战争的胜利和解决边区军民的生活问题。党中央始终把发展科学技…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译自美国生物学史家艾伦的著作《二十世纪的生命科学》(1978年剑桥大学印)的第七章。这本著作从生命科学内部各个分支学科之间、生命科学与物理学、化学、数学等其他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综合的角度,从生命科学与哲学思想之间相互影响的角度,从社会历史背景对生命科学发生的影响的角度,多侧面地论述了遗传学、胚胎学、进化伦、生理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生命科学的几个最主要的领域中的科学活动、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历史发展,是一部既有人物和事件的记载又富有思想性、理论性的科学史著作。自从人们完全确定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以来,分子生物学的诞生己有整整三十年的历史了。这门新兴学科的发展,给生命科学领域带来了深刻的变革,至今仍发生着深远的影响。分子生物学是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的发展史能够为今天的科学工作者在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方面提供哪里有益的启示和借鉴?这篇译文也许能帮助解答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