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应用钠离子选择性电极和Ag-AgCl电极组成可逆电池,通过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应用Debye-Huckel极限公式,求得不同温度下NaCl在混合非水溶剂(1,2-丙二醇DMF)中的活度系数(γ±),计算了NaCl溶液的相对偏摩尔自由能((G|-)B.R),并根据电解质溶液的溶剂化理论对NaCl溶液的活度系数及相对偏摩尔自由能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2.
在298.15K下,对四苯硼钾在不同比例的水-乙醇混合溶剂中的活度积及从水到混合溶剂中的迁移自由能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在水-乙醇混合溶剂中的介质效应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用光度法测定283.15~318.15K(间隔5K)8个温度下FPC在纯水及甲醇-水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由溶解度数据计算了FPC在水、甲醇-水混合溶剂中的活度系数及由水至甲醇-水混合溶剂中的标准迁移自由能及介质效应,并对FPC标准迁移自由能的变化规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邹立壮  周保学 《河南科学》1997,15(2):167-171
在298.15K,对四苯硼钾在不同比例的水-内醇混合溶剂中的活度积及从水到混合溶剂中的标准迁移自由能进行了研究,对四苯硼钾在水-正丙醇混合溶剂中的介质效应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5.
测定了甲醇-苯-NaI体系常压汽液平衡数据,采用双标准检验法对数据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全部合格.假定NaI的平均活度系数可表示为盐浓度平方根(m1/2)的幂级数,采用全部合格的汽液平衡数据拟合出幂级数中的各项系数,从而获得在双液比固定条件下盐在非水混合体系的活度系数.计算结果表明正常泡点温度下在具有固定双液比的甲醇-苯混合溶剂中NaI的平均活度系数随盐浓度的增加先减小,经过一个极小值后又增加.此法可推广于其它非水混合溶剂中电解质活度系数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应用锌电极和Ag-AgCl电极组成可逆电池,通过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应用Nernst 方程和Debye-Hückel极限公式,求得不同温度下ZnCl2在混合溶剂(乙醇-水)中的平均离子活度系数,计算ZnCl2在混合溶剂中的相对偏摩尔自由能,并据电解质溶液的溶剂化理论对ZnCl2的平均离子活度系数及相对偏摩尔自由能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7.
测定了乙醇-环己烷-NaI体系常压汽液平衡数据,采用双标准检验法对数据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全部合格.假定NaI的平均活度系数可表示为盐浓度平方根(m1/2)的幂级数,采用全部合格的汽液平衡数据拟合出幂级数中的各项参数,从而获得在双液比固定条件下盐在非水混合体系中的活度系数.计算结果表明,正常泡点温度下,在具有固定双液比的乙醇-环己烷混合溶剂中,NaI的平均活度系数随盐浓度的增加而减小.此法可推广于其他非水混合溶剂中电解质活度系数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利用铜电极和Ag-AgCl电极组成可逆电池,通过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应用Nernst方程和Debye-Hückel公式,求得不同温度下CuCl2在混合溶剂(DMF-H2O)中的平均离子活度系数,计算CuCl2在混合溶剂中的相对偏摩尔自由能,并根据电解质溶液的溶剂化理论,对CuCl2的平均离子活度系数及相对偏摩尔自由能的变化规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汽液平衡法研究溴化钠在水-乙醇混合溶剂中的活度系数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测定了水-乙醇-NaBr在常压(100.8±0.2kPa)下的汽液平衡数据 通过对汽液平衡数据的关联给出双液比固定条件下盐在混合溶剂中活度系数的计算方法 计算结果表明在具有固定双液比的乙醇-水混合溶剂中NaBr的平均活度系数随其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减小,经过一个极小值后又增加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Er(NO3)3在DMF中活度系数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电导法在293K~313K温度范围内测定了Er(NO3)3在DMF溶剂中的电导率,利用Debye-Hücker 和Osager-Falkenhangen公式计算了Er(NO3)3在DMF溶剂中的平均活度系数,并讨论了温度和浓度对电解质溶液活度系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萃取精馏分离苯和环己烷的二元混合溶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混合溶剂萃取精馏技术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型分离技术.通过一个简单实用的气液平衡实验装置考察了多个萃取精馏分离苯/环己烷近沸点体系的二元混合溶剂:二甲基亚砜和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和N-甲基吡咯烷酮以及N-甲基吡咯烷酮和N,N-二甲基甲酰胺的性能.结果发现,混合溶刑分离效果比简单溶剂更好,且混合溶剂存在最佳组成;当混合溶剂的摩尔比接近1时,其性能最佳;N,N-二甲基亚砜和N,N-二甲基甲酰胺组成的混合溶剂是所有被考察萃取刑中最好的混合溶剂;另外还发现了优于文献报道的简单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  相似文献   

12.
激光动态法测定DL-酒石酸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一套激光动态监视、升温速率可控的溶解度测量系统装置,测定了常压下温度范围为277.15~334.15 K内 DL-酒石酸在6种纯溶剂中的溶解度数据,并用Apelblat方程、λh方程和NRTL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关联。结果发现对于纯溶剂体系,DL-酒石酸溶解度的计算值与实验测定值吻合良好;选用的3种方程在所研究的温度和浓度范围内是适用的,可以为DL-酒石酸的结晶分离过程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3.
采用荧光光谱和理论计算对盐/二元混合溶剂体系溶剂化的影响进行研究,推测无机盐离子—N,N-二甲基甲酰胺(DMF)/乙醇和苯/乙醇二元混合溶剂体系中团簇分子的变化规律,并对可能存在的团簇分子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B3LYP和TD-B3LYP方法进行结构优化和激发能计算.得到无机盐离子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混合溶剂间的作用力,使多聚体构型逐步转化为低聚体,Ca2+、Li+、Cl-都可以提高荧光效率,含有NO3-构型的团簇分子不易发生跃迁且震荡强度皆为零.  相似文献   

14.
在293.15~318.15K(间隔5K)下,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大分子强电解质Fe(phen)3CdI4(简称FPCI,以下同)在纯水、纯甲醇及甲醇-水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结果表明FPCI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随混合溶剂中甲醇含量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又减小的趋势.用溶剂结构理论对FPCI溶解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N,N'-4,4'-苯甲烷双马来酰亚胺的催化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顺丁烯二酸酐和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两步法合成N,N-4,,4′-苯甲烷双马来酰亚胺,以甲苯和N,N′-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用水沉析、旋转蒸发两种方式处理产品,并且对比了催化剂对甲苯磺酸和干氢催化树脂的催化效果。还讨论了反应温度、DMF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树脂的催化效果优于对甲苯磺酸的催化效果,并且树脂可以反复使用。第一步酰胺化在室温下反应,第二步在树脂催化作用下,溶剂和水共沸不断蒸出生成的水,而且加入DMF可使环化反应在均相状态下进行。由核磁共振谱图分析合成的产品,其纯度高。产品熔点在155~159℃之间,最高收率达92.1%。  相似文献   

16.
高吸水性聚丙烯酸盐共聚物合成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备了丙烯酸钾 -丙烯酰胺 - N—羟甲基丙烯酰胺高吸水性共聚物。制得的树脂吸收去离子水可达 80 0 g/g以上 ,吸收 w( Na Cl)为 0 .9%的溶液1 0 0 g/g以上。研究了分散剂种类、用量 ,交联剂用量 ,丙烯酸中和度 ,引发剂用量 ,共聚单体配比等因素对共聚物吸水率的影响 ,为选择最佳配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首次发现二甲基甲酰胺(DMF)溶液在添加适量的四(对硝基苯)卟啉(PNNNN)后,其865cm~(-1)处的Raman振动模所对应的CARS(相干反斯托克斯喇曼散射)光谱信号有明显的增强效应.从实验和理论两方面探讨了添加剂浓度变化对这种光谱信号增强效应的影响,并在四波混频理论的基础上,对上述增强效应的产生机理做了较细致的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相转化法制备PVDF空气滤膜时,不同的单一溶剂,不同的用量及混合溶剂对PVDF空气滤膜性能的影响。通过测定所成膜的风阻和孔隙率对PVDF空气滤膜的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单一溶剂为二甲基乙酰胺(DMAc)在65mL用量时所制得的膜与混合溶剂DMAc:DMF:NMP为15:16:17所制得的膜孔隙率分别为91.23%...  相似文献   

19.
采用动态法通过激光监视技术分别测定了大豆苷元在乙醇、丙酮、二甲基亚砜、四氢呋喃、N,N-二甲基甲酰胺和N-甲基吡咯烷酮6种有机溶剂中281.98~338.75 K温度范围内的溶解度,将溶解度实验数据用Apelblat方程、λh方程和NRTL方程分别进行关联。结果表明,大豆苷元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相同温度下溶解度大小依次为,二甲基亚砜N-甲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甲酰胺四氢呋喃丙酮乙醇;Apelblat方程、λh方程和NRTL方程对溶解数据的关联结果良好,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419%、2.172%和2.498%。  相似文献   

20.
为获得离子液体与有机物物理性质的数据,常压下,293.15~353.15K温度范围内,分别测定了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bmim][BF4])、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6])2种咪唑类离子液体以及它们和N,N-二甲基甲酰胺(DMF)构成的2个二元体系的密度。利用实验数据计算了溶液的超额摩尔体积(VE),结果均为负值,表明离子液体与DMF之间存在离子-偶极作用和填隙效应。分别用一次线性方程和二次多项式方程关联出密度随温度和DMF浓度的变化关系,结果比较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