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生态足迹是衡量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法.为更全面了解国内外生态足迹研究进展,基于文献计量与知识图谱方法,以909篇中国知网数据库(CSSCI)和1951篇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收录期刊数据为研究对象,从国内外生态足迹研究时空分布特征、研究热点及演进趋势方面展开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国内外发文量趋势不同.中文发文...  相似文献   

2.
为了明确生物质炭对土壤氮循环影响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本文基于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了1998—2019年该领域的文献,利用文献计量学软件Cite Space对年发文量、发文国家、机构、作者群体、共被引和关键词聚类进行了可视化分析,并总结了未来可能的研究趋势.结果显示:近年来中文和外文文献发表数量均呈现增长趋势,但外文文献增长速率更快;中国和美国是发文量最多的2个国家,但TOP20高引用率文献中美国占比较高;中文文献发表数量靠前的机构分别为河南农业大学、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外文文献排名TOP10的科研机构中中国占7个;作者群体分析显示科研团队之间的学术交流相对较少;基于关键词聚类和突现词分析,生物质炭对土壤品质改善和土壤氮转化过程(矿化、硝化和反硝化等)的影响机制,以及氮循环中的相关微生物对生物质炭添加的响应,是该领域未来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3.
借助词云技术和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1998—2021年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发表在CSSCI期刊上的3736篇儒家文化文献进行分析。从文献年度发文量、期刊来源、研究机构和核心作者分布情况四个方面来展示儒家文化领域的研究现状;通过对高频关键词、高中心性和关键词聚类分析,探索归纳这一时期儒家文化领域的研究热点;通过绘制关键词共现时序图谱和突变知识图谱,探究儒家文化领域的演变态势和热点前沿,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厘清国内外多维贫困研究的知识图谱,梳理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及前沿演进,为后续研究提供创新空间。以"multidimensional poverty"为主题,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检索到的225篇文献和以"多维贫困"为主题在CNKI检索到的321篇文献为研究对象,依托Cite Space知识图谱功能,对近21年国内外多维贫困研究文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国内外多维贫困研究总体呈上升趋势,发文量最多的10名作者间有一定的集群结构;2) 1998—2018年,国际多维贫困研究热点主要是"贫困"、"多维贫困",国内多维贫困研究热点主要是"多维贫困"和"精准扶贫";近年来,国际多维贫困研究主要关注"收入不平等"、"福利"、"劳动力参与"等,国内多维贫困研究主要关注"精准识别"、"精准脱贫"、"收入不平等"等; 3)国际多维贫困研究引用量最高文献的作者是Bosse M J,国内多维贫困研究引用量最高文献的作者是王小林。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萝芙木属植物在中医药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方向,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和Webof Science数据库中2002—2022年萝芙木属植物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和临床应用等相关研究文献,利用CiteSpace6.1.R6软件绘制萝芙木属植物研究的知识图谱,对发文量、作者、研究机构和关键词等进行可视化分析。共筛选纳入中文有效文献173篇,英文有效文献356篇,结果显示年发文量总体上呈波动上升趋势。中、英文文献发文量最多的作者分别为曹福祥和Stockigt J,发文量最多的机构分别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和Johannes Gutenberg-Universit?t Mainz。关键词分析结果显示,萝芙木属植物的研究方向集中于萝芙木属植物的栽培种植和化学成分的提取鉴定及其药理活性的分析,其中中文文献侧重于萝芙木属植物的培育,英文文献侧重于异胡豆苷合酶等化学成分的提取鉴定和各类化学成分药理活性中的抗菌、抗氧化作用。萝芙木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的深入研究与临床应用实践是未来主要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收录的1 076篇中文文献及Web of Science (WOS)核心合集数据库收录的3 794篇英文文献为研究对象,采用CiteSpace软件对药食同源领域研究现状和趋势进行可视化分析,以期为药食同源科学研究及产业发展提供数据参考。结果表明:药食同源发文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尤其是2010年以后快速上升;发文机构共现图谱具有“小集中,大分散”的特点;中、英文文献来源最多的期刊分别是《食品工业科技》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inal Mushrooms;中、英文文献中发文量大于20篇的学者分别有22人和35人;对中、英文文献各关键词聚类影响程度最深的分别是“药食同源”和“purification”;2010年以后药食同源研究分支和研究成果大量涌现,新技术和新工艺促进其在食品、药品、保健品等产品中的应用。总体来看,传统药籍挖掘、植物有效成分、栽培技术、新食品工艺、中医药产业和大健康产业发展等是未来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更加清晰地了解绿色生态农业发展的研究现状和热点趋势。【方法】以Web of Sciecn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2 582篇文献为数据源,运用CiteSpace6.1.R2软件对2003—2022年绿色生态农业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计量分析和可视化研究,从每年发表的文章数量、发表的期刊、发文机构、作者情况及关键词等方面绘制知识图谱。【结果】2003—2022年年发文量呈持续增长趋势,论文共刊登在201种杂志上,其中SUSTAINABILITY(《可持续发展》)刊文数量(153篇)位列第一。共有500个发文机构,其中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中国科学院)发文量为539篇,位列第一。共有498位研究者,其中Wang Y和Li Y两位研究者发文量均为120篇,对绿色生态农业研究领域的贡献最大。共有534个关键词出现,关键词中心性最高的是soil(土壤)(111次),根据关键词聚类进一步显示,近年来研究人员对“生态系统服务”和“土地利用变化”更感兴趣。【结论】目前国内研究者加强了对绿色生态农业的研究,农业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研究热点。在以后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应重点研究...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法分析研究国内外土壤有机碳(SOC)领域研究热点、方向及趋势。检索近30年CNKI和WoS数据库有关喀斯特SOC研究文献,借助CiteSpace软件对国家和年度发文量、期刊进行共现分析,对关键词进行突显词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该领域近30年文献量逐年增加且处于快速增长阶段,中国是发文数最多的国家,期刊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和《中国岩溶》发文量位居第一;国际主要研究热点有“全球气候变化与土壤呼吸”“农业管理与土壤质量”“森林生态系统与土壤固碳”等;国内主要研究热点有“喀斯特地貌环境与理化性质”“土地管理类型与植被恢复”“土壤微生物与环境效益”等。今后需进一步将土壤微生物特性与喀斯特生态系统功能紧密联系起来,对喀斯特的石漠化生态恢复、农业生态健康及全球气候变化等热点趋势进行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9.
以中国知网(CNKI)中入选的中文核心期刊及CSCD期刊上发表的枸杞多糖研究文献为数据来源,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结合科学知识图谱分析工具CiteSpace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和内容挖掘,以揭示我国枸杞多糖研究的发展历程和知识结构.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枸杞多糖研究经历了起步探索阶段(1988—1995年)、平稳发展阶段(1996—2004年)和快速发展阶段(2005—2019年),目前枸杞多糖研究仍处于较高增长期阶段.华中农业大学张声华为发文最多的作者.发文量排名前三的研究机构全部来自宁夏回族自治区,提示枸杞多糖研究具有地域性特点.对文献进行关键词分析显示,枸杞多糖在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关键词为抗氧化、细胞凋亡、宁夏枸杞、免疫调节、生物活性、黑果枸杞等方面,研究前沿关键词为品质、枸杞多糖的化学成分、响应面法、氧化应激、免疫增效剂等方面,提示基于枸杞多糖的枸杞品质研究、枸杞多糖的生物活性及其应用研究可能是当前研究热点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为了分析水资源生态足迹的研究现状和热点趋势,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为数据源,运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对2005—2020年水资源生态足迹领域中文和英文论文的发展现状和研究热点进行分析。前者包括发文数量、文献来源、研究机构、作者、地域合作网络和高被引文献等,后者包括关键词聚类分析和热点突现词分析等。常规参数分析结果表明:关于水资源生态足迹的研究,中文文献早于英文文献,二者发文量总体上都呈现上升趋势,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领域;大部分中英文文献来源于领域内核心期刊,主要涉及环境和生态等领域;中文文献的研究机构合作网络较分散,而英文文献的研究机构合作关系更为密切;中文文献的研究者较多,形成相对明显的合作子群,而英文文献发文者较少且以中国学者居多;中国、美国和荷兰等国家是文献发表的主要力量。在热点突现词分析中,生态足迹的突现强度最高,表明水资源生态足迹研究进入成熟阶段。未来应加强水资源生态足迹领域的研究深度与广度,实现多学科交叉融合。  相似文献   

11.
基于CiteSpace文献计量法与统计法,以鄱阳湖中文与外文研究文献为对象,通过对文献数量、研究机构、关键文献、研究主题及演进的梳理,总结中文、外文文献对鄱阳湖研究的总体状况.结果表明:1)中文文献数量明显高于外文文献,但差距在逐渐减小;2)在中文文献中鄱阳湖研究团队主要聚集在江西省,国外对于鄱阳湖的研究主要来源于美国、澳大利亚等高校与研究所,且较多与国内高校有合作关系;3)中文、外文关键文献的研究主题均呈现多样化;相对于外文文献,中文研究热点多且分散,研究持续时间较短,但外文文献更注重于研究方法和模型的探索与提出;4)2008—2013年为中文文献对鄱阳湖研究的快速发展阶段,主题演进趋势为宏观到微观;外文文献主题演进趋势为微观到宏观;但不管是中文文献还是外文文献,鄱阳湖与"长江"的关系都一直是众多学者比较关注的热点;5)近5年来,以江西师范大学为核心的鄱阳湖合作研究网络成果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基于2000—2021年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和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WOS)中以智慧水利为主题的相关研究文献,采用VOSviewer、CiteSpace等软件构建智慧水利研究领域文献量时序分布、发文机构和研究热点演变的各类知识图谱,分析了当前智慧水利研究进展。结果表明:智慧水利文献量均逐年递增,但CNKI数据库文献量与WOS数据库相比存在明显差距;智慧水利领域已形成核心研究机构,对其前沿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CNKI数据库中智慧水利研究侧重以流域为单位构建数字流域与智慧水利框架,WOS数据库则侧重从地理地球视角出发开展研究,两者均以物联网、深度学习等为基础搭建智慧水利平台。  相似文献   

13.
供应链创新在改善供应链运作流程、提高供应链效率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厘清与供应链创新有关文献的发展脉络,有助于进一步深入分析该研究领域。基于此,以2010—2021年(截至2021年4月23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和中国知网(CNKI)中以“供应链”和“创新”为标题的论文为样本,运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梳理了国内外供应链创新的现状、研究热点和前沿趋势。分析发现:国内外期刊文献发文量呈上升趋势,虽然国内对于供应链创新的关注度大于国外,但是存在作者合作频率低,研究机构较为分散的情况;国内外供应链创新在研究热点,研究趋势和应用场景上存在显著差异。总结了过去1年供应链创新的发展,并根据对已有文献的整理,归纳了供应链创新的研究框架,以期展现现有研究成果与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电力行业是国家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行业,近些年国家大力支持清洁能源的发展,激励广大电力行业科研人员啃下“硬骨头”,从而产生了较多的科研成果。本文采用Citespace和VOSviewer文献量化分析软件,以CNKI数据库中SCI、EI、北大核心、CSSCI、CSCD来源期刊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为数据源,对检索到的2000—2020年电站研究相关中文文献4 293篇、外文文献5 678篇,进行了作者、机构、关键词、文献共被引等维度的可视化分析,了解了国家电站发展现状、研究热点、研究主体等,最后从文献分析角度提出了电站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更加全面地了解我国科技创新的研究状况,整理了1998—2018年CNKI数据库中篇名含有科技创新的相关文献,利用Citespace和Vosviewer绘制了相关文献的知识图谱,包括关键词时区图谱、突变词检测图谱、关键词网络可视化图谱、关键词密度图谱。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图谱分析得出我国科技创新的三个阶段和四大未来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6.
在对科学知识图谱法研究的基础上,利用Citespace软件强大的可视化分析功能,以1990—2020年CNKI核心中文文献为研究对象,从文献产出时间分布、关键词聚类分析和发文作者、机构及期刊的社会网络分析3方面,对我国海洋测绘领域近30年来的期刊文献资料进行挖掘分析,揭示海洋测绘领域研究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海...  相似文献   

17.
以2008—2017年CNKI数据库中文期刊相关论文为数据基础,使用Citespace V等软件,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我国人工智能研究的知识图谱结构进行可视化分析,绘制出人工智能研究的发文作者合作网络、发文机构、关键词、突现词等知识图谱。研究结果显示:人工智能研究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研究机构主要集中在高校,但机构之间合作不够紧密,科创企业产出较少;目前人工智能领域研究存在三大均衡性问题;语音识别、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无人驾驶、无人机等词汇是近年来研究关键词。人工智能研究趋向多元化,呈现多学科交叉趋势,未来有望出现一大批人工智能科创企业,伦理道德、隐私安全、知识产权等是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  相似文献   

18.
为了对钢纤维混凝土的研究热点与前沿趋势进行更细致的分析,基于中国知网数据总库(CNKI),以国内2008~2022年发表的524篇关于钢纤维混凝土的核心文献作为研究对象,利用CiteSpace软件从发文量、发文作者、关键词和发文机构等方面进行了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钢纤维混凝土的发文量随年份波动,近两年呈降低趋势;研究者和机构整体关系均较为分散;当前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力学性能、耐久性等基础性能,以及模拟和工作机理研究;前沿趋势主要聚焦于钢纤维混凝土与其他材料的复合研究.据此提出以下建议:创新与拓展对钢纤维混凝土科研领域的深入研究,建立高校之间的联系,加强校企合作;根据钢纤维类型分类建立更为贴切的本构模型,更细化地分析构件性能;拓宽钢纤维混凝土复合其他材料的研究,增强钢纤维混凝土的耐久性能.  相似文献   

19.
全面分析“双减”研究的现状、主要研究热点与前沿,对我国“双减”政策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取2021年8月—2022年9月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核心期刊和CSSCI中“双减”研究的337篇文献为分析对象,利用Cite Space文献计量软件绘制知识图谱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对于“双减”研究呈增长趋势,但发文作者和研究机构间合作网络松散,且学者和机构间的合作较少。主要从“双减”内涵、影响因素和优化对策等三方面探讨“双减”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和趋势。未来研究可以从以下四方面推进:研究对象由政策文本内容转向政策实施;借鉴和构建更具解释力的理论支撑研究我国“双减”内在要素改进和系统变革;研究方法注重多学科结合;研究趋势以学生减负为关注点研究政策实施进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气候韧性是国际社会和各国缓解气候变化困局的优先事项,增强全社会的气候韧性是最现实和最紧迫的任务。通过探析全球气候韧性研究的现状、热点和发展趋势,对气候韧性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有所启示。[方法/过程]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采用CiteSpace和VOSviewer分析软件,以2012-2022年期间发表的文献为信息数据基础,对气候韧性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结论] 2012-2022年间,气候韧性领域全球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国际合作发文量排名第一的国家是美国,发文量中心度最高的国家是瑞典。发文量占主导地位的研究机构是N8 Research Partnership。该领域主要以韧性、气候变化、适应力、脆弱性等为研究热点,生态韧性、适应力、生物多样性、环境变化和适应力协同管理、降水、韧性评估、气温、社会生态系统、生计韧性、转型变革等是重点研究前沿,生态环境科学是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