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字韧性是个体在遭遇数字技术风险时吸收干扰,规避、消解外在冲击和应激源的负面影响的风险管理能力,是风险社会下大学生必备的元素养。从风险社会视角,沿着信息—观念—价值—行为这一逻辑链分析了在数字社会中大学生面临的风险危机,剖析了数字韧性RARC特征和MI-AR-FR-PI框架,并依据特征和框架提出学校场域中抗逆、因应、复原、反弹的数字韧性提升路向,以期促进大学生健康合理地利用技术以适应数字社会。  相似文献   

2.
3D动画电影的崛起,可以从两个层面进行分析解读。其一,技术层面。数字技术对3D动画生成提供了技术支持;其二,3D动画“场域”的形成则构成社会语境的主观层面。近二十年来世界范围内动画电影的整体状况以及美国动画界内部的现实困境为3D动画“场域”的形成提供了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3.
资本与数字技术合谋创设的数字资本主义构设了资本自我修复、自我创新的崭新样态,是资产阶级寻求数字化“庇护”的一种具体表现,其巧妙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算法推荐等手段重塑着整个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但这并非意味着数字资本主义为人类生存带来了真正的自由、民主、解放等光明图景和美好生活。相反,资本借由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在“数字化全景监狱”的创设中对人的精神生活展开了全方位的布控,在调动和支配人的情绪中重构着人的意识结构,以期最大限度地将人置于资本增殖的链条之上,致使人陷入精神殖民化的境地,遭遇着精神危机与精神异化之痛。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危机的原罪并非源于数字技术本身,而在于数字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立足马克思主义视野,审思技术发展逻辑下个体的精神世界,批判数字资本主义对人之精神世界的钳制,在共产主义思想的指引下通抵美好生活之境,是破除数字资本主义的规训、走出精神危机迷雾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4.
全过程人民民主数字化运行是利用云计算等技术催生行使民主模式创新,以对话取代听讲、个性取代共性、开放取代封闭促进民主行使主体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数字化,将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的空间场域拓展至虚拟网络的数字空间,将数字技术和数据嵌入到全过程人民民主工作流程之中,通过时空场域便利化联结以激发多元主体行使民主权利的内生动力。全过程人民民主运行的数字化需要拓展和延伸出新的数字化渠道和方式,需要推动提升数字治理能力,需要推动不同数据库间的“通”和“联”,从而最大程度上找到和形成广大民众之间的“最大公约数”。  相似文献   

5.
网络媒介为女性主体性发展提供了新的领域与契机。由于新媒体与受众的促动,女主播形象经受着他者的建构。与此同时,基于身份认同与主体性表达,女性主播也进行着自身形象的自我建构。而在娱乐化时代多元流动的网络空间场域中,图像资本和视觉消费的共谋在直播场域中不断制造和生产出一种亚文化,促使女性形象的建构从“主体虚构”向“符号异化”的转变,使得女性身体在规训中不断被物化和符号化。以直播为主要形式的主播形象的建构与异化的背后,传达的是人类社会与文化的变迁、现实空间和网络场域的变异,亟待学界深入反思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布迪厄的场域、惯习和资本概念为我们深入研究大学生社会实践提供了新视角。大学生是游走在高校场域和社会场域之间的行动者,其在场域中的位置由其对场域转换与融合的资本与惯习来确定。大学生社会实践必须考量现实场域的转换与融合,社会实践主体必然会通过资本的延续与发展在其惯习与场域的滞后与调适中历经磨难而获得重生,获得其在各自场域中应有的位置。  相似文献   

7.
如果撇开商品经济社会这一特定空间或视域,"拜物教"有着更为宽泛的内涵。它作为"拜神教"的对称是指神灵观念明确产生之前,原始人把某些特定物体当作具有意志的物体而加以崇拜的宗教。拜物教也用来比喻对某种事物或东西的迷恋、崇拜、追逐等。马克思的拜物教范畴既有拜物教的宽泛内涵,又有特定关联域或语境下比喻意义上的内涵。马克思认为,人们在社会协作、分工关系中生产出的产品或物,却变成了独立于这一社会关系之外的异己存在。对这一异化存在的迷恋、崇拜和追逐就是典型的拜物教。它从商品拜物教经货币拜物教发展到资本拜物教。基于马克思的拜物教批判理论,提炼出拜物教在一个社会中是否存在的三个标准(称为"拜物教判明法"):第一,实行商品经济;第二,经济上存在着剥削;第三,不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的阶级垄断了行政权力且拥有对社会财富进行分配的权力,并实际占有财富。  相似文献   

8.
场域与资本是布迪厄社会学理论中两个相互联系,关系密切的概念。以场域-资本理论为工具,分析广东高校德育场域的"独立性、关系性、斗争性"三大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广东高校德育场域的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及象征资本的状况。了解广东高校德育场域这些特点与状况,对于我们了解其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德育的开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德波的"景观社会"理论宣告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已变成消费景观王国,资本所刻意建构的消费社会景观是在物质对人异化基础上的再度异化,整个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形成了一种"景观拜物教"。"景观"窒息了人的创造性与革命性,使人屈从于这一异化的力量,主体从被殖民转向自我殖民。"景观社会"理论揭露了资本的意识形态控制,在更深层异化统治中寻找人类自我解放的可能性,对资本主义社会具有尖锐的批判性。  相似文献   

10.
民族文化资本化是缺乏经济资本的民族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参与竞争、寻求发展出路的一种方式。百色近年来在民族文化资本化运作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开发了“田阳布洛陀”、“那坡黑衣壮”、“靖西绣球”等一批资本化运作相对较好的文化经济品牌,不仅实现了民族文化资本增值,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创新了民族文化资本化模式,实现民族文化与民族经济的良好互动,使民族文化得到动态的保护。  相似文献   

11.
姚彬 《科技信息》2008,(22):41-41
展览设计在现代社会发展的冲击下发生着变革,特别数字虚拟技术的产生,对于展示的形式和内容又有了新的定义,开拓了交互性设计的新时代。通过数字娱乐虚拟技术与交互性设计的融合,才能创造出真正以人为本的现代展览空间,创造出契合人类情感价值的体验。  相似文献   

12.
信息传播媒介经历了语言、文字、印刷品、电子形态等发展阶段,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信息传播媒介发生了数字化衍进,数字技术成为信息传播媒介的核心技术和普遍技术,数字传媒成为新的信息传播平台.数字传媒具有信息量大、便捷高效等优点,包括互联网、电子出版物、数字广播电视、卫星通信、手机短信等诸多形态。  相似文献   

13.
场域是法国布迪厄分析社会关系结构的社会学理论。高等教育系统具有场域的基本特征,是一种特殊的场域。在此场域中,不同的主体依据占有资本的多少进行竞争。大学生弱势群体是在教育场域内由于资本缺失、惯习作用以及场域同构等原因而处于不利竞争地位的群体。  相似文献   

14.
永胜 《科学管理研究》2013,31(3):101-104
从资本理论和企业合约理论出发,讨论产权与租值消散,比较技术资本与其他传统资本,发现技术资本与物质资本等古典资本存在对等性,以及技术的资本化与设备和土地的资本化存在对等性。结论是技术的产权确认和技术资本化是企业技术创新的财务基础。  相似文献   

15.
聚焦于雷庭招的《吃碗茶》中唐人街华人的"脸面观",从中国文化语境和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视角进行解读。在场域理论视角下,"脸面"就是资本,既是唐人街场域内部各个子场域之间获得社会资本的有效手段,也是唐人街场域抵抗美国白人场域霸权的斗争力量。"脸面观"作为中国特有的文化特征,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制约着人们的行为,发挥了重要的社会功能。因此,"脸面观"在唐人街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必然性。  相似文献   

16.
在数字经济时代,越来越多的创新活动受到数字技术等因素的影响,数字经济能够促进创新要素的自由流动,通过与传统生产要素的结合,促进创新活动的产生和发展。在数字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新的创新模式:在企业组织方式的创新方面,产生了平台化运作的数字平台;在商业模式的创新方面,产生了新零售、直播电商、共享经济以及企业数字化转型等新模式;在金融领域的创新方面,出现了移动支付、金融科技、数字货币等新的金融工具。这些创新模式大大的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为了使数字经济更好的促进创新活动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探索数字平台企业监管模式,保持数字平台企业的创新活力;扩大数字基础设施的应用广度和深度,保证创新活动的均衡发展;保护数字经济相关的知识产权和信息安全,维护创新发展的良好生态。  相似文献   

17.
悄然而至的数字媒体正引发着一场媒介革命,受其影响,戏曲也在朝着现代化的方向迈进,"互联网+"将成为未来文艺场域的基本构成和常态。在戏曲传播领域,数字媒体起到连接演员和观众的桥梁作用,改变了戏曲的传播模式,影响其传播意识,不断催生出新的传播形态,开拓了多样化的反馈渠道。戏曲传播意识的现代化表现在戏曲的商品化、运营思维的现代化,出现了职业戏曲推广人;戏曲的跨界合作催生了多元的戏曲形态,拓宽了传播渠道。与此同时,围绕观众群的拓展,数字媒体在拓展传播空间,缩短心理距离以及提升全民关注度方面显示出巨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杨音 《科技资讯》2007,(30):235-236
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在全球范围内营造了一个快捷、便利、丰富多彩的全新世界.在这日新月异的时代里,语言也得到了史无前例的发展,出现了大批与新技术、因特网、流行文化和青年俚语相关的英汉新词.这些新词在构词、词义、句子结构等方面形成富有时代特色的新特征,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更新人们的观念.本文以英语和汉语为主要语料,试图以社会语言学的视角对英汉新词进行对比分析.探究它们的特征和形成的原因,可以看出英汉新词构词方式的相似性及数字革命对人类思维方式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背景下,数字孪生技术下的虚拟孪生模型,相较于以往的模型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特征与优势:能够实现对物理原型的多维多时空尺度刻画,能够基于算法和数据双驱动实现与物理原型之间的精准映射与虚实融合,能够在物理原型的全生命周期内实现动态重构与自主孪生。在“数字孪生五维模型”基础上描绘了一幅“基于模型的数字孪生图解”以对数字孪生模型的构建、运作与应用进行具体分析。数字孪生模型方法的应用是对人类以往认识世界方法的最新突破,由此也带来了人们认知方式与思维模式的转变。基于模型的数字孪生正是在“需求思维、模型思维、协同思维”的指导下,不断进行着模型构建与协同合作新方法的尝试,以期通过技术实现造福于人类社会。  相似文献   

20.
数字经济作为伴随数字技术而生的新型经济形态,能够借助数字平台发挥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成为实体经济行稳致远的“助推器”和“新引擎”。深度人工智能ChatGPT凭借其超强的学习能力风靡全球,与数字经济产生了广泛且深远的交融,但也对现有法律与数字道德带来挑战,将深刻影响全球经济与社会生活。聚焦ChatGPT,概述其技术原理、发展现状和特点,剖析其对数字经济的影响与挑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和应对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