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50-60年代,以徐怀中、刘克、胡奇、单超、刘汉君、苏策、叶玉林等为代表的进藏作家,以革命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为主,创作了以和平解放西藏,修通青藏、康藏公路和建设西藏为主题的小说,体现了这一时期西藏当代文学以革命叙事建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时期的西藏当代文学革命叙事记录、反映、展现了西藏纳入社会主义新中国建设时期的历史进程、社会变迁,体现了当代西藏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建构中积累的独特的地方性文学经验,凝练了当代西藏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记忆,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了文学的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2.
新时代以来,历经“树立”到“铸牢”的成功演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思想路线和行动指南,尤其是中华文化认同、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过程性建构和自觉式提升成效显著。而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集西部自然地理、人文风情和精神气韵于一体的中国西部电影,却在新时代被动陷入本位塑型与他位阐释的认同焦虑困境,如何打破传统认知、创作壁垒、文化限定等既有束缚,在文化认同进程中运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拓展创作空间,并借由视听手段讲好中国故事、坚守文化立场、传递时代强音,积极探索大众接受、市场认可、民族认同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是当前西部电影亟需履行与完成的历史使命与时代重任。  相似文献   

3.
以参与西藏红色旅游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基于情绪唤起与认同理论,应用结构方程模型,构建了国家认同、政党认同的影响模型,分析并讨论了大学生政党认同及认同行为中“红色旅游—情绪唤起—认同—认同行为”的作用路径及影响机制。研究表明,在西藏红色旅游情境下,积极意义的情绪唤起有助于增进大学生的历史认同、国家认同和政党认同,并且历史认同的增强对国家认同和政党认同的增强也具有正向影响作用。在西藏红色旅游中,通过唤起历史记忆和激发情绪,有助于增进大学生对国家和政党的认同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不断增强“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4.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和国家部署民族工作的主旋律和最强音。凝聚着中华各族人民智慧与力量的中国武术,是与中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共同体,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具有先天优势和积极作用。基于此,通过文献资料、历史考察、逻辑分析、归纳演绎等方法,本研究在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概说及其中意蕴基础上,论述了中国武术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支撑价值,并进一步指出中国武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内容,即中国武术与中华文化互融共生的意识,铸牢文化认同;中国武术与中华民族互动共存的意识,铸牢民族认同;中国武术与国家命运互联共荣的意识,铸牢国家认同。最后,研究提出中国武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方略,即同心同德:阐释好中国武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蕴含;同心同向:把握好中国武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标站位;同心同行:设计好中国武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行动路径。  相似文献   

5.
纪录片《过台湾》在进行大量田野调查、掌握丰富文献资料和第一手“活态”资料的基础上,以独特的影像历史叙事方式,展现300年来台湾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它从考古发现、学术研究里梳理史实,在台湾百姓口述的历史事件里确认民族认同的共同记忆,铲除“台独”史观的深根蟠结;以影视传播的历史叙事,在文缘相同、法缘相续中建构文化认同的共同记忆,揭露“台独”史观篡改历史的险恶用心;从闽台对渡的故园绝恋、政权更替的影像挖掘、对日抗战的家国情怀中,确认国家认同的共同记忆,揭露“台独”史观分裂国家的实质,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发各界关注,有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研究也相继出现。目前学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研究成果较多,在基于不同视角和学科背景之下,对这一话题展开了相关论述与研究。文章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内涵、主体、客体、路径和意义等五个方面对现有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指出在内涵研究、教育客体的拓展、实践路径的创新以及教育实践的实效性等方面的研究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7.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维护人民根本利益、促进互助和谐民族关系的形成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西藏铸牢共同体意识需要加强政治认同与制度建设、坚持价值引领与教育发展、促进经济发展与人民幸福、维护民族平等与安全稳定、加强生态保护与和谐共生。必须坚持党的治藏方略,推进“五位一体”发展战略,促进高质量发展,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做出贡献。研究党的几代领导人对于西藏工作的重要论述,梳理他们关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对于推进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对人类与环境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从“环境决定论”到“文化生态学”的发展历程。文化生态学的研究,为明晰文化生态保护区的保护对象和内容提供了思路,确立了文化生态保护的主要内容,从而区别于常规的单项非遗项目保护。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而区域文化的认同往往是国族认同的基础;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从总体上激活族群的历史记忆、维护平等互利的族群生态,通过文化资源转化、文化交流,促进我群和他群的相互理解、彼此尊重,共享资源环境和文化,从而促进“多元一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塑造。  相似文献   

9.
历史虚无主义在边疆的散布,影响国家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解构“自古以来的”的科学叙事。正确认识“自古以来”,需要在完整的历史时空中把握中华民族与中国的关系。“中国”演化的逻辑是由中华民族推动,并由中华民族呈现。在历史中,中国就是中华民族。“四史”教育是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有力武器。在西藏高校开展好“四史”教育,应以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树立鲜明的历史虚无主义批判导向,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为主线,以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为主渠道,坚持知识灌输与实践浸润相统一,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0.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与“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老西藏精神”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髓之一,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弘扬“老西藏精神”指引了方向,“老西藏精神”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西藏经验。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磅礴精神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大力提倡和弘扬“老西藏精神”,构筑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对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1.
数字经济时代,“剧本杀”作为旅游消费新业态,大大推动了文旅产业转型升级及创新性发展。基于大众点评和小红书等主流社交媒体网站评论的扎根分析,从身心层面阐释消费者生成旅游沉浸式体验的互动机制及其意义建构。研究发现:个人特征、叙事质量、人际互动、物理场景及服务质量感知是影响旅游者获得沉浸式体验的关键因素;沉浸式体验包括感官体验、情感体验及意义体验三个维度,三者从不同层次影响旅游者的态度和行为;在“身体—情感—叙事—情境”交互作用下,旅游者以多感官与叙事场景联结,情感与叙事内容共鸣,通过叙事传输获得深刻的感官体验、丰富的情感体验及变革性的意义体验,最终影响旅游者态度、观念及行为。最后,针对文化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与创新性发展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2.
贾平凹1990年代长篇小说中,不乏身为作家、城市人、病人、农民、失落文人等诸种身份的认同以及认同过程中各种身份的彼此错位;诸种身份认同以及认同中的各种错位使得贾平凹这一时期的长篇小说叙事具有直抵作家个体生存经验的切身性质;小说叙事的切身性具有独特的价值建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山海经》不仅是汉民族唯一的一部神话总集,同时也是巴蜀文化圈的结晶与象征。本文通过对华夏渊源的深入研究,再佐以文献、考古资料,才考证了华胥氏在今四川省阆中市(古俞水)建立国家(部落),并在此生下了伏羲氏,然后迁往甘肃天水。大禹出生于今四川省北川县(古广柔县),治水事迹主要在蜀地,后来,因治水有功,继承了舜帝的地位,成为中原地区部落首领。华夏之名称,由华胥氏之“华”和夏禹氏之“夏”构成的,因此,巴蜀文化圈亦是华夏文明发源地之一。  相似文献   

14.
通过中传统道德中重视整体利益,崇尚爱国主义;推崇仁爱、和谐;提倡人伦价值,强调道德义务;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向往理想道德人格等优秀道德精神的分析,阐述了中国传统道德对当前提高每个社会成员的道德素质,加强国民道德教育的意义,在于“德治”与“法治”统一;“言都”与“身教”统一等无不闪烁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光辉,必将对当代国民的思想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把握东北游牧民族弓马文化在新时代的价值,提升其传承发展成效,更好的服务新时代体育强国与文化强国建设,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深入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对我国东北游牧民族弓马文化的缘起进行追溯,沿循缘起→演变→蜕变→发展的嬗变主线,对游牧民族弓马文化嬗变与发展的形式、蕴意、多元发展进行了阐释;解析了弓马文化的民族精神、品牌兴村、独特珍贵遗产、蕴含教育价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时代价值。提出了东北游牧民族弓马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科学路径:深入开展挖掘与整理,强化弓马文化申遗保护;推进弓马文化进校园,筑牢校园文化共同体;打造弓马文化旅游品牌,与经济建设协同发展;举办区域性庆典及运动会,加强弓马文化竞赛与交流;推动弓马文化融入全民健身,促进优秀传统文化数据传承。  相似文献   

16.
会稽山新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禹封禅之会稽山是何地,历来观点不一。但笔者以为会稽山应与禹治水及禹妻涂山氏有密切关系。换言之,会稽山即是禹娶妻生子、治水之地;是其妻族之地望。因而大禹为报答天地之功便积极来泰封禅,其所禅之会稽山,经考证便是今蒿里山。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汪曾祺小说的“民间叙事”受他追求的“正统品格”的影响,表现为以下三点:一、传统视角关照下的乡村人物的言说潜藏着传统知识分子“精英化”的审美心态;二、传统的价值取向和思想使汪曾祺小说侧重于表现中华民族的美好人生。三、诗意模式的建构传达了诗性写意的中国传统审美情趣。因而传统化的民间成了他的精英意识的栖居地。  相似文献   

18.
中华文明是贯穿“三交”的一条主线,现代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是“三交”的社会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三交”的重要内容,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三交”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三交”的最大公约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三交”的核心。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只有以中华文明引领才能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动力和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9.
基于“命运共同体”的来华留学博士研究生培养,体现了中国文化“和合共生”的深刻内涵。该文从“命运共同体”的视角,对“订单式”培养方案实施中的多元协同共融进行多角度阐述;列举多元主体互利共赢的大量事例,证明凝聚“和合”正能量,产生“多元和谐共生”新价值。该培养模式对扩大来华留学博士生规模、提高培养层次提供借鉴;所蕴涵的“和合共生”“命运共同体”的价值理念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20.
崇高范畴是一个美学的经典范畴,受到传统文化等级秩序中深度意义的规范,其核心内涵为认同神圣价值的纵向超越,超越性的维度建构在从感性到理性、从此岸到彼岸、从世俗世界到神圣世界的纵深线路中。在当代社会中,经典崇高转而确立了以日常生活为主体地位的核心内涵,建构了面向世俗世界进行价值认同的"此在—此在"、"有限—有限"的横向超越方式。崇高由此成为了世俗世界的价值认同符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