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传统中国社会的透视认为,作为伦理原则的忠孝,是随着血缘关系的政治代入而成为政治原则,并经多层次、多渠道而内化为传统中华民族的政治文化精神。家国同构、宗族制及小农经济是其生成和发展的基础,明君、清官、大一统是其表层意识的显现。  相似文献   

2.
求真、求善、求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坚持以传统文化的精髓滋养科技道德成长,是确保科技沿着有利于人类的正确方向前行的有效路径。求真,弘扬传统文化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杜绝学术造假行为,倡行学术诚信文化;求善,弘扬传统文化从善如流的人格精神,杜绝科技危害人类,倡行学术利民精神;求美,弘扬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精神,反对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倡行平等的生态伦理意识。  相似文献   

3.
新型的节约理念必须与传统的勤俭节约思想有所区别,应该强调倡导勤俭节约与谋求社会发展二者相统一。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应该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各个领域中弘扬传统美德,倡导资源节约,传播新型节约理念,在全社会树立“节俭就是美德”的伦理价值取向。人们的具体活动要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目的相统一,要从传统勤俭美德的高度对其进行必要的伦理评价和伦理审视,并且由此来强化人们的伦理责任。  相似文献   

4.
 概述了基因编辑技术和合成生物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复杂伦理问题; 分析了二者在自然生命观、 传统文化观、 技术安全观、 社会公正观等方面引发的共性伦理争议, 以及在伦理后果、 伦理态度和伦理治理等层面存在的伦理差异。通过构建合理的伦理反思进路, 展望了现代生物技术面临的复杂性伦理挑战以及所应秉持的科学伦理立场。  相似文献   

5.
路正锋 《太原科技》2006,(10):72-73
结合虎峪河西华苑段治理工程的主要内容,运用“回归自然”和“以人为本”相结合的治理河道理念,从生态、经济、人文、社会效应和建设和谐社会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女性伦理的发展脉络与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伦理是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研究女性在其一生中所面临的具体情况以及相应的道德问题的学问。我国女性伦理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发端于先秦,形成于两汉、魏晋南北朝,完善强化于唐宋之后。在其发展历史上呈现出伦理政治化,政治伦理一体化、随着封建社会的不断巩固而日趋严密和完善、以强大的教化方式普及妇德教育和畸变的发展特点。  相似文献   

7.
孟子与柏拉图的政治观都是伦理政治观,具有相似性。但是,由于具体政治环境和政治文化的影响,二者的伦理政治观存有一定的差异。孟子致力于政治的伦理性解释,以仁义为价值取向,主张王道反对霸道,建构的政治体是伦理国家;柏拉图致力于政治的道德性解释,以正义为价值取向,重视人治轻视法治,建构的政治体是道德城邦。文章从这些角度比较了孟子与柏拉图的伦理政治观,分析了他们的思想对各自政治思想传统走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下形成的,其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多样,并渗透到人们的宗教信仰、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之中。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在现代社会具有很大的价值,其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为当前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文化内源,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生态产业的发展。由于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存在一些缺陷,需要对其进行现代转换以便与现代生态伦理相契合,从而在生态环境保护的方式、方法上更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西方宗教伦理与儒家政治伦理价值观的差异体现在:西方宗教伦理以关心人类个体生命和生命意义为目标,具有人性化的色彩;儒家政治伦理讲求“内圣外王”,突显个体应负有的道德责任和历史使命。儒家政治伦理的价值标准是政治利益,西方宗教伦理的价值标准是宗教信仰。儒家政治伦理讲求意义与自愿,西方宗教伦理讲求理性与自觉。中西传统伦理与现代经济伦理具有良好的契合点和连续性,在批判的基础上,传统伦理可以向经济伦理转化。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代性的不断推进,现代性的后果也逐渐显现出来。尤其是传统乡村的文化生态价值陷入价值底线动摇、生态伦理缺失、价值重建等境遇。实现乡村文化生态价值和生态伦理道德的重建,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和理论意义。提出引导乡村文化重建生态伦理、重塑道德规范和塑造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希腊女神阿芙洛狄忒(Aphrodite)是西方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她既是崇高的春天之神、爱情之神,同时,她又是充满原欲之神、淫荡之神,该符号的“神格”出现了“文明”与“野性”之间的巨大张力。这一巨大张力常使国人感到百思不解。这个在以“伦理”为轴力的中国“文化范式”看来充满背谬、分裂的神格,当将其置入以“命运”为轴力的西方“文化范式”时,却是一个亲和、谐调、逻辑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政治本质上是一种阴谋与暴力的统治,形式上却表现为伦理政治,它包含着自身所无法克服的内在结构性矛盾。这一矛盾在明代被充分展开,导致了明王朝走进腐败与崩溃的深渊。从张居正到魏忠贤,包括其间的东林党人,尽管他们在历史上所扮演的角色颇不相同,但他们无不例外地成为伦理政治矛盾的牺牲品,这不仅仅是他们个人的悲剧,也不仅仅是明王朝的悲剧,更是中国传统伦理政治文化的悲剧。  相似文献   

13.
西方行政伦理随着公共行政理论的演进而不断发生嬗变。传统公共行政范式把行政视为政治的工具,伦理被排斥在公共行政研究的视野外。新公共行政注重行政的公共性和政治性,这直接推动了行政伦理的兴起,但问题重重的行政伦理仍然处于困境中。新公共管理运用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理论方法研究公共部门,其理论预设偏向于效率价值观,这对行政伦理产生了极大的冲击。民主行政、治理、新公共服务和伦理性的公共行政文化等理论则试图超越新公共管理,行政伦理因此将发生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14.
区域生态文化创新研究是个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新课题.本文从我国的生态制度文化创新、生态物质文化创新、生态精神文化创新三方面探讨了区域生态文化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并提出了区域生态文化创新与实践的对策:创造以生态伦理为基础的普世生态文化;建立以生态文化为目标的全球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15.
神道教、禅宗佛教和儒家朱子学,先后成为武士道最主要的思想渊源。总体上讲,神道教构成祈求武运长久、战争胜利的思想意识,禅宗佛教充当敢于拼命、视死如归的修行体系,儒家朱子学则提供治国安邦、征服民心的政治哲学和社会伦理。武士道与作为日本文化构成要素的神道教、禅宗佛教和儒家学说,相互渗透、相互滋养、相得益彰的互动关系,也以事实证明了武士道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与城市社区相比,广大农村虽然经受了三十余年市场经济的精神洗礼,但是在本质上还属于"传统社区","传统社区"维系关系的纽带是以血缘、亲属和相互熟悉为基础的亲情、伦理、良心和习俗,伦理在其社区治理中具有特殊的意义。石家庄市藁城市(县级市)岗上村充分发挥伦理,特别是传统伦理的社会治理功能,以《功德录》为载体,不断进行农村社区治理的实践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17.
对虎图形的性质,学术界长期以来存在多种观点。这些观点有其出现时代的合理性,但随着虎图形兵器材料的增加和对巴蜀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其缺陷逐渐暴露出来。通过对学术界图腾说、族徽说、文字说、虎神说4种主要观点的分析,倾向于认为兵器上的虎图形是春秋战国时期特有的,一种巫术色彩浓郁的虎神崇拜的体现,与当时的军事集团有很大关系;虎图形的主要性质一是虎神,二是在图形符号组合中表现出来的图语性质。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腐败问题严重已经广泛的影响了我国各个阶层民众心理,使民众心理处于一种矛盾状态之中.一方面,民众对于政府产生失望感,政治参与积极性下降;另一方面,由于长期历史积淀下来的心理传统,民众的清官意识浓厚,期望出现清官来改变现实,不愿意主动参与政治来变革现实.而我国民主政治建设需要公民广泛的政治参与,积极献计献策,进行民主监督.清官情结的产生导源于中国传统政治合法性的信仰.在当代中国政治文明进程中,似乎已经消解了的传统清官情结其实仍继续存在,并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自我革命精神,阻碍政治体制改革;容易导致国家干部脱离人民群众,延误民主;容易滋生腐败,危及政权.  相似文献   

19.
石为璧 《科技信息》2011,(5):I0147-I0147,I0126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道家共同构成的,三种思想互相补充,相得益彰,给人们的方方面面产生重大影响。儒家、道家形成了中国人自给自足的一种伦理精神生态和文化精神生态。二者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共同形成人们的安身立命的方式。  相似文献   

20.
 以国家科技伦理委员会成立、《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意见》 出台为标志, 中国科技伦理治理体系拉开新帷幕。回顾了现代科技伦理议题的兴起与发展历程, 结合中国科技伦理治理体系建设状况与中国科协相关调研成果, 通过分析政策执行、 主体责任、 科技工作者伦理素养等几类突出议题, 解读了新时代中国科技伦理治理体系建设的方针与主要原则。认为中国面向未来的科技伦理治理是以促进向善、 负责任的科技发展为目标, 推动形成多方共治、 共同担责的科技伦理治理图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