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真 《科技信息》2010,(31):217-217,222
在日本,小川未明被誉为日本童话作家第一人。儿童文学理论界把他看作是日本儿童文学史上一个影响深远的存在,是日本近代儿童文学的开拓者。未明文学分为明治新浪漫主义时期、大正人道主义时期和昭和专心创作童话作品时期三个阶段。其中,他的代表性作品几乎都是在大正时期创作完成的。本文将围绕大正时期儿童文学创作的时代背景,结合未明自身的成长经历,以《红蜡烛和人鱼姑娘》②为例,来分析童心主义这一时代共通特征在未明作品中是如何体现的,以及其作品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2.
开拓的业绩──论五四时期新文化先驱者们的儿童文学理论构建单元中国现代儿童文学诞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之中。在那个涤荡旧物,为新时代的文化建设绘制蓝图的时期,新文化先驱者们,曾以少见的热情,关注着儿童和儿童文学,以至形成了一股令人瞩目的“儿童文学热”。...  相似文献   

3.
孙幼军是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他的创作活动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跨越了40多年,创作了许多优秀的童话作品,塑造了许多为儿童读者喜爱的艺术形象,体现在其中的儿童观也经历了从创作前期的教训主义的儿童观到向以儿童为本位的儿童观的过渡、确立这样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对孙幼军儿童观发展演变的考察,对审视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的儿童观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4.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冰心儿童文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冰心儿童文学中的儿童形象、作为"爱"的歌者的冰心对母爱、童心和自然的歌颂,以及冰心儿童文学的艺术魅力这三个方面,对近30年来的冰心儿童文学研究进行梳理,可找出新时期以来冰心儿童文学研究的轨迹和趋向。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冰心儿童文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冰心儿童文学中的儿童形象、作为"爱"的歌者的冰心对母爱、童心和自然的歌颂,以及冰心儿童文学的艺术魅力这三个方面,对近30年来的冰心儿童文学研究进行梳理,可找出新时期以来冰心儿童文学研究的轨迹和趋向。  相似文献   

6.
商晓艳 《科技信息》2013,(5):297-297
童话是从儿童视角出发,作为一种文字浅显的儿童文学体裁,在学生中是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形式,告诉孩子们真、善、美的道理,教会他们如何去爱与宽容,带给孩子们无尽的想象与启迪。表达童心世界天真、稚拙、勇敢、奋发向上、生气勃勃。  相似文献   

7.
藏族儿童小说是以儿童文学维度丰富中国故事、彰显民族精神、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资源。聚焦次仁罗布、意西泽仁的儿童小说,探讨两位作家如何立足现代儿童观塑造个性鲜明的儿童形象,以引领藏族儿童的精神成长,增强中国儿童文学形象的辨识度。引入具身理论分析两位作家对儿童文学美学规律的谙熟,如何将身体、心智和环境结合起来,通过具身书写体现成长主人公豁达的生命观。阐释两位作家将成熟的叙事方法引入儿童文学,使民族文化资源自然融于故事情境,为儿童文学领域中国经验的表达提供了范例。  相似文献   

8.
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史实际上是对外国儿童文学的译介史,没有外国儿童文学的“引进来”,就没有当今的中国儿童文学.本文试图从意识形态、历史政治时代背景、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推动翻译的主体力量这四个方面,分析中国儿童文学“引进来”背后的文化推手.  相似文献   

9.
童话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从儿童的视角出发,反映儿童生活,用儿童的语言叙述,表达儿童的特殊感受和体验的一种儿童文学样式,具有神奇性、幻想性、儿童性等特征.表达童心世界的天真、稚拙、勇敢、奋发向上、生气勃勃的原始生命之美为其精神本质.  相似文献   

10.
儿童文学翻译研究在中国乃至世界都处于边缘领域,但鉴于儿童文学的翻译对中国儿童文学的产生和发展有重要意义,应该引起更多的关注和研究。接受美学的理论可以用来研究儿童文学翻译,由于儿童文学的读者与成人有很大的不同,译者应充分考虑目标读者的特殊性,创造出适合儿童读者的语体形式并重现儿童童趣。  相似文献   

11.
儿童文学一旦产生,它面临的不仅仅是儿童,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总是老少皆宜的。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成人也有读儿童文学的习惯,成人阅读儿童文学的原因总的说起来有两种:外因与内因,外因即教育儿童的需求,内因即内心精神慰藉的需求。成人阅读儿童文学除了因为指导儿童阅读的必要性-~-J'h,还有成人自己内心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郑渊洁是中国当代最杰出的童话作家之一,他塑造了迥异于传统儿童形象的颇具特色的一系列当代顽童形象.文章以郑氏笔下最受孩子们喜爱的顽童形象的特点为依据,认为郑渊洁的儿童文学创作现是对传统儿童文学创作的反叛.  相似文献   

13.
方卫平是当代儿童文学理论研究和批评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他的儿童文学理论研究在儿童文学理论研究和评论界引起广泛关注。方卫平从儿童文学的学理角度出发,形成了自己的儿童观和儿童文学观,从本质、创作、构成、接受、批评等多维度阐释和把握了儿童文学的内涵;从中外儿童文学史论的角度着眼,修成了《中国儿童文学理论批评史》和《法国儿童文学导论》两部重要的理论著作,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20世纪的中国文学史上,由于“为政治服务”之类的偏颇主张,导致了长期独尊现实主义乃至“伪现实主义”盛行的局面,损伤了真正现实主义文学的声誉。文学创作的路应是多方位的,由于与社会生活及现实人生的密切关联,真正的现实主义,至今亦仍具不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儿童文学读者的双重结构和读者特点,阅读动机的分析,廓清儿童读者的特质对儿童文学的要求和作为儿童阅读引导者的成人应履行的责任,强调了成人在儿童阅读过程中应“慧眼识珠”,站在儿童的角度“为儿童”甄选优秀作品,期望儿童阅读能在儿童读者和成人读者的交互配合下得到健康发展,引导健康的儿童文学创作导向。  相似文献   

16.
儿童文学作品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对外来儿童文学作品进行大量译介的同时,应当注意译本的质量。从儿童读者群体的特殊性、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化功能,以及儿童文学作品翻译中文化的传输等三方面看来,有必要在儿童文学翻译中引入译者主体性。从《格林童话》的几个中译本中的语言使用、翻译选材以及文化传输等三方面来考证,译者主体性在儿童文学翻译中是确实存在的,并且有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儿童文学是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审美性是文学的最重要的属性。因而也是儿童文学最重要的属性。审美在儿童文学中具有不可替代性。儿童文学对于儿童创造思维的培养,健康情趣、爱美情感的陶冶和审美意识的开发是具有独特作用的。审美不同于美育,二者是不同的概念。发挥儿童文学的审美功能,要从儿童出发,激活儿童的审美器官和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18.
德国儿童文学作品《本爱安娜》直面敏感的童恋题材,以单一的叙述视角,高扬儿童主体性。作品通过多维度的人物群像刻画和外部环境的暗中营造,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给孩子温暖的心灵慰藉和切实的指导。该作品对于我国现实主义儿童文学创作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德国儿童文学作品《本爱安娜》直面敏感的童恋题材,以单一的叙述视角,高扬儿童主体性。作品通过多维度的人物群像刻画和外部环境的暗中营造,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给孩子温暖的心灵慰藉和切实的指导。该作品对于我国现实主义儿童文学创作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儿童文学是以成人作家为创作主体以儿童为接受主体的文学。这一界定显示了儿童文学的困惑和矛盾所在,即作者是成人而读者是儿童。本文试图从创作者和接受者两个角度说明这一矛盾的难以调和以及特殊之处,并指出这也是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的根本区别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