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通过厌氧培养基试验,考察了不同起始磷浓度对厌氧生物除磷的影响,并用16S rDNA分子生物学技术PCR-DGGE方法对稳定时期的各种泥样品中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跟踪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磷浓度的升高,总磷的去除量增加,当总磷含量高于50 mg·L-1时,总磷去除量不随初始磷浓度的升高而升高.稳定培养状态下微生物多样性丰富,不同起始磷浓度污泥样品相似性不高,其中初始磷浓度为20 mg·L-1和60 mg·L-1的厌氧污泥样品相似性最低为67.4%,磷浓度条件可改善微生物群落结构. 相似文献
3.
用旧厌氧罐改造成高度只有13.6 m的IC厌氧反应器,用于处理酒精废水,在颗粒污泥条件下运行,容积有机负荷达到15.2 kgCODm-3d-1,COD去除率为86.5%. 相似文献
4.
实验考察了厌氧膨胀床反应器(EGSB)处理木薯酒精废水的启动、运行和基质产沼气转化特性.结果表明,高温EGSB反应器接种中温颗粒污泥,需20d即可完成启动,反应器故障停运54d后进行二次启动的时间仅需10d.EGSB适宜的有机负荷是10~14kg·m-3·d-1(以COD计),稳定运行期间对化学需氧量(COD)的去除率在80%~90%之间,在标准状态下的产沼气转化率(BCR)为0.315m3·kg-1.试验期间反应器内的污泥颗粒化程度良好,直径2mm以上的大颗粒污泥增长迅速.260d时污泥挥发性悬浮固体(VSS)与总固体(TSS)质量浓度之比ρVSS/ρTSS由接种时的0.51变为0.84.启动和运行期,出水pH值随着COD去除率的变化而波动,可以通过系统出水pH大小来初步判断EGSB的运行状况. 相似文献
5.
15℃条件下,通过投加不同浓度碳酸氢钠来控制厌氧体系的碱度,采用间歇实验进行厌氧消化研究。结果显示,碳酸氢钠投加量为0.10mol/L时,体系能维持厌氧微生物适宜生长的pH值,48h内COD去除率达到75.43%。继续增大投加量,COD去除率没有明显升高;随着碳酸氢盐碱度的增加,VFA浓度峰值升高,但积累的VFA降解速度减慢;高浓度的碳酸氢盐碱度可以缩短产甲烷的滞后时间,但最终累积甲烷产量受其影响较小;碳酸氢盐碱度的适量投加可促进低温厌氧消化过程中微生物的生长代谢,提高微生物群落的丰富度以及多样性。 相似文献
6.
重点研究采用UBF厌氧反应器难降解退浆废水的启动,试验结果表明,在中温(35±3℃)、进水COD为2000 mg/L左右、HTR为24 h、OLR为2.0 kgCOD/m3.d、pH7.6左右情况下2个月迅速启动,COD去除率稳定,并培养出适应水质要求厌氧颗粒污泥;经过YDT弹性填料和组合填料的挂膜比较发现:组合填料经YDT弹性填料挂膜快、三相分离效果好、COD处理效果组合填料经YDT填料高2%~8%。 相似文献
7.
厌氧氨氧化反应器运行过程微生物群落演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厌氧氨氧化(ANAMMOX)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演化,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ANAMMOX反应器中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反应器运行61d后氮去除负荷达到1.04kg·N·m-3·d-1,总氮去除率达75%以上.反应器中微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存在变形菌门、绿曲挠菌门、绿菌门、浮霉菌门等微生物.从启动到稳定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趋于稳定.其中和脱氮相关的变形菌门和浮霉菌门合计占比达40%以上.ANAMMOX菌所在的浮霉菌门比例随运行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是反应器脱氮效能提高的主要原因.反应器内占据优势地位的ANAMMOX菌主要为Candidatus Kuenenia属,占比14%左右,同时还有少量Candidatus Brocadia属. 相似文献
8.
对混合炸药废水的一般特性进行了分析,采用生物测试技术对废水的厌氧生化可降解性进行试验研究,同时采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进行连续厌氧生物处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废水氮、磷营养物缺乏,碱度偏低,废水处理时按CODBD、氮、磷为(300~500)∶5∶1的比例添加氮、磷元素.废水厌氧生化降解率为90%,含有的难降解污染物黑索今可通过厌氧方法降解;废水经UASB处理后,出水黑索今浓度低于5.0mg/L,平均去除率为88%;COD去除率约70%,在厌氧反应器运行过程中,应注意出水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的监测. 相似文献
9.
10.
重点研究采用UBF厌氧反应器难降解退浆废水的启动,试验结果表明,在中温(35±3 ℃)、进水COD为2000 mg/L左右、HTR为24 h、OLR为2.0 kgCOD/m3·d、pH7.6左右情况下2个月迅速启动,COD去除率稳定,并培养出适应水质要求厌氧颗粒污泥;经过YDT弹性填料和组合填料的挂膜比较发现:组合填料经YDT弹性填料挂膜快、三相分离效果好、COD处理效果组合填料经YDT填料高2%~8%.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厌氧复合床反应器处理抗生素制药废水的启动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较短的时间内反应器容积负荷率可以达到7 2kgCOD (m3·d),COD平均去除率超过75%.在反应器启动过程中,ALK VFA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当ALK VFA比值大于4.0时,系统pH值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可以保证系统的快速启动和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2.
连续流隔板式厌氧反应器对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厌氧生物方法能有效地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多年来被广泛地研究和应用,尤其是70年代以来,人们已开发出不少高效厌氧反应器.如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厌氧流化床反应器(AFR)、厌氧膨胀床反应器(AEXB)、厌氧固定膜反应器(SFF)等. 相似文献
13.
苹果汁废水水量大、水质变化大、有机物浓度高、pH值低、污染种类复杂,废水处理效果主要决定于厌氧反应器的选择。本试验以泾阳怡科水解池污泥作为种泥,经处理后,接种于ABR反应器反应器;试验研究表明,ABR反应器反应器处理苹果汁废水切实可行,COD去除率可稳定在85%以上,且能将大分子有机物有效分解,有利于后续的好氧处理。同时确定了该反应器的可控参数因子及主要影响因素,为苹果汁废水的厌氧处理提供一种可行的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14.
以强制循环厌氧反应器为研究对象,考察了第1次启动情况和启动前后反应器内污泥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强制循环厌氧反应器(FCR)启动运行25 d后,当反应器容积负荷为0.6 kg.COD/(m3.d),水力停留时间(HRT)42 h,溶解性化学需氧量(S-COD)去除率可达61.4%,最后出水S-COD〈700 mg/L.故使用新型强制循环反应器处理纺织印染废水,扩展了反应器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5.
内循环厌氧反应器是第三代高效厌氧反应器.Fe2 离子对反应器的颗粒污泥活性具有较明显的影响,投加Fe2 离子质量浓度在2~10 mg/L时对颗粒污泥活性都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其最佳投放质量浓度为5 mg/L;连续流IC反应器运行结果表明,Fe2 离子可以有效地提高IC反应器的运行效能,采用5 mg/L的投加质量浓度,可使反应器的产气量由29.6 L/d增加到38 L/d,COD去除率从近80%提高到90%左右,提高幅度分别为25%和10%.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厌氧颗粒污泥流化床工艺(简称AGSFB).在成功培养出颗粒污泥的基础上,以葡萄糖为基质,全面探讨了AGSFB处理有机废水的运行效果、产气率、污泥表观产率系数及反应器的耐冲击性能等.结果表明,AGSFB反应器具有很高的处理效率.水力停留时间HRT为49h,进水化学需氧量CODcr=3240g/L,有机负荷为159kg/(m3·d)时,反应器的有机物去除率仍保持在756%以上.AGSFB对温度降低、负荷提高、短期的低pH值和有机酸冲击均表现出良好的耐受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降流式厌氧污泥床(DASB)对脱墨废水降解特性的影响,采用DASB反应器对某造纸厂的脱墨废水进行厌氧处理。考察了脱墨废水的化学需氧量(COD)质量浓度、COD去除率、pH值和混合液悬浮固体(MLSS)值的变化,以及厌氧污泥的特性。结果表明,DASB反应器在处理脱墨废水的启动阶段,对COD的去除率稳定在62%左右,启动效果较好;在负荷运行阶段,COD的平均去除率较高;在进水中投放NaHCO3可调整反应器的酸化现象,并且在运行过程中各个格室的MLSS有缓慢增加的趋势,最终处于稳定状态。通过此试验,明晰了DASB反应器在环境温度条件下的启动过程,从而更好地进行反应器的运行控制,实现运行过程优化,并且为DASB反应器处理有机废水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对间歇式厌氧反应器处理猪粪废水的工艺条件进行了探索研究,结果显示:底物粪水消耗速率与初始COD值高低关系不大,当初始COD为4 000 mg/L左右时,产气量较大;当反应温度为35℃时,中温菌活性较佳,COD下降速率较快,产气量较大;350 mL粪水,配加100 mL污泥时,COD变化速率较快,产气量较大,而且所需的时间较少,0.33 d便有气体产生;产酸菌具有较大的pH适应范围,产甲烷菌对pH值十分敏感,只能在pH6.9附近很小范围内具有强活性。 相似文献
19.
20.
采用葡萄糖自配水研究了厌氧膨胀颗粒污泥床(EGSB)反应器运行过程中颗粒污泥的形态,微生物相及优势菌群的分布状况.结果表明,随着运行时间和有机负荷的提高,反应器中颗粒污泥的粒径逐渐增大,污泥床底部颗粒污泥的粒径大干上部的污泥粒径,呈明显的分层现象.在扫描电镜下观察颗粒污泥的微生物相,运行初期甲烷丝菌属为优势菌群;随着有机负荷的提高,甲烷丝菌逐渐减少,甲烷杆菌占优势;待反应器稳定运行后,菌群类型更加丰富多样,在甲烷杆菌和甲烷丝菌上附着有部分球菌,反刍产甲烷球菌等多种产甲烷菌混栖.不同高度颗粒污泥的形态和微生物相分布也表现出特有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