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是先秦“辩者”提出的著名命题.“一尺之棰”的无限分割及其逆过程,使人们第一次认识到了“积少成多”这一在有限范围内正确的原则,应用于无限领域时产生的局限和矛盾.“辩者”所构造的“尺棰命题”无可辩驳地证明了无穷多个不为零的量,其和并非都是无穷大.这一天才的发现,是中国学者早在先秦时期就已接触到无穷级数敛散性问题的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2.
正上学读书时,我就对爱迪生的"天才就是九十九分汗水加一分灵感"这句励志名言,印象颇深。我把它工整地写在笔记本上,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最近,偶读介绍这句名言的一篇文章,我惊讶地发现,这句当年流行的名言只表述了一半。它的原话应是"天才就是九十九分汗水加一分灵感,但这一分灵感恰恰是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物质的概念,是物理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在中学物理和化学课本中,都曾多次用到“物质”一词。在中学物理课本中,引用了列宁对一般物质概念所下的定义:“物质是作用于我们的感官而引起感觉的东西。”并已指出,电场和磁场等都是物质。而中学化学课本中,在阐述原子--分子论的观点时指出:“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而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  相似文献   

4.
分子的崛起     
一、物质结构的粒子性物质可分性的问题,起源很早。自从人类制成了第一把石刀,就开始了变革物质的生产活动。一根树枝可以裁成数段,每一段可以砍成木屑,木屑还可砸碎。就在这样大量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我国古代的公孙龙提出了“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的著名论断,说明了物质是无限可分的。公元前四世纪,惠施提出“至小无内,谓  相似文献   

5.
万有引力的公式是正确的,将它解释成物质产生引力是错误的。因为:一,在物质中的分子、原子、电子中没有找到“力”;二,从公式形式上看,是和谐的“场力”,不是需要上帝来平衡的“机械力”。三,天体运动是耗能的,太阳系不是一架永动机,而是由太阳发出的能量构成的“空间场”,引(斥)力出于空间的“胀缩”。  相似文献   

6.
美国芝加哥费米实验室的科学家们,最近提出了一个有可能导致一场科学理论革命的新的实验证据,认为原来一直被科学界视为宇宙中所有物质的最基本粒子、不可分的“夸克”,可能是由比它更小的东西所构成。 “夸克”的质量仅相当于一颗砂粒的10的24次乘幂分之一。现行的理论认为,宇宙中的所有物质由原子组成,原子是化学元素保持其基本属性的最小单位;原子是由原子核及其核外带有负电荷的电子构成,原子核又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而“夸克”是构成质子和中子的最基本单位,“夸克”不占有空间,没有明显的结构,不能被分成更小的单位。然而,美国费米实验室的科学家们,最近在使质子和反质子以接近光速的速度相互轰击后发现,“夸克”可能占有某些空间。科学家们说,如果这一点成立的话,那么“夸克”就肯定具有某种内部结构,它也许是由某种比它更为基本的物质构成单位所组成的。  相似文献   

7.
“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是常青的。”这是德国伟大诗人歌德的名著《浮士德》中的一句话。由于这句话蕴含着深刻的哲理,马克思和列宁在其著作中曾多次援引,在我国1978年讨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来,一些文章和讲话也常常引用这句话。可是有的同志并不真正了解这句名言的深刻含义,有的甚至把这句名言作为轻视革命理论学习的“理论依据”,说什么“理论是灰色的,学它还有啥用?”这显然是错误的。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精神,它的整个体系要求人们对每一个原理只是(α)  相似文献   

8.
 也许,有些天才凭着敏锐的直觉也能走上成功的巅峰,但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还是值得一提统计学界的一句名言:“我们信靠上帝。除了上帝,任何人都必须用数据来说话。”  相似文献   

9.
物质、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在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人们对它们有不同的认识。在现代化学中,在化学教学中,它们是最基本的概念。正确理解这些概念,是很重要的。我们在化学中常常说,“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我们在物理学中常常说,“物质是由原子组成的”。这样理解物质概念,实际上把分子或原子看成了世界的始原,把物质归结为具有某种特殊结构和属性的东西了,缩小了物质概念的外延,势必会产生“物质是由非物质组成”或“物质可以消失”的误解(这在科学史上是有先例的,如放射性和电子的发现而引起的物理学界的混乱)。就目前人们对物质的认识水平来说,自然界的物质(matter)包  相似文献   

10.
《孟子》中“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一句的“舍”字,历来注家没有给它一个恰当圆通的解释。本文认为“舍”应解作“止息”(停止),这是它的常用意义之一。“舍”与“皆”之间应以一读断开.不应连文。  相似文献   

11.
“词组”和“短语”都可以用来指称“比词大又不成句”的语法单位。比较而言,用“短语”来指称这一级语法单位更合适一些,但在使用时需赋予其新的内涵。我们认为用“短语是由词或超词形式借助一定的语法手段构成的、比词大又不成句的语法单位”来界定“短语”会使其指称范围更加科学、全面。  相似文献   

12.
遐想无限     
唐云江 《科学世界》2005,(9):F0005-F0005
人真的很聪明,很早就创造出“无限”这个概念。庄子的“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可谓经典名句,寥寥数语一下子道出了两个“无限”,即空间的无限和时间的无限。没有“无限”,还真不知道学问该如何做下去。人们一直相信“无限”的存在,几千年来,无限的空间和无限的时间一直就是哲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李南溪 《世界博览》2010,(10):64-65
香奈儿曾经有一句名言:“美丽就是拒绝”,但是Polyvore网站给人的感觉却是“美丽是包容”。  相似文献   

14.
从数学思想史发展的角度,对“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这一古老的命题作了新的阐释,作者认为该命题是中国人首先接触到无穷级数敛散性问题的有力证据,先秦辩者为证明无穷级数(1/2) (1/4) … (1/2~n) …的收敛性,构造了第一个直观的几何模型,其地位和作用如同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发现2~(1/2)是无理数一样,具有革命性的影响,使人们第一次认识到了“积少成多”这一在有限范围内正确的原则,应用于无限领域时产生的局限和矛盾。  相似文献   

15.
长度单位“米”,人人熟知。可是,你知道它的来历吗?它足1791年由法国科学家以地球经线的四千万分之一作为通用长度单位确定下来的。当今“米”作为长度单位,已在国际上广泛应用,大至山高、海深,小至原子直径,都可以用米为单位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16.
“知止不殆”,这是老子的一句名言。《老子》第四十四章有言:“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是战国时代的哲学家,他两千多年前所说的话至今仍闪烁着辩证法的光辉。“知止不殆”不只是重要的军事谋略,也是重要的外交谋略。在这带有客观规律的法则面前,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相似文献   

17.
陶先生关于师德的理论是其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对教师的职业道德,不仅有大量精辟的真知灼见,可供我们后人学习,他那崇高的师表形象更堪为后人楷模。因此,认真地学习、研究陶行知的师德理论及实践,对于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促进当前的教育改革,仍然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一、教师要有献身精神 陶先生写给新安小学的信中有一句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句名言高度集中地体现了陶先生彻底献身教育事业的高尚品德,也是他对教师要有无私的献身精神的总要求。  相似文献   

18.
气功与能态     
原子物理观点认为,构成一切物质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而原子又是由原子核和它的核外电子组成,电子绕核旋转,处在这一状态的原子称为“基态”,只有在这种状态下,原子能量最低,也可以说是最稳定的状态.处于“基态”的原子,其外部没有任何动向,所以我国对处于这一状态的物质,传统称法为“无极”.当原子受到外加的能量,其核外电子从最低能态跃迁到更高能态,即在距离原子核更远的运动轨道上,该原子由“基态”变成了“激发态”.处于“激发态”的原子,由于其电子远离了原子核,使之体积变大,而质量未改变,因此,单位体积的质  相似文献   

19.
指令言语行为句是“V一V”出现的典型语境。在指令言语行为句,“V一V”表示听话者对说话者的礼貌;在断言言语行为句中,“V一V”蕴含了说话者的主观态度:命题内容不是一件特别正式同时也不是一件特别随意的事情;在“责备”言语行为句中,“V一V”表达说话者对听话者面子的顾及。“V一V”在发音上比“VV”略长和略重,在语义上比“VV”略实,这使得它在强加程度、郑重程度及责备程度上比“VV”要高。  相似文献   

20.
释“吧”     
语素“吧”有四个分布位置,有两个出现在半音译加半意译的外来词中,如“酒吧”、“吧台”,是一个不成词语素,我们称之为“吧1”;另两个出现在句末或句中停顿处,如“咱们走吧”、“买吧,不可心;不买吧,又急需”,是一个成词语素,我们称之为“吧2”。本文就这两个“吧”的四个位置分布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