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摇瓶培养条件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反应器补料分批培养海洋红酵母的实验,在10L气升式环流式发酵罐中,间歇和连续补料分批培养时干细胞浓度分别为23.08g/L和25.25g/L。  相似文献   

2.
利用携带能合成聚-3-羟基丁酸的基因的大肠杆菌E. coli XL1-Blue,优化培养基和培养条件后,进行了补料分批培养.结果表明,重组大肠杆菌E. coli XL1-Blue(pKSS105)的最适培养基为R培养基.在最佳条件下,以葡萄糖为唯一碳源培养工程菌60h后,发酵液中菌体干重达183g/ L,P(3HB)的产量为133.8g/ L,P(3HB)含量为73.1%.实验结果为P(3HB)实际应用提供了可能性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在5 L发酵罐中培养重组枯草芽孢杆菌RH33生产核黄素,该重组菌的染色体上含有多个解除了转录调节的核黄素操纵子.由于过高的初糖浓度导致严重的代谢溢流,因此间歇发酵过程只能得到较低的菌体量和产物产量.分别采用了3种不同的流加培养方式:分批流加、恒速流加和葡萄糖限制流加来减弱代谢溢流并提高核黄素的产量.同间歇培养相比,分批流加培养能微弱提高重组菌的核黄素产量,而恒速流加和葡萄糖限制流加均能显著提高菌体量和核黄素产量.对于恒速流加培养,当流加速率为0.48 mL/min时核黄素产量和菌体量可以分别达到9.8g/L和27.3g/L对于葡萄糖限制流加培养,通过人工控制葡萄糖流加速率使培养基中的葡萄糖浓度为10~2 g/L时,重组菌RH33可以达到最高的核黄素产量和菌体量(分别为12.5g/L和34.7g/L).在葡萄糖限制流加培养中核黄素产率约为0.06 g(核黄素)/g(葡萄糖),高于其他几种培养方式.  相似文献   

4.
报道了红色荧光蛋白(DsRFP)在毕赤酵母中的高水平表达.利用PCR技术从YEpFLAG-1-DsRFP扩增出DsRFP编码序列.克隆到毕赤酵母胞内表达载体pPIC3.5K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PIC3.5K-DsRFP.电击转化进毕赤酵母.G418-RDB平板双重筛选后获得重组转化子.经MM/MD平板培养与PCR鉴定.重组子全部为HIS^ -MUT^ 表型.重组菌株诱导表达48h后获得了高效表达.摇瓶中表达水平达到细胞内总蛋白的12%.表达量达到1.8g/L.经硫酸铵分级沉淀,DE-AE-5PW阴离子交换柱层析与S-HyperD阳离子交换柱层析后获得电泳纯蛋白.说明我们建立的毕赤酵母表达应用平台具有高效表达外源蛋白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重组肠激酶在甲醇酵母中高效表达的培养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重组肠激酶在甲醇酵母中高效表达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在BiofloⅢ发酵罐中实现了高密度培养和高效表达。结果表明;温度30C,培养基pH6.0,当酵母密度达到200A600mm以上时,加入无水甲醇,控制甲醇的流加体积,使其终体积分数为1.0%~3.O%,继续诱导培养72h左右,酵母菌密度可达到150g/L,重组肠激酶总活性可达58kIU/L发酵液。  相似文献   

6.
重组大肠杆菌BL21(pBAI)生产人干扰素α2b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培养重组大肠杆菌BL21(pBAI)表达人干扰素α2b(Human Interferon α2b,hIFNα2b).hIFNα2b表达由PL,启动子控制,通过升温至42℃诱导表达.本研究比较了分批培养和多种补料分批培养方式下hIFNα2b的生产,其中通过恒速流加葡萄糖,hIFNα2b的表达量达到6 540 mg/L,平均生产速率和比速率分别为546 mg/(L·h)和27 mg/(g·h).升温前1.5 h补充25 g酵母提取物,并以0.27 g/(g·h)的比速率供应葡萄糖,hIFNα2b的平均生产速率达到1 006 mg/(L·h),比生产速率为54 mg/(g·h),对有机氮源的得率提高到138 mg/g.  相似文献   

7.
中试规模生产可溶性重组人抗HBsAg单链抗体 (HBscFv) ,分泌表达HBscFv的巴氏毕赤酵母 (P .pastoris)工程菌在 30L发酵罐中进行补料分批培养 .上清中的HBscFv以离子交换及免疫亲和层析两步法进行纯化 .发现酵母工程菌经 7d补料分批培养后 ,6 0 0nm波长下的光密度值 (OD6 0 0 )达到 334,目的蛋白表达量为 2 6 0mg/L .纯化后 ,可获得纯度为95 %的HBscFv ,产量为 171mg/L .活性测定结果表明 ,HBscFv制品的比活性为 (2 5 2±0 17) μg- 1,与大肠杆菌来源的HBscFv无明显差异 .  相似文献   

8.
大肠杆菌DH5α及其耐乙酸突变株生长和产乙酸规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肠杆菌DH5α的耐乙酸突变株DA19在复合培养基中有生长优势,最大比生长速率提高,产乙酸减少,对乙酸的耐受力增加。在基本培养基中DA19生长优势更加明显,消耗葡萄糖速率加快,单位菌体产乙酸得率YA/X比DH5α低,以消耗葡萄糖为基准的菌体得率YX/G提高。在添加乙酸的基本培养基中,DA19细胞浓度高于DH5α,更快利用葡萄糖。DA19在高葡萄糖浓度下(102g/L)也能良好生长,菌体浓度达26g/L,YX/G为0.257g/g。在变速补料分批培养中,DA19可以有效地控制乙酸的生成,细胞浓度达到20g/L,YX/G为0.360g/g,为其在高密度培养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康泰凤梨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康泰凤梨的侧芽作外植体进行培养,成功地建立了康泰凤梨的快速繁殖程序.康泰凤梨的侧芽基部切块接种在(1)MS BAl.5mg/L诱导培养基上,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在(2)MS BA1.0mg/L IBA0.5mg/L的培养基上诱导丛生芽及进行继代增殖培养,效果较好;不定芽在(3)MS IBA0.5mg/L NAA0.5mg/L的培养基上易生根。健壮的试管苗移栽2个月后,成活率达95%。  相似文献   

10.
何首乌茎段离体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何首乌种子经表面消毒后进行无菌发芽并建立了无菌材料,以无菌实生苗茎段作外植体进行离体快繁研究。试验了不同基本培养基(MS,H,1/2MS,B5和N6),不同种类外源激素(IBA、NAA、KT)和不同浓度梯度的外源激素(0.0mg/L,0.1mg/L,0.Smg/L,1.0mg/L,2.0mg/L和4.0mg/L)以及不同蔗糖浓度(0.0%,1.0%,2.0%,4.0%,8.0%,16.0%)对茎段离体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MS基本培养基,0.5mg/L IBA(或0.5mg/LNAA)及3%的蔗糖比较适合于何首乌的茎段离体快繁。推荐用于何首乌茎段离体快繁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MS 肌醇100mg/L^ 盐酸硫胺素1.0mg/L 盐酸吡哆素0.5mg/L 甘氨酸2.0mg/L IBA0.5mg/L(或NAA0.5mg/L) 蔗糖3.0% 琼脂0.75%,pH5.9。用该培养基对何首乌进行茎段离体快繁,每次继代培养可增殖4~5倍。  相似文献   

11.
金盏菊切花瓶插期生理变化与衰老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游离脯氨酸积累和蛋白质的降解是切花衰老的生理标志,金盏菊切花经保鲜剂处理(50mg/L6-BA+200mg/L8-HQ+100mg/L柠檬酸+2%蔗糖)不仅能明显地降低游离脯氨酸的上升幅度,缓解切花水分胁迫,而且能延缓可溶性蛋白质的降解速率,延迟切花衰老。  相似文献   

12.
对须苞石竹切花瓶插期三种不同保鲜剂效果进行了对比实验,以蒸馏水为对照,测定了花瓣衰老过程中的含水量、总糖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结果显示,保鲜剂处理的其含量均有明显增加,尤其以自制配方Ⅱ(3%S 250mg/L8—HQ 500mg/L苯甲酸钠 25mg/LAgNO3 25mg/L EDTA-Na2)和Ⅰ号(4%S 500mg/L CA 200mg/L8—HQ 0.02%CaCl3 0.02%KCl)的效果最好,可延缓切花衰老6天--8天。  相似文献   

13.
制备抗羊布鲁菌核糖体蛋白L7/L12的单克隆抗体(mAb),为进一步研制布鲁菌检测方法和免疫制剂提供基础。常规动物免疫、细胞融合、克隆化制备抗核糖体蛋白L7/L12的mAb,并用Western blot和ELISA方法对其特异性、抗原识别表位及相对亲和力等做了初步鉴定。获得了4株抗L7/L12蛋白的mAb:1B1,2A2,2H9和2H10,相对亲和力为2A2〉2H10〉2H9〉181,4株mAb识别的抗原表位相近,但仍存在一定的差异。得到的4株稳定的杂交瘤细胞系分泌的mAb能特异结合L7/L12蛋白。  相似文献   

14.
设计了基于碳氮源平衡的底物流加策略,研究其对重组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生长与表达目的蛋白融合型乳酸片球菌素的影响.在菌体生长的不同时期流加不同碳源与氮源的质量比(mc/MN)的营养源,实现碳氮源的实时平衡流加,有效地避免了乙酸的积累,获得了高密度的菌体(最大菌体密度可达57.6g/L)和高表达的融...  相似文献   

15.
采用砂基栽培,研究不同浓度(0,0.1,1,10 mg/ L)多环芳烃芘(Pyr),对红树植物秋茄(Kandelia candel)幼苗光合色素含量、光合速率、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水分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 Pyr在0.1 mg/L及以下浓度,对秋茄幼苗叶片Chla、Chlb、叶绿素总量以及叶片的净光合速率的影响不明显;而浓度达1 mg/L及以上水平,则幼苗叶片Chla、Chlb和叶绿素总量均随之提高,Chla与Chlb比值未发生明显变化,而净光合速率则随之降低;Pyr浓度达1 mg/L及以上水平,对幼苗叶片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随着Pyr浓度的提高,幼苗原胚轴组织水势逐渐降低.Pyr浓度为0.1 mg/L,叶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表现了PAHs的正刺激作用;浓度为1~10 mg/L,叶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显著降低.秋茄幼苗对环境Pyr胁迫的抗性适宜生长的浓度范围在0.1~1 mg/L之间.  相似文献   

16.
以不同浓度H_2O_2刺激PC3细胞24h,应用MTT法分析细胞活力变化,并采用蛋白印迹方法检测HSP60蛋白、Akt蛋白(总Akt蛋白)和磷酸化Akt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15.625μmol/L的H2O2可诱导PC3细胞内HSP60表达显著升高(p0.05),7.312μmol/L和15.625μmol/L的H_2O_2均会导致磷酸化Akt蛋白的量显著下降(p0.01),但该两种浓度的刺激对细胞内总Akt蛋白量并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7.
对鸢尾切花用4种保鲜剂进行保鲜研究,测其衰老过程中含水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保鲜剂的处理明显地延缓了鸢尾切花的衰老,尤以4号配方(30mg/L S 200mg/L 8-HQ 100mg/L CA 50mg/L BA)对鸢尾有较好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18.
维生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正红菇HG416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应用酯酶同工酶分析方法。探讨了不同维生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正红菇HG416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浓度为100mg/L的VE不论对提高菌株胞内酯酶活性,还是对增加菌株胞外可溶性蛋白的分泌量,效果教师最佳的;几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影响正红菇菌丝生长的实验结果显示,4mg/L的吲哚丁酸能最大限度的促进菌丝的生长、胞内酯酶活性及其胞外可溶性蛋白的分泌量。  相似文献   

19.
分别用含有0、20、100、200、500 mg/L 5种浓度铝离子的1/2 MS培养液处理玉米幼苗12天。观察其生长状况并测定生长量、可溶性糖和蛋白氮。结果表明:含铝离子20mg/L培养液处理下对植株无明显影响,而在100mg/L的培养液处理下对植株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根部的作用尤为明显。随铝离子浓度的升高,含水量降低,A l3+浓度与地上部分、根含水量之间的相关极显著;A l3+胁迫能诱导可溶性糖的积累,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随着A l3+浓度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20.
水杨酸预处理对甘蓝幼苗冷害的缓解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外源水杨酸(SA)对甘蓝(Brassica oleraceaL.)幼苗低温(4±0.5)℃冷害的缓解效应.低温胁迫前不同浓度SA(0.1 mmol/L,0.5 mmol/L,1.0 mmol/L)对甘蓝幼苗的预处理,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和保护酶活性,降低MDA的含量,以0.5 mmol/L效果最明显.同一浓度SA(0.5 mmol/L)对幼苗预处理后,随低温时间的延长,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保护酶活性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并显著高于同一时期的对照,而MDA含量也呈显先升后降,但显著低于同期的对照.说明适当浓度的外源SA对甘蓝幼苗低温冷害有一定的缓解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