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国内主要有“要素说”、“矛盾说”、“规律说”三种。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最有代表性的是“图书馆学研究对象是图书馆事业及其相关因素”。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是图书馆这一社会系统,图书馆学与信息、信息交流有密切关系,因而可以概括为: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是图书馆事业及人类文献知识信息的积累、转移和传递。  相似文献   

2.
论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国内主要有“要素说”、“矛盾说”、“规律说”三种。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最有代表性的是“图书馆学研究对象是图书馆事业及其相关因素”。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是图书馆这一社会系统,图书馆学与信息、信息交流有密切关系,因而可以概括为: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是图书馆事业及人类文献知识信息的积累、转移和传递。  相似文献   

3.
从知识的主客二重性出发,分析了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个性化特征和图书馆哲学研究的多元化格局,并试图利用对立统一规律对波普尔客观知识论与建构主义知识观进行整合。指出了世界是二元的,图书馆哲学是二元论哲学。  相似文献   

4.
图书馆哲学在当代图书馆学中的主要功能是核心观念论,缺乏核心观念是中国图书馆学陷入困境的深层次原因。图书馆哲学的生命力在于为当代图书馆学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核心观念。  相似文献   

5.
图书馆学是研究图书馆业的一门发展中的学科,该学科的发展对我国各类图书馆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从回顾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发展历史入手,分析了新时期图书馆学的研究内容及方法,并探讨了图书馆学基础研究理论的意义,为深入研究图书馆学提供良好的平台。  相似文献   

6.
本文立足图书馆学的发展历程,从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功能与创新两个方面,探讨了目前的图书馆学以及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在今后发展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笔者认为: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主要功能有:图书馆学基础理论是使图书馆学成为一个科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的基础理论指导着图书馆从业人员的工作,而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创新应该以引进新的研究对象,基础理论要搁置本学科的历史争议。  相似文献   

7.
王鹰 《长春大学学报》2010,(12):126-127
20世纪的最后20年,知识的重要性渐成社会共识,图书馆学的研究重点也逐渐从对文献载体的收藏管理转为对知识内容的组织服务。在当今的知识经济社会中,知识已经被公认为是一种能产生价值的重要资源,而且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那么,作为储存,整理,加工,传播知识的图书馆,更应注重对知识的处理。关于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这一问题的研究与探讨,"知识说"应该被给与一定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由我院图书馆副研究馆员包和平为第一主编的《民族图书馆学概论》一书,已由吉林人民出版社于1999年9月出版。该书是第一部系统研究和论述民族图书馆学的著作。该书作者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多方面、大胆而有益的探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该书有如下几个特点: 1.独辟蹊径。该书把民族图书馆工作作为图书馆学的一个分支加以系统研究,在图书馆学的共性的基础上,着重探讨民族图书馆工作的独特性。全书共分八章,前三章为民族图书馆学基础理论部分。在这三章里概述了民族图书馆产生的时代背景、理论基础以及民族图书馆的特性和新时期民…  相似文献   

9.
简单总结了近几年来我国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中的现状,并从图书馆学研究的性质、研究对象、图书馆哲学等方面介绍了目前学界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0.
杨文祥  刘丽斌 《科技信息》2011,(23):I0039-I0039,I0037
特定学科的理论思想和相应的研究方法是一门学科同一个理论体系的两个侧面。图书馆学自形成以来,不但产生了具有不同时代特点的图书馆学学术思想或学术流派,而且形成了相应的方法论思想和各具特色的图书馆学研究方法。图书馆学学术思想对图书馆学研究方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图书馆学学者自身的内在结构及其个体性差异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在知识经济时代,把知识管理与图书馆知识相结合成为时代发展必然。本文就网络环境下构建图书馆管理策略进行了分析从而达到知识管理与图书馆学的结合,巩固图书馆学在知识经济时代的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12.
被誉为“印度图书馆学之父”的著名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Ranganathan,S.R.),于1931年出版了一部揭示图书馆与社会密切关系的伟大的图书馆学著作《图书馆学五定律》。阮冈纳赞的图书馆学“五定律”是:第一定律——书是为了用的;第二定律——每个读者有其书;第三定律——每本书有其读者;第四定律——节省读者的时间,第五定律——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第一定律作为“五定律”之首,揭示了图书馆的本质属性——收藏与利用。图书馆的基本职能有两个:一个是为社会收藏典籍,保存人类社会的文化遗产;二是对文献进行加工、整理,使之有序化而达到传播和利用知识的职能,这一职能具体体现在“用”字上。为了更好地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计量学的原理,对2007—2009年《图书馆论坛》进行了较系统的统计和定量分析,对我国岭南地区图书馆学核心期刊办刊情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比较图书馆学的研究,在我国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早在1935年,程伯群就写了《比较图书馆学》一书。遗憾的是在此后的半个世纪中,我国对比较图书馆学的研究再也没有了下文。直到1978年,美国西蒙斯大学林瑟芳教授两次来华访问,向我国图书馆学界介绍了“比较图书馆学”这一图书馆学的分支学科,才重新引起了我们的重视。1980年,美国丁·伯利  相似文献   

15.
阮冈纳赞的《图书馆学五定律》一直影响着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在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中同样有其指导意义。从图书馆学五定律和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满足用户需求”这一共通点入手,着重分析图书馆学五定律与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6.
知识是当代图书馆学的核心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历史时期图书馆学核心概念有着不同的变化,知识是当代图书馆学的核心概念,围绕该核心概念衍生出一系列基本概念,应通过图书馆学概念的变化重新审视图书馆与社会的本质联系。  相似文献   

17.
知识管理成为横跨管理学和图书馆学的一门新兴学科.用知识管理体系管理图书馆工作,培养知识型馆员、建立学习型组织;构建知识仓库,创造有效率的工作环境;用知识管理思想指导图书馆服务.  相似文献   

18.
人文背景下阮冈纳赞《图书馆学五定律》的新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阮冈纳赞的《图书馆学五定律》着手,论述了五定律中所蕴涵的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了在新时期的图书馆管理中应该通过树立以人为本理念来激发整个图书馆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9.
自从利可里德(Licklidem J.C.R)于1965年出版他的《未来的图书馆》一书后,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逐步发展,一些人对图书馆的未来表示悲观,“图书馆消亡论”开始常见于上世纪80年代及90年代初的各种图书馆学及情报学杂志,并被人为安排了图书馆的“消亡时间表”。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乃属美国情报专家兰卡斯特(F.W.Lancaster)。他认为:“我们正在迅速地不可避免地走向无纸社会。”  相似文献   

20.
以《大学图书馆学报》2004年12期正刊上发表的论文为统计对象,运用常规统计方法对载文量与栏目设置、发文时滞、合著情况、地域分布、引文信息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以对该刊做出客观评价,从一个侧面反映我国图书馆学科研发展的基本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