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鹏  盂岳松 《甘肃科技》2000,16(4):32-32,26
为启动宏观经济的发展,中央已七次调整银行的存贷款利率,但效果甚微。为进一步刺激消费而发展经济,中央在连续降息的基础上决定对居民储蓄利息复征税。这七次降息一次恢复征税,说明调整银行存贷款结构对国民经济有着重要影响。与此同时,有人主张提高工资收入,用高工资推动高消费。那么,刺激消费,是否只有改变储蓄倾向或增加工资收入这一途径?为探讨这些问题,笔者研究如下:1 刺激消费的工具1.1 消费信贷假定R为居民收入,S为储蓄,C1为消费支出,那么R=S+ C1(1)。又假定银行的全部储蓄来自居民,不提存款准备金,那么,银行…  相似文献   

2.
基于ELES模型的重庆市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和趋势分析法及最小二乘法,对1994—2002年期间重庆市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进行了研究,对消费倾向、储蓄倾向、价格弹性等进行了定量分析,测定了恩格尔系数,并对消费趋势进行了预测,提出了一些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目前存在通货膨胀的压力下,消费问题更加注目。本文拟就我国当前的消费态势,消费与通货膨胀,消费与总需求和总供给,以及消费膨胀对策等问题,作一些初步探讨。一在社会再生产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环节中,消费作为再生产过程的连接点和社会生产比例的制约要素,从总体上影响和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和平衡。一般所谓的消费,是从狭义上说的个人消费,它指的是人们把生产出来的物质资料和精神产品用于满足消费者生活上需要的行为和过程。从整个社会的不断进行的再生产过程来看,这种消  相似文献   

4.
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要素是投资、出口和消费,在投资、出口达到某一限度时,加大和激励消费,可以有力地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为促进消费,要把握处理好消费、工资、银行储蓄利率等之间的关系。从量化上分析与控制,用量化指标指导和激励消费,并动态调整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重要方面,本文用经济数学方法建立了关系模型并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现代消费理论主要流派的观点及各种理论在解释消费行为时存在的不足,指出预防性储蓄理论和流动性约束更能解释我国居民消费倾向下降的原因,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现代西方消费理论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西方消费理论经历了一个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从绝对收入假说(凯恩斯),发展到生命周期假说和永久性收入假说,以及现在方兴未艾的预防性储蓄假说、流动性约束假说、假说等,并进一步演化为缓冲库存储蓄假说(即在境况差时维持正常消费或在境况好时增加消费),现代西方消费理论正逐步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7.
以我国1978 -2009年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和人均储蓄数据为样本,运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对各收入水平下的边际储蓄倾向进行估计.实证结果表明,边际储蓄倾向递增规律在我国城乡居民储蓄行为中也是适用的.  相似文献   

8.
吴莲 《创新科技》2006,(6):20-21
构建节约型的消费结构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一部分。科技对居民消费起着重要作用,一方面改变着人们的消费观念,另一方面改变着人们的消费方式。构建节约型的消费方式必须依靠科技才能够得以实现和普及。构建节约型消费方式的动因消费是人类经济活动的重要行为过程,消费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终点和起点,而且,在买方市场条件下,消费通过流通决定生产,有什么样的消费,就有什么样的生产。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扩大内需的政策来拉动经济,有效需求不足始终不能得以解决,于是便采取了各种政策、措施来…  相似文献   

9.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数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城镇居民的收入和各类消费支出的实际统计数字入手,运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LES)模型.着重对1998-2003年期间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进行研究,对边际倾向、储蓄倾向、需求的收入弹性等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居民消费结构呈现出的发展趋势,对2006年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做出预测,并对传统模型的变量提出说明.  相似文献   

10.
陈汉琪 《科技信息》2010,(29):174-174,197
在经济生活中,收入分配是资金运动循环过程的中间环节,而收入使用则体现了企业、政府和住户等机构部门的经济利益关系。本文从生产的产出——GDP开始,对我国经济总体和各类机构部门的收入分配、最终消费、储蓄、非金融投资和资金余缺的年增长速度及各部门构成状况加以分析,以揭示我国国民经济各部门资金循环的特征和规律。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对中国居民储蓄-消费行为的定量分析,构建了一个新的储蓄-消费模型,据此讨论了储蓄额正、负增长的波动性与周期性。与已有模式相比,该数学模型引入了反映银行收取存款手续费用的因子,称之为储蓄系数;在利率调整的同时,适当注意储蓄系数的调节作用,有利于抑制储蓄和扩大消费。  相似文献   

12.
何改平 《科技信息》2009,(12):54-55
居民储蓄与总投资是国内总产值增长的重要因素。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居民储蓄动机不强,绝大部分的收入都是用于当期消费的,而经济实施转轨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扩大和发展,居民的个人收入也大幅度提高。同时,改革又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风险,因而,在转轨经济时期,居民的储蓄倾向不断上升.居民储蓄额迅速增长,带动了投资额的不断增加,居民储蓄和总投资这两个因素对国内总产值的影响有多大,对经济增长起了多大的作用,都需要利用计量经济学模型进行精确的推算,这也是本文的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13.
所谓消费是指用物质资料来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它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一个环节。消费分为生产消费与非生产性消费。生产过程中劳动工具和原材料的消耗,叫生产消费,属于生产本身。用物质资料满足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叫非生产性消费。一马克思考察消费在生产总过程领域中地位时,曾对消费与狭义的生产作了详细的论述,以阐明它们相互依赖的辩证关系。先从宏观上把握:一方面生产决定消费,另一方面消费又反作用于生产。如再深入地观  相似文献   

14.
消费包括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就个人消费而言,在整个社会再生产环节中同样具有积极的革命意义,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反作用。消费再生产出人及人的劳动能力;消费使产品成为产品,使生产者成为生产者;消费是生产发展的动力。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的消费理论对于我国当前的经济生活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微观数据,利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测度出城镇化对"农转非"家庭消费倾向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农转非"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了农村家庭在城镇化过程中转变为城镇家庭对家庭消费倾向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家庭比农村家庭在基本生活消费倾向的概率增加了14. 8%,与此相反,"农转非"家庭比农村家庭在医疗保健消费倾向的概率降低了2. 4%。这表明城镇化过程中,推动了"农转非"家庭基本生活消费倾向的提高,小幅降低了医疗保健消费倾向。  相似文献   

16.
贵州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于消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这些年来,城市与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日渐扩大,农村居民的消费倾向却不如城镇居民,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其中一辆马车是消费,光增加城市居民的消费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消费需求。本文着眼于两方面的收入差距,指出提高农村收入对社会经济的贡献性。  相似文献   

17.
开放的四部门经济框架的一般均衡分析表明,在常规利率下,出口乘数的决定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包含边际储蓄倾向、边际进口倾向和全社会边际税收率在内的负向影响因子;另一类是包含边际投资倾向、利率的投资综合效应和利率的储蓄综合效应等的正向影响因子.要提高我国的出口乘数效应,一方面要努力减少储蓄,增加投资,降低税率水平,减少进口对出口的依赖;另一方面要合理降低利率,提高利率对外贸乘数的投资综合效应和储蓄综合效应.  相似文献   

18.
采用1978年~2017年中国居民消费性支出和可支配收入数据,通过状态空间模型对中国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变化趋势做了一个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先呈波浪式上升后总体呈波浪式下降,并且下降过程中仍有再上升的情况。并分析了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先上升后下降的原因,主要由于改革开放造成边际消费倾向上升,由于收入分配不公平、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等原因造成了边际消费倾向下降,并借此给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旅游消费作为一种享受型生活,并不是在什么收入下都可以从消费心理变成消费行为的。它必须要收入达到了在“消费--储蓄”曲线上消费曲线与储蓄曲线的交点以后,即收入水平达到小康以后。  相似文献   

20.
人口红利是人口转变的特定阶段形成的,即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转变的阶段;通过对重庆市从1997-2011年间的人口储蓄余额和国内生产总值、少儿抚养系数、老年抚养系数的数据分析,得出后3个因素对人口储蓄水平的影响,进而分析得出重庆市人口红利也即人口年龄结构是造成储蓄水平波动和变化的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