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德声 《科学》2004,56(4):60-60
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04年5月21日报道,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南京师范大学、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衣阿华大学联合进行的亚洲季风研究项目取得了重要进展。中美科学家联合研究了我国贵州董哥洞的两根石笋,通过氧同位素和钍230的年代测定,揭示了过去16万年来亚洲季风和低纬度  相似文献   

2.
2013年6月3~7日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主办,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承办的第9届国际二氧化碳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所长王会军研究员担任大会组织委员会主席;LASG副主任谢正辉研究员为大会组织委员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廖宏研究员为大会组织委员会副主席;美国马里兰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客座研究员曾宁教授为大会科学委员会主席.  相似文献   

3.
2008年10月23~29日,第19届国际地球电磁感应学术讨论会(19th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in the Earth,即19EMIW)在北京成功举行.它是IUGG和IAGA所属的电磁委员会(I-2工作委员会)主办的地球电磁感应研究和应用领域最高层次的专业性学术会议,自1972年始每两年一届,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举行.本届会议实现了我国几代科学家在中国举办的夙愿.会议组委会由来自中国地震局、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相似文献   

4.
王清晨 《科学通报》2002,47(20):1600-1600
由国际岩石圈计划第Ⅲ-8任务组主持,国际岩石圈计划委员会、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中国国土资源部联合资助的超高压变质作用国际学术讨论会于2002年9月20至21日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举行.国际岩石圈计划第Ⅲ-8任务组主席从柏林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常务副主任柴育成博士、国际岩石圈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秘书  相似文献   

5.
第6届全国环境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简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业汤 《科学通报》2002,47(23):1839-1839
第6届全国环境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于2002年10月28-31日在贵阳市召开.本次学术讨论会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环境地质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发起和组办,来自全国45个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的167名代  相似文献   

6.
《科学通报》2010,55(21):2164-2164
以推进大幅度学科交叉和扩大深海研究学术队伍为主要宗旨的“第一届深海研究与地球系统科学学术研讨会”, 于2010年6月28日~7月1日在上海顺利召开. 来自海内外86个单位的近500位华人学者参加了会议, 其中海外(含港台)单位18个. 会议由中国综合大洋钻探计划专家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国际中国地球科学促进会(IPACES)和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同主办. ......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 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地幔矿物岩石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等3个单位和学术团体主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等4个单位和学术团体协办的“壳幔相互作用与岩石圈演化学术讨论会”于1997年12月4~6日在北京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召开.这是继1989年举行“中国上地幔特征与动力学讨论会”以来,我国深部物质研究领域的又一次学术盛会.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地震局,地质矿产部,核工业总公司,大专院校等系统的20余个单位100多位专家学者到会.会议总共收录论文摘要56篇,安排大会报告28篇.这些报告及论文所涉及的内容几乎涵盖了我…  相似文献   

8.
郑永飞 《科学通报》2003,48(23):2482-2482
<正> 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学术讨论会“板块俯冲和折返的地球动力学”于2003年11月21~23日在安徽省合肥市举行。这次会议既是“第三届全国化学地球动力学学术讨论会”,也是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大陆深俯冲作用”和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项目“华北东部盆山系  相似文献   

9.
安成邦  陈发虎 《科学通报》2005,50(15):1653-1653
亚洲中部干旱区是全球干旱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中国、蒙古、中亚五国的广大内陆干旱区,因受中高纬西风环流和低纬亚洲季风环流的交互影响,频繁的地表覆盖/景观变化和强烈的沙尘暴活动,该区域已经成为国际全球变化的区域响应和影响的研究重点.继2001年中国兰州会议和2003年德国柏林会议之后,第3届“亚洲中部环境变化国际学术会议(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Change in Central Asia)”于2005年5月24-27日在蒙古乌兰巴托召开,会议得到国际有关机构和学者的广泛关注,来自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60多位学者出席了会议,我国有9位学者出席了该讨论会.  相似文献   

10.
发展国际合作, 促进我国地球系统科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少平 《科学通报》2005,50(6):608-612
自20世纪后半叶,地球科学相关理论和技术的进步使科学界逐步认识到,地球层圈演化的行为具有整体性.地球系统科学正在成为21世纪基础科学研究的前沿.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国际合作对促进我国未来地球系统科学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中国地球科学领域研究和发展的实际,试图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际合作在地球科学领域发挥的作用、经验和教训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国际合作在未来我国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和着眼点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1.
基于黄土高原西部甘肃武都万象洞中一根石笋0~16 mm之间的5个高精度230Th年代和103个δ18O数据, 重建了亚洲季风边缘区过去100多年来高分辨率的季风降水变化历史. 通过与武都器测降水数据对比发现, 最近50多年来石笋氧同位素组成受降雨量效应的影响, 指示了亚洲季风的强弱变化及其带来的降水量信息. 近100多年来亚洲季风的变化历史可分为季风降水增强期(AD 1875~1900)、季风降水减弱期(AD 1901~1946)和季风降水再次增强期(AD 1947~2003) 3个气候段, 而且这3个季风变化阶段与通过历史文献记载建立的旱涝指数变化相似. 近100多年来万象洞石笋氧同位素记录的季风强度变化与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密切相关, 年代际时间尺度上PDO暖(冷)相位与季风降水的减少(增加)对应; 但在1977年之后出现了季风降水变化和PDO的反相位关系, 很可能是北太平洋在1976/1977年前后发生的年代际气候跃变的反映. 说明现代亚洲季风强度及季风降水变化通过海气相互作用与太平洋密切相关. 这种关系将有助于亚洲季风区水循环的预测, 而且可以利用洞穴观测数据来提高气候模型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12.
黄建树 《科学通报》1962,7(3):42-42
中国天文学会和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学术委员会分别于1961年12月前后在南京联合召开了“全国恒星与演化学术讨论会”(11月30日至12月4日),“全国天体力学学术讨论会”(12月8日至12日),和“全国太阳物理、射电天文学术讨论会”(12月21日至27日)。参加会议的除全国各天文机构的代表外,尚有地球物理、电子学等有关单位的代表。会议本着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开展了学术上的自由讨论,会议开得是成功的。专业报  相似文献   

13.
刘晓东  石正国 《科学通报》2009,54(20):3097-3107
评述性回顾了地球轨道参数改变所引起的岁差周期日射强迫对亚洲夏季风演化影响的地质气候记录和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岁差分量季风变迁机制问题的提出以及目前存在的争议, 最后提出未来值得深入研究的一些问题. 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的大量观测和模拟, 特别是最近几年洞穴石笋记录和长期瞬变模拟研究表明, 岁差强迫可以造成地质时期亚洲季风气候准2万年的周期性变化, 但目前对于岁差引起的日射变化影响亚洲季风气候演变的物理机制的认识尚存在明显分歧. “零相位”假说强调亚洲季风的演化完全受控于北半球夏季日射, 而“潜热说”认为亚洲季风除了受北半球夏季日射的直接驱动外, 还要受到南半球日射引起的南印度洋潜热输送的巨大影响. 这两种假设各得到一些观测和模拟研究的支持, 但同时也都受到质疑. 我们在肯定北半球日射变化对于亚洲季风变迁具有重要作用的同时, 强调来自南半球的远程影响也不容忽视. 鉴于目前季风响应及其强迫机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指出今后需要加强季风代用指标的物理意义、轨道尺度瞬变模拟试验中反馈机制以及地质资料与模拟试验对比等研究.  相似文献   

14.
<正>2014年7月2~4日,由中国综合大洋钻探计划专家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国际中国地球科学促进会、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同主办的第三届地球系统科学大会在上海召开,来自大气、海洋、地质、生物、行星科学等学科的专家学者齐聚,共话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热点问题,展望地球系统科学未来发展前景."地球系统科学大会"是地球科学领域以华语作为主要交流语言的大幅度跨学科交叉的学术会议,其前身为2010和2012年已召开的"深海研究与地球系统科学学术研讨会".与前两届会议相比,本届地球系统科学大会规模更  相似文献   

15.
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1985年11月,上海交通大学与日本东京大学在上海联合召开了“第一届中日康复医学工程国际学术讨论会”(1st ISRME).出席这次国际学术讨论会的有来自中、日两国及香港地区有关高等院校和科学研究机构等70多个单位的140余名代表.与会代表中具有正副教授、研究员、主任医师等高级职称者近50名.上海市副市长谢丽娟、中顾委委员、原卫生部部长钱信忠等领导出席了大会开幕式  相似文献   

16.
全球季风的地质演变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3  
汪品先 《科学通报》2009,54(5):535-556
技术的进步和科学的积累, 使得对季风的认识已经从区域性现象拓展为全球性系统. 在300多年来, 季风只看成是一种“巨型的海陆风”, 而现在遥感和直接观测的资料支持新的假说, 把季风看作是热带辐合带(ITCZ)季节性迁移的表现, 因而是一个环球系统. 作为低纬区的气候现 象, 季风存在于除南极以外的各大洲, 而且贯穿至少6亿年来显生宙的地质历史. 系统研究全球季风在时间和空间里变化的时机已经成熟. 地质证据表明: 在构造尺度即106~108年的时间尺度上, 全球季风受大陆分合的“威尔逊旋回”调控, 合成“超级大陆”时出现“超级季风”, 大陆分解后季风减弱. 在轨道尺度即104~105年时间尺度上, 全球季风受地球运行轨道几何形态的变化即轨道周期调控, 呈现2万年的岁差周期以及10万年、尤其是40万年的偏心率周期. 在千年及更短的时间尺度上, 全球季风受太阳活动周期等多种因素的调控. 全球季风演变的周期性, 是地球表层系统以及人类生存环境变化的一项基本因素, 其40万年偏心率长周期被比喻为地球系统的“心跳”, 季风的岁差周期导致4千年前一系列亚洲古文明的衰落, 1千年前太阳活动的周期曾导致美洲玛雅文明的毁灭. 因此, 古气候研究不能只注意冰盖消长的高纬过程, 季风、厄尔尼诺等低纬过程在地质历史上更具有普遍性; 全球季风的研究是我国地学界有希望做出突破性贡献的领域.  相似文献   

17.
季风实验     
“地球大气研究计划”(GlobalAtmospheric Research Programme,简称GARP)提出了季风实验问题作为附带研究的项目之一.季风是构成大气大循环不可缺少的要素,同时也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影响,所以迫切需要给予科学的解释和说明。全球规模的大气流,受到亚洲、欧洲、非洲等大陆以及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等海洋的很大影响.季风就是大气对这些大陆反应而产生的现象.由于夏冬两季风向几乎相反,  相似文献   

18.
首届丹霞地貌国际学术讨论会成功举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IUGS)和国际地貌学家联合会(IAG)支持,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分会、中国地理学会地貌第四纪专业委员会、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和中国丹霞地貌旅游开发研究会主办,韶关市人民政府承办的首届丹霞地貌国际学术讨论会,于2009年5月26~28日在广东省韶关市召开.来自加拿大、美国、英  相似文献   

19.
<正>四、五十年前,正当中国罹难文革浩劫的岁月里,国际地球科学界却在深海海底取得了几十万年的沉积记录,证实了冰期旋回受地球轨道周期控制,将古气候学推进到机理研究的新阶段.改革开放之后不久,我国以黄土研究为核心的古气候研究,很快与国际接轨,成为我国地球科学的一大亮点,国际的第四纪研究出现了深海、黄土与冰芯三足鼎立的新局面.跨入21世纪,我国的古气候研究呈现出全方位发展的繁荣景象,国际地位蒸蒸日上,学术战线捷报频传.但与此同时,如何进一步依靠我国独特的自  相似文献   

20.
郑洪波 《科学通报》2002,47(16):1280-1280
中国地球科学促进会(IPACES)和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于2002年6月26~28日联合举办了“亚洲构造:从大陆到边缘海到岛弧”学术研讨会.会议主题是将亚洲和西太平洋作为一个统一的地球动力学系统,探讨其中具有全球意义的重要地质作用和事件,尤其是构造作用与全球变化的关系.会议特邀15位国内和15位国外知名地质和地球物理学家做主题报告,会议代表针对主题进行分组发言和交流汪品先院士的报告“中国深海研究的未来趋势”详细介绍了中国南海大洋钻探的成果,从瞄准科学目标和国家目标的视角,展望21世纪中国的海洋科学,尤其是深海研究的战略走向.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丁仲礼研究员介绍了中国在过去全球变化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加洲大学的尹安教授、Woods Hole海洋研究所的林间博士、Michigan大学的张有学教授、Ehime大学的赵大鹏教授等15位IPACES成员分别就亚洲构造、太平洋边缘海的地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