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柳亚君 《广东科技》2007,(11X):19-20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移动计算机的大量普及,由移动计算、实时应用结合传统数据库技术而形成的移动实时数据库系统已成为研究热点。实时事务并发控制要充分考虑资源、时效、应用环境的限制,满足事务的实时性和移动性。本文针对一种混合的事务模型,重点实践了相应的事务并发控制处理原型的设计和实现,为进一步探索有效的移动实时事务处理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在广播环境中同时有效支持移动更新事务和移动只读事务,提出一种可在移动客户端同时支持更新事务和只读事务的伪可串行化实时并发控制协议。形式化定义了伪可串行化,证明了伪可串行化比冲突可串行化宽松且能始终保证数据库的一致性,给出了保证伪可串行化的充分必要条件。基于时标段排序原理,提出了相应的实时并发控制协议。通过性能评价实验验证了新协议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新协议可显著改进移动事务的平均响应时间。  相似文献   

3.
针对偏斜数据广播系统,提出两层移动实时事务模型,允许把移动实时事务分解为多个事务帧,以便以帧为粒度更精细地管理移动实时事务操作的并发执行.提出可动态调整帧串行化顺序的并发控制协议BCCDSS,避免不必要的帧夭折,尽可能早地在移动客户机端检测帧数据冲突,并减少须夭折的帧操作,让须夭折的移动事务帧尽早夭折,从而大大提高移动实时事务处理效率.对BCC-DSS协议的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BCC-DSS协议能显著改进无线移动实时事务的平均响应时间、重启率和超期率.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基于锁的并发控制机制重点考虑数据的一致性和事务的并发度,不能很好地满足实时数据库系统对时态一致性的要求.结合锁、多版本和有效性确认等并发控制机制,提出了一种并发控制的新方法——自适应多版本实时事务并发控制方法:AMVCC.该法可根据具体情况自适应地采用不同的并发控制机制,有效提高了事务的并发度和截止时间内完成事务的数量.通过可行性分析性能优于传统并发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适用于移动实时数据库环境下基于优先级的多版本两阶段锁并发控制协议,它结合多版本并发控制机制和两阶段锁机制的优点,引入优先级概念对事务进行优先级别的划分,分情况进行考虑.通过仿真实验模拟,对该协议进行了性能测试,并与其他协议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该协议的性能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6.
在深入研究传统的移动环境下的并发控制策略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客户端事务提前提交方法的并发控制策略.该策略将移动事务分为提前提交事务和请求事务,当通信链路断接时,提前提交事务可以在本地进行提交,无需等待与服务器重连接,而请求事务必须等到重连接后在服务器上提交.因此该策略减少了更新事务的提交等待时间和事务被丢弃的几率,节省了处理和通信资源.同时,通过已有的可串行化理论证明该策略能够保证移动事务的可串行执行.  相似文献   

7.
移动实时数据库系统涉及到信息处理技术、分布式计算技术、移动通讯技术、实时处理技术等多个学科领域,是当前信息领域中前沿、开创性的课题。论文对移动实时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系统需求及移动实时环境下事务模型、数据复制和缓存、位置相关查询、数据广播、故障恢复等相关研究做了一个综述。  相似文献   

8.
从网格事务管理的特点出发,给出了一个适于网格环境下的采用网格中间件和移动Agent技术的数据库事务模型,提出了一种适应于网格环境的基于时标的并发控制方法.实验测试表明所提出的事务模型及并发控制机制是合理的,满足网格环境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实时主动数据库系统实时多版本两阶段封锁并发控制协议(RTMV2PL). 该协议将多版本并发控制的优点和两阶段封锁并发控制机制优点结合起来. 多版本两阶段封锁机制消除了只读事务和更新事务的冲突, 只读事物从不重启动. 对实时主动数据库系统的事务优先级重新定义. 通过模拟仿真与传统的HP2PL和OCC-TI-WAIT-50协议进行比较. 研究结果表明, 并发控制协议不但能有效地降低事务的重启动率和延误截止时间率, 而且提高只读事物的响应时间. 当事务触发率高, 导致系统负载高时, 它的性能仍比其他协议的性能好.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非对称通信数据广播环境中的一致性问题,提出使用弱可串行化正确性准则.形式化定义了弱可串行化这种新的正确性准则,证明了弱可串行化比冲突可串行化宽松且能始终保证数据库的一致性,给出了保证弱可串行化的充分必要条件.基于时标段排序原理,提出了可在移动客户端同时支持更新事务和只读事务的弱可串行化实时并发控制协议WBCC—MUR.通过性能评价实验验证了新协议的有效性:WBCC—MUR协议能有效改进移动事务的平均响应时间、更好地满足数据广播环境中高性能事务处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针对网格环境中事务的特点,结合移动Agent技术,给出了一个网格事务处理模型,设计了模型中2种事务类型的协调协议.原子事务协调协议用于保证网格原子事务原子性和正确性,而聚合事务协调协议则用于网格聚合事务处理,降低长事务夭折的数量.最后给出了协议的正确性证明和实验结果分析.研究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移动Agent的模型能够解决网格自治性问题,具有高协作性和高可靠性.模型中的2种事务协调协议可以减少事务处理过程中的实时连接和频繁交互次数,降低网络通信开销,大大提高了事务的执行效率和系统资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2.
一种实时数据库系统的多版本两段锁的并发控制协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详细讨论了与并发控制有关的实时数据和实时事务的各种特征以及分类,主要包括:实时数据对象可分为映像对象、导出对象和不变对象;实时事务按功能分类可分为数据接收事务、数据处理事务和控制事务;数据接收事务和控制事务是硬实时事务,是不能等待和阻塞的.然后,根据这些特点对传统数据库系统的多版本并发控制机制进行了扩展,提出了实时数据库系统的多版本两段锁及多版本带夭折两段锁协议,且证明了两者都是冲突可串行化的.前者对于只读事务是没有延迟的,对于硬实时事务的延迟也很小;后者对硬实时事务不产生任何延迟,这两个协议都能较好地保证实时事务和实时数据的定时限制.  相似文献   

13.
移动计算环境下一种新的乐观并发控制协议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原有的乐观并发控制协议,指出存在并发度低且不必要事务重启次数过多等缺点,进而提出一种新的基于读写时间戳的乐观并发控制协议.并通过实验分析,证明了新协议在多事务并发调度下的正确性及在移动计算环境中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标绘系统都是基于固定的单机设备,不能满足用户的随时随地的实时标绘需求。针对此现状,本文针对移动计算环境的特点设计并实现了具有高度实时性的移动实时协同标绘系统,并引入协同感知、并发控制等技术,使得该系统充分适用于高度动态的移动协同环境。由于本系统具有实时地图标绘、协作交流等功能,因此本系统可以用于紧急情况的协同部署...  相似文献   

15.
移动实时环境下的数据一致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移动实时环境下,对3种数据不一致限制分别进行了形式化定义,针对其具体应用进行了详细分析并给出解决方案,最后提出了一种新的隔离控制下的事务加锁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16.
讨论了解决实时与非实时事务冲突的2级并发控制策略,分析了依次序共享2段锁协议和嵌套事务封锁协议,给出了RTDBS中以控制嵌套实时事务并发执行的RC 2PL-OS协议。  相似文献   

17.
分布式实时多数据流的并发协作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C/S模型分析了分布式实时计算环境中多数据流并发处理的事务问题.采用复杂事件驱动技术,设计了一个适于多数据流并发协作处理的事务机制ARTs-MDS,能够自组织地将对分布式实时数据产生作用的并发任务组成一个原子的事务单位.系统维护着一个永久性的请求/响应队列将物理的设备的实操作与实时事务相分离,通过保证并发协作任务的事务特性获得以分布式局部采集数据为基础产生的微观层操作行为协作产生的整体效果的原子性.测试结果分析表明:该系统能提高对连续的外部采集数据进行协作处理的实时响应,减少了数据丢失.  相似文献   

18.
分布式实时数据库系统中基于Web的并发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分布式应用与实时系统的发展,分布式实时数据库系统的研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而事务的并发控制,则是研究的重点.通过对Web的全排序性、可预测性、缓存性等特性的分析,提出了用于分布式实时数据库的并发控制算法.提出的基于可预测性的算法是自适应的,有助于增加事务满足其截止期限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针对实时数据库系统 ,提出了一种两级并发控制策略 ,以适应应用中两类不同特征事务的并发控制特征 ;给出了一个两级并发控制策略的具体实现方面的体系结构及功能分布 ;针对嵌套事务的不同特征 ,分析和讨论了其可能发生的问题及相应封锁协议、协议的多种特性 .  相似文献   

20.
事务及并发控制技术是数据库系统中的重要技术,为保证数据库数据的一致性,介绍了事务、并发控制及其常用的方法封锁等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