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外农业科技金融经验借鉴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梳理了国外农业科技金融体系的主要架构与特点,以及促进农业发展的科技金融实践经验,对中国发展农业科技金融具有深刻启示意义:基于政府的有力引导完善农业科技金融政策体系、组织体系和法律体系是加快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金融业如何应对国外金融巨头的挑战,在激烈的竞争中发展壮大?本文以为抓紧落实各项政策,实现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过渡,组建真正意义上的金融控股公司是应对挑战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3.
太原市城市规划建设与自然灾害管理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晓峰 《太原科技》2009,(11):56-57
在太原自然灾害调研和隐患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太原城市防灾规划需求,并借鉴国内外防灾管理经验,提出了太原市防御自然灾害规划和管理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4.
碳金融是金融体系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机制创新。自《京都议定书》生效以来,碳交易市场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商品交易市场。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来说,要在适应气候变化的低碳经济中把握机遇,加快业务创新,并最终推动碳金融业务在我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我国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入世面临的挑战,分析了有关发展中国家金融改革的理论,指出金融体系迫切需要改革并提出了几点我国今后的金融改革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6.
刘柱  杨伟民 《天津科技》2022,(z1):28-31
当前,我国对于知识产权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知识产权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助力愈发明显.对知识产权的管理和运用等市场化改革是创新体制改革的新挑战.通过体制改革建立完善的服务和人才体系,在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前提下,创立基于知识产权的金融体系是应对全新挑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
金融脆弱性根植于金融产品、交易机制、金融机构及性个金融系统的特性之中,金融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和大众心理使得发展中国家的金融脆弱性更加突出。因此,要深入研究应对策略,保持金融体系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8.
金融体系协调发展的模型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模糊数学的理论对我国金融发展状态的总体协调性进行分析,计算金融体系发展在规模、结构和效率三个方面上的协调性程度,解析金融体系脆弱性.在此基础上,对我国金融体系发展协调性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检验研究.结果显示,金融体系的总体协调性基本能够反映金融发展的能力水平和抗风险水平:协调性状态不高,其中金融效率的提高最为迫切.  相似文献   

9.
邓骞 《科技智囊》2015,(2):54-57
<正>老龄金融既是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老龄产业的核心。目前,中国老龄金融业面临着国民老龄金融意识缺失、老龄金融产品匮乏、老龄金融市场开发滞后等问题,迫切需要创新理念、转变战略,顺应老龄社会的要求,构建包括老龄金融在内的、适应老龄化经济体要求的新型金融体系。总体而言,中国老龄金融业发展潜力巨大。掘金老龄金融业现代金融业中,老龄金融举足轻重。在西方发达国家,老龄金融是现代金融体系的主体板块,大力发展老龄金融是未来国际金融业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10.
《科学管理研究》2013,(5):117-120
近年来世界各地掀起了科技园区建设的热潮,而园区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科技与金融的协同发展也为园区迅猛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亚洲地区著名科技园区的金融支持体系进行对比分析,借鉴亚洲各典型园区的科技金融体系的发展经验,以推进我国的科技金融支持体系的健全与完善。  相似文献   

11.
金融业混业经营模式比较与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华 《科技信息》2008,(22):298-299
以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通过为标志,混业经营已成为国际金融业的发展趋势。入世后,随着中国金融市场逐步开放,中国正逐步融入国际金融体系,中国金融机构正面临来自实行混业经营国家“航母”式外资金融机构的竞争,分业经营模式下的中国金融体系已难以应对国际混业经营的挑战。鉴于银行业尤其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中国金融领域中的绝对主导地位,本文以国有商业银行为核心,在比较各种混业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对金融控股公司实现混业经营的机理与方式、确保安全性的特点和在我国现有资源可获性综合分析,本文认为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积极构建中国金融控股公司混业模式是中国金融业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变相对现实而稳妥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金融体系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运行良好的金融体系能够维护和促进一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举世震惊汶川大地震在带给我们巨大创伤的同时,惨痛的教训也告诉我们.加快自然灾害预警系统的建设是提高全社会应急能力的重要途径,必须下大力气建设和推进。亚洲邻国韩国在自然灾害预警体系建设方面进行了不少有益的探索,在防范和应对各类自然灾害方面发挥出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学习和借鉴韩国在自然灾害预警系统建设方面的经验,对完善和推进我国的自然灾害预警系统的建设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由于自然灾害的严重危害性,往往会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各国在政治经济制度、社会文化环境、新闻体制等方面的不同,在报道自然灾害方面的侧重点也存在差异。从国外媒体对中国自然灾害的报道也能看出他们的对华印象。本文从媒体影响力这一视角出发,分析日本三大报纸对芦山地震的报道,总结日本主流媒体对华自然灾害报道的特征,进而探究新视角下日本媒体报道中的中国印象。  相似文献   

15.
自然灾害是一个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应对自然灾害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就中国而言,自然灾害多发,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强度大,防灾减灾一直受到政府部门和广大群众的关注.目前,我国的防灾减灾大部分采用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不够完善.而且防灾工程存在着施工质量差、设计标准低、规划不合理等问题,导致防灾减灾作用不能有效发挥,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几点应对自然灾害的非工程措施.对于防灾减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金融功能观的视角分析研究了证券投资基金这一金融中介在现代金融体系中的功能和作用,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已经对商业银行的传统优势地位提出了挑战,指出商业银行涉足基金业乃是大势所趋,我国金融体系正在向混业经营过渡。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金融对经济的影响正逐步加大,有如一把“双刃剑”,可以加速经济的发展,也可以危及国家经济体系。目前,和谐正成为时代的主题,已深入到金融领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金融体制已是我国金融改革的目标,本文就什么是和谐的金融谈了自己的看法,并对如何建立和谐金融体系提出自己的拙见。  相似文献   

18.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自然灾害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国家积极应对的策略是关乎我国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分析国外典型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做法,从防灾减灾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等方面总结了代表性国家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基本国情,提出了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防灾减灾策略:加强防灾减灾与适应气候变化有机融合;加强应对气候变化法律体系的前瞻性与可操作性;加强灾害管理体制和机制改革;加强综合灾害风险管理水平;加强防灾减灾科学和支撑技术的研究.本文提出的气候变化背景下国家积极应对的策略,对我国自然灾害治理及防灾减灾政策制定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背景不同,人民生活水平也不尽相同,各国在服务发展农村(农业)金融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最为我国值得借鉴的有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美国的合作金融体系,本文主要通过介绍孟加拉和美国的农村金融发展经验,以期探究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20.
在金融开放条件下,外资金融机构对国内金融市场的冲击,致使政府调控能力下降,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效果减弱,国际资本流动风险会增加一国金融体系遭受外部冲击的可能,从而威胁金融安全。因此,我们必须建立健全金融法规,建立国际资本流动风险金融预警及监控制度,加强金融监管国际合作,切实保障面向全方位开放的中国金融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