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基于克隆选择原理,引入混沌机制和小生境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人工免疫算法--改进型克隆选择算法(ICSA).该算法设计了一种自适应混沌变异算子,有效地避免了搜索的盲目性,提高了算法的收敛速度.利用随机过程鞅理论,分析了算法所形成抗体种群的平均适应度鞅的性质,并且当种群为有限状态时,证明了该算法能以概率1确保在有限步内收敛到全局最优解.对多模态函数优化的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地抑制早熟,具有更好的全局收敛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在克隆选择过程中引入聚类竞争机制,提出了一种免疫聚类竞争的克隆选择算法.采用了抗体聚类、竞争扩增、克隆删除、体细胞高频变异、抗体循环补充等思想及相关算子操作,增强聚类族中的优秀个体获得克隆扩增实现亲和力成熟的机会,提高抗体群分布的多样性,在深度搜索和广度寻优之间取得了平衡.实验仿真及应用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可靠的全局收敛性及较快的收敛速度,将其应用于冶金过程目标优化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多峰函数优化的免疫混沌网络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多峰函数优化问题,借鉴混沌遍历特性和免疫网络理论,提出一种免疫混沌网络算法。算法利用混沌运动的自身规律在不同的峰值区域内搜索最佳抗体,增强了算法的局部搜索能力;采用网络抑制策略,保持了种群的多样性;通过网络补充机制自适应地调节抗体群的规模,提高了算法对不同类型多峰函数的适应能力。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地改善种群的多样性,较好地保持全局搜索和局部搜索的动态平衡,具有更强的多峰函数优化能力。  相似文献   

4.
-种求解TSP问题的改进克隆选择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人工免疫算法求解旅行商(TSP)问题的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抗体局部最优免疫优势的克隆选择算法(Local Optimization Immunodominance Clonal Selection Algorithm),通过局部最优免疫优势,克隆扩增,动态高频变异等相关算子的操作,提高抗体亲和度成熟的效率,同时引入浓度调节,与抗体克隆删除等操作增加抗体群的多样性,在深度搜索和广度寻优之间取得了平衡.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收敛速度与最优解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洪露  纪志成  龚成龙 《系统仿真学报》2011,23(10):2060-2064,2069
克隆选择算法收敛速度的研究是免疫计算理论领域中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但是目前有关收敛速度的研究结果还相对较少。在克隆选择原理的基础上,引入混沌机制和基于抗体浓度和亲和度矢量矩的选择技术,提曲了一种混沌克隆选择算法(CCSA)。该算法比传统的克隆选择算法具有更好的种群多样性保持机制和全局优化能力。取代传统的齐次Markov过程分析,采用一种新的纯概率方法,对CCSA算法的收敛速度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一种估计CCSA算法的收敛速度的方法。对多模态函数优化的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地抑制早熟,具有更好的全局收敛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免疫克隆原理的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粒子群优化(PSO)算法来进行函数优化,以克服PSO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极值的不足,加快收敛速度,从而实现全局搜索.PSO算法是基于群体智能的随机优化算法,参数结构简单,但收敛速度慢,容易陷入局部极值.通过对PSO算法的深入分析,基于传统的速度--位置更新操作,把免疫克隆(IC)原理引入PSO算法中,将抗体视为粒子,根据亲和度的高低进行粒子克隆选择、克隆抑制和高频变异,提高了种群的多样性和全局搜索的能力.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完成全局搜索所需的迭代次数明显少于PSO算法,大大缩短了搜索时间,在多维函数最优解的搜索中具有优良的性能.  相似文献   

7.
基于免疫算法的自组织神经网络在效能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智生  李俊山  赵欣  冯帆 《系统仿真学报》2008,20(23):6394-6397
针对自组织神经网络自身的局限,将免疫克隆选择算法的克隆和变异机制引入SOM的学习算法中,提出一种免疫自组织神经网络模型,并建立了模型的学习算法。该学习算法用免疫克隆选择算法的克隆算子和变异算子改进自组织神经网络中的邻域大小和权值调整规则,使每个神经元的权值学习率和邻域大小随神经元的亲和力发生变化,从而克服了自组织神经网络分类效果受样本输入次序影响的弱点,且在很大概率上保证网络收敛到全局最优解。性能仿真结果说明该学习算法比自组织神经网络学习算法具有更好的分类准确性和泛化性能。将该模型应用雷达电子战装备的作战效能评估中,结果表明免疫自组织神经网络模型比自组织神经网络模型分类更合理。  相似文献   

8.
区域反导目标分配是多资源约束,按照一定分配准则循环分配的过程.分析了区域反导目标分配流程与准则,构建综合拦截概率和作战效费比的目标分配模型,并给出了该目标分配模型转化为基本0-1规划问题的方法;针对该多约束目标分配优化模型对高寻优、强实时求解算法的需求,结合生物免疫过程,引入改进的克隆选择算子、云自适应变异算子、抗体重组算子、精英抗体保存算子,提出快速收敛的克隆选择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尤其解决大规模区域反导目标分配问题时不失为较为理想的优化算法.  相似文献   

9.
借鉴生物免疫系统的免疫调节机理,提出一种求解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问题的自适应免疫遗传算法(AIGA).该算法在保留基本遗传算法(SGA)随机全局搜索能力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免疫算子和种群的自适应调节策略,保持了群体的抗体多样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有效改善基本遗传算法的未成熟收敛和局部搜索能力差的缺点,具有很好的全局收敛能力,能有效解决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问题.  相似文献   

10.
资源受限多项目选择计划模型及其免疫优化决策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茜  张著洪 《系统工程》2008,26(3):6-10
针对资源受限多项目选择计划问题探讨其数学模型,利用改进的克隆选择算法对其进行求解.算法设计中,利用启发式规则生成初始抗体群;利用变异算子改善进化群体的质量和增强进化群体的多样性;在群体更新中,基于启发式规则,插入新的成员微调进化群体的多样性.数值实验结果说明了模型设计的合理性,以及改进的克隆选择算法的有效性,获得了所建模型的较好决策方案.  相似文献   

11.
基于免疫克隆选择算法的多用户检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高洪元  刁鸣  王冰 《系统仿真学报》2007,19(5):983-986,992
为了解决最佳检测器计算复杂度较高的难题,提出一种精简有效的克隆选择算法。把人工免疫系统和神经网络系统的信息处理机制引入到CSA提出了免疫克隆选择算法。所提ICSA通过使用随机Hopfield神经网络制备疫苗构成新的免疫算子,把新的免疫算子结合到克隆选择算法中,不仅加快了克隆选择算法的收敛速度,并提高了克隆选择算法的全局收敛能力。然后在CDMA系统利用此算法设计了新的多用户检测器。仿真结果证明了ICSA检测器能够快速收敛到全局最优解,并且无论抗多址干扰和抗远近效应能力都优于传统方法和一些应用优化算法的多用户检测器。  相似文献   

12.
基于Jia&Dyer的一般性失望模型,给出一种新的非对称风险度量方法,建立该风险度量下考虑证券最小交易单位约束的组合投资二次整数规划模型;进而依据体液免疫原理设计实用、简单的新体液免疫算法,并寻求该模型的最优方案.算法设计中引入优秀抗体演化操作,搜集和更新进化中最好解,以及建立能增强群体多样性及具有较强整体、局部、并行搜索能力的免疫操作,从多方位搜索最优解.实证及比较表明,所获算法的整体和局部搜索能力强、能快速获取最优投资决策方案,所建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被论证.  相似文献   

13.
基于混杂Petri网的柔性制造系统免疫调度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具有混杂特征的柔性制造系统调度问题在柔性制造系统的一阶混杂Petri网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用于求解柔性制造系统调度最优解的免疫算法。给出了不变行为状态的编码、亲和力计算、抗体的浓度及抗体选择、记忆细胞更新、抗体生成算子等的具体实现方法。实例仿真结果表明,结合混杂Petri网模型和免疫算法能够有效地实现柔性制造系统调度最优解的求解。  相似文献   

14.
根据协同策略和量子免疫计算理论,提出一种求解SAT问题的量子协同免疫算法。该算法在将SAT问题转化为函数优化问题的基础上,采用多个子种群。分别采用量子比特编码来表达个体,采用通用的量子旋转门策略演化个体,采用量子交叉操作阻止早熟收敛;各种群独立演化,同时引入量子协同理论,采用协同算子使得算法的搜索效率更高。实验采用标准SATLAB库中的3 700个不同规模的问题对算法进行测试,并与简单克隆选择算法、量子遗传算法、量子免疫克隆选择算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量子协同免疫算法的平均成功率最高,平均运行时间和平均评价次数最少。  相似文献   

15.
邱浪波  王广云  王刚  王正志 《系统仿真学报》2007,19(15):3380-3382,3386
肿瘤表达谱分类是一个典型的高纬度小样本分类问题。在测试的基因表达谱中存在大量的非差异表达冗余基因,通过一个有效的基因预选择策略得到一个较小的候选基因子集,然后利用免疫优化算法对最优基因子集和分类器参数进行优化,从而得到一个更好的分类预测模型。在四个真实的肿瘤表达谱数据上,与几种不同的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新方法可以得到更好的分类精度,同时表现出很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