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伯瑜是个坚定而执着的人。他用青春和热血在中国光学学会发展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1994年对丁伯瑜而言,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一年中,他与SPIE(国际光学工程学会)结下了不解之缘,从那时开始,他便开始与其联合办会,为推动光学事业的发展而竭尽所能。1998年,丁伯瑜代表中国光学学会全面负责组织并实施“2008中国-光电子会议”(2008PhotonicsChina),为更好地完成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丁伯瑜作了充分的准备,他总结了国内外光学办会的经验,结合办会宗旨,经过充分的准备,将会议设为16个专题,从各个方面全面展现光学的发展,这是中国光学学会与SPIE首次全面合作,对我国光学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当时,参会代表达到850多人,在国内外光学领域里搭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相似文献
2.
3.
2010年4月18日,光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会在合肥市科学岛召开。全国科技名词委刘青副主任、审定与研究室邬江主任,光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周炳琨院士、倪国强教授,光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范滇元院士、周立伟院士、薛永祺院士、龚知本院士等四十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国光学学会倪国强秘书长主持。 相似文献
4.
5.
6.
2012年2月27日,英国驻华大使塞巴斯蒂安·伍德勋爵在英国驻华大使馆代表国际摩擦学理事会授予中国工程院院士薛群基2011年度国际摩擦学领域最高奖“摩擦学金奖”。该奖项由国际摩擦学理事会遴选,英国机械工程学会负责,每年奖励一位在全球摩擦学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学者。此次是该奖设立四十年以来,中国科学家首次摘冠。 相似文献
7.
8.
布哈林(Николай Иванович Бухарин)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政治活动家、苏联国家政治体制的缔造者,他还是科学理论家和科学活动家.1920年代末起他逐渐淡出苏联最高决策层,开始了他对苏联科学的重大影响时期. 相似文献
9.
10.
11.
我国著名的电气工程学家严陆光在电气工程领域中辛勤耕耘,为我国的电气工程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13.
2010年4s学会第35届年会反映了当前世界各国STS研究群体的概况以及STS研究前沿动态与发展趋势。目前美国加州大学、挪威科技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美国康奈尔大学、日本东京大学构成了国际STS研究的重镇。STS研究越来越关注诸如科学技术与公共政策、公众参与科学事务、科学传播和社会风险评估之类的现实问题,多学科交叉研究已成为STS研究的主旋律,科技创新研究和亚洲科技与社会问题研究已演变成学界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4.
15.
“第二届科学与信仰国际学术年会”于2005年8月7-8日在北京召开,会议主题为“信仰、知识与环境”。会议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与信仰研究中心、国际人文与科学学会(美国)、北京师范大学科学与人文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国政教授、国际人文与科学学会会长王忠欣博士、中国环境伦理学研究会会长余谋昌教授、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周桂钿教授、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秘书长兼科学与信仰研究中心主任刘孝廷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科学与人文研究中心刘晓力教授等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16.
“航天人”仰望太空,“嫦娥”正在绕月回旋;“大庆人”俯视大地,“黑金”正在滚滚涌出。在他们略带矜持微笑的背后,激荡着全社会对他们的高度赞扬。而在学科分类中也有近于同行的“激光”研究者,也同样为祖国的高端领域的研究做出卓越的成就。他,一个中国科学院光学和材料科学的领军人物;他,多年来为光学和激光材料的研究默默无闻地无私奉献……他就是中国激光材料科学的先行者干福熹院士。当然,干院士取得的成就远不止这些,他是跨学科研究的专家,即使在考究古代玻璃的研究上也是战果颇丰。他用平凡的行动做出了一次次让国人乃至世界震惊的壮举。 相似文献
17.
18.
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基础科学》2008,10(3):23-24
一、实验室概况
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于2005年3月由国家科技部批准建设。实验室前身是中国科学院强光光学开放实验室(2002年起由中国科学院统一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强光光学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原主任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徐至展研究员,现任实验室主任是李儒新研究员, 相似文献
19.
20.
中世纪光学思想史学者马克·史密斯指出,以光学、视觉为研究对象的中世纪透视学家虽然普遍采用了几何分析方法处理光线的传播问题,但是他们所关心的更多是以视知觉为代表的,关于灵魂认识的"抽象理论"。该理论主张在更为综合的基本概念图示和自然哲学背景中考察"光"或"形式"的传播问题。因此,一场旨在颠覆这个基本概念图示,将自然哲学转变为自然科学的概念变革和方法革命对于近代光学乃至近代科学的诞生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