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针对军队院校的使命任务和特点,对教书育人和培养人才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论述了"教书"与"育人"的内在联系和发挥教书育人效果的基本途径,认为"教书育人"是任何课程教学过程中始终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教员的师德修养、课程的思想内涵、教学的严密组织、纯洁的师生感情等是教书育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2.
於科卫 《科技信息》2011,(34):352-352
体育教师的基本任务是教书育人,其教育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到所培养的学生的质量,本文从体育教师教育能力的重要性以及体育教师应具备哪些教育能力出发,提出了一些看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张文玲 《科技咨询导报》2014,(2):211-211,213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教书育人的水平,笔者通过听课看到了教师在教书育人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学校实际工作情况,认为可以通过加强自身学习与交流、加强"传、帮、带"工作以及加强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学习的途径来提升教师教书育人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论教书育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教书育人是指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德、智、体等多方面素质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书与育人是辩证统一的,教书是育人的条件、途径和手段,育人是教书的最终目的,教好书总是为着育好人,育人又能促进教师教好书。教书育人是人民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育规律的要求。教书育人的途径是教学、教师的言行、课外教育活动三者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5.
在世纪之交,人们对教育寄以更多更高的期待和希望。教书育人是每个教师责无旁贷的基本任务。教师如何扮演好教书育人的角色?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发挥教师在教书育人中的导向作用;其次要优化教学过程,发挥教师在教书育人中的催化作用;再次要施以言传身教,发挥教师在教书育人中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6.
王伟  周林震  吴焕岭 《科技信息》2010,(32):I0056-I0056
如何提高教师党员对党建工作的重视度,发挥高校教师教书育人,创新知识和服务社会的作用。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本文阐述了高校教师党员对党建工作重视度的共性问题,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总结了提高党建工作重视度的积极意义,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场所.而教帅是教书育人的主体.学校育人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教学活动这一基本途径来实现的.教书育人是一个问题的两个侧面,只有依靠广大教师才能把这两个方面统一在培育人才的任务之中.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提高对教书育人这一重要问题的认识,并努力搞好这项工作.一、教书必然育人,教书必须育人.教书育人是每个教师的神圣职责.之所以说它“神圣”.就是因为教师的劳动是培  相似文献   

8.
论中学体育教学中教书育人的任务及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体育教学中教书育人的任务主要体现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的公平竞争意识和拼搏精神等六个方面。在实施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必须要根据体育自身的规律和教书育人的特性,结合青少年的身心特点,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  相似文献   

9.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教书育人是其重要内容和任务.教师必须在掌握体育教学的特性和规律,根据青少年的身心特点的前提下,选择恰当的途径,采取合理的方法,寓育人于各种体育活动之中.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真正做到育体、育心和育人.  相似文献   

10.
自教育现象产生以来,其目的都在培育人才,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教书育人的机制原理就在于教学过程和教育者自身。教书育人是学校育人的基本形式和主要途径。这一条上去了,学生培养质量、教师队伍质量才能上去。  相似文献   

11.
通过野外调查、标本采集、分类学研究及资料考证,对贵州列当科、车前科、忍冬科、川续断科、葫芦科、桔梗科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地理分布及拉丁学名等进行考证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贵州现有列当科药用植物5种,车前科4种,忍冬科46种8变种2亚种1变型,川续断科3种,葫芦科51种7变种,桔梗科33种3变种2亚种,其中1种为贵州地理分布新记录属和种,6种为贵州地理分布新记录种,27种1变种1亚种1变型为贵州药用新资源。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实施,推动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研究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采用VOSviewer、CiteSpace 5.1 R8软件分析及文献归纳方法,识别了山水林田湖草、生态清洁小流域的研究热点,梳理了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研究,主要内容包括系统治理、生态保护修复、土地整治以及流域生命共同体研究的发展特征.在此基础上,从理论层面、研究内容、研究尺度、数据支撑4个方面指出未来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3.
 磷酸钙作为生物体硬组织中主要的无机成分,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活性及生物可降解性,广泛应用于骨组织与牙齿修复和替换、药物输运和控制释放、基因转染及诊断成像等生物医学领域。人工合成磷酸钙材料的组成、结构、尺寸、形貌和结晶度等特性均与材料的制备方法有关,且材料的这些特性对其应用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发展不同的方法制备出具有特定组成、结构、尺寸、形貌、结晶度和性能的磷酸钙纳米材料对其应用至关重要。本文综述近年来在磷酸钙纳米材料的制备、表征、性能和应用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最新进展,讨论室温制备法、溶剂热/水热合成法、微波辅助快速合成法、静电纺丝法及含磷生物分子磷源合成法等制备方法,分析磷酸钙纳米材料的性能及其在药物装载和可控释放、蛋白质吸附及释放、生物成像等领域的应用,展望磷酸钙纳米材料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主要阐述地彩数字化采矿软件系统在采矿工程中的应用及其性能分析.该软件系统专为井工煤矿开发,自建三维图形系统,与CAD兼容,具有网络运行、彩色三维、矢量化、实比例、动态虚拟现实、人-图对话等特点,使图形、数据、管理和监测四者合一.可实现自动计算储量,鼠标完成工程测量和设计,运输、供电、风流、风量动态描述,即时显示传感监测数据及视频图像,精确绘制剖面、平面和立体图等功能.  相似文献   

15.
 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在工农业生产中被广泛使用,由于其不合理的处置和相对持久性特征,使其成为地下水和土壤中分布最为广泛的污染物之一。因其具有挥发性、毒性和致癌性,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通过查阅国内外资料,本文较为系统地总结了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污染的来源、危害和污染现状,述评了修复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污染的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其中物理方法包括曝气法和活性炭吸附法等,化学方法包括化学氧化法和化学还原法等,生物方法包括微生物修复技术和植物修复技术。同时对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的污染修复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认为微生物修复技术、纳米双金属颗粒技术和光催化氧化技术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建议加强这三项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测定并比较SD大鼠、Wistar大鼠、ICR小鼠和长爪沙鼠的部分凝血因子的凝血时间。方法采用四通道血凝仪检测4种动物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结果SD大鼠、Wistar大鼠、ICR小鼠和长爪沙鼠的TT分别为31.72 s、47.35 s、106.34 s和35.96 s;APTT分别为17.66 s、20.49 s、20.74 s和16.27 s;FIB分别为20.45 s、18.20 s、22.81 s和21.35 s;PT分别为21.00 s、21.76 s、16.74 s和25.16 s;ICR小鼠的TT值与其他3种动物间、SD大鼠与Wistar大鼠间有显著差异(P<0.05);ICR小鼠和长爪沙鼠的PT有显著差异(P<0.05);ICR小鼠与Wistar大鼠和SD大鼠间、Wistar大鼠与SD大鼠和长爪沙鼠间的APTT差异显著(P<0.05);ICR小鼠与SD大鼠和长爪沙鼠间、SD大鼠与Wistar大鼠间、Wistar大鼠与长爪沙鼠间的FIB差异显著(P<0.05)。结论SD大鼠、Wistar大鼠、ICR小鼠和长爪沙鼠的部分凝血因子的凝血时间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强笛卡尔积图的边联结数,求得了路与路、路与圈、圈与圈、路与完备图、圈与完备图、路与完备偶图、圈与完备偶图、完备图与完备图、完备图与完备偶图、完备偶图与完备偶图的强笛卡尔积的边联结数。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几何机器人的基本概念、数学构型、力学机制、工程应用、艺术设计及哲学思考。以几何机器人的科学研究为基础,提出以几何机器人为载体的MSEAP 研究与教育理念,即将数学、科学、工程、艺术和哲学融合于几何机器人的学习、研究以及应用,旨在修养形成数学家的逻辑思维、科学家的创新精神、工程师的实践能力、艺术家的美学视野、哲学家的普世情怀。  相似文献   

19.
木醋液是以木材或稻壳、椰壳、秸秆等生物质为原料经热解得到的一种酸性混合物。它来源广泛、成本低、无污染,现已主要作为土壤改良剂、植物生长调节剂、食品保鲜剂、饮料添加剂、饲料添加剂、环保型融雪剂、杀菌剂、抗菌消炎剂等,广泛应用在农林生产、环境保护、食品加工、畜牧业生产和医疗卫生等领域。阐述了静置法、蒸馏法等几种木醋液的制备方法,重点介绍了木醋液在农林业、畜牧业、环境、食品、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为木醋液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郭开仲《消错逻辑》一文的基础上,为探索错误的变化或转化的条件、方式和规律,主要研究了模糊错误集增加运算,小与运算,大与运算,和与运算,小和运算,大和运算,和或运算以及与增加运算与内涵合取运算的关系。得到了1个定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