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爱迪生的脑袋像一台运转的机器,能迸发出灵感的火花,时刻都在搜寻着未发生的各种现象,同时也对已出现的各种现象及问题进行思索和研究。1876年,贝尔发明了电话,由于电话声音太小,爱迪生受委托对其进行改进。1877年的一天,爱迪生在试验电话机的时候,发现送话器里的膜片随着说话声在震动。他想了解膜片振动幅度,便找了一支钢针固定在膜片上,另一端用手轻轻按着,爱迪生对着送话器说话,突然感到按着膜片触针的手指有相应的颤动,更奇妙的是说话声调高,它的振动也越快,声调低则振动就慢;若声音大其振动强,声音小其振动就弱。这一偶然的发现,令爱迪…  相似文献   

2.
尼古拉·特斯拉(1856—1943年)是美籍南斯拉夫人,他和爱迪生是同时代人,和爱迪生一样是一位多产的大发明家和科学家。谁人不知爱迪生?却很少有人知道特斯拉,他是一个被遗忘的天才。爱迪生发明了白炽灯泡,制成了点亮灯泡的直流供电系统,但直流供电系统不能远距离输送电,每隔一公里多就得装一台直流发电机,这给电厂和用户都带来不便。特斯拉经过六年的艰苦实验,终于成功地研制出世界上最早的实用多相交流发电机。在爱迪生制成直流供  相似文献   

3.
在发明领域里,爱迪生是一位难得的旷世奇才,同时,他还是一位出类拔萃的实业家。他先后创办过不少工厂和公司,他自称他的工厂为"发明工厂"。与众不同的是,爱迪生经办实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不断发明新成果而筹集经费,以便使他的发明事业能滚动发展。  相似文献   

4.
考察爱迪生崎岖的科学历程,我们发现,他除了具有诸多优秀的科学品质外,重要的是他还有一套打开科学殿堂之门的金钥匙一科学研究方法。爱迪生在科学创造活动中,综合运用了下列五种研究方法。一、学而时习法爱迪生在学习新知识、发明新成果的过程中常用的方法是边学习,边思考,边实验。这与中国教育家孔子所倡导的"学而时习之"的方法不谋而  相似文献   

5.
1873年6月,贝尔和他的助手托马斯·华生两人分别在两个房间里联合试验他们的电报机。华生房间里的电报机上一个簧片被粘在磁铁上了,当华生拉开这块簧片时,贝尔发现他这边房间里电报机上的簧片自己颤了起来,并发出微弱的声音。这个意外的发现给贝尔很大的启发。他想,如果对着铁片讲话,不也可以引起铁片的振动吗?他紧紧抓住这一“机遇”继续研究,终于发明了电话。这种在创造性劳动中偶有所得的现象通常被称作“机遇”。在人类创新的历史中,机遇不仅对一般创新活动非常重要,而且对重大的发明创造也很有价值。据统计,在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中被认为…  相似文献   

6.
1873年6月,贝尔和他的助手托马斯·华生两人分别在两个房间里联合试验他们的电报机.华生房间里的电报机上一个簧片被粘在磁铁上了,当华生拉开这块簧片时,贝尔发现他这边房间里电报机上的簧片自己颤了起来,并发出微弱的声音.这个意外的发现给贝尔很大的启发.他想,如果对着铁片讲话,不也可以引起铁片的振动吗?他紧紧抓住这一"机遇"继续研究,终于发明了电话.这种在创造性劳动中偶有所得的现象通常被称作"机遇".在人类创新的历史中,机遇不仅对一般创新活动非常重要,而且对重大的发明创造也很有价值.据统计,在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中被认为是机遇发现的成果比例为:物理为3.4%(3:86)、化学为1.3%(1:77)、医学和生物学为5.1%(4:79).由此可见,在创新中不可忽视机遇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然而,爱迪生并不是第一个研究电光源的人.早在19世纪初期,就有人研究用电来照明.其中,法拉第的老师戴维就曾发明了弧光灯.戴维在化学实验中发现,当两根带电的炭棒接近到一定距离的时候,会发出极亮的弧光.19世纪下半叶发电机出现后,弧光灯就广泛用于广场、剧院等处的照明.  相似文献   

8.
然而,爱迪生并不是第一个研究电光源的人.早在19世纪初期,就有人研究用电来照明.其中,法拉第的老师戴维就曾发明了弧光灯.戴维在化学实验中发现,当两根带电的炭棒接近到一定距离的时候,会发出极亮的弧光.19世纪下半叶发电机出现后,弧光灯就广泛用于广场、剧院等处的照明.  相似文献   

9.
"发明大王"爱迪生在辉煌的一生中创造了许多人间奇迹,没有他,世界的夜晚将黯淡无光;没有他,人们将留不住优美的旋律……爱迪生除了在电灯、留声机、  相似文献   

10.
眼镜不仅能提高人的视力,同时也能让人听得更清楚。荷兰科学家最近发明了一种可以同时充当助听器的新型眼镜。这种眼镜依靠电池作为能量来源,眼镜腿上安装了一些微型麦克风,它们不仅能采撷周围的声音,而且还能将这些声音与背景噪音分离开。这种新型眼镜式助听器则与其他传统助听器有着天壤之别。在每只眼镜腿上都有一排(4个)微型麦克风。这些麦克风会从配戴者的前方采撷声音,同时抑制周围的噪音。经过放大的声音最后由两根几乎看不见的传送管输送到人的耳部。这样,配戴者只要面朝相关的方向就能听到想要听的声音。科学家研制出能改善听力的…  相似文献   

11.
尼古拉·特斯拉(1856-1943年)是美籍南斯拉夫人,他和爱迪生是同时代人,和爱迪生一样是一位多产的大发明家和科学家.谁人不知爱迪生?却很少有人知道特斯拉,他是一个被遗忘的天才.  相似文献   

12.
大家在夏天听过那美妙的风铃 声吗?随着一阵微风飘过来的“丁零 ……丁零……”的声音不由得使人 感到浑身清爽,心旷神怡,真是不可 思议。那么,风铃为什么能发出这种 优美的声音? 风铃的构造 首先,作一个能使风按一定强 度流动的简单的风洞实验装置。用 纸板折一些三角柱,再把它们堆成 金字塔形状,然后把“金字塔”放到 圆筒里。用电扇对准圆筒吹风,这个 风洞就作成了。  相似文献   

13.
环锯术探奇     
正几千年前,古人就开始在头盖骨上钻孔做手术了。这幅画名为《抽取疯狂石头》(也称《治疗愚昧》),是荷兰画家博斯于1494年或稍晚时候所作。画中,头戴圆筒帽者使用环锯术,从一名患者头颅中取出"疯狂石头"(实际上是一朵花),另一朵花则放在桌面上。花和圆筒帽可能都暗示戴圆筒帽者不是医生,而是江湖术士。手靠在桌面上的妇人,则被认为是作者想讽刺当时头顶书籍做护身符的传统。另外,她也被认为代表愚昧。有历史学家指出,画中"医者"比他企图治疗的患者要疯狂许多,他的虚伪知识实际上揭露了任何人一眼就能看出、却唯独他本人意识不到的极端疯狂和愚昧。  相似文献   

14.
爱迪生     
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1874年2月11日—1931年10月18日)美国发明家,技术历史中最伟大的天才之一。爱迪生拥有白炽灯、留声机、炭粒话筒、电影放映机等1093项发明专利权,还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业研究实验室。爱迪生出生在俄亥俄州的迈兰,只上过3个月的小学,后来就跟着母亲学习功课。他从12岁起自谋生计,当过报童、报务员等。后来受法拉第著作的影响,毕生从事电学实验研究和技术发明。1868年,发明最早的“电动投票记录机”。1869年,发明“行情报价机”。1870年,在纽厄克创建实验室和工厂。 1876年,发明炭粒话筒,使电…  相似文献   

15.
丛林魔影     
正科学家通过研究苍鹰在野外的巢穴,向人们揭示了这一远未被深入了解的丛林顶级捕食者。谁杀死了雀鹰?眼前的这片森林就像一座沉寂的大教堂,康纳马克·詹姆森等人不禁压低了声音,下意识地侧耳倾听苍鹰的声音。然而,除了风声,四周听不到别的任何声音。或许是人们将它们传得太神,或许是它们根本就不住在丛林里,只不过是存在于人们脑海中的想象而己。詹姆森他们有些沮丧,但就在这时,戴夫突然轻声喊道:"是苍鹰!"詹姆森是一位自然学家,从事自然保护工作已近20年。苍鹰研究将他从城市中央公园带到了遥远的丛林。詹姆森走过去,看到地上有一堆散落的羽毛,看上去很像是苍鹰的。他蹲在地上仔细检查,希望能再发现些什么。  相似文献   

16.
现代制鞋技术是在19世纪一位美国黑人青年引人注目的发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位对制鞋工业有莫大贡献的黑人青年就是马泽利格。他发明的上鞋机对于制鞋工业的重要性犹如爱迪生发明的电灯泡对于电子工业以及贝尔的电话对通讯产业一样是不可忽视的。美国政府发行的黑人成就系列邮票中,其中一枚是纪念马泽利格的。  相似文献   

17.
在每一个国家的每一个发展阶段,科学与技术都是生产的基础。科学与技术两者是不能完全分隔的,因为技术是科学知识在发展有用的产品及其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科学发现了前所未知的事物;技术则将其应用于生产。诺贝尔发明了甘油炸药,这是科学上的一大进步。他的发明应用于开矿和建筑铁路,造福了人类,也就成了技术。美国黑人植物学家乔治·华盛顿·卡弗并没有发明黄豆、白薯或者花生。但是他发展了这些古老作物的新用途,扩大  相似文献   

18.
听觉的真相     
近来,丈夫总是用手捂着耳朵,抱怨说:妻子说话声音太小,害得他听不清楚。妻子则抱怨丈夫不注意听自己说话。实际上,妻子说话的声音和以往一样,夫妇俩都意识到,作丈夫的听力不如以前了。这一问题具有普遍性,从1970年开始,听力下降的问题就明显地出现在45岁到64岁的人群之中。在美国2 800万人口中,有1/10的人都有程度不同的听力下降问题,只是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一  相似文献   

19.
一说到发明.我们头脑中就会出现爱迪生发明电灯、贝尔发明电话等故事。其实,在全球每年数百万项申请专利的发明中.像电灯电话这样完全创新的产品只占其中很小一部分.大部分产品是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这被有关专家称之为“小创新”。不过,你不要小看这些小创新。有时候,一个小小的创新性改进.可能令一个原本不太实用的产品变得很实用,或者令原本效率低下的产品变得效率很高。  相似文献   

20.
说起搞发明,很多人会 认为那是件高不可攀 的事。也有人妄自菲薄,认为自己的文化程度太低,不适合搞发明。 其实,发明是一种创造性工作,它所需要的是智慧和灵感,文化程度的高低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举世闻名的大发明家爱迪生并没有受过正规教育,但他却给世人留下了无数的发明成果。世界上没有一所大学开设发明课程,这正说明了发明是一种无法言说的艺术,它没有按步就班的一套模式可循,也没有固定不变的一套理论可依,唯有不拘一格、出奇致胜才是发明的诀窍。据统计,有许多生活日用品类的实用新型发明者都是文化程度甚低的人,或是学文科的非专业人员。因为这些人的头脑里没有那么多条条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