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这是一个谈科技的时代,也是一个谈改革的时代。历史发展规律多次向我们证明,国家科技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其在全球的综合实力排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风起云涌,全球经济社会格局再次进入深度调整期,此轮科技革命恰好与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形成历史性交汇,利用科技体制改革释放创新活力便成为更加难得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2.
只要有利于建立和完善我省科技创新体系,有利于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有利于增强科研院所的综合实力,我们完全可以“胆子再大点,办法再活些”——浙江省省长柴松岳谈浙江科研院所改革。  相似文献   

3.
彭雨田 《安徽科技》2001,(12):42-43
在中华民族科技发展只上,安庆的科技发展曾闪烁着灿烂的光芒.早在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两江总督曾国藩就在安庆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开创了我国近代科技的先河.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大批优秀科学家云集安庆,研制出我国第一台蒸汽机、第一艘机动船和第一部电话机,历史名城安庆鸣响了我国近代科技文明的汽笛.  相似文献   

4.
李勇 《广东科技》2000,(8):51-52
教育与科技对于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意义早已是不争的共识。我们今天强调“科教兴国”战略是迎接时代挑战的必然选择。 当今时代大趋势是全球的信息化与经济的全球化,以高科技与人文知识为主要内涵的知识已成为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前提条件。大力推行科教兴国战略是顺应时代挑战,迅速发展生产力,最终摆脱被动地位的必然选择。 而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  相似文献   

5.
刘毅 《广东科技》2014,(19):8-1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颁布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进行总体部署。省科技厅以全会精神为行动指南,深入调研借鉴国内外科技项目和经费管理的先进经验,针对科技管理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全面实施省级科技业务管理“阳光再造”行动。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的革命观,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主题的背景下,对 1958 年以后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的历史反思,对毛泽东超越论的扬弃。它以科技生产力的革命为启动力,以公平与效益相统一原则为历史评价尺度,以创造性为思维趋向,以主体性的集体主义为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7.
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和全球一体化的冲击,世界高新技术产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与调整,科技工业园区系统的演化也日趋复杂。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科技工业园区必须实现基于自组织的协调发展,并且通过实施制度创新来实现协调发展。实现科技工业园区的协调发展,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战略和政策问题。本文仅从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对策方面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由于确立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和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而引发了两次革命性进展。其间,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农业一个“破题”、 “两个飞跃” 的论断,指出了科技和教育对农业的破题以及实现第二个飞跃的根本关系。现在我国农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可望通过全面启动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争取2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再次更大的飞跃。这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世界性新的农业革命正在兴起,对我国是新世纪的挑战和机遇。本文解读世界新的农业科技革命趋势的同时,着重阐述了我国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和再次振兴农村经济的特点、紧迫性、可能性和理论基础,认为只有依靠科技,实施新的产业科技革命,才能跟上世界发展潮流,实现我国农业新的历史性跨越,进而实现我国农业的现代化,使农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袁哲 《韶关学院学报》2012,33(5):137-140
18世纪中叶以来,人类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科技革命使社会生产力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科技不但改变人类的生活,而且也改变人类的语言。语言与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息息相关,科技革命对语言的词汇、语言的语义、语言的组合形式、语言之间的接触和融合都产生着深刻的影响,随着科技革命的不断深化,特别是在这个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获得更快的发展,科技对人类语言的影响更加深远,语言和科技的联系愈加紧密。  相似文献   

10.
康有为的近代科技观是其维新启蒙思想的不可或缺的内容。康有为提出“以开创之势治天下”的科技启蒙观,极智极富,争雄竞长的科技比较观,变法急务,富强至计的科技人才现,是世界科技革命的第一次巨浪对我国近代历史影响的反映。  相似文献   

11.
科技企业家登上世界经济舞台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科技专家创业历史,增强培养我国跨世纪科技企业家的自觉性,以迎接全球知识经济的挑战。方法 对科技专家的创业历史分阶段进行理论分析。结果 科技专家创业的历史可划分为科技创业萌芽期,发明家企业家时期和科技企业家时期和科技企业家时期。结论科技专家依靠自身力量创业并取得成功,除个人素质之外,还与其所处时代的科技,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专利制度,企业制度等社会创新的实现与扩散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深刻揭示了科学技术在当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阐明了科技是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基础,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是中国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重要途径。由于信息技术革命,全球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根本转变,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与经济关系日益紧密,科技对社会作用日益深化,科技的核心和关键作用越来越显现,科学技术真正成了第一生产力。  相似文献   

13.
在人类历史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进程中曾发生过三次科技革命。每一次科技革命都不仅促使了劳动生产力极大发展,还使社会发展的主体—人的能力得到巨大提高。科技革命和人的各种实践活动使得人的存在方式和发展条件,使得世界的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然而,这只是事物发展的一个方面。就在科学技术和人的实践推动历史大步前进的同时,科技决定论、人类中心主义也膨胀起来,由此引发的环境问题突显。历史昭示我们:要想明天更加美好,人类必须走与自然和谐之路。  相似文献   

14.
《银川科技》2006,(2):1-3
一个民族在科技方面的作为,影响着该民族的历史命运。而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是源源不断地孕育优秀科技人才和科技成果的温床。以发展创新文化助推科技创新,已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决胜创新时代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网络环境对科技信息服务业的影响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正在全球范围内推进.由于科技信息服务业与科学技术关系密切,新技术革命势必对其产生重大影响,自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从缩微文献的机械化检索技术到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每项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都对信息服务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网络技术时代.探索科技信息业的服务理念,对我们当前的工作会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纵观人类社会的历史,经济繁荣和科技革命存在着峰谷相间的发展规律,历次重大基础性创新的高峰期与经济萧条期基本吻合,每一次经济危机都孕育着引发下一轮经济繁荣的新科技,每一次全球性经济危机后都会出现重大科技创新突破和科技革命。因此依靠新科技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是走出金融危机的根本性途径。  相似文献   

17.
《科学管理研究》2016,(1):25-28
通过介绍在新时代背景下立足于科技创新以及科技革命的特征,分析其发展的新趋势,提出了我国在面对这样的时代政策背景下所需要采取的相应措施,为我国适应科技创新与科技革命新趋势奠定了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当代科技革命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科技创新出现群体性突破态势,表现为新的技术群和新的产业群的蓬勃发展。尤其是科技创新、转化和技术更新速度不断加快,自主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科技专家创业历史,增强培养我国跨世纪科技企业家的自觉性,以迎接全球知识经济的挑战.方法对科技专家的创业历史分阶段进行理论分析.结果科技专家创业的历史可划分为科技创业萌芽期、发明家企业家时期和科技企业家时期.结论科技专家依靠自身力量创业并取得成功,除个人素质之外,还与其所处时代的科技、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专利制度、企业制度等社会创新的实现与扩散程度密切相关.科技企业家登上世界经济舞台是科技和经济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20.
万钢 《银川科技》2009,(4):1-1,5
“纵观人类历史,每次经济危机都促进了科技革命,每次人们走出经济危机,都是依靠科技引领。”万钢说,在这次金融危机中,科技的作用得到了检验,值得总结,更值得期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