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对1981-1995年间收治的2340例肺结核治疗中,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69例进行观察,共发生率为2.95%,黄殖发生率为0.64%;有肝病史75例中出现肝损害为14.67%,HBsAg(+)110例为8.18%,有饮酒史220例为7.27%;轻度肝损害与59.42%,中度和重度者分别为31.88%和8.70%;RFP致肝损害与84.06%,iNH占8.70%,PAS占4,35%,PZA占2.90%,症状以恶心、呕吐、厌食、乏力等分别占75.36%、40.58%、47.83%、56.52%;ALT升高占96.65%。尽管本文资料偏低于文献报道,但仍可揭示:抗结核化疗前检肝功能很的必要;对于有肝病史、HBsAg(+)和有饮酒史老用机结核药应密切监视;首次应用抗结核药出现肝损害反应时,恢复后不可再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明确抗结核药物副反应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武汉市结核病医院近十年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发生的需要改变治疗方案的药物副反应发生率。结果 :1492 2例患者中 ,出现需要改变治疗方案的药物副反应 140例 ,占 0 .94% ,其中肝功能损害 6 7例 (47.9% ) ,其次为药物性皮疹 47例 (33.6 % ) ,其它副反应少见。因药物副反应死亡 2例 ,1例由 RFP引起 ,1例未明确为何种药物引起。结论 :抗结核药物副作用引致需要改变治疗方案的副反应中 ,以肝功能损害最多见 ,其次为药物性皮疹。  相似文献   

3.
探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对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的影响。选取天水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76例,随机将其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2组均行抗结核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转归情况、肝功能指标及HBV DNA水平变化情况。观察组肝衰竭发生率、抗结核方案更改占比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及HBV DNA检测值均较对照组低(P0.05)。临床应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可有效抑制血清病毒复制,显著降低抗结核药物治疗过程中肝损伤发生风险,并使患者治疗依从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
抗结核药物治疗对肝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抗结核药物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标志物(HBVM)阳性的肺结核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月到2002年12月间采用异烟肼(H)、利福平(R)、吡嗪酰胺(Z)三联再加上链霉素(S)或乙胺丁醇(E)方案治疗的乙肝病毒表面标志物阳性患者肝功能的情况,以同期采用同样化疗方案治疗的乙肝病毒表面标志物(HBVM)5项阴性结核病患者为对照.结果 HBVM阳性组肝损率(35.61%)高于乙肝阴性组(17.02%),两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P<0.01).结论抗结核药物对HBVM阳性患者肝功能损害大.  相似文献   

5.
包伟 《海峡科学》2003,(4):54-54
临床上,抗结核药物致肝功能损害较为常见,成为医师治疗结核病的一大难点和结核病人顺利康复的障碍.葵花牌护肝片用于预防和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的肝功能损害,收到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本文对我院近2年来,活动性结核病例在抗痨治疗过程中肝功能情况变化和应用护肝片的疗效情况进行临床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初治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对2001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226例初治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单纯初治肺结核200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初治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影像学特点与患结核病前血糖控制水平有关,血糖控制较好者肺结核影像多与单纯结核病组表现一致;血糖控制不好者,肺结核影像多不典型,痰菌阳性率高,治疗失败率高,抗结核治疗影像学改变慢于单纯肺结核者(P<0.05).结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影像学特点及结核病治疗效果与血糖控制水平密切相关,具有一定的临床特点,应积极控制血糖,早期抗结核治疗,且治疗疗程宜延长.  相似文献   

7.
章分析了30例肺结核病人治疗的临床资料,通过与一线抗结核药物利福平的比较,提出了迪克菲是一个长效、高效、安全、副作用小的新一代抗结核药物.值得推广试用.  相似文献   

8.
王凤娟 《甘肃科技》2022,(13):113-116
本研究分析了抗结核药物常见临床不良反应并初步探究其应对措施。选取平凉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642例肺结核患者的抗结核药物临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影响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据此提出其应对措施。642例使用抗结核药物的患者中有145例(22.59%)出现不良反应,其中肝功能异常患者121例(18.85%),胃肠道反应患者116例(18.07%),过敏反应患者65例(10.08%),血液系统异常患者42例(6.54%),骨关节损害36例(5.61%)。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年龄、饮酒史、肝病史、治疗类型有关(P<0.05),而与性别无关(P>0.05);以年龄、饮酒史、肝病史、治疗类型为自变量,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60岁、有肝病史、有饮酒史、初次治疗为影响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P<0.05)。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多见于≥60岁、有饮酒史、肝病史及初次治疗患者,临床对这些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给予重视并实施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9.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全身各器官均可累及。小儿以肺结核多见。早产地双肺结核临床极为少见,治疗成功者经光盘检索未见报道。笔者近遇1例早产儿合并双肺结核,困临床表现不典型,误诊达33天。后经细致观察、精心护理和全面分析,进行诊断性抗结核治疗,获得成功。1临床资料患儿孙某某,男,1天。住院号096239;嗜睡、拒奶1天,以早产地及新生地败血症于1996年12月2日10时入院。其母孕四个月时确诊为“双肺粟粒样结核。”查体:体温35.9℃,脉搏120次/分钟,呼吸25次/分钟,体重1990g,早产儿貌,反应差,发有营养差,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涂阳肺结核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20年7月涂阳肺结核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患者230例,回顾性分析其全部的临床资料,调查分析所有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本组230例患者86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不良反应类型为变态反应16例(7%)、骨...  相似文献   

11.
吸毒者肺结核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 12例吸毒者肺结核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作回顾性分析 .结果表明 :12例均符合吗啡类药物依赖诊断标准 .经抗痨治疗后 ,9例痰菌阳性只有 1例阴转 ,10例空洞未闭合 ;12例中只有 2例规则服药 ,其中治愈 1例 .吸毒者易患肺结核 ,且治愈率低 .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肺结核(PTB)及病变转归患者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基质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TIMP-2)含量关系,以期为监测PTB患者病情变化及判断结核病治疗效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60 例肺结核患者及 20 例无肺部疾病患者(对照组)的血清MMP-2 及 TIMP-2含量,同时进行肺功能检查.[结果]浸润型肺结核(MMP-2:157.52±21.04;TIMP-2:185.15±14.08)及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MMP-2:169.48±18.13;TIMP-2:208.60±17.06)显著高于肺功能正常及其他类型的结核病患者(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当PTB疾病逐渐转归并且痊愈,MMP-2 与TIMP-2的含量比例逐渐接近肺功能正常组.[结论]MMP-2、TIMP-2的含量关系在监测及治疗该两类结核病上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武汉某高校2004-2010年新生肺结核患病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高校新生肺结核的患病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高校的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地对武汉某高校2004-2010年新生肺结核患病状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结果:2004-2010年武汉某高校新生检出活动性肺结核病例63例,年检出率分别为231.27/10万、309.77/10万、366.88/10万、239.38/10万、263.00/10万、106.16/10万、169.41/10万。男生发病40例,女生发病23例,男女生发病性别比为1∶0.58。结论:武汉某高校入学新生的肺结核检出率较高,高校应高度重视新生入学体检中的结核病专项检查。对查出的结核病患者应规范治疗和管理,同时应采取综合措施防止结核病在校内传播流行。  相似文献   

14.
酚妥拉明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酚妥拉明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肺结核大咯血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酚妥拉明静滴,对照组采用垂体后叶素静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4%,对照组总有效率76.7%。结论:酚妥拉明与垂体后叶素均为治疗肺结核大咯血有效药物,但酚妥拉明副作用少,应用范围更广,更应受到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5.
Ca-125在许多恶性疾病中会造成其血清水平增高,但肺部及肺外结核也会使其升高。方法:对一段时间内诊断为肺结核的患者的血清进行Ca-125测定。将结果与非结核肺部感染患者的结果相比较。结果:在收集到的99名患者中,有45名肺结核患者和54名其他呼吸系统感染患者。结核组Ca-125均值为105.3IU/ml(SD?35.6)。对照组中均值为27.1IU/ml(SD?9.7)。肺结核最佳临界值32.5IU/ml(敏感度68.6%,特异性77.8%)。当Ca-125高于32.5IU/ml时,肺结核是唯一相关因素。在20名结核患者中进行了Ca-125监测,显示在2个月的治疗过程中持续下降。结论:肺结核患者的Ca-125会升高,通过治疗可以恢复正常范围。对结核痰涂片为阴性的患者可检测Ca-125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肱骨上段骨肿瘤经反式肩关节置换治疗的主要方法,并观察其近期疗效.方法 8例肱骨上段骨肿瘤患者均采用反式肩关节置换治疗,术后平均随访2. 5 a(12~60个月),并对其生存情况、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等近期疗效予以评价.结果 术后有1例患者因肺转移死亡,死亡率为12. 5% ,其余7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术后1 a生存率为91. 67% ;术后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降低,心理接受程度评分、功能活动度、提重物、灵活性等评分均明显上升,总分高于术前,前后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患者关节的外旋、前屈和外展等活动度均明显优于术前,前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本组患者共有2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25% .结论 采用反式肩关节置换术治疗肱骨上段骨肿瘤临床效果显著,近期生存率较高,肩关节活动功能恢复良好,但易引起多种并发症,其远期疗效还有待深入研究和观察.  相似文献   

17.
螺旋藻治疗脂肪肝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螺旋藻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1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8例运用螺旋藻治疗,对照组52例运用降血脂药治疗,两组均以3个月为一疗程,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肝脏超声、肝功能及血脂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9.9%,对照组为65.3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螺旋藻治疗脂肪肝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具有降低血脂、改善肝功能的作用,达到治疗脂肪肝的目的,作用优于对照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脂肪肝的药物,宜于临床推广应用.超声检查是一种有效和方便的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18.
88例病人服用拉米夫定三年,共有51例出现YMDD变异.定期观察其中出现YMDD变异后继续长期应用拉米夫定的44例病人,观察项目包括临床表现、ALT、SB、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HBV DNA及YNDD变异情况.48 周、104周和168周YMDD变异率分别为21.7%、48%和68.4%.44例继续用药病人按变异后ALT的变化分为三组:ALT值<1ULN(16例)、>1-5ULN(21例)和>5ULN(7例);HBV DNA中位值分别为0.88、200.93和537.70 mEq/mL;血清转换分别为7、1和1例.与无病毒变异组的血清转换率61.1%相比,变异后ALT正常组为43.8%(P>0.05),变异后ALT异常组为7.1%(P<0.01).因此,拉米夫定对大多数YMDD变异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仍有效,但必须在严密监测下使用.  相似文献   

19.
探讨肺结核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临床特征、诊治方法和预后.应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51例肺结核继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6.86%(29/51)的病例患有3种疾病,以肺结核继发真菌感染同时合并其它呼吸系统疾病多见;继发真菌感染的诱因多与应用抗生素和激素、低蛋白血症有关;肺部真菌感染隐袭发病,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X线胸片也缺乏特异性;51例真菌感染中致病菌以念珠菌居多;药敏试验以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氟康唑、伊曲康唑及酮康唑为对照药物,白假丝念珠菌敏感性较好,克柔假丝念珠菌耐药率相对较高.肺结核较易继发真菌感染,应加强抗生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的规范应用,以减少真菌感染及其耐药率的发生,有利于结核病控制及减少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