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学习模式与学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阐明了大学生学习模式与学风建设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学习模式的特点及对学风的影响,并就改进学习模式,促进学风建设方面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2.
论学风建设     
一、学风建设的主要内容(一 )学风的含义和主要内容所谓学风是指学校为实施素质教育在学生主体中形成的学习风气的综合效应。学风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实事求是的学风和素质全面发展的学风。1 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是学风的根本。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 ,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方法 ,也是一种马克思主义的学风。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要认真学习科学理论 ,二是要坚持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如何做到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呢 ?第一 ,善于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立场、观…  相似文献   

3.
在阐明了大学生学习模式与学风建设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学习模式的特点及对学风的影响,并就改进学习模式,促进学风建设方面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4.
班级学风建设事关班级的整体建设、学校的长远发展和学生人格的健全与素质的提升。基于木桶理论与反木桶理论及其同班级学风建设的关系,结合当前大学生学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别从短木板、长木板、桶底、桶箍、木板间的间隙五个维度,探索加强高校良好班级学风建设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调查证明,高校学风与就业有着正相关的关系,学风好的班级的毕业生往往有比较好的就业;学风是就业的基石,学生在就业中表现出来的问题,呼唤着学风建设的进一步优化;由就业倒逼出的学风建设的基本思路是要研究学习、引导学习、鼓励学习方法和方式的创新,大力推广优良学风班的经验,创新机制,严格考评。  相似文献   

6.
颜小灵  叶翌晖 《科技资讯》2014,(35):235-235
高校学风建设关系着社会对学校的评价,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当前高校学风中存在着种种问题,如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自我意识较差,对外界现实认识片面,学习方法不科学,学习效率偏低等,高校学风管理也存在一些问题。可以通过加强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宿舍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加强教风建设和学生工作教师队伍建设等来促进高校学风建设。  相似文献   

7.
学风建设是高职学院重要的基础性建设,学风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通过研究学生的个性特点,抓好学风建设,构建学风建设工作运行机制,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加强学风建设,培养新时期高质人才。  相似文献   

8.
郭鹏杰 《科技信息》2010,(21):129-129,84
学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特殊贡献。加强学风建设是构建学习型政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风建设。首要问题在于树立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态度,关键在于理论联系实际,着力点在于创新学习形式、注重学习效果、建立效果反馈机制。加强学风建设,是构建学习型政党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高校学风出现了一些令人堪忧的问题:学习目的功利化、学习行为不稳定、学习态度不端正等。学风中存在的问题,不是孤立的,而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既有社会影响、学校因素,还有学生原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导高校学风建设的思想理论基础。引导广大学生朋友接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学风建设强基固本的办法。  相似文献   

10.
学风是大学生的群体行为定势的倾向,学风的形成与社会对知识的态度、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学校领导的态度和学校对学生行为的控制、教师的教学态度和学术水平等因素有关。根据这些关系,我们可以找出学风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把高校领导班子建设成学习型组织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高校领导班子建设成学习型组织是新形势新任务的必然要求。高校领导班子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学习理念,增强改革创新意识,改进学习方法,增强学习的规范性,提高学习成效,把理论学习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承担新使命,迎接新挑战。  相似文献   

12.
从理论创新、体系创新和战略创新三个方面,揭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蕴涵的创新精神;强调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灵魂;指出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必须牢牢把握创新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13.
"数的认识"是小学生们理解数与算术本质的前提,对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有着深厚的影响."北师大版"与"人教版"的数学教材在第一学段,对这部分内容的编写有着许多相异之处,主要表现在内容安排、编排体系、呈现方式、编写风格等方面.对两版教材在这部分内容展开比较,不仅有利于教材自身的建设,而且能对教师的"用教材教"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晚清全面废书院、兴学堂后,新教育所带来的弊端在民国初期渐露端倪,引起国人关注,由此引发了人们对新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反思。书院研究正是在当时动荡的学术教育环境中应时而生,断断续续存在于整个民国时期,并在三、四十年代掀起了一个小高潮。  相似文献   

15.
美国当代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所倡导的"学与教"理论的精华是:"有意义接受学习"论、逐渐分化和整合协调的教学原则及先行组织的教学策略与动机理论;奥苏贝尔教学理论也有局限性和不足之处。阐明该理论在教学改革中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试论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现代教学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较系统地阐述了学习、教学与发展之间的关系,深刻地影响了当代教育的变革。近年来又在学习能力的动态评估、支架教学等领域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研究,对现代教学产生深刻的启迪与影响。  相似文献   

17.
学习风气是衡量一个学校学风的主要方面,也是反映学生学习状况的主要因素。培养良好的学习风气,是高校学风建设的重要内容。要确保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就必须重视学习风气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元初诗文评论家刘将孙的《如心室画记》一文很明显地反映他文艺观念上的师心倾向。他的“如心说”一定程度上继承并绾合了前人“师法内心”和“师法自然”二义,丰富了中国古代“师心说”的内涵,并且他将这样一种观念贯穿于他整个的文学批评中。刘将孙的师心倾向既受父辈的影响,也有对他们的超越。他的师心言论使他迥异时俗.这也是元初庐陵文风屡受批评的一个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面临科技化,信息化社会的到来,高校专业外语教育应该培养舒适样的适用人才,如何进行教育模式的改革以构建外语学科的框架,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和探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在对国内外外语专业培养方向进行动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外语专业确定以“语言化”为培养方向的思考和依据,并为此从学科建设的角度提出目前加以改革的问题和建设性措施。  相似文献   

20.
“致良知”的思想是王阳明思想中具有贯穿整体意义的学说,它是在批评程朱的过程中提出的。在这里良知上升到了本体的高度,有了多层次的规定,是是非的标准,德性的本原和意义世界的根据。良知是吾性具足的,致良知的功夫只是去良知所受之蔽。致良知以“天地万物本吾一体”的观念为其出发点和归宿,良知的发用流行是一个有先后远近的向外推行的过程,其中有着总体宇宙关怀和终极人文关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