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标志。一般认为 ,人类从野蛮向文明过渡的标志是文字、城市、青铜器和国家等的出现。中国和希腊是世界上最早进入文明时代的国家之一。通过对中国和希腊文明的产生及其发展 ,以及文明产生的地理基础的比较研究 ,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第一 ,两者都具备适于农耕的地理条件 ;第二 ,中国文明的起源具有连续性 ,而希腊文明的起源则带有间断性 ;第三 ,中国古典文明具有较强的封闭性 ,而希腊文明则具有较强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试图对中国农业起源的有关考古资料进行初步解读.在综述农业考古资料的基础上,对中国农业的产生与中华文明特点形成的关系、文明起源的标志等问题,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3.
中华文明不仅是四大古文明之一,而且是唯一保持着自己历史连续性的文明。从地缘的角度来反思中华文明的起源:中国历史的大一统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整合过程,是随着战国统一趋势的逐渐明朗和秦汉的实际统一,才得以形成并将神话和传说合并到历史中去。"五服观"被整合成为一种历史性的大一统观念。从《中庸》的记载到王国维的两河儒道地缘论均贯穿着对中华文明起源反思的主题。  相似文献   

4.
《科技潮》1999,(5)
中国的文明独立起源,绵延流传从未中断。战乱、暴政、外族入侵和自然灾害、疫病流行,都没能阻止中华文明的持续发展和进步。中华文明顽强地延续着,有如任何强力都打不断的长链,任何逆境都未能阻碍她的生存和发展。这是一部催人奋进的历史长诗和无穷画卷,是蕴含着人类知识、智慧和科学技术的不尽源泉。中华文明培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溶化到每个中国人的血液之中。伟大的中华文明与古埃及、古巴比伦和古印度文明一起,被称为世界上最古老的独立发展的四大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古老文明。中国古老文明得以绵延传承,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个方面不应该忽视,就是中国古代的教育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培养了为数众多的灯火薪传者。读了姜维公教授的《汉代学制研究》一书,便给了我这样强烈的感受。《汉  相似文献   

6.
中国建筑艺术是中华文明之树中特别秀丽的一枝,作为世界三大建筑体系之一,与西方建筑和伊斯兰建筑并列,自豪地立足于世界文化之林。  相似文献   

7.
中国文明的起源至今仍是悬而未决的问题,本文通过文明载体——艺术主题,即揭示早期青铜器典型纹饰——兽面纹的源流及其含义象征来探索这一历程,以阐明礼制艺术的兴起和完善与中国国家文明的起源发展同步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良渚莫角山遗址发掘与中华文明的起源周如汉浙江省余杭市良渚文化博物馆展厅里,赵朴初先生题写的“文明曙光”四个金光闪耀的大字,庄严地向人们宣告:中华文明的曙光从这里升起,良渚文化是华夏文明的一个起点。而这一重要的论断,则是由于良渚莫角山遗址的发掘才完全明...  相似文献   

9.
乡土情结是中外文学中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母题。文章主要从月是故乡明、适彼乐土、人离乡贱、衣锦还乡这四句主题话语入手,分析中国人的乡土情结。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文明起源研究是近几十年来中国学术界不断探讨的重大课题。夏鼐先生对中国文明起源所做的指导和开风气之先的研究在文明起源研究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介绍了夏鼐先生对文明起源研究理论问题的重要贡献,以表对先生的追念。  相似文献   

11.
月亮是中国古代诗歌中最常见的意象之一.在中国文化里,月亮一开始就不是一个普通的星体.她伴随着神话的世界飘然而至,负载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凝聚着古老民族的生命情感和审美情感.从追述月亮神话的起源入手,着重从月亮的原始意象、审美内涵、文化心理三个方面分析了古代诗歌中月亮意象的丰富内涵,以期对人与自然,自然与文学这一重大课题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月亮是中国古代诗歌中最常见的意象之一.在中国文化里,月亮一开始就不是一个普通的星体.她伴随着神话的世界飘然而至,负载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凝聚着古老民族的生命情感和审美情感.从追述月亮神话的起源入手,着重从月亮的原始意象、审美内涵、文化心理三个方面分析了古代诗歌中月亮意象的丰富内涵,以期对人与自然,自然与文学这一重大课题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正>何红中、惠富平著:《中国古代粟作史》(《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文库·中国作物史研究丛书》),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年1月,257页,35元。ISBN号:9787511618498中国是粟的世界起源中心,粟是我国最早栽培的粮食作物之一,在中唐之前一直居"五谷之长",作为最重要粮食作物的地位无法撼动。然而粟在作物史和科技史中的研究是分散而零散的,学术界此前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中国古代文明不但产生很早,特点鲜明,成就卓著,而且范围广大,持续稳定,对全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关于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问题,从本世纪初以来国内外学者已经进行了一些初步的研究。新中国建立以来大量的考古发现,早已彻底驳倒了某些外国学者过去主张的中国文明起源于商代,而商代文明起源于西方,即所谓中国古代文明西来说。近些年来田野考古工作有  相似文献   

15.
王辉 《甘肃科技》2003,19(3):8-8,65
甘肃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 ,曾经孕育着中华最古老的创世神话 ,燃烧着原始文明的灿烂火光。从历史文化角度看 ,它是中原文化和西域文化的交汇区 ,以敦煌艺术为代表的文化沉淀丰富且独特 ;从地域文化看 ,我省东承中原文化重心之一的陕西、西接西域文化代表之新疆、北临西夏文化发源地宁夏、南毗巴蜀文化四川 ,古丝绸之路横贯全境且地处黄金地段 ,是承载华夏文明走向西方的脊梁……甘肃这片古老的大地曾经涌动着激情与奋进、勤劳勇敢和淳朴的民风。这种传统文化的精髓 ,应该成为我们后来人的一种骄傲 ,一种先天独具…  相似文献   

16.
试论中国文字之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是人类社会交际的重要工具。文字的出现是人类历史进入文明的标志之一,研究中国文字的起源不单在古文字学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中国市代文明的起源问题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解放以前,考古发现的我国最早的文字是安阳殷墟出土的商代的甲骨文,但是,甲骨文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包括人类在内的后生动物的起源和早期演化过程一直是引人入胜的重大科学问题,同时也是古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我国贵州瓮安生物群,作为全球已知最古老的产出后生动物化石的特异埋藏化石库,为研究这一重要课题提供了精美绝伦的实证材料.1998年以来,在瓮安生物群中发现了大量三维磷酸盐化的后生动物胚胎化石,这为古生物学家探索早期后生动物胚胎发育方式及其生物多样性打开了一扇独一无二的窗口.  相似文献   

18.
论中国的凝聚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漫长农耕文明孕育的祖先认同情结,演绎出"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这是中国凝聚的自然机理。以亲缘情感和乡土情结为纽带的自然凝聚,凭借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转变为以崇尚合和为纽带的文化凝聚,中国的凝聚力有了更加坚实的文化根基。  相似文献   

19.
古生物学研究揭示,物种的灭绝和变异,都根源于自然界固有食物链的突然中断,人类的起源亦如此。要而言之,一是第四纪冰川以及大洪水时代对原始食物资源的巨大破坏,正是在食物再分配过程中导致了人类与自然界的分离;二是青铜时代原始公有制的瓦解以及轴心期私有制的成熟,它加剧了人类社会内部食物分配的激烈竞争,从而促发了人类个体精神生命的觉醒。中国文明正是在对食物匮乏与分配的持续应战中,创造出其以生命伦理学为本体内涵的中国诗性文化。从原始形态的角度,汉语中"诗"的本源即甲骨文中的"寺",这是中国文明最古老的食物分配制度,其本质特征可归结为非对象化与非主体化,所以它正是反对私有制进程的历史产物。当然,与现代文明中的反异化思潮根本不同,它是一种回归诗性智慧的精神奋斗。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文化的根本秘密正在于中国诗学之中。  相似文献   

20.
科学技术作为人类文明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杠杆.中华文明五千年,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灿烂文明,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享誉中外的辉煌成就,为世界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