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与人类语言的发展规律息息相关,而且也是一种认知现象,与人的思维方式和思维发展紧密相连。根据莱考夫和约翰逊的概念隐喻和意象图式理论,对英、汉语中的"猪"和"狗"进行图式映射析比,从中发现其意象图式结构能从始源域分别被投射到目标域之上,使得我们能够认识周边更加复杂的事物。研究结果表明:许多抽象概念结构部分源起于意象图式结构,抽象思维在一定程度上是隐喻思维。  相似文献   

2.
根据莱考夫和约翰逊的概念隐喻理论和意象图式理论,在对“on”和“under”等方位概念词语进行系列性跨语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对英、法、汉语言中作为意象图式概念的“over”、“dessus”和“上边”另一方位概念词语进行了跨语空间隐喻比较分析,从中发现在这三种不同的文化当中表示同一意象图式概念的“OVER/DESSUS/上边”各自都有四个原型用法,居然不谋而合,分别以空间域作为始源域,将空间域的意象图式结构映射到非空间抽象域之上,研究结果再次佐证了认知语言学的“许多抽象的概念结构部分源起于意象图式结构,抽象思维在一定程度上是隐喻思维”的认知观。  相似文献   

3.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出发,阐述人类意象图式形成机制和种类。人类构建隐喻和识解隐喻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然而,意象图式一一作为人类认知世界的一种重要手段一一是人类构建隐喻和识解隐喻的重要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意象图式理论与隐喻认知理论,解析了空间介词on的多义形成过程。分析中发现,一词多义就是人类通过隐喻把一个概念域向几个概念域转用的结果,并且,概念域间之所以能够发生投射就是因为它们有着相同的意象或意象图示。  相似文献   

5.
教育语篇的意象图式分析——以奥巴马演讲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象图式作为隐喻的认知基础,在概念域的映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构建隐喻的一种模式。经过对奥巴马演讲中的主要意象图式和隐喻的总结分析,探讨意象图式在隐喻构建、转喻映射中源域与目标域的建构以及隐喻与转喻互动中的重要作用,认为特定认知域的认知模型受制于文化模型,不同的思维认知方式折射出不同的语言图式,理想化认知模型的文化认知模型的个性差异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人类基本的认知活动,而空间隐喻在人类的认知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许多抽象概念都必须通过空间隐喻来构建。结合大量的语料,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系统地对比分析了空间维度词"深"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隐喻投射。结果发现:英汉两种语言中"深"的隐喻投射主要集中在时间域、颜色域、社会地位域和程度域。  相似文献   

7.
隐喻是人们借助具体形象概念来理解抽象概念的一种思维方式和手段。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人类基本的认知活动,而空间隐喻在人类的认知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许多抽象概念都必须通过空间隐喻来构建。以隐喻的相关理论为指导,从时间的横向坐标运动和纵向坐标运动方面对英汉语言中隐喻概念加以比较,分析了异同产生的原因,揭示了英汉时间隐喻概念所蕴含的文化意义,有助于认识自身文化,学习西方文化。  相似文献   

8.
空间介词多义网络形成的认知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词多义性不仅是一个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认知现象。在认知语义学的理论框架下对空间介词多义网络形成的认知机制进行分析,论证意象图式、隐喻、家族相似性以及原型在空间介词语义生成过程中的认知作用,以揭示人类认知过程的规律性,同时也为多义词范畴的扩展延伸提供一个方法论。  相似文献   

9.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人类认知世界的重要手段,而空间隐喻在人类的认知活动中发挥着重要角色,许多抽象概念都必须通过空间隐喻来构建。本文的研究重点在Up和Down两个概念,以期揭示英语中Up和Down两个概念的拓展隐喻义,隐喻拓展方向及认知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出发,结合意象图式和隐喻理论,探究了介词"在"多义性产生的动因和机制,并指出其是以空间处所义为原型而形成的一种呈放射状的语义网络。  相似文献   

11.
文章阐释了Lakoff&Johnson和Searle的隐喻理论,彰显了两者之间的根本区别,同时揭示了两者之间有暗合之处。Lakoff实际上部分继承了Searle的隐喻理论并作出进一步的理论推断,同时Lakoff的隐喻的认知理论(概念隐喻理论)指出隐喻不仅是语言问题,而且是我们理解抽象概念、进行抽象推理的主要机制,是人类思维推理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12.
宋宁 《科技信息》2009,(4):96-97
The motion verb guo has various kinds of meanings. With all these meanings of guo, we can follow Lakoff's methods, constructing an image schema and its modifications for the various meanings of the motion verb guo. And through metaphorical extension, all the other non-path-related meanings ofguo will be explained. The spatial domain is considered more basic, which subsequendy allows being mapped onto other more abstract domains. And it is via metaphorical extension, mappings from SPACE TO TIME and TIME TO QUALITY, that the wide range of senses of guo is derived.  相似文献   

13.
触觉是人类对客观世界感知和理解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它在构建我们的抽象概念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尖"的概念不仅能投射到"智能、情感、态度"方面,还能投射到视觉、听觉、嗅觉及味觉域;这一发现从一个方面说明了Sweetser对触觉隐喻投射的归纳不够准确、全面;与英语民族相比,汉民族更充分地利用"尖"这一具体概念来理解并扩展出更多的抽象概念。  相似文献   

14.
民间童谣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记录了当地民众的思维方式、文化观念等抽象概念。文章借助概念隐喻理论,分析了宁波童谣中蕴含的概念隐喻与隐喻表达式,指出概念隐喻有助于解读宁波童谣中的社会文化信息,对于建构和实现宁波童谣的语义连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英语介词不仅具有语法功能,而且还有自己独特的表意功能,特别是方位介词具有丰富的隐喻意义。本文利用Langacker的意象图式分析法,讨论了方位介词through的原型语义以及其空间概念向其他域映射而产生的隐喻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认知角度对英汉纵向空间维度词“高/低,high/low”的隐喻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由于英汉两民族对物理空间共同的感知体验,在对“高/低”空间特征的认识上表现出相同的一面:空间维度的意象图式大致相同,都存在由空间域向“数量及类数量域”、“社会地位及等级域”、“品质与道德的评价域”、“情绪域”、“感官域”、“时间域”及其他维度的投射,并且在这些隐喻域中,双方多数情况下都能找到与之对应的表达方法。然而,由于两个民族在文化、风俗习惯、历史经验和认知方式上不尽相同,因此空间概念在隐喻性地构筑其他概念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从认知的角度研究介词on的静态和动态空间的意象图式,并对其通过空间隐喻延伸的语义进行分类举例。就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COCA)对介词on的隐喻语义在口语中的使用状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日语经济报道中概念隐喻的运用相当活跃,人们有意无意地将经济概念投射于其他概念范畴之中,惯用身体、机械、战争、液体、容器、空间等隐喻概念来表现经济领域的抽象事物。隐喻在经济语篇中的渗透系统深入,成为新意义产生的根源。中、日语概念隐喻的趋同使跨语言的经贸往来与沟通变得愈加容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