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沈超  高燕 《广东科技》2011,20(11):47-52
软科学是多学科相互交叉发展而形成的具有高度综合性的新兴学科群,它面向决策,为决策提供支撑依据。为促进软科学研究水平与质量的不断提高,必须实施软科学研究项目的评估,增强软科学研究项目管理的科学化与规范化.  相似文献   

2.
中国情景下“软科学”及发展路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软科学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专家和学者在研究的很多方面还没有完全达成共识,存在诸多质疑,制约着软科学的发展.围绕软科学研究的概念、研究方法和研究机构等几个方面的质疑开始探讨,指出中国软科学的发展方向是,必须在理论和实践上对软科学作进一步的深入界定和探索,促进软科学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提高软科学为决策服务的显示度魏宜瑞围绕改革与发展两个主题,全方位、多层次地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的进程是新时期发展我国软科学指导思想的重要内容。多年来从事软科学工作的实践也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软科学的生命力在于进入决策系统,并付诸实施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阐述软科学研究的地位和作用、强调软科学研究要体现科学性、综合性、敏税性和创新性,认为软科学工作要注意克服研究与应用相脱离的倾向,要注意基础、注意方法与手段、注重应用,才能提高研究水平,提高研究成果的质量,促使软科学确实为经济发展服务,为推进决策科学化服务。  相似文献   

5.
引导软科学研究机构向科技咨询业发展的探讨魏宜瑞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潮流中发展起来的软科学事业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阶段。特别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构建中,软科学研究机构应如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加快科技咨询业的发展?值得我们认真探讨。一、发展咨询业是软科...  相似文献   

6.
滕怡群 《山东科学》1995,8(2):46-50
本文以系统论的观点,讨论了软科学信息管理中的系统性问题,阐述了软科学管理信息系统对软科学管理的方式和对软科学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该系统的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7.
加速软科学人才培养 提高软科学队伍整体素质魏宜瑞软科学是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软科学也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软科学要发挥“第一生产力’划作用,真正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贡献,关键在于培养一支富有知识、智力和实践经验的人才队伍。一、市场经济发...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软科学机构改革的思路和建议,主要包括:引导软科学机构向咨询业发展,培育软科学研究的龙头企业,建立软科学研究试验基地,形成相对稳定的网络式研究结构,塑造软科学机构的良好形象,拓宽软科学为市场服务的范围等。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软科学研究同其他研究工作一样有了长足发展,尤其是党的十三大提出“大力发展软科学”的任务之后,广大软科学工作者积极探索发展软科学之路,使软科学研究遍及科技、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基本形成了软科学研究的工作体系和管理体系,并逐步形成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咨询产业三个层次。事实证明,软科学研究成果,在制订发展规划、政策、法规、体制改革、宏观调控及重大项目的可行性论证等方面,都起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公安理论及软科学研究发展很快,对新时期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发展产生着日益深远的影响。结合日常成果登记工作,从多个角度对2005年以来公安理论及软科学研究发展情况进行论述,对其成果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并提出完善公安软科学研究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探讨地理学与软科学的关系,指出地理学具有先天性的沟通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基础科学与应用技术之间的桥梁作用;地理学研究具备软科学研究的特征。在软科学研究兴起的形势下,充分发挥地理学在软科学决策研究中的特长和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文章总结了“九五”期间我省软科学研究的特点、重点与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孙波 《山西科技》2006,(6):4-5,11
文章结合“十五”期间我省软科学研究的粗略分析,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文对山西省“九五”计划期间完成的软科学研究项目应用效益进行了定性定量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软科学研究项目评估方法论体系的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哲学、科学、技术三个层次上构建了软科学研究项目评估方法论体系,并对三个层次的软科学研究项目评估方法进行了系统总结分析,希望能给实际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国内软科学由热转冷之原因探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我国软科学研究有四种不同的研究路径,这些路径存在较大差异和根本的不足,总体上无法完整刻画中国软科学的基本特征,是严重制约我国当前软科学发展的重要原因。重要的是,这很难让人相信在较长一段时间内能产生出公认的软科学分析框架,为中国软科学今后的发展道路找出其内在根据就更成了问题。必须克服当前这些差异和不足,在理论和实践上对软科学作进一步的深入界定和摸索,把公众的理解与我国当前软科学的实质工作统一起来,促进软科学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软科学作为一个学科门类何以可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硬科学区分的哲学基础是“实证”.软科学从产生以来经历了由科学学到科学社会学,再扩展到科技与社会的历程,科技与社会是软科学的基本研究领域.软科学的三个特点决定它的理论体系具有三个维度,软科学学术队伍可分为三个群体,生存困境产生的原因是学科定位不明确.软科学的学科建设要和科学技术学的学科建设结合起来,这是学界的共识,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创新型区域建设的体系框架和一流自主创新基地的体系定位与框架,阐述了基于软科学研究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