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人对於孔教在今日之中国是否有保存之价值一问题殊无一致之意见。在守旧者之目中,孔子为百世师表,儒学自有其永久之价值。然自新派人士观之,则在当今空前变局之中孔教是否仍有淑世维国之功用,实为一绝大之疑问。故民国以来有孔教会之尊孔,亦有新文化运动之排孔。在民国五年国会制宪之工作中,孔教是否应立为国教,且引起不少之辩争。此两种意见之冲突直至今日而未解。小之则经之争执,大之则中西文化之辩难,虽表面上不谈孔教,而实与此问题有直接或间接之关系。政府当局虽已恢复礼孔主典礼,以显示尊崇之意,然孔教问题之最後答案为何,似尚难言…  相似文献   

2.
一导言 今日我国大多数工人生活之状态似有坠落於最低限度之生活标准以下之趋势。所谓最低之标准即工人之家属得有迂当之衣食住等日常生活上所不可缺之基本需要是也。过此标准以下,则人身之健康即受害。久而久之种族亦渐有衰弱矣。试观我国工人之食品种类简单。不但滋养料不足,且数量亦往往不足。推其结果,自工人本身言之,不能培养筋力,振作精神改良技术。因而工人之天才不能发展,生产之效率不能增加。如是而期一国之实业发达难矣。自工人之家庭方面言之,工人之子女所得之遗传已属不幸,而生后之环境又不适宜。幼时身体不能得正常之宙叉,x无…  相似文献   

3.
近代常用之物理性质,以考证化学上分子之构造者,偶极矩为其中重要者之一。不但可以判断分子内原子排列之几何形状,原子链互成之角度,以及分子内是否有能旋转之群,且在有机化学之理论上,亦重要。r、偶极偶极矩之定义物质分子之称为偶极(Dipole),系措分子两端之电极不同者,如磁之有两磁极然。  相似文献   

4.
一 劳动者投资之方法 美国现时为世界资本最充足之国家,亦为劳动者财力发展最速之国家。其经济进化之趋势将使劳动者次第自变为小资本家,而使劳资两阶级逐渐合而为一。美国劳动者现时财力进展之速,至少有三种明徵:第一有关於各种旧式积蓄之统计,如储蓄银行之存款,建筑与借贷协会之资产,及各保险公司所收保险金等,足以证明劳动者积蓄之增加。第二则有关於劳动者购卖各种公司股票及债票之报告,足以证明劳动者投资之增多。此种投资数目虽不完全,已极堪注意。最後则有劳动银行,为劳动者财力进展之新现象。请分述之。 甲.关於储蓄存款之增加,兹…  相似文献   

5.
货币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二十五年一月初版五七○页 赵君之书为迩来国人论货币学别开生面之作;综其特点一,排斥金属主义,主张名称学说,故认纸币为适应时代之良好货币;货币之真正价值仅讲买力一种。二,对於货币之价值虽赞同购买力一说,而货币购买力之规定,却并不以通货流通数量之多寡为唯一之决定原素,以为币值之变动有永久的原因,如通货数量与商品交易额,与暂时局部之原因如国外汇兑,过期性之经济变动,一般物资之缺乏与政府之物价统制政策。通货一字系指一切交易媒介授受无碍之法币与银行信用币而言。三,国内币值之讨论外,另辟一章陈述货币之对外价值,此为国人…  相似文献   

6.
不规则平面形之静矩,重心,惯性矩及惯性积之新计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叙述一计算不规则平面形之静矩,重心,惯性矩,及惯性积之新法.使诸项之计算,化简而变为计算另一不规则平面形之而积,此项面积可采用著名之辛氏(Simpson)规则以求之.计算既极其简便,结果亦相当精确.此外并求得一公式由该平面各点之高度而直接计算静矩,重心,惯性矩以及三次矩。 此法之原理极其简单,但前此似无人提及或采用.此法之近似程度於一般之工程计算常可满意.於筒单之规则平面形,例如三角形及抛物线形,如采用此法,所得结果之正确程度常与采用积分法所得者相同.但计算之简便则远过之。 此法可用於解答工程学中若干数学性质相同之问题.例如於断面改变之梁,若采用此法以计算其变位或此项梁所组成连续梁之若干恒数,则步骤之简便及结果之精确,非前此已有之任何方法所可及。故此法之应用,并不以本题中所列举者为限。  相似文献   

7.
一 石器在文化上之价值 中国考古学之发达,较西国为早;然石器之研究,则较西国为迟。中国之有考古学,由来久矣,其科目本分金石二类。然所谓金者,乃指钟鼎之属而言;所谓石者,乃指碑碣之弱而言。若以石类言之,自北宋时代出书之欧阳修集古录,至前清末年出版之端方 斋藏石记,于石碑石像之类,著录无遗;而于石刀石斧之流,皆无一物。盖此类之物无美术上之价值,无文字上之考证,故收藏家未之留意也。前数年,余在北京友人座中,会谈及所见之古物。或言家有商彝,价值万元;或言家有周鼎,价逾千金。余言商周鼎彝,不过二,三千年之物。未足为古。余有一物,…  相似文献   

8.
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紧接前文,上一句的结尾是"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赞的是道的体用。那么,什么是盛德,何为大业?圣人遽  相似文献   

9.
社会之进步和科技之发展,给人类提供了极为丰沛之物质财富,然而,人类亦渐失自己之精神家园与灵魂。欲找回丢失之精神家园与灵魂,欲诗意地栖居尘世这个"唯一的天堂",人类之生活就须诗意化艺术化。林语堂提倡"生活的艺术",于他而言,生活即艺术。"生活的艺术"乃人生之一种积极之生活态度,一种生活方式和哲思情怀;"生活的艺术"是人生之一种生命存在之艺术体验,一种静观超然之精神境界;"生活的艺术"亦是一种高智、随性、细致、从容应对尘世之方式。故其热爱自然,于自然中感悟生活之真谛和生命之真如,于闲适中抽烟、钓鱼、听音乐、与古今中外之先贤达人心灵相契,细品生活之乐慢味人生之美,从而将平凡简单之生活升华至哲学与艺术之高度。  相似文献   

10.
最近欧美经济学家,有一普通之趋向,即注重现实主义:以历史的眼光,观察经济组织与习惯之变迁(Changes inEconomic Institutions);以统计的方法。衡比经济事实数量上之变动。究其目的,即在一方保持前人研究所得,静的经济(Static Economics)之各种规律与结果,一方利用公认静的经济之规律,作为研究之基础,藉以分析各项因时因地凌乱之经济变动,而建立前人未及之动的经济。(Dynamic Econo-mics) 研究商业循环,实抱有建立动的经济之期望。其效用狭义而言,所以直接谋工商发展途径之安定;广义言之,则所以谋整个国民生计之改良。例如就商业循环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严辉 《科技信息》2009,(23):388-388
研究天、地、人者,首重易学之《易经》,《易经》者,察阴阳之消长,究天地人之际会,推气数运之否泰,通生生不息之玄窍。学以致用,实有益于人类社会之演进。故古今之智者,无不明易之道也。  相似文献   

12.
林语堂与中国文化乃一说不尽之话题。他生长于中国文化之中,却多受西方文化之浸润濡染;身为如假包换之中国人,却多以英文写作;旅居美国30余年,却毅然回归中国文化之母体。纵观其人生及其文学创作,他与中国文化始终保持一种若即若离之距离。正是此种距离使其对中国文化之热爱、选择、审视、绍介乃至回归,升华到一种审美之高度。当然,与中国文化之疏离亦掣肘其文学创作之臻化境。  相似文献   

13.
范梈水游记诗、应酬寄赠诗的思想内容非常丰富。范梈的山水记游诗,有对奇特秀美的山水风光充满赞美之情之作,有渴望返朴归真、回归田园的诗作,有描绘各地风土人情之作,也有思亲念家之作等。范梈的应酬寄赠诗既有写景、抒情、言志之作,又有勉励友人或自勉之作,还有思乡念家之作,渴望归隐之作,追慕雅正、希望复兴圣贤之道的诗作等。  相似文献   

14.
孟云卿研究     
孟云卿少学成名,禀通济之才,沦吞噬之俗,栖栖南北,苦无所遇,可谓生之不辰。所谓"不平则鸣",孟云卿之身世遭遇化之于诗歌便都是哀苦之音,有离别伤怀之作,有自叹身世的伤时伤情之作,也有表现其理想抱负之作。通过孟云卿的生平探析与孟云卿的诗歌探析这两大方面来探讨其人、其诗。  相似文献   

15.
汉诗之美,离不开诗歌的语言之美;英诗之美,也离不开诗歌的语言之美.同样道理,汉诗英译之美,也多在于译诗的语言之美.因此,在汉诗英译的过程中,应将汉诗的语言之美,转变为英诗的语言之美.诗歌的语言之美,主要包括典雅之美、通俗之美、简隽之美、借鉴之美、和谐之美、精当之美等.  相似文献   

16.
一九一四至一九一八年欧洲大战友告终,不但造成世界政治种种复杂之新局面,即其联带产生经济问题之严重,亦为前此所未有。而在各项战后经济问题中,货币问题实为最严重而复杂者。大战以前,世界货币制度,经数十年之演进,渐趋一致。除少数国家尚保留银本位制度,或不兑现纸币制度外,金本位制度,几为世界所公认为金融文化演进之结晶,而黄金几为全世界国际贸易之惟一媒介。何意五年生死存亡之竞争,一举而推灭此数十年来演进之制度。盖大战期中欧洲各国以赋税及国债之财源,不足以应大量战费之急需,乃相率而乞怜于货币及信用膨涨之政策,而货币之增加…  相似文献   

17.
触酵者何?即动植物组织中之一种酵素,具有促进过氧化氢之分解作用,以成一分子之氧与水是也。过氧化氢原能自然分解。特其速度甚缓,非经久长之时间,不易觉察;惟若与动植物组织之含有触酵者,一相接触,过氧化氢可立即分解,此种触媒现象,最初发见之者为 Schoenbein1863.(人名下附以年份者可於篇末文献参考中检得之)。殆後经Doew,1901之研究,以此种物质具有酵素之特性,又有使特种化学作用加快之触媒现象,故氏始以 Catalase名之。兹依语原,译之为触酵。至今二十余年间,於触酵研究之文献,大都皆散见於各重要杂志。触酵之名,於生物化学中,可偶一见…  相似文献   

18.
正"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苏轼《前赤壁赋》)共享理念,早已有之。如今,它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一种卓越的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19.
中国各省区之面积,自昔即经外国学者之推算,其结果相差甚远.清季政府会就测量之结果,公布全国及分省之面积,但省区之划分法,自经民国元年及十七年之两次变更後.较之以前已大不相同,实有重加计算公布之必要也.而两年以来,尚未见政府有公布之数字发表。近来访问所出之地理教本,对於新省区之面积,或沿袭旧日数字,或随意揣测.皆未可据.本校翁文灏教授编辑中国地理讲义时,会将新划分各省区之面积,重加堆算.而旧者仍之,最近乃命会威将全国各省区之面积,重新全部计算,并将各种高度,及各县分县之面积,依次计算似为地理上及一切统计之根据,现先将此次…  相似文献   

20.
一诗与音乐是一同诞生的,诗、歌、舞三位一体的艺术毫无例外地出现在世界上任何民族最初的艺术中。这种艺术形式除了由于生产力低下、物质生活简陋必然形成的艺术现象,还有其审美倾向一致性的内在原因。《毛诗序》中写道:“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说明诗、歌、舞都是用来传达感情的,而在情感渲泄的程度上,歌、舞是诗的延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