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唐阿楠  陈立东  王聪  房迪 《科技信息》2012,(15):448-449
本文在分析综述国内外研究动态的基础上,以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系为指导,概述了永吉县的自然状况和社会经济状况。在系统研究永吉县土地利用特点的基础上,研究永吉县土地利用与土地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土地利用程度变化等方面分析了永吉县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特征,揭示永吉县土地利用变化规律,并且对永吉县土地利用的结构进行评价,分析了影响永吉县土地利用变化的因素_1_。本研究通过永吉县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旨在探索适合永吉县合理配置土地资源,调控区域人地矛盾关系,确保县域经济持续发展.以期对永吉县土地资源利用管理和地方经济发展战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差异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艳  梅昀 《科技信息》2010,(1):309-309
土地集约利用差异研究对于提高城市集约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参考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文章综述了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差异研究现状,详细阐述了影响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差异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构建乡镇企业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模型,寻求缓解乡镇企业发展过程中建设用地指标紧张、土地过度利用等现实矛盾的途径,实现海龙村乡镇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研究方法:资料分析和数学模型法.研究结果;通过数据分析得出了该村乡镇企业经历了土地的低度利用、适度利用、集约利用和过度利用四个阶段;该村乡镇企业土地利用集约化程度较高,但存在过度利用的风险.研究结论:提出了有助于提高乡镇企业土地利用集约水平的三大措施,即内部调整优化措施、外部拓展优化措施和产业升级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4.
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不仅是城市土地持续利用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将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由理论向实践推进的必经环节和重要过程.界定城市土地持续利用水平的评判标准、构建科学适用的城市土地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恰当的方法对城市土地持续利用水平进行测算,是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结果具备客观反映性、现实指导性的保证.本文从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的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评价方法的选择等方面对国内外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进行了综合研究与分析,并总结了已有研究的共识与不足.最后,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农用地集约利用相关内涵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PSR模型的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因子分析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对渝北区2001-2010年的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渝北区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呈显著上升的趋势,增幅先速后缓,与实际情况比较吻合.②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增幅是有限的,单纯增加投入并不一定提高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6.
在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太原市为研究对象,对太原市土地利用现状组合结构进行了分析,为研究太原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特征和规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太阳能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太阳能的利用技术已是当今世界各国探索新能源、利用新能源,进行节能、环保的重要研究项目之一.本文介绍了太阳能资源的特点,国内外研究现状.论述了太阳能利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最后预测了太阳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以重庆市北碚区各乡镇的湿地利用类型为研究对象,依据该研究区的社会经济土地数据和湿地利用变更数据,采用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及土地利用相对变化率模型,对研究区域1999-2007年间各乡镇的湿地利用类型动态变化情况和驱动力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这8年间北碚区的湿地总体面积在不断的减少,其中以人工湿地减少的最多,特别是灌溉水田和望天田减少的面积占了研究区湿地减少总面积的99%;另外,研究还表明,湿地面积的减少与气温升高和人类活动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9.
废弃羽毛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废弃羽毛资源化利用的方式和途径,对微波法促进废羽毛制备氨基酸及资源化利用进行了展望.指出了改善即时控制,加强微波化学反应及机理的研究,并继续羽毛水解后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利用是其主要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一类具有垂直传染的SEIT结核病模型,利用Lyapunov函数和LaSalle不变集原理研究了系统无病平衡点的全局稳定性:利用Jacobian矩阵研究了地方病平衡点的局部稳定性,并利用Matlab数学软件,通过数值模拟,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了仿真.  相似文献   

11.
园柱壳的裂纹问题,特别是在压力容器中,显得非常重要。大量事实说明,压力容器的破坏,主要是裂纹的扩展所导致的。因此,研究这一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在以往的工作中,大都利用数值法求解园柱壳微分方程。本文是直接用微分方程法求解,其结果与Folias的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2.
基于扩展有限元法的Ⅰ-Ⅱ复合型裂纹扩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扩展有限元法(XFEM)研究了Ⅰ-Ⅱ复合型裂纹扩展问题. 对于裂纹面间的力学行为,用内聚力模型(CZM)进行了描述. 推导了引入内聚力模型后扩展有限元法的单元刚度矩阵,研究了加载方向对紧凑拉剪试件复合型裂纹扩展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加载方向对裂纹起裂角影响较大,试件的最大承载力随着加载角度的增大近似线性增加;同时,在不同加载角度下数值模拟得到的裂纹起裂角和力-开口位移曲线与实验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薄壁压力容器焊接接头疲劳试验报导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双轴拉伸疲劳裂纹扩展行为。探讨疲劳裂纹产生机理、扩展方向及影响疲劳裂纹扩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述了Newman疲劳裂纹闭合模型的基本原理,探讨了实现疲劳裂纹扩展数字仿真的几个实际性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编制了仿真软件。利用此系统,在输入了材料基本力学性能、试样尺寸和载荷参量后,可实现对疲劳裂纹闭合力及裂纹扩展速率的预测,同时可直接获得完整的试验曲线。40Cr调质态试样的试验结果表明,仿真具有较好的预测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古建木梁在外力作用下很容易产生水平裂纹.为保护古建筑,采用XFEM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水平荷载作用下古建木梁的裂纹扩展特性.基于木材材料特性,仅考虑木梁沿水平向产生裂纹,建立了含裂纹木梁的简化有限元模型.在顶部施加了水平位移荷载,研究了裂纹扩展过程中木梁应力、变形及裂缝的变化特征,讨论了不同因素对裂纹扩展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荷载步增大,木梁变形峰值增大,但表现不明显;木梁主应力峰值明显增大,且发生在裂尖附近;增大外荷载时,木梁应力峰值增大明显,其裂纹容易产生扩展;增大裂纹初始长度时,木梁受力性能变化不大.此外,采用有限元法中的XFEM技术可提高古建木梁裂纹扩展研究的效率,并进一步深入分析结构裂纹扩展失效机制,从而为古建筑保护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6.
基于混凝土中钢筋均匀锈蚀及锈蚀产物仅仅填充且填满锈胀裂缝的假设,考虑混凝土与钢筋介面锈蚀前后的变形协调条件,以及保护层裂纹界面的部分承载能力,建立了带箍筋混凝土构件锈胀开裂模型,并通过直流阳极极化加速锈蚀试验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对于箍筋间距100 mm及150 mm两种工况,裂纹宽度实测值与模型预测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更好地处理天然裂缝影响下水力裂缝的扩展模拟问题,提出了区域置换与破损单元的概念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包括裂缝内流体运动、地层流体渗流和储层应力变形的水力裂缝扩展理论模型方程,运用图形建模数值方法,分析得到低渗透岩石天然裂缝对水力压裂裂缝开展的影响:天然裂缝对水力裂缝端部应力场的改变形成混合裂缝扩展形式;位于水力裂缝端部拉张区域的张性天然裂缝,因为压裂液漏失和因路径改变产生的摩阻力,造成水力裂缝内有效驱动压力耗散,影响了水力裂缝的扩展。裂缝监测报告与数值分析结果一致,验证了数值分析的方法和结果。  相似文献   

18.
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是判断裂纹扩展和结构失效的重要标准,探究拉伸荷载下圆孔与裂纹相互作用的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对材料断裂准则和残余强度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叠加原理和弹性力学初始解,采用Westergaard应力函数求得单轴拉伸圆孔板孔边裂纹应力强度因子的积分方程,使用切比雪夫多项式得到积分方程的近似解,运用Exponential函数对近似解修正得到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修正解;运用Abaqus对同一问题进行模拟分析并与修正解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了裂纹尺寸、圆孔半径、裂纹位置角以及裂纹倾角对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修正解与Abaqus模拟解基本吻合;应力强度因子随裂纹尺寸和圆孔半径增大而增大,随裂纹位置角和裂纹倾角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47根受纯扭T形、L形和I形梁的试验结果,分析研究了钢筋混凝土组合截面梁,特 别是T形梁的破坏形态、抗裂性、强度和刚度等性能,提出了钢筋混凝土组合截面梁的刚度、开 裂扭矩和极限扭矩的计算式.验算了国内外54根钢筋混凝土T、L和I形梁,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吻 合程度较好.  相似文献   

20.
确定应力强度因子的实验-计算混合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个新的、由光弹性与权函数两种方法相结合确定应力强度因子的混合法.用此方法求解了单圆孔有限宽板孔边单侧有一水平裂纹、双圆孔无限宽板中心有一水平裂纹受均匀拉伸和具有单边垂直裂纹的半圆形板受三点弯曲时的应力强度因子,并与文献作了比较,两者符合良好,为断裂力学的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了一个经济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