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五代马楚国的马殷在长沙市修建了开福寺,崇信佛教禅宗中的临济宗。是想借此为长年征战赎罪而祈福,也是为晚年享乐开辟新场所,更是为驯服老百姓寻找“牧师”。  相似文献   

2.
临济是我国唐代高僧,释迦牟尼38代传人,世界佛教临济宗之开山鼻祖,信徒遍天下。史籍皆载临济故里在曹州南华,但唐代曹州南华在今何处,需确指地望。作者通过查阅资料和实地考察得出结论,唐代曹州即今山东省菏泽市,曹州南华即今菏泽市牡丹区李庄集。  相似文献   

3.
德光不仅是一位佛教思想家和实践家,同时又是一位教育家。他是历代新喻籍僧人中最出色的一位。他天姿聪颖,少壮出家,参悟佛法,观机逗教,为临济宗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他法嗣遍布海内,甚至远播东瀛。他名满当时,广结善缘,与皇帝文臣有着广泛的交往,并留下了一些佳话。  相似文献   

4.
唐宋是常德禅宗发展的鼎盛时期,在常德活动的禅宗高僧见于《灯录》、《僧传》的有60人,主要分布在沅水流域和澧水流域的下游地区。禅宗传入常德,最早始于澧州慧演。药山惟俨和德山宣鉴,是禅门曹洞、云门、法眼三宗发展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曹洞宗与云门宗,是在常德活动的最重要的宗派;临济宗黄龙、杨歧二派是常德禅宗的最后宗派。常德的重要禅师还有夹山善会、洛浦元安、钦山文邃、德山缘密、梁山缘观等。  相似文献   

5.
入宋日僧荣西返日后开创了日本临济宗,传承和发扬了六祖慧能的南禅宗思想.其思想于室町时代随着禅宗世俗化的脚步进入日本文学领域."俳圣"松尾芭蕉师从临济宗佛顶和尚研习禅法,其俳句作品接受和弘扬了六祖慧能思想,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学风格"蕉风",将俳句文学推向了巅峰.  相似文献   

6.
六祖惠能是禅宗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他是中国禅宗的真正创建者,被指称为肉身菩萨。惠能坐化后,首开以肉身为胎塑成夹纻真身像的风气,这是与佛教本土化后其葬俗的演变有密切关系。其真身坐像对其身后树立南宗法统地位的运动及佛教肉身崇拜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7.
知讷是高丽时期禅宗佛教的代表,是韩国曹溪宗的创始人。他的禅学思想,在理论上以“真心”说为基础会通禅教,提出禅教一致观;在修行上提倡“顿悟渐修”和“定慧双修”。同时,他引导了韩国佛教净化自身的定慧结社运动,给消沉的高丽禅宗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后期的韩国佛教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8.
黄庭坚号“山谷”,已为大有耳熟能详,对于他取号的时间与背景,历代也不乏记载与说明,但此号中的禅学背景与蕴涵的禅学意义,尚不为所注意,本文从分析黄庭坚的《题五谷石牛洞》诗入手,指出他和禅宗,特别是与临济宗的关系。这对理解黄庭坚的思想应该不无意义。  相似文献   

9.
禅宗,佛教中国化的一个典型,它源于由西域东传而来的印度佛教,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于隋唐之际脱胎成形,它标志着佛教中国化的演变与完成。禅宗所具有的中国特色,使它成为唐宋以降,影响十分广泛的佛教宗派。 一 隋唐时期,佛教盛行,宗派林立,凡能开宗立教,都各有其特点。然而无论天台宗、净土宗、唯识宗、律宗、华严宗、密宗,抑或禅宗,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佛教的中国化。禅宗在中唐以后形成和流传决非偶然,它是中国社会发展的结果,也是隋唐时期政治、经济  相似文献   

10.
禅与宋代审美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美主体的审美取向往往取决于传统文化素养的生活境遇。宋代的审美主体的审美活动同样离不开传统文化和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制约。作为一种文化形态的宗教,不能不对审美主体的审美取向产生深刻的影响。禅宗是宋代中国佛教的主流.因此对其影响极为深刻。我已澹然志世味蒲团纷帐只依僧禅宗--完全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始建于中唐,分为南宗(慧能的盲溪禅)、北宋(神秀的东山法门),经武宗会昌(845年)灭法,曹溪排成为唯一盛行的佛教主流,几乎囊括和融化了其他各宗派.所有寺院差不多都变为排院;不少其他宗板的大师转为弹师,如天台宗智…  相似文献   

11.
厂(音an安)石和尚是清代著名的佛教思想家和禅宗大师,是贵州西部临济禅宗佛教的代表人物.研究其禅学思想,对于了解和研究贵州佛教文化思想大有补益.一、厂石生平传略厂石,(生于1643—约寂于1717年前后),法名如圣,厂石乃其字,贵州习安(今安顺)人.厂石俗姓程,在襁褓时便体弱多病,父母因之将他寄名于安顺西秀山圆通寺,4岁时被赖出家,礼国通寺明心和尚为师.6岁时,父殁师亡,随母到普定城南工真山寺,依名僧竺怀习佛.20岁时,随竺怀人滇,先后参礼纯峰、余山、济舟、平木诸尊宿.康熙二年(1663年)厂石入昆明五华山寺,在…  相似文献   

12.
被誉为“荆州丛林之冠”的湖北当阳玉泉寺在中国佛教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它既是中国第一个佛教宗派天台宗的祖庭之一,又是禅宗北宗的祖庭.此外玉泉寺还与其它佛教宗派如律宗、净土宗、禅宗南宗等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隋唐之时,玉泉寺高僧辈出,国师云集;诸宗竞秀,蔚为大观,是当时全国的佛教中心之一.  相似文献   

13.
唐宋时期是我国禅宗发展的重要时间段。唐代禅宗初现,此时期出现对于中国禅宗乃至佛教拥有重要影响的人物和著作。宋代则是禅宗统治中国汉传佛教的时期。在这种特殊的历史、政治背景下,研究中国禅宗寺院建筑的布局特征。  相似文献   

14.
刘禹锡与佛教及其诗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禹锡作为中唐重要的哲学家、文学家,其受佛教思想及禅宗认识思维方式的影响是颇为显著的。本文结合刘禹锡的生平事迹,阐述了他在不同阶段上接受佛教思想及其思维方式的特点和具体事实,探究了其诗论在意境问题上的独到见解和在思维方式上与禅宗认识思维方面的内在联系,为全面准确地把握刘禹锡思想及创作全貌提供必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禅宗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佛教,起源于古印度.慧能的禅宗才是严格意义的禅宗,是中国佛教史上的大变革,具体体现在其佛性平等、自心即佛、顿悟成佛的基本思想对佛教理论的全新突破上.禅宗对中国社会乃至日美等国都有重大影响.在当今社会禅宗仍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高峰原妙禅师是禅宗临济宗杨岐派的重要人物,其提倡的看话禅禅法影响重大。禅宗的种种参禅法门过程各不相同,高峰原妙的看话禅禅法提倡让学人通过参疑团问句,使心神凝聚精神集中,达到忘记身边一切,即起疑情的境界,在达到这种境界后,要求修行者继续坚持这种状态,最终达到开悟,洞见世界万物的本质,及其自性的目的。原妙的看话禅是一套系统的指导修行者实践修行的方法理论。  相似文献   

17.
神道教、禅宗佛教和儒家朱子学,先后成为武士道最主要的思想渊源。总体上讲,神道教构成祈求武运长久、战争胜利的思想意识,禅宗佛教充当敢于拼命、视死如归的修行体系,儒家朱子学则提供治国安邦、征服民心的政治哲学和社会伦理。武士道与作为日本文化构成要素的神道教、禅宗佛教和儒家学说,相互渗透、相互滋养、相得益彰的互动关系,也以事实证明了武士道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禅宗作为最典型的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其教旨与教义所构建。的境界学说最有代表性,其境界学说对禅宗中国化做出了贡献,使禅宗成为本土最具影响力的宗派之一。纵观禅宗所讲的境界学说,以期达到得大自在、无有障碍的境界,同时强调人的本性即佛性,佛性的开启就是如来藏(真如)的开启,这样才能有助于境界的提升。由此可知,禅宗境界突显出佛教所宏旨的本源境界,乃是对佛教境界的一种本源阐释,是对佛教境界的一种复归。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求法悟道、弘扬禅法以及创宗立派等方面论证了临济义玄与江西洪州禅之密不可分的关系。临济义玄因参学洪州禅而悟道,并承续洪州禅的思想,建立黄檗宗旨,强调自信自悟,主张无心无事。尤其重要的是,他创新洪州禅的禅修理念和接众方式,为他创建临济宗派奠定了充分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20.
禅宗以菩提达摩为中国始祖(达摩大师是印度禅宗第28代祖师,中国初祖),故又称达摩宗;因其得佛心印为佛陀之正统法脉,又称为佛心宗。本书第四章提到的慧能正是六祖,六祖慧能是禅宗的发扬光大者,提倡心性本净、佛性本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慧能以后,禅宗广为流传,于唐末五代时达于极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