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用硫酸富集物(其中硫酸/硫铵分子比在8.3以上)制磷酸及磷酸二氢铵的工艺条件及结果.试验证明,在萃取率、产物中五氧化二磷及三氧化硫浓度方面接近于硫酸法,基本解决了硫酸氢铵法所存在的问题。与其它硫酸氢铵分解磷矿的方法比较,本法有周期短、设备简单、磷石膏易于分离并可循环使用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我们在前两篇工作小结中,报道了用硫酸铵热分解的产物硫酸氢铵或焦硫酸铵,代替硫酸与磷矿粉作用制硫磷铵复合肥料的研究结果。因此,硫酸铵热分解的研究不仅有理论意义,而且有其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
从含硫浸出渣中回收元素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硫化锌矿在酸性氯化物溶液中氧化浸出产生的残渣进行了提硫研究。结果表明,使用硫化铵溶液从这种残渣中回收元素硫不仅技术可行、流程畅通,而且各项工艺指标较好。在试验研究条件下,硫化铵溶液处理该渣的溶硫率大于99%,热解提硫率大于93%,硫总回收率在92%以上。研究结果表明,硫化铵溶硫——热分解提硫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回收元素硫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碘硫循环制氢是高温气冷堆的工艺热利用的重要途径,可实现大规模、近零碳排放制氢,契合中国的双碳战略目标。碘硫循环工艺中的硫酸分解环节涉及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且需要在高温和腐蚀环境下进行,保障该环节的分解效率对提高工艺整体制氢效率十分关键,因此建立硫酸分解全过程的耦合计算模型对研究硫酸分解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建立了硫酸相变与两步分解反应的耦合模型,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对碘硫循环制氢中硫酸分解的全过程进行模拟,并重点分析了刺刀管式换热器内的催化剂颗粒尺寸对分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刺刀管式换热器内部的催化反应区域温度满足硫酸核心反应需求,内外管的明显温差促进了热量回收。硫酸相变过程虽较为短暂,但可以强化局部换热,此外两相段长度随流量增大而增大。硫酸的第1步分解与相变几乎同步进行,反应较为彻底,转化率较高。硫酸的第2步分解贯穿催化反应区域全程,该区域前半段的转化率较高。研究结果还表明,催化剂颗粒比表面积较大时,硫酸的综合分解率明显提升,最高可达85%左右。  相似文献   

5.
该文简述了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烟气脱硝原理,指出SCR脱硝过程出现硫酸氢铵对空预器的危害,详细分析了硫酸氢铵形成的影响因素,如高硫煤种、SO3浓度、硫酸氢铵的露点温度等。根据硫酸氢铵的特性提出了控制硫酸氢铵生成的方法和空预器发生堵塞时在线疏通的措施。通过控制SCR脱硝过程氨逃逸量和烟气中SO3生成量,减少硫酸氢铵的生成量;合理控制SCR脱硝装置在低负荷下的运行时间;为有效降低硫酸氢铵在空预器换热元件上的形成速率,做好空预器的改造。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用含水乙醇从硫酸氢铵中萃取硫酸的萃取效率和条件。在乙醇含水量、乙醇用量、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等因素中已确定乙醇含水量及乙醇用量对萃取效果的影响较大。所得萃取液中硫酸/硫铵分子比(?)者约达15:1,而在硫酸氢(?)中此比值为1:1。上述硫酸富集物可作为萃取磷酸的酸化剂。  相似文献   

7.
腐植酸类肥料是一种新型的、多功能的复合肥料,天然的腐植酸是由植物残体经过分解形成的,广泛存在于土壤、河泥、褐煤、煤矸石、泥煤,及其草灰、泥炭中。我县褐煤、泥炭资源比较丰富,腐植酸、碳、氢等含量较高,有一定的肥效。但大部分难溶于水。若经过晒干、粉碎、搅拌氨化,与钾、磷、钠、铵等物质化合,就易被植物吸收。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推动下,1971~1972年我们对试验推广腐植酸类肥料作了一些工作,天台化肥厂的同志,利用本地腐植酸含量较高的褐煤,晒干、粉碎、氨化,试制成功腐植酸铵肥料60余吨。据我县新中、平桥、红旗、丽泽、新建等社队试验证明,不论早稻、  相似文献   

8.
<正>“农一清”是一种高效多功能综合调控的液体复合肥料,是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被誉为第四代液体复合肥料首例,具有抗旱、抗寒、抗病、抗倒及座果、健生等特效作用.“农一清”含有天然抗旱增产物质,优良促座果结实物质,足量氮磷钾基质和适量的微量元素螯合物以及其他增效助剂等.总有效成份含量35—40%.石河子垦区于1990年由西北林学院应用化学教研室引进,当年进行肥效小区试验,91年组织4个单位进行肥效小区试验,92年引进、试制产品后在前二年试验基础上,又在6个单位按统一试验方案进行肥效试验,同时还进行了大田示范.现将几年的试验示范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采用密度泛函(DFT)方法,在B3LYP/6-31G(d)水平上研究了煤中非噻吩型有机硫的热解机理。分别对苯硫醇、二甲基硫醚进行量子化学计算,通过对键的Mulliken重叠布居数等计算结果的分析,得到了这三类非噻吩型有机硫的热解途径。计算结果表明,C-S键是热解引发键,含硫部分则较易于与氢自由基结合,以H2S的形式逸出。  相似文献   

10.
采用热重法对不同加热速率、氮气气氛条件下的麦秆失重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麦秆失重主要由水分析出、有机物热解和无机物分解等3个阶段组成,其中在无机物分解阶段还伴随有轻微的炭化;此外,随着加热速率增加,有机物分解的初始温度、终了温度、峰值失重速率对应温度等相应增加.利用双外推法推断了麦秆中有机物热解的最概然机理函数,发现麦秆热解可以用二级反应机理进行模化,同时,确定了麦秆热解的活化能、指前因子等反应动力学参数.对利用双外推法得到的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两者之间符合较好,但仍存在一定偏差.对引起偏差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导了用降膜法热分解硫酸铵制硫酸氢铵的工艺过程,固体硫酸铵融熔后,经降膜热分解器制取硫酸氢铵,其含量可达90%,收率85%左右。分解器是由高硅铸铁铸造而成,耐腐蚀性能良好。本法具有设备紧凑,流程简短,动力消耗小,产品成本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从硫化锌氧压酸浸渣中提取硫磺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褚丽娟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27):6661-6664,6687
采用硫化铵法从硫化锌氧压酸浸渣中回收单质硫,分别考察了在浸出过程中硫化铵浓度、浸出时间、液固比与浸出温度对硫浸出率的影响和蒸馏过程中蒸馏温度与保温时间对硫析出率的影响,从而得到回收硫磺的最佳工艺参数:硫化铵浓度2.5 mol/L,浸出时间10 min,液固比6:1,浸出温度25℃;蒸馏温度90℃,蒸馏保温时间30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进行全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硫磺回收率在95.8%以上,硫磺纯度在99.16%以上且质量符合GB/T 2449—2006工业硫磺合格品标准。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以低浓度氯乙醇、三甲胺、催化剂为主要原料合成饲料添加剂氯化胆碱的中试工艺研究,并且总结了中试工艺条件和应用试验结果。实验分别就物料比、加料方式、温度、时间、催化剂等对反应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取得了最佳生产工艺条件,使得产品收率达到了97%以上,并在某养殖场分别对猪、鸡进行了饲喂试验,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通过开展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系统中铵盐的热解及动力学特征研究,为固态铵SCR氨气生成及氨气供给系统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撑,采用热重实验和分解平衡压实验分析了3种铵盐的分解温度、分解速率等热解特性,利用等温法和积分法计算了氨基甲酸铵和碳酸铵的分解动力学参数。碳酸铵和氨基甲酸铵的受热分解就是在恒定温度下测定其剩余质量比与受热时间的关系,再在热重分析曲线中通过反应时间下的剩余质量比求得速率常数和反应级数。研究结果表明:氨基甲酸铵分解速率大于碳酸铵和碳酸氢铵;氨基甲酸铵分解反应级数为1/2,碳酸铵的为2/3,氨基甲酸铵活化能为56kJ/mol,碳酸铵的为62kJ/mol;氨基甲酸铵和碳酸铵均适合作为固态铵选择性催化还原(SSCR)系统还原剂的来源,氨基甲酸铵优势更明显。相比尿素SCR技术,固态铵SCR技术在发动机低排气温度条件下能够提供足量的还原剂,有效提高低温NOx转化效率。  相似文献   

15.
锌加压浸出渣浮选硫精矿汞硫分离富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锌加压浸出渣经浮选后的硫精矿中的汞硫分离、富集以及硫磺回收进行研究,确定硫化铵溶液浸出过程汞硫分离和浸出母液热分解回收硫磺的最佳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在常温常压下,(NH4)2S浓度为2.5 mol/L、液固比6∶1、时间10 min的浸出条件下,硫浸出率达98.66%,汞在渣中的富集率为93.8%,浸出渣中汞含量为原矿的6倍以上;浸出母液在热分解温度94℃、分解时间90 min的条件下,硫磺回收率在98%左右,硫磺纯度符合GB/T 2449-2006工业硫磺一等品标准;硫化铵试剂可循环利用,回收率为91.76%.  相似文献   

16.
无盐焙烧法提取石煤钒矿中V2O5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主要采用无盐焙烧法对暮石煤钒矿石进行焙烧和浸出研究。在700-900℃高温下焙烧.然后用硫酸做浸出分解试羽,在80-90℃条件下从舍钒石煤矿石中钢得硫酸钒酰溶液(浸出液),得到最佳焙烧和浸出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7.
为了得到用磷肥厂副产品氟硅酸和碳酸氢铵为原料制备白炭黑最佳工艺,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反应温度、配料比、搅拌速度、加料方式等对产品白炭黑比表面积和吸油值的影响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原料配比和加料方式是影响产品的主要因素,最佳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80℃,原料配比6.2:1,搅拌速度200rpm,加料方式采用以氟硅酸为底液,NH4HCO3 30分钟滴加完。在此条件下制得的白炭黑,比表面积大于235m^2/g,吸油值达到国标GB10517—89技术指标要求。平行实验结果表明,该最佳工艺条件具有良好的重现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了明矾石酸法综合工艺流程,着重研究用氨分解法及AACH法从中间产品铵明矾中制取超细α—Al_2O_3的工艺。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都能得到α—Al_2O_3,其颗粒度在0.5μm左右,纯度可达99.8%以上。α—Al_2O_3压坯在1660℃进行烧结保温1h,所得烧结体密度可达理论密度的95%。  相似文献   

19.
天然气还原热解硫酸镁制备高纯氧化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盐湖氯化镁和硫酸制备七水硫酸镁,将七水硫酸镁脱水得到无水硫酸镁.采用天然气还原热解无水硫酸镁得到高纯氧化镁.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还原热解温度、热解时间、硫酸镁的粒径和天然气气体流量对硫酸镁转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还原热解的条件.采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对还原热解产物进行分析和表征.氧化镁的最佳制备条件:热解温度为1000℃,热解时间为30 min,硫酸镁粒径为75μm,天然气气体流量为25 mL·min-1.温度是影响硫酸镁转化率的主要因素.在最佳制备条件下,硫酸镁的转化率达到99.27%,氧化镁的纯度达到99.5%,制取的氧化镁单分子均匀,表面为多孔蓬松,具有高比表面积.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6种云南磷矿在湿法磷酸无水物工艺条件下的酸分解反应性能.实验发现,在无水物工艺条件下,磷矿的酸分解反应性能要比在二水物和半水物工艺条件下的差;对尖山磷矿的实验表明,延长反应时间至4 h,只要液相游离硫酸浓度不大于3%,在无水物条件下,也能达到比较高的分解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