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3 毫秒
1.
本文从公共服务市场化政府作为的角度出发,对我国政府在公共服务市蝎化中所应发挥的重要作用进行思考。公共服务有效的市场化不仅需要政府"有所作为",更需要政府"有所注重"。政府应注重成为富有责任的"企业家政府"政府应注重成为追求结果的"绩效政府",政府应注重成为有所选择的"智慧政府"。  相似文献   

2.
体育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更需要多元主体的参与,政府可以通过体育公共服务的市场化制度创新服务供给模式。上海市杨浦区政府正是基于市场化制度安排创新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形成了补贴与项目委托相契合的供给模式,取得了很好成效,即政府引导与资助、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管理与运作、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与学校共同生产与提供、社区居民参与和协助的"补贴——委托——合作参与式模式"。这种模式既是居民体育需求的需要,也是转变政府职能、变革公共治理方式,构建新型体育公共服务提供体制与机制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利弊剖析及应对之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达地区在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中,主动顺应政府职能转变的大趋势,将部分公共服务项目实行市场化社会化运作,节约了行政资源,提升了城市品位,有效地增加了公共服务产品的供给。然而,公共服务在市场化社会化的实际运作中出现的公共责任缺失、经营亏损、资源闲置等问题,必然要求政府重新审视公共服务市场化取向的改革,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出现的问题,有效化解市场风险,从而使公共服务市场化向着健康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公共物品的单一政府供给并不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社会公共需求的扩张与政府有限供给能力的矛盾使得公共服务市场化已成为一种趋势。新公共管理发展了传统的公共服务模式,它将商业价值观念移植至公共部门而提高了管理效率的同时,却错置了公共管理中公益价值的优先性。因而有必要重塑公共服务市场化过程中政府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公共物品的单一政府供给并不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社会公共需求的扩张与政府有限供给能力的矛盾使得公共服务市场化已成为一种趋势。新公共管理发展了传统的公共服务模式,它将商业价值观念移植至公共部门而提高了管理效率的同时,却错置了公共管理中公益价值的优先性。因而有必要重塑公共服务市场化过程中政府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政府公共服务市场化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西方各国行政改革的主流。9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此相适应,政府公共服务民营化势在必行。但政府公共服务民营化存在一些限制性因素,主要表现为:政府政策的限制;政府职能转变的渐进性的限制;市场经济完善程度和私人资本自身力量的限制;政府和私人资本责任制约机制的缺失性限制;公众认同程度的限制。  相似文献   

7.
解开国家优势与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悖论应从有效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入手,在这一过程中不应一味强调政府从“划桨”到“掌舵”的转变,而应当提倡政府“以服务为业”,通过提高服务意识、培育有效竞争、融合民众参与式投资等途径,加快推进公共服务的市场化,解决公共服务供求失衡问题,以开创公共服务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8.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党的十七大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党的十八大也提出了要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在服务型政府构建的过程中,如何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是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要问题,而其中的关键点与难点集结于县级政府.构建西藏县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评价体系,是推进西藏服务型政府建设和贯彻落实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的客观要求,需要结合西藏县级政府的公共服务内容,建立县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评价模型,明晰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9.
经过30年的改革与发展,政府应当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不断加大力度促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从公共治理的视角来审视政府公共服务的提供问题,政府将不再是唯一的提供者和责任主体。在公共服务提供的过程中,公共治理与其有着天然的内在相关性。善治的实现,在公共服务的过程中给予公民的充分参与和监督机会,对于公共服务的有效性、充分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聚焦于环境保护、公共教育、公共医疗卫生、公共文体等领域,对东莞基本公共服务状况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经济地位的提升,东莞基本公共服务建设取得较大成效,同时,基本公共服务存在服务资源总量不足、服务质量不高、结构不均衡三大问题。在深入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扩大资源供给、提升供给质量、形成多元化供给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强化政府主体责任等对策建议,以推动东莞基本公共服务向更高水平发展。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垄断了绝大多数公共服务的供给,忽视了服务提供职能与服务生产职能相分离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政府面临着公共服务需求不断扩大与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断减弱的尖锐矛盾。以市场化为视角,可以管窥出我国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现状:公共服务的提供主体单一化、缺乏竞争性;公共部门的服务意识淡薄、服务观念滞后;公共服务的成本高、质量差、投入相对不足;公共服务的运行机制不健全;公共服务的手段陈旧、方法落后等。  相似文献   

12.
政府公共服务外包作为促进公共服务供给多元化的一项制度改革,被西方国家广泛采用,然而我国由于制度环境尚未完全形成,政府在实施服务外包的过程中存在着公共服务界定不清、非营利组织发展遭困,政府监管和服务意识缺失、程序不规范等问题,甚至引发权力寻租、腐败、损害公众利益等风险.为此,必须通过法律规制,明晰公共服务外包的范围、界定政府、非营利组织和社会的责任边界,以保障公共服务外包的良性运作与推广.  相似文献   

13.
当代社会背景下,政府功能的政治性已让位于社会性,即政府的首要职能是提供公共服务。同时对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予以必要的管制。由于未能完全摆脱传统计划体制的束缚,政府管制过多、过滥与不足并存,使政府的公共服务不能有效的满足社会的需要。因此,需要依据无为而治的思想、以改进政府管制为切入点、加强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依赖于社会、经济、政治的协调发展,由于我国现阶段所面临的困难还很复杂,需要科学、全面地认识和把握现阶段我国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路径。在社会层面,要消除身份传统的影响,建立公民社会;"以人为本",重塑我国体育核心价值取向;切实保护弱势群体体育利益;大力发展弱势群体的体育非营利组织。在经济层面,须加快政府向市场的分权,推进体育公共服务市场化;完善和规范政府间纵向财政关系、积极推进体育公共财政管理改革;加大对体育公共服务的投入,首先保证基本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一视同仁的体育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建立无差别的体育公共服务成本分担机制。在政治层面,要加强政府转型,建设服务型政府;加快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建立群众体育需求表达机制;取消全运会,让地方政府"眼光向下";明确划分各级政府的事权和财权。  相似文献   

15.
现代社会存在着大量的公共事务管理活动,政府虽是这些管理活动的核心主体,但政府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提供全部的公共服务和产品。因此,在政府之外需要非政府组织的参与和承当其一部分职能,这样才能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同时,非政府组织也不是万能的,许多问题也制约着它的发展,所以,非政府组织的制度创新显得迫切和重要。  相似文献   

16.
在科学把握体育公共服务内涵及特征的基础上,对当前黄冈市体育公共服务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体育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明确政府主体责任、改变服务模式,增加经费投入、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体育设施建设力度,加强绩效评估、提高服务质量等方面对黄冈市体育公共服务发展路径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7.
农村公共服务监管是针对政府和市场双重失灵而提出的。随着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逐步变化,建立健全农村公共服务监管体系成为现实需要。当前我国农村公共服务监管中,政监合一、管办不分的现象较为普遍,监管规则、执行机制尚不完善,问责机制也不健全,亟待解决。从长远来看,监管应该成为一种独立的公共服务,监管机构应成为独立的公立法人而与行政部门脱钩,同时政府应将一部分监管职责从行政部门转移到协会组织,形成多层次、多主体参与的现代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8.
在行政体制改革历经三十年后的今天,政府角色有了明确的定位:“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责任政府也是一种服务型政府,中国长期以来在责任政府的道路上艰难前行,但是行政问责制度化、法律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法学界对行政问责进行了不同角度的探讨,本文试从安全责任事故管理的角度谈行政问责的现状,在对实践归纳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安全责任事故管理中问责的理论基础并提出完善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在公共服务上存在着资金缺乏的困境,另一方面许多公共服务设施又有闲置。究其缘由,对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解存在过度绝对化的倾向,使公共服务能力难以提升。同时,对政府职能的理解又存在偏颇解读。要改变这种困境需要财政制度价值导向和行为导向的科学化、究善多元化的公共服务体系、科学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20.
既要为经济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又要为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和有效的公共服务,这是现代政府基本职责。公共服务是政府管理职能的主要内容,为公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是政府的责任,因此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效率就成为政府体制改革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