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针对人体生物医学信号的特点,以ARM处理器LPC2138为核心,结合嵌入式操作系统研究了一种实用的便携式心电信号检测系统。设计了硬件检测电路,将微弱的心电信号进行采集、放大及滤波后提取出来传至ARM处理器进行处理与分析,并将心电波形显示在LCD显示屏上。实验测试表明,该系统能全面实现对心电信号的检测,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火焰光度法原理及其整个控制系统的分析,介绍一种基于ARM的智能型火焰光度计,它采用ARM系列微控制器LPC1752作为系统的控制核心,使用高灵敏度光电检测器进行信号检测,采用大液晶屏显示,操作方便灵活。给出系统软硬件设计方案,并对其实现方法和关键技术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针对大型周界安防预警系统,提出了一种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信号采集系统设计,主要基于ARM+FPGA的嵌入式平台实现。根据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信号的特点,数据采集系统以FPGA为主控制器,实现了脉冲波和连续波的双通道并行信号采集。FPGA接收ARM传送控制命令,采集硬件信号控制采样芯片AD9430和AD9203转换的数字信号,并将采集到的数据暂存于利用FPGA的IP核生成的FIFO缓存中,等待传送给ARM处理器。ARM处理器主要负责提供前端FPGA采集的各种参数并接收FPGA发送过来的数据。该数据采集系统中,ARM处理器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互联接口的设计是关键,主要是在内核层设计FPGA设备驱动,利用ARM的外部总线接口完成数据的传输。将数据采集系统应用于光纤监控预警安防系统,可以检测到脉冲波和连续波信号,提高系统实时性,为分布式光纤安防预警系统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针对核辐射环境的监测,设计了一种基于ARM的嵌入式γ射线检测系统,该系统采用ARM嵌入式系统对环境γ射线进行实时监控.给出了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并对开发过程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阐述.该系统为某核信号检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朱艺 《科技信息》2010,(30):131-132
本文详细介绍了一种电网谐波检测系统。描述了该系统的工作原理、硬件电路和软件设计。该系统是一种基于ARM嵌入式的电网谐波检测系统,它以ARM处理器为平台,可以实现三路输入信号的电压谐波等参数的检测,同时还具有监测数据统计分析,与上位机通信、显示及报警等功能。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机械工程领域发生故障时出现的振动现象,提出一种能同时获得振动信息的加速度,速度和位移的高性能便携式在线检测系统。该系统采用并行处理的双核芯片OMAP5912,运用OMAP5912中的DSP核对设备运行中的振动信号实时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传给ARM处理器,通过LCD显示,并在其中加入一套可扩展的故障诊断专家系统。通过仿真和实验检测,验证了对于20Hz到10KHz的宽幅振动信号所给出的检测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设计了一款基于ARM & Windows CE及FFT算法的锚杆无损检测系统,介绍了硬件电路设计方法,包括信号采集模块、A/D转换模块、液晶显示模块、电源模块;在软件设计中,完成了Windows CE操作系统的定制以及应用程序设计,并对设计方法和数据FFT分析方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ARM处理器声音导引系统控制的智能小车设计方案,包括系统组成、工作原理、硬件搭建、软件设计及系统测试等。智能控制系统利用音频为媒介,通过nRF905无线模块发射与接收音频信号,利用ARM7芯片处理音频信号时间差,计算出目的地和小车当前位置相对位置;最后ARM7发出控制指令,控制小车驱动,引导小车向目标移动。小车移动过程中,ARM7根据无线模块接收的实时音频信号,不断修正控制参数,直至到达目标位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嵌入式ARM处理器和嵌入式操作系统Linux的FM广播的监测接收机软硬件设计方法.利用FM数字解调芯片对监测点的FM信号进行接收,并把FM的信号的监测参数和解调后的音频信号通过网络回传到监测中心,以实现对FM覆盖质量的实时监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嵌入式ARM的开放性结构,在改变相应的信号接收解调模块后,可以实现对DTMB、CMMB等系统的实时监测.  相似文献   

10.
基于ARM的网络对讲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RM是一种16/32位低功耗高性能微处理器,能运行实时多任务的32位WindowsCE操作系统.基于ARM/WindowsCE的嵌入式系统已广泛应用于许多不同的领域.介绍了基于ARM的嵌入式系统在网络语音通信中的应用,以及如何为WindowsCE建立开发平台和设计基于ARM11微处理器WindowsCE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应用开发.系统终端使用DM9000网络芯片实现网络信号的传输,采用WM9714实现语音信号的采集和编码,设计了以ARM11嵌入式系统为终端的网络语音对讲系统,并且提供了友好的用户操作界面.  相似文献   

11.
刘畅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8):1713-1716
副瓣电平是相控阵天线系统完成抗干扰、减弱背景杂波影响、对抗反辐射导弹的任务的一个重要指标。设计合理的口径分布函数是降低副瓣电平的有效手段。通过分析密度加权法在设计口径分布函数中的误差,采用多阶密度加权法对直接密度加权稀疏阵进行了改进,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为改善IP电话的话音服务质量问题, 设计一种集无线数字语音的实时交互和语音记录功能于一体的具有良好音质的嵌入式语音终端。选取ARM Linux嵌入式系统作为语音通信的平台, 利用流媒体协议进行WiFi网络环境下数字语音的实时传输, 采用Speex语音引擎实现数字音频的编解码, 并利用Speex的预处理功能和回声消除功能提高话音的质量。测试结果表明, 当通信距离小于20 m时, 该语音交互系统具有良好的实时性, 话音流畅, 并且具有高质量的音质, 消除了通话中的回音并使噪声得到很好抑制。  相似文献   

13.
APD线阵激光雷达多路飞行时间并行测量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论文设计并实现了8路高精度时间间隔并行测量系统,解决了1×8APD线阵激光雷达同时测量8路激光回波飞行时间的问题。系统硬件由计时板和控制板组成,具有互换性和扩展性;计时板包含1片可测量8路激光飞行时间的TDC-GPX芯片;控制板包含1片ARM STM32处理器,用于配置TDC-GPX芯片、读取测量数据、并上传数据至PC机。系统软件采用事件驱动模式编程,并融合了循环FIFO数据结构与中断技术。由测距实验及数据分析表明:该系统稳定可靠,不同通道距离测量一致性误差小于2ns。  相似文献   

14.
基于ARM/DSP嵌入式系统ARM模块软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RM/DSP平台是采用ARM7和DSP双CPU构建的嵌入式系统开发平台.ARM模块部分是其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系统中ARM模块主要负责系统控制部分,由于ARM的接口丰富,因而其接口电路驱动软件设计复杂,详细介绍了嵌入式系统中ARM模块硬件接口驱动软件程序的设计.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AR模型的Y u le-W a lker方程和对称矩阵分解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对称矩阵分解理论的AM模型算法.该算法研究有关AR模型阶数p的选择,讨论AR模型的其它求法.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算法的AR参数能有效提高频谱分辨率、改善方差性能、提高频谱估计的精度.  相似文献   

16.
由于ARM测角误差对其命中精度和杀伤概率有显著的影响,因此,攻击ARM载机时对于地空导弹存在最近安全关机距离和最近安全关机时间,基于此,文中提出了地空导弹攻击ARM载机最佳区域的概念。通过地空导弹攻击ARM载机仿真模型的构建,得出两种不同ARM平均飞行速度下垂直最佳区域和水平最佳区域剖面图。  相似文献   

17.
基于ARM嵌入式操作系统定位终端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基于ARM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利用ARM的强大功能实现了卫星定位系统(GPS)车裁定位系统终端的开发。对系统的模型和设计方案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重点描述了如何利用ARM实现车裁定位终端。通过测试证明该定位终端定位精度高,工作稳定,实时性强,能够完成其定位导航功能。  相似文献   

18.
两点源诱偏反辐射导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反辐射导弹的诱偏原理,针对反辐射导弹导引头的局限性,结合现有的等功率非相干两点源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完善了反辐射导弹失控后攻击目标辐射源的两点源诱偏模型.基于导弹运行轨迹,分别建立了导弹沿中垂线入射和以一定角度入射的动态跟踪模型,在此基础上对两点源干扰下的反辐射导弹误差距离进行了探讨.通过仿真对提出的模型进行了分析验证,详细地研究了测角精度对两点源间距选择和诱偏误差的影响,对提高有源诱骗系统的作战效能有指导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ARM嵌入式系统在GIS在线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满足IEC61850标准对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及智能设备提出的互操作性、实时性和稳定性要求,将32b处理器ARM(advancedRISCmachine)及嵌入式操作系统uClinux引入封闭式组合电器(GIS)的在线监测领域。根据GIS在线监测的需要,设计了以太网通信和CAN(controllerareanet-work)总线通信的硬件电路及软件。应用测试结果表明:基于ARM和uClinux中TCP/IP协议栈的以太网通信,可以实现GIS在线监测系统的互操作性,并保证在通信功能上的长期稳定性;以ARM为核心的嵌入式系统硬件,可以保证监测装置的稳定性、实时性和可扩充性。故基于ARM和uClinux的GIS在线监测系统可以满足IEC61850标准对互操作性、稳定性和实时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