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三十年改革探索和实践,带来了中国社会的历史性巨变,社会主义逐步走上了一条成熟理性的发展道路。本文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为背景,从历史、现实和未来三个层面,探究了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历程和价值取向,一是从历史看,改革开放是摆脱思想束缚,对传统社会主义的创新;二是从现实来看,改革开放是基于现阶段基本国情,对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再造;三是从面向未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开创性的事业,当代中国和世界正在发生历史性深刻变化,改革开放仍是一个不断探索、深化对社会主义认识,推进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从社会科学理论的本身特征看,它具有鲜明的系统性特征。基于对社会科学理论的系统性认识与理解,中国管理模式理论的发展,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预测:一是,从科学角度看,中国管理模式理论的发展应用价值将另赋予科学的特征;二是,从社会科学角度看,新的经济社会管理实践,将有力地推动中国管理理论的发展;三是,从社会发展角度看,中国管理模式理论会成为中国的“软实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毛泽东的自觉能动性理论的形成发展过程、基本内容、以及对它的评阶,指出对于夺取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尤其是对于推进当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4.
探析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旗帜的历史发展演进,揭示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确立的理论旗帜的精神实质和内在逻辑统一性,对于新时期全党统一思想,凝聚人心、汇聚力量,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某种因果规律形式和特点。重提“历史周期率”既是中国共产党对自身执政合法性的危机意识和可持续性的责任意识的反映,又是践行人民当家做主的现实要求。人民监督和党的自我革命这两个答案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人直面长期执政和治国理政之问题的积极态度、制度自信和解答能力。党领导下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内在地包含人民监督和党的自我革命这两个答案,保障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全面展现了从人民监督到党的自我革命再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内在发展逻辑,有效解决了“历史周期率”这一历史政治难题。反思“历史周期率”与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关系不仅对于理解和把握中国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创新大有裨益,而且对于深入推进现代化国家治理能力建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各项事业也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新的历史社会条件下,深化中国管理模式研究,推进中国管理模式,具有重要意义。这是因为,中国管理模式具有重要的时代功能。具体来看,推进中国管理模式,对于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推进中国文化发展,实现社会发展,加强政治文明建设,提升中国的核心竞争力,都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潍坊学院学报》2014,(3):74-76
中国梦在当下产生并引起轰动,并不是由于偶然因素造成的,而是中国历史发展合乎规律的必然结果。它建立在中国深厚的历史文化和坚实的现实基础之上,是解决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的各种问题的总钥匙,也是迈向未来更高级的社会主义新阶段的有力支撑。深刻认识中国梦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巨大作用,是充分发挥它的引领功能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8.
中国梦研究的三维方法,即历史方法、现实方法、未来方法。所谓历史方法,就是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从哪里开始。通过回顾"落后挨打"之恶梦、"解救中国"之寻梦、"中国道路"之圆梦,说明中国梦在时间上相继。所谓现实方法,就是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方法,按照实践的发展来推动中国梦的践行与发展。通过考察国家制度现代化、社会运行法治化、公民生活人道化,说明中国梦在空间上并存。所谓未来方法,就是形成走在实践前面的预测方法。通过预测未来美好前景、设计未来两岸统一,模拟未来理论形态,说明中国梦在战略上可测。  相似文献   

9.
对20世纪50年代中国选择赶超战略是否正确,国内外学术界一直有着不同意见。但是对历史问题的研究需要呆取历史主义的态度。中国之所以在20世纪50年代呆取赶超战略,是由当时国内外的历史环境和人们的认识水平所决定的,有着内在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其中社会主义制度优越论、后发优势理论和世界历史发展的不平衡原理,是中国实施赶超战略的理论基础;中国国情是实施赶超战略的内在根据,国际局势是实施赶超战略的外在西素。可以说,中国实施赶超战略是根据当时国情所能采取的最好发展战略之一。  相似文献   

10.
历史学与国情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是现实发展的依据和基础 ,现实是历史发展的结果和延续。今天的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发展 ,要认识今天中国的国情 ,就必须对历史的中国进行全面而深刻的研究。历史学在国情认识中的作用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11.
该文依据党的十六大关于“理论创新”的精神,运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观点,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前提、内在根据、基本途径、鲜明特点,以及取得的重大成就等问题作了初步阐释,以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文件管理模式的逐渐变化演进体现了由分散走向集中的趋势,这种趋势是伴随着社会的变革而产生的,是伴随着人们对文件管理模式认识的不断深入而推进的,经历了生命周期理论、一体化理论、连续体理论及集成管理理论。  相似文献   

13.
高职大学生文化价值观的建构遵循人的认识从感性到理性再到实践的规律,是一个从理论的感性自发到道路的理性自信再到主义的实践自觉的嬗变过程。对于高职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采取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原则,运用原理和方法论去指导实践;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教育,必须坚持把历史和现实结合,培养历史共通感,用事实说服人;进行科学社会主义教育,必须把学生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联系起来,通过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践实现个人的文化价值理想。  相似文献   

14.
数学发展简史及未来趋势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鸿基  刘刚 《科技信息》2012,(4):129-130
数学家庞加莱说:"如果我们要想预见数学的未来,适当的途径就是研究这门科学的历史和现状"。他敏锐地指出了数学史在数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对于数学的概念和理论,如果知道它的来龙去脉,了解它的现实模型和实际应用,就会对它有更深刻的认识。因此,研究数学发展史,可以总结历史上数学兴衰的经验教训,掌握数学发展的规律,继而预测数学未来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文章试图通过聚焦柯文先生对义和团运动的研究,剖析其运用心理学、比较宗教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等跨学科的理论方法,研究历史记忆与现实之间的复杂关系。通过分析义和团运动引用的跨学科研究方法,最终对此事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这对于理解历史记忆与现实重构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6.
牟振 《科技信息》2010,(18):I0059-I0059
高校创新型班集体构建的必要性是建立在现代社会发展对于高校管理与建设的新要求以及高校教育的发展与变革的基础上的。创新型高校班集体构建模式实质上是从"管理模式"和"班风建设"两方面,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辅助利用完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等手段,改善学风建设,引导学生加强主人翁意识,并合理地运用民主权利。此构建模式旨在推进高校班级民主管理进程,引领未来高校班集体建设新理念。其中高校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具体措施包括: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关注学生需要,进行和谐的师生情感沟通;以制度建设为班级建设的有效载体;培养学生自主管理意识;确立三位一体的班级管理模式;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构建良好的班级文化。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旗帜鲜明讲政治、不断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系统的党的政治建设思想理论体系。对其科学内涵,本文认为要从理论、历史和实践这三个维度去理解和把握。从理论维度来认识,旗帜鲜明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从历史维度来认识,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重要优势;从实践维度来认识,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新的历史起点上统筹推进"四个伟大"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8.
成功的管理涉及到三个基本问题:即管理目标、方法手段、及管理对象。情与法是构成管理模式内在的逻辑结构和基本框架。中美管理模式的差异在于美国的管理模式强调规则、秩序和逻辑程序,中国的管理模式以“静思”习俗、“家”本位、道德准则、“重义”网络为特征,但缺乏理性,因此,纳情于理,移情于法应是中国管理模式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站在历史发展和时代要求的高度,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进行理论思考。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统一的观点认识基本分配制度;用对立统一的观点认识收入分配中的利益关系;用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观点认识收入分配差距;用联系的观点认识收入分配问题的解决方法。回顾和总结江泽民同志的收入分配思想及其分析问题的科学方法,对于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社会的收入分配问题和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尝试从生产关系的角度对经济伦理进行解说.生产关系中的经济层次和道德层次的内在关系从逻辑上揭示了经济和伦理的对立统一关系,以此为基础,通过历史和现实的分析,可以更深刻地认识经济和伦理的内在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