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最早真牙形石分子的比较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牙形动物是脊椎动物的假说已经有牙形动物和脊椎动物之间微观构造的、拓扑学的以及发育学的同源性的证据。然而,这些结论是通过对高度进化的真牙形石属的研究获得的;它们在多大程度上代表了原始真牙形石还存在疑问。采用油浸法,在最早的真牙形石种Proconodontus tenuiserratus Miller,1980基体中发现了管状牙本质;在Proconodontus muellerl Miller,1969基体中识别出平行的层状、波层状等非管状牙本质;在真牙形石种Granatodontus ani(Wang,1985)的基体中也发现了管状牙本质。这些组织学资料可以作为最原始真牙形石分子的近祖特征,为牙形石与脊椎动物的亲缘关系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2.
The histology of some euconodonts of Late Cambrian from Benxi and Fuxian County, Liaoning Province is studied by the oil-immersion technique. The hist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ix primitive species of euconodonts - Proconodontus muelleri, Proconodontus tenuiserratus, Granatodontus ani, Rotundoconus tricarinatus, Teridontus nakamurai and Cordylodus proavus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Tubular dentine and atubular (parallel- and wavy-lamellar) dentine are found in the basal bodies of the primitive euconodonts Proconodontus tenuiserratus and Proconodontus muelleri, respectively. The tubular dentine and spherulitic dentine are also recognized from the basal bodies of Granatodontus ani and Rotundoconus tricarinatus. Since the hist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udied six species of euconodonts belonging to Proconodontus lineage and Teridontus lineage Sensu Miller (Univ Kansas Paleontol Contr, 1980, 99: 1?39) seems to be almost the same, euconodonts are proposed as possibly monophyletic herein.  相似文献   

3.
牙形石Granatodontus属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原始真牙形石分子 Granatodontus 属的研究为例,描述了该类分子的组织学特征。并与另一种早期的真牙形石分子 Proconodontus muelleri 进行了对比,二者的内部构造非常相似,都具有原始真牙形石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组织学方法在原始真牙形石的分类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分类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讨论了赣中乐平地区沿沟剖面上二叠统至下三叠统地层的牙形石动物群,列出了牙形石的各个形态属种在地层中的分布及其数量变化.根据特征牙形石分子的地层分布,将该段地层自下而上划分为3个牙形石带,分别是:Clarkina changxingensis-Cl.deflecta-Cl.subcarinata组合带;Hindeodus latidentatus带和Hindeodus parvus带.鉴于在晚二叠世至早三叠世,Hindeodus属种的牙形石分子的Pa分子成为界定种之间的主要标志特征,本文描述了两个重要牙形石种即Hindeodus latidentatus和Hindeodus parvus的Pa分子,并探讨了二者之间所具有的演化关系;此外,还指出这些保存完美的Pa分子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5.
一、前人的工作 原牙形石Proconodontus属是J.F.Miller(1969)研究北美犹他州西部Notch Peak灰岩牙形石动物群的论文中提出来的,并于该属内建立了三个形式种,即P.muellert;P.notchpeakensis,P,carinatus。它们都是具有壁薄,基腔深而前后缘常发育棱脊的单锥型牙形石。在相应的地层中还见到Oistodus cambricus,O.minutus。Oistodus属的这两个种的标本在物质组成,颜色光泽以及体形轮廓方面与Proconodontus属的三个种  相似文献   

6.
应用数学分析方法并结合化学-生物地层学手段,对广西巴漆、谷闭、堵金等3个中-上泥盆统剖面进行了系统的化学元素分析测试数据的数值旋回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能反映一定区域环境意义的相关元素的组合是客观稳定的;数值分析可在地层剖面上揭示出稳定、清晰的波动旋回;这些旋回可以将牙形石谱系带进行更精细的带内划分,并且可在不同的剖面间进行牙形石谱系带内旋回与旋回之间的对比,提高了牙形石谱系带内地层划分对比的精度和分辨率。  相似文献   

7.
笔者在贵州北部桐梓组底部及娄山关群顶部发现大量牙形石。本文分析了该牙形石动物群的特点,根据牙形石生物地层的研究,建议将本区寒武—奥陶系的界线划在娄山关群或毛田组上部的 Monocotodus sevierensis 带之下限,低于过去以 Wanliangtingia latilimbata—Finkelnburgia 带的下限所划界线。最后描述了一些重要牙形石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河南西峡湾潭地区二郎坪群微体化石研究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5  
报道了河南省西峡县湾潭地区二郎坪群火神庙组硅质岩夹层中的牙形石类Acodusoneotensis及放射虫类EntactiniacomplalIata,其时代应属早、中奥陶世;与其相邻的大庙组泥质板岩中发现的螺旋管状藻类化石及其管状微化石的组合面貌可与早寒武世小壳动物群对比。这些化石的发现为二郎坪群的时代归属提供了较为可信的证据。  相似文献   

9.
基于牙齿热疼痛流体动力学假说,建立了牙体组织层状结构的生物热-力耦合模型,模拟了冷热刺激下牙本质小管的变形以及牙本质小管液的流动,从理论上证实了冷热刺激下牙本质小管的热变形是导致小管液快速流动的主要机理,阐释了牙髓神经放电特征,成功解释了牙齿在冷热刺激下分别表现为锐痛与钝痛的现象.首次从理论上证实并完善了1962年Brnnstrm等人针对牙齿冷热疼痛机制提出的流体动力学假说.  相似文献   

10.
推覆体的泥盆系地层生物繁盛,门类众多,下、中泥盆统有丰富的腕足类,次为珊瑚、双壳类、三叶虫和角石;中、上泥盆统碳酸盐地层中发育大全牙形石,特别是Palmatolepis极为丰富。经分析研究划分出11个化石带和化石组合,聚类分析谱系图表现出来的10个化石组合与它吻合,可进行区域对比。在此基础上,对泥盆系的地层单元及下、中,土泥盆统之间的界线进行了划分,对化石特征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1.
谢飞 《科技资讯》2009,(30):110-110
本文简述了牙形石的特征及牙形石色变指数(CAI)的发展及研究现状,通过阐述牙形石色变指数(CAI)与镜质体反射率(RO)之间的关系,最终指出其应用在海相油气勘探工作中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牙形石(243个属)的演化特征为基础,认为符合“间断平衡论”所提出的生物演化以大演化为主的学说。牙形石的三个繁盛期与古地磁极性倒转有关。三个衰退期受到地史时期中的二大冰期,五次海平面变化和大气降雨量的影响。牙形石的绝灭由集群绝灭,气候干燥炎热、造山运动强烈等因素造成。  相似文献   

13.
由于贵州北部下奥陶统碳酸盐岩石中发现大量牙形石,本文分析了该地层中牙形石动物群的分布特点,在黔北的下奥统建立了11个牙形石生物地层带。文中将这些牙形石带与国内外下奥陶统的牙形石带作了对比。这一成果对于贵州北部下奥陶统的研究,提供了微体化石资料。  相似文献   

14.
本文着重总结了自75年以来对莱芜、泗水、蒙阴、曲阳等剖面牙形石分析、鉴定的成果。提出鲁西南地区从上寒武统崮山组到中奥陶统峰峰组可以建立10个牙形石化石的分布单元,以作为今后工作的参考。文中并对牙形石化石出现的频度同沉积岩相的关系,以及牙形石化石的保存条件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选择贵州省盘县地区新民乡羊圈村附近羊圈-楚皮凹剖面中三叠统关岭组上段至杨柳井组下部地层进行牙形石生物地层再研究, 补充描述牙形石Neogondolella constricta cornuta, Neogondolella constricta longa, Neogondolella constricta balkanica, Neogondolella alpina alpina, Neogondolella cf. Neogondolella acuta, Paragondolella excelsa和Paragondolella tornaesis等物种, 丰富了该段地层牙形石多样性组成, 并重新划分牙形石带, 进行区内和区外对比。结果表明: 1) 羊圈-楚皮凹剖面关岭组上段至杨柳井组下部可划分5个牙形石带, 自下而上为Nicoraella germanica带(未见底界)、Nicoraella kockeli带、Neogondolella bifurcata带、Neogondolella constricta带和Neogondolella constricta cornuta带(未见顶界); 2) 该段地层牙形石序列区内可与贵州省青岩剖面垄头组上部(台缘斜坡)、关刀(2)剖面关刀岩楔(盆地边缘相)同名化石带对比, 区外与西特提 斯生物区菊石binodosus带、trinodosus带、reitizi带内的牙形石面貌组成相似; 3) 进一步证明该段地层时代为中三叠世安尼期Pelsonian亚期至Illyrian亚期中晚期, 但未进入拉丁期。  相似文献   

16.
二叠系以海相碳酸盐岩地层为主,是四川盆地的重要产气层之一。作者对33条剖面进行了系统的工作,在取得丰富牙形石资料的基础上,对该区二叠系的地层划分与对比,二叠系至三叠系底部的Neogondolella和Anchignathodus属的演化系列,沉积相与牙形石的关系,和根据上二叠统牙形石色变判断上三叠统油气成熟度指标等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大自然》2020,(1)
正牙形动物的真实面貌直到现在我们也不完全清楚。然而,可以肯定的是,它们历经了多次生物大灭绝,在三叠纪达到繁盛的顶峰,却在三叠纪末期集体神秘消失,给人们留下了太多的未解之谜。我国科学家在云南罗平生物群中发现了极为珍稀的牙形石齿串化石,逐步揭开了牙形动物进食器官之谜。  相似文献   

18.
采自四川马角坝泥盆系观雾山组顶部的几个牙形石样品有Ancyrodella alata,Icruidus subterminus,Polyguathus alatus,P.asymmetricus,P.dubins,P.ovalis,P.of.Peiatus,以及P.rylus xylus等属种,大致代表了asymrnetricus下亚带,时代为弗拉斯早期。因此,观雾山组顶部已经属上泥盆统。文中简要描述了牙形石3属8种。  相似文献   

19.
对江西省信丰县铁石口剖面晚二叠世长兴阶至铁石口阶下部的牙形石动物群有了新的认识。基于牙形石的研究,将该地区晚二叠世的地层划分为3个牙形石生物带,自上而下分别是:Clarkina changxingensis yini带;Clarkina postwangi带;Clarkina changxingensis带。探讨了浙江长兴煤山标准剖面晚二叠世长兴组至殷坑组下部的牙形石生物带的划分,将这段地层划分为4个牙形石带,自上而下分别是:Clarkina meishanensis meishanensis带; Clarkina changxingensis yini-Clarkina meishanensis zhangi带;Clarkina postwangiClarkina subcarinata-Clarkina changxingensis组合带,而最下部的一个带又分为2个亚带,即上部的Clarkina changxingensis亚带和下部的Clarkina subcarinata-Clarkina wangi亚带。最后将铁石口剖面与煤山剖面进行了牙形石生物地层对比,认为铁石口剖面除了长兴组下部被第四纪河床覆盖之外,晚二叠世上部的地层可以完全与煤山剖面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20.
尿素/硫脲/硒脲晶体及其管状包合物的结构化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有关尿素、硫脲、硒脲的晶体结构以及它们的典型管状包合物的结构化学特征.综述了包括近期发表的新颖的层状硫脲包合物,含主体-客体、客体-客体间氢键的尿素包合物,以及在不同条件下影响尿素类管状包合物晶体中主客体间作用力的因素等,有关尿素及其衍生物为主体分子的包合物的研究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