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元词斠律     
民国二十五年七月商务印书馆出版 三册实价二元八角 关于戏曲一门学问,最近新出版的书籍,可注意的有两部。一部是影印本南曲九宫正始,题“徐子室辑,钮少雅订”,徐钮两氏皆明末清初人。此书久湮没无闻,今由戏曲文献流通会影印清初抄本行世,不但 订南曲的曲律,非参考它不可,而且辑拾南戏残文,亦将视为要典。今哈佛燕京学社新刊陆侃如冯沅君两先生合著的南戏拾遗,即取材于是。这是一部关于南曲曲律的古书。另外一部是整理北曲的曲律的新著。元词 律,商务印书馆出版,题“王玉章纂辑,吴瞿安校阅”。吴先生是当今曲学大师,今日从事戏曲的作者,如…  相似文献   

2.
楚辞地名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次一,引言二,略论楚辞疆域源流三,屈原年历四,屈原放居汉北考 1,释汉北涔阳 2,释沧浪之水 3,释三闾大夫五,楚辞洞庭在江北说六,楚辞湘澧沅诸水均在江北说 1,释澧 2,释沅 3,释湘七,宋玉赋巫山高唐在南阳说 1,释高唐 2,释巫山八,再论湘澧沅诸水 九,杂释 1;释九江 2,释鄂渚 3:释泪罗十,屈原卒在怀王入秦以前说 一,引言 先秦诸书不言屈原,自太史公史记始为之传。而宋司马氏通鑑削弃不录。近人乃颇疑屈原并无其人,此殊无说以证。而史公论屈原事,则实颇有误者。余读楚辞,意屈原被谗放居,乃在汉北.非至翻尔也。(l)其死或当在怀王入秦肌非在里要之…  相似文献   

3.
鲁迅和楚辞     
鲁迅一生对于革命文艺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为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开辟了崭新的方向。不光在小说、杂文、翻译等方面有着光辉的成就,就是对于中国古典文学的整理研究和诗歌创作上,也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本文仅从“鲁迅和楚辞”这一角度出发,作一管窥蠡测。 (一) 屈原是鲁迅极为喜爱的古典诗人。鲁迅从青少年时代起就喜读楚辞。许寿裳回忆,鲁迅在日本求学时购买了不少书籍,而尤其珍惜的就是一本线装的日本印行的《离  相似文献   

4.
继《当代楚辞研究论纲》出版之后 ,周建忠的《楚辞与楚辞学》又于近期而世。该著作将“本体研究”和“史学研究”同步进行 ,开拓了一个成功的研究模式 ,不仅深化了这一专题的研究工作 ,又极大地扩充了著作的综合信息量  相似文献   

5.
戴志钧的楚辞研究开始于 1975年。在作家把握、作品探秘、史学开拓、艺术窥奥等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他的研究几乎涉及到楚辞研究的所有主要领域 ,他的研究总是力图有所发展 ,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6.
《楚辞解析》是研究楚辞结构的专著,乃古往今来所仅见;其解析楚辞,独辟蹊径,一以诗意为准,不以韵格为虑,而且宁细毋粗,特色鲜明。  相似文献   

7.
8.
神话玄妙且异彩纷呈,从远古时期就已经有丰富的传说,作为先秦浪漫主义代表的《楚辞》涉及众多神话描写,其中日月神话为一大亮点,契合楚辞诗人表达忠贞爱国情感,对后世诗歌意象创作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9.
楚辞这一新诗体就其文体本源而言,出于古代巫史之辞;就其语言形式特色而论,则是屈原以文为诗的创造结果。此外,楚辞语言形式还吸收了《诗经》四言体中某些类型的特殊因素。至于所谓“南楚歌谣”的影响,其实并不存在,因为“南楚歌谣”之说尚缺乏可信的证据。  相似文献   

10.
就汉代以来,特别是20世纪,研究者在屈原和《楚辞》的研究中所形成的,关于《楚辞》研究的价值定位、研究成就、研究模式与方法和《楚辞》研究的热点等问题,作一简要总结与归纳。  相似文献   

11.
就汉代以来,特别是20世纪,研究者在屈原和《楚辞》的研究中所形成的,关于《楚辞》研究的价值定位、研究成就、研究模式与方法和《楚辞》研究的热点等问题,作一简要总结与归纳。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日本楚辞研究做了全景式的扫描,并通过对个别研究者的具体分析,进一步来说明日本学者的研究特色,希望能对中国学者有所补益。  相似文献   

13.
李商隐对楚辞的接受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借"香草美人"意象,寄遥情于婉娈。屈骚中的"香草美人"主要表达政治之恋,李商隐的诗歌亦如此,精神上直承屈骚,但诗意朦胧;其二,叙"高唐"故事,寓感伤于艳情。李商隐的身世遭际、性格气质与宋玉相似,故有宋玉式的文学选择:"感伤与艳情",但李商隐显得从容不迫,而更加细致入微地观照现实的悲剧与心灵的优美,从而展现出晚唐诗歌典型的"绮怨"之美。  相似文献   

14.
乌鸦意象是中国文学中一种重要的禽鸟意象,本文重点分析了楚辞中的乌鸦意象,指出楚辞中的乌鸦意象,恰好分属于现实、历史、神话三个层次,说明楚辞中的乌鸦意象明显受到了<诗经>文化的影响,同时又表现出鲜明的楚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5.
《楚辞》的人称代词可分四类,即:自称代词、对称代词、他称代词、己身称代词。通过对其用法的分析,可看出大部分人称代词的用法能反映出先秦人称代词的基本用法,也有些代词的某些用法在先秦典籍中不常用甚至用法罕见。对《楚辞》的代词进行研究,可作先秦语法现象研究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楚辞》在中国文体中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结构,加之辗转流传,迤亘千年,章句很多讹脱。古词古义,理解起来,不免分歧。早在汉代,淮南王误以五子为伍子胥,乃因当时“伍”字没有固定的写法;太史公论《天问》,多所不逮,也是因为《天问》的讹脱太甚了;下至班固、贾逵,皆以“壮”  相似文献   

17.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中华文化有着多种源头、多层蕴涵,栖息于中华大地上的各民族先民,在各自具有独特规律的进程中,又在相互交流、吸收中,共同建构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古老文化,共同创造了五彩缤纷的古典文学。特别引人注目的是,黄河流域中原文明领先发展,一旦与周边少数民族富于活力的文化发生碰撞、结合,往往会产生巨大的能量,推动中国文学出现崭新的景观。文章仅以黄河流域华夏文化与南方民族文化交流现象突出的楚辞、汉赋为例来谈一谈。  相似文献   

18.
清代<楚辞>研究仅次于<诗经>研究,楚辞学在清代几乎是一门显学.但是,真正开启清代楚辞学研究新领域的学者当数蒋骥.蒋骥的<山带阁注楚辞>以以史证诗;树立作品的整体观;突破说经之陋习;考证严密、持论公允的特点,确立了他在楚辞学研究领域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宋代理学家的文学批评有其独特的标准,为人强调“有德者必有言”的道德至上论;为文主张“文以载道”的道本文末论。根据这一标准,理学家在对屈原进行道德人格评价时,既充分肯定其忠君爱国精神,又批评其露才扬己、凸显君过的狂狷个性。而在评价其作品时,一方面赞扬其言之有物,另一方面又批评其不知“道”、不求“道”。这使得其楚辞研究呈现出强烈的理学化特征。  相似文献   

20.
《楚辞》作为我国诗歌史上的奇葩,文风华艳奇瑰,感情激越昂扬。屈原的坎坷身世与不幸遭遇引发的哀时伤世之感、楚地凄幽山水及其缠绵悱恻传说、楚声遗韵之影响形成了《楚辞》悲剧性的诗学特征。而这种审美特征通过将客观物象渗入主观情感、营造幽怨惆怅的意境等艺术手段来实现,体现了《楚辞》诗歌情景事理交融的哲思美,从而深刻影响了后世的诗歌创作与审美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