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汽车的发展方向与低碳经济是一致的,低碳经济旨在降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以及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应用,而汽车一直以节能、环保和安全作为发展主导方向。故在未来的日子里,作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减轻对原油进口依赖的解决方案之一,新能源汽车将成为各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大势所趋。本文分析了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状况及应用前景,并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浅谈汽车工业中锻压机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增良 《科技资讯》2006,(31):27-28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汽车工业一直保持着持续发展的势头。上世纪90年代以前,国内汽车工业的主导产品是货车,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出现了以轿车为领头羊的可喜格局。本文仅以轿车典型金属板材冲压件和典型锻件为例,浅谈汽车工业对锻压机械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前国内对中国应不应该发展私用轿车,中国应着重发展什么样的轿车,中国应不应该发展自己的轿车工业,中国轿车工业的出路在哪里,以及应如何发展中国的轿车工业,……等等,讨论颇多,已经成为社会上普遍关心的问题。文章试图分析目前提出的有代表性的各种观点,并对有关问题提出笔者自己的见解,以供参考。笔者认为解决"汽车灾难"问题的根本出路不在抑制私用轿车的发展,而在于发展汽车高新技术,加强城市规划与交通管理。文章在肯定引进合资对提高我国汽车制造技术和管理水平的重要作用的同时,指出它的负面影响是逐渐丧失产品开发的主动权;提出中国汽车工业的总战略应是:"自强不息加国际合作",其中包括:高新技术战略、自主双赢战略、内联自强战略、自主品牌战略和跨越赶超战略。  相似文献   

4.
王玉君,沈阳华晨金杯汽车有限公司研发中心总经理助理,中华牌轿车产品主查.王玉君同志一直致力于汽车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工作,参与主持了中华牌轿车和10款尊驰、骏捷FacelIft及Mll全新车型的攻关研发,多项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我国自主知识产权轿车的开发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5.
周利平  韩永刚 《科技信息》2011,(21):I0105-I0105,I0301
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工业水平标志的汽车、摩托车等行业,其发展主导了锻压技术及装备的发展,目前的发展趋势呈现生产规模化、车型个性化、批量小、车型变化快、多车型共线生产、车身覆盖件大型化及一体化的特征。对于精加工方法之一的精密锻造具有材料利用率高,少切削或无切削,成本低等优点,在机械加工中应用非常广泛。本文主要介绍了冷锻、温锻,闭塞锻造,复合成形,精密热模锻,等温锻造等成型方法,并介绍了精密锻造在我国汽车、航空航天、通用机械等行业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郭青松 《科技信息》2011,(2):242-242
文章就计算机控制系统在汽车行业中的一些重点应用问题进行了综合论述。一直以来汽车工业都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以及我国入世以后汽车行业的迅速发展,这就把汽车行业对科技水平需求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7.
AMT,全称为汽车机械式自动变速器。开发研究AMT,旨在提高我国汽车工业的整体水平,实现我国“九五”期间的汽车工业产业规划。中国汽车市场需要自动变速器改革开发以来,人们对轿车的品味要求逐步提高。而今,自动变速器已成为高档轿车不可缺少的装备,上海别克、广州本田、上海帕萨特 B5等车型都装备了 AT(液力自动变速器)。1998年,一汽——  相似文献   

8.
一、新世纪我国汽车工业应选择主体新能源 ,发展主导新汽车面临石油短缺 ,逐趋枯竭 ,21世纪汽车用什么燃料?发展什么汽车?对我国来说是个大选择、大决策问题。经调查研究 ,笔者的结论是 :以煤制甲醇作为汽车用的主体新能源 ,以甲醇内燃机汽车作为过渡 ,进而发展甲醇—氢燃料电池汽车作为新世纪的主导新汽车。主导新汽车必须是立足于低污染的、面向全国可长期稳定供应的主体新能源。其理由如下。1.当前汽车、农用车、运输用拖拉机、摩托车总保有量9000万辆。到2020年汽车总保有量将超过1亿辆。到21世纪中叶 ,汽车保有量将达…  相似文献   

9.
随着近些年来我国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当前自主国产汽车无论是在外观设计还是在内部动力总成设计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作为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红旗牌轿车以其独有的设计理念影响和改变着我国的汽车工业。本文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就当前红旗轿车的车身设计特点以及未来设计趋势进行简要探究,以期能够促进我国汽车工业设计水平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产业     
《科技智囊》2004,(10):15-15
汽车  降价没商量随着国内轿车生产能力的增长开始超过市场需求量的增长,轿车单位生产成本呈下降趋势。另外,轿车企业不断增加,竞争日益激烈,国内轿车市场的价格大战愈演愈烈。这种以价格竞争为先导的市场竞争,使国内轿车业进入了充分竞争的时代。国产轿车价格下调主要采取了四种形式:配置不变,直接调低价格;增加配置,价格不变;增加配置,价格下调;推出价格低于原车型的换代车型。对消费者来说,充分的市场竞争无疑将带来更好的轿车产品、更好的服务和更为合理的价格。 电力  “核”解电忧最近,国务院就进一步推进我国核电建设做出新决…  相似文献   

11.
 一、新世纪我国汽车工业应选择主体新能源 ,发展主导新汽车面临石油短缺 ,逐趋枯竭 ,21世纪汽车用什么燃料?发展什么汽车?对我国来说是个大选择、大决策问题。经调查研究 ,笔者的结论是 :以煤制甲醇作为汽车用的主体新能源 ,以甲醇内燃机汽车作为过渡 ,进而发展甲醇-氢燃料电池汽车作为新世纪的主导新汽车。主导新汽车必须是立足于低污染的、面向全国可长期稳定供应的主体新能源。其理由如下。1.当前汽车、农用车、运输用拖拉机、摩托车总保有量9000万辆。到2020年汽车总保有量将超过1亿辆。到21世纪中叶 ,汽车保有量将达3亿辆。届时需要3~4亿t石油当量的燃料。这样大量的能源必须立足本国 ,才有保障。  相似文献   

12.
<正>青年汽车研究院青年汽车研究院依托中国·青年汽车集团建设。青年汽车集团下设商用车集团、乘用车集团和汽车部件集团三大子集团,是一家生产、销售青年豪华客车、青年曼重型卡车、青年莲花轿车及汽车零部件的综合性汽车工业集团。连续多年在国内同行业中获得车辆等级、高档车产量、高档车销售量、高三等级车型数量、同比  相似文献   

13.
杭州汽车工业发展的思路与途径选择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杭州汽车工业发展如何突破,是杭州市领导及相关部门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将发展整车及零部件产业作为适度发展新型重化工业突破口"的指示精神,市科技情报调研计划专门列项对此进行调研.课题组在对国内部分城市汽车工业发展途径和模式的调研中得到启发,对杭州汽车工业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相似文献   

14.
汽车工业作为中国的支柱产业已经初具规模,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也为中国轿车工业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然而由于复关问题终将解决,又使中国轿车工业面临最严峻的挑战.因此,我国政府和汽车工业部门应当抓住机遇,采取异乎寻常的举措,组建起大型轿车工业集团,加大合资与技术引起的力度,既大力发展中高档轿车,又不失时机地开拓家庭用车市场,并形成生产销售一体化网络,使轿车工业在今后的10~15年内真正成为让我国跻身于世界汽车生产大国之列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5.
镀锌钢板在汽车工业中应用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介绍了汽车工业的发展对镀锌钢板的质量要求,随后介绍了镀锌钢板的性能及其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现状,提出了汽车工业中推广使用镀锌钢板的意义,同时比较了国内、外镀锌钢板生产和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情况,指出了中国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最后,为扩大国产镀锌钢板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提出了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6.
新华社记者李凤双鲍盛华临近人世,各种轿车降价传言一个接一个.对人世后汽车降价期望值过高,造成部分消费者持币观望.权威人士分析认为,这是一种不正常的“人世观望心态“,如果处理不好将影响到汽车工业的发展.为此他们呼吁政府、汽车生产企业和消费者共同破解“人世观望心态“这一难题,以促进汽车工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汽车科技发展越来越快,汽车车型越来越多,车辆的舒适性也迅猛发展,特别是空调系统。到了夏季,维修空调的故障越来越多,同时关于抱怨维修时间长、费用高、一次修复不成功的案例越来越多,为了提高维修生产效率和故障判断的准确性,特此为文主要是对全自动空调变量泵压缩机不工作的诊断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8.
朱君宏 《科技信息》2011,(1):I0112-I0112
随着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汽车已逐步走进平常百姓家,大众的桑塔纳2000型轿车就是其中一款经典车型。但是随着汽车使用年限和行驶里程的延续,汽车在运行的过程中制动系统由于机件磨损或损坏等原因,致使汽车的制动效能降低,严重影响行车安全并危及人类生命,为了更好的发挥汽车的使用性能,提高其工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在这里我将针对桑塔纳2000型轿车制动力不足的故障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工业中的加工技术也日渐进步发展,特别是目前的微机控制技术,数字控制技术在汽车及其它工业中已得到前所未有的应用,一汽厂的变速箱分厂,绝大多烽的设备都是微机控制或是数控控制的,而作为这些机床的尺寸检测元件绝大多数为格来码盘。  相似文献   

20.
以世界发达国家工业经济及汽车工业、家庭轿车发展历史、现状为参照,结合当代新技术革命的特点,探讨了新技术革命对中国轿车工业发展的影响。认为中国没有条件也没有必要追求发达国家那样的轿车普及水平,轿车工业只可获得适度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