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周易》是一部形象说理的特殊的哲学著作。其基本符号“一”、“一”《易传》赋予阴阳说,从而使这部著作成为表述自然界普遍联系的哲学范畴。将阴阳之道引申到文学领域,我们会发现《周易》对中国古代文学风格主流的深刻影响。阳刚之气与“风骨”,阴柔之美与“平淡”的艺术追求,从内容到形式都呈现一系列的规定性。因此,我们可以说《周易》包含极其丰富的文学思想,创作风格是其一,同时涉及到形象思维等等方面。《周易》与我国古代文论的内在联系,需要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6.
温梁华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1993,(1)
韦庄的《秦妇吟》由于直到现代才发现刊布,故历来研究较少,使这首可同《长恨歌》相媲美的长诗在一般读者中面容模糊。本文对《秦妇吟》创作起因、流传之艰辛作了考析,并对全诗的艺术风格和审美价值作了全面评析,指出它在中国古代叙事诗中的杰出地位。 相似文献
7.
8.
《中国现代文学》是在新的理念指导下的一次颇具匠心的文学史写作实践,编著者从文学的本体出发对20世纪中国文学进行了全新的整合。该著对入史作品审美特征的独到发掘以及"文体史"的编写体例等无一不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了该书作为文学史写作的开拓与创新。 相似文献
9.
从《庄子》内篇看庄周心中的孔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桃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8,27(5)
分析考察《庄子》内篇中的孔子形象,庄周并未对孔予进行明显的贬损,更未对孔予进行激烈的批判,相反,孔子的每次出场,都表现出对庄学的深刻理解和激赏,而庄周对孔子形象的塑造也充满悲剧的崇高美,体现出其对孔子思想的深刻同情、对孔子为人的高度敬仰。在庄周的心里,儒道合一的孔子是师,是友,而不是针锋相对的论敌,更不是可以利用的工具;孔子与自己都具有救世热情,都不幸生逢乱世,但由于天性的差异,两人最终做出了不同的人生选择,不过依然能够彼此同情、理解和尊重。 相似文献
10.
谈《解析几何》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立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1,20(3):95-99
《解析几何》是大学数学专业的一门主要基础课 ,面对新的形势 ,传统的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 .《解析几何》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必须进行改革 :1 基础知识不能放松 ;2 基本数学思想和研究方法必须掌握 ;3 以学生为本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4 教学内容必须进一步整合 ;5 避免内容重复 ,尽量采用《高等几何》的观点 ;6 充分使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1.
高师音乐专业学生素质的滑坡严重影响培养目标的有效落实,这是每位教师在每门课程教学过程应当思考的一个问题。《中国音乐史》是人文素质培养的丰富矿床,可以挖掘、渗透和发挥的人文教育因素很多。《中国音乐史》丰富的知识蕴涵及教育功能是教学中的极好素材,充分发挥《中国音乐史》在培养高师音乐学生人文誊养方面的作用教师应注重自身知识积累,提高科研意识,穿插渗透历史、文学、美学或其它相关知识等。 相似文献
12.
《圣经》作为基督教经典对世界文化和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圣经》的汉译,对中国的政治、哲学、文学、语言、艺术、文化等领域的影响极其广泛。特别是从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和影响来看,汉译《圣经》既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精神资源,又是现代文学家创作灵感的聚宝盆。 相似文献
13.
梦雪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1994,(1)
白居易《忆江南》(之一)“日出江花红胜火”中的“江花”,前人尽以之为“江边的山花”。今人有注为“浪花”者,并非奇谈。杭州钱塘日出观潮,正见此中情境。本文从词作的时、空角度作了考察,并从词中佳句的师承及影响作了粗略考证,以“江花”作“浪花”解,更符合词中之独特情景。 相似文献
14.
魏裕铭《中国古代幽默文学史论》是一部思考睿智、评析精妙的幽默文学研究专著,甚具学术价值及现实意义,其最为显著的特点与贡献表现在:一、文史贯通,视野宏阔;二、史论结合,新见纷呈;三、综览前贤,颇见超越。该书的出版,在相当程度上深化与拓展了中国古代文学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大学的艺术教育不应让文学缺席。以古今中外优秀文学作品为主要内容的大学语文课,应是对大学生进行艺术教育的重要的基础课程。艺术教育首先是艺术精神、人文精神的教育。要纠正过于注重技术、技艺的倾向。 相似文献
16.
17.
讨论中国当代小说的发展状况,应当顾及中国的当代史,即当时的历史环境与社会思潮的风云变幻。在20世纪80年代末,《百花园》办刊人未雨绸缪,开始了寻找自己办刊方位的思索。1995年,《百花园》杂志社开始了以小小说文体为产业载体的文化产业的征途,让刊物运作进入市场机制。多年来,《百花园》和《小小说选刊》成为全国小小说的标志性刊物,得益于其办刊人独特的办刊理念。 相似文献
18.
《聊斋志异》死亡叙事的价值追求与审美理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臧国书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8,27(5)
《聊斋志异》中痴男怨女自由出入阴阳两界的艺术设计,不仅完成了叙事时间的巧妙对接,而且突破了叙事空间的限制。痴男怨女们为血脉亲情、为肝胆友情、为痴缠爱情、为人格尊严而生死的价值追求,不仅消解了面对死亡的恐惧,而且建构了选择死亡的愉悦。作者对小说中人物形象摆脱现实羁绊、提升生命质量、实现人生理想的死亡叙事,寄托了作者通过生死考验实现人新生的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19.
在古代亚洲的汉文化圈里,中国文化长期占据辐射中心的位置,而朝鲜是受中国文化影响最深的一个国家。文章从辐射视角切入,以《游仙窟》《仙女红袋》为中心,从故事情节、思想内容、文体特征等方面探讨中国文学对朝鲜文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姚圣良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2,21(2):116-118
继《当代楚辞研究论纲》出版之后 ,周建忠的《楚辞与楚辞学》又于近期而世。该著作将“本体研究”和“史学研究”同步进行 ,开拓了一个成功的研究模式 ,不仅深化了这一专题的研究工作 ,又极大地扩充了著作的综合信息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