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布莱恩.弗里埃尔的代表作《翻译》被誉为爱尔兰戏剧史上的分水岭。在爱尔兰被视为一个后殖民语境的前提下,从3个方面解读该剧中的爱尔兰文化身份之重构过程:语言和文化身份塑造,(后)殖民语境中的翻译与文化身份建构,以及重写历史与文化身份之重构。同时,指出弗里埃尔并非仅仅停留在后现代的虚无主义之上,而是通过否定和颠覆"既定"的现状积极地为爱尔兰文化身份之重构创造新的表达文化差异和多样性的机会。  相似文献   

2.
对受过英殖民统治的爱尔兰、印度和中国香港的后殖民翻译历史实践进行研究,分析他们的异同,最后探讨了其对大学英语教育的启示:既要有开放的心胸来接纳外来文化的冲击,也要做好本土文化的保护和发扬。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后殖民理论和韦努蒂后殖民视角下的异化策略的分析,将教学中经常提及的异化翻译策略与韦努蒂提出的后殖民视角下的异化策略进行比较,阐述了二者在研究视角、异化方法、动机、效果以及侧重点五个方面的不同。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强,后殖民翻译研究也开始呈现新的变化。差异性和融合性,是异质文化之间在全球化环境下共存必然出现的状态。而后殖民翻译研究在这两个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的观点,从赛义德的东方主义到斯皮瓦克的杂糅理论,可以看到这两种趋势都各自不断延伸发展。  相似文献   

5.
19世纪中后期出现的后殖民翻译理论研究打破了传统翻译理论的局限.作为后殖民理论领军人物的霍米·巴巴,因"混杂理论"和"模拟概念"的观点而独树一帜.同时,他的后殖民理论对翻译研究向着纵深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6.
古典小说《红楼梦》代表了中国古代小说的最高成就,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其英译本也承担着对外传播中国文化的责任。本文从后殖民翻译理论视角出发,分析了了杨宪益和霍克斯两个英译本中在处理文化意象是各自所用的翻译策略以及由此体现的文化意识,指出两个译本呈现出一种"殖民化"与"反殖民化"的对峙,而前者的翻译更有利于在传播中国文化,促进文化平等交流。  相似文献   

7.
文化殖民语境下的翻译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翻译都有意无意地成为西方文化殖民的一种手段.而传统上对“忠实”的强调又常常使得第三世界国家难以脱离被殖民化的危险.翻译目的论对翻译目标(目的)的强调为翻译实践中的消解文化殖民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认为以目的论来观照西方的翻译实践,通过能动的、围绕目标的翻译策略,有利于中国在后殖民背景中保持自己的民族和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8.
章莉 《韶关学院学报》2011,32(9):148-152
清朝末期,"怪杰"辜鸿铭在国内知识分子大量引进国外论著的热潮中做出了翻译儒家典籍的"怪举"。这与众不同的翻译行为并非辜鸿铭的无意之举,而是在当时社会政治背景影响下的一种爱国行为。以后殖民翻译理论为基础,梳理辜鸿铭翻译儒经的前因后果及其采用的翻译策略,探讨辜鸿铭的儒经英译在中国文化身份的建构中所起的独特作用,可以为后殖民翻译理论研究和中国典籍英译带来一些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以近年来科技和经济快速发展的爱尔兰为研究对象,介绍了爱尔兰国家创新体系的组成、创新体系的模式以及爱尔兰创新体系的特点。爱尔兰国家创新体系的组成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政策与资助层次,二是中介层次。爱尔兰企贸和就业部(DETE)是爱尔兰技术创新的主要政府力量,其下设置不同的部门,分别侧重科技的不同方面。爱尔兰技术创新体系中主要的中介机构是企贸科技创新咨询委员会、爱尔兰企业局、工业发展局和爱尔兰培训和就业管理局,它们由企贸和就业部提供资金支持。爱尔兰的国家创新体系属于主角模式。这种模式既有优点,也有不足。爱尔兰国家创新体系经过不断的重组和调整,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协调机制和运行机制,中介机构被赋予了准政府地位.国家创新体系对爱尔兰经济的快速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国内后殖民文学研究在愈20年的时间里,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同时又暴露出研究方法相对单一、研究结论同质化等问题,致使近年来研究态势呈下滑趋势。然而,这种下滑并不意味着后殖民研究的停滞,历经沉淀、反思后的国内后殖民文学研究,将朝向跨文化比较以及更加深入、细化的后殖民英语文学研究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后殖民主义批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殖民理论是继后现代主义之后的又一理论景观。这种反人本主义的文化政治理论和批评方法,在西方批评界再掀波澜,并迅速由西方蔓延到全球。这种批评理论主张消解中心,倡导多元文化研究,强调意识形态话语批判和文化政治批评,其主要观点是针对“东方主义”、“文化帝国主义”、“西方神话”和“东方寓言”等等西方中心主义观点的批判。  相似文献   

12.
还历史以真实——重新解读媒体影视《风中奇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迪斯尼影视《风中奇缘》记录了早期西方殖民者的探险史,剖析两个对立群体的心理特征,本文受后殖民理论和文化研究启发,提出《风中奇缘》不是一部爱情剧,而是具有凝重历史感的文化身份讨论,同时也探讨了不同文化身份引起的解读差异  相似文献   

13.
浅谈大学英语中的翻译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一些基本翻译理论和技巧,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提高大学生翻译能力的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4.
《宠儿》和《慈悲》是美国当代著名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代表作。莫里森从女性奴隶母亲的角度描写了奴隶的真实内部生活,揭示了掩盖黑人真正历史的沉重黑幕,唤起黑人群体正视历史,探索了非裔女性如何更好地确立自身的身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王安忆的《我爱比尔》是直接回应当下语境的小说。在后殖民图景下,迷失的阿三之流的第三世界女性,舍生忘我地进军欧美,结局却是那样的令人无奈和沮丧。阿三的生存境遇显然与中华民族的生存困境暗合,王安忆把一个复杂而沉重的社会学问题渗透到个人化的故事里,古老的中华在后殖民图景下边缘化了,怎样进入国际关系的主流,理应成为整个民族普遍性的焦虑与困惑。这也正是《我爱比尔》的题旨所在。  相似文献   

16.
随着翻译研究的不断发展,翻译伦理研究已成为翻译研究者热衷的领域之一。本文分析了伦理及翻译伦理的起源,重点分析了安德鲁?切斯特曼(Andrew Chesterman)的翻译规范思想(五种伦理规范模式),用全角且对一些翻译实例进行了分析,发现译者在从事翻译活动时,可以以五种伦理规范模式为指导,根据具体的翻译实践活动采取不同的翻译伦理规范模式。  相似文献   

17.
随着翻译研究的不断发展,翻译伦理研究已成为翻译研究者热衷的领域之一。本文分析了伦理及翻译伦理的起源,重点分析了安德鲁·切斯特曼(Andrew Chesterman)的翻译规范思想(五种伦理规范模式),用全角且对一些翻译实例进行了分析,发现译者在从事翻译活动时,可以以五种伦理规范模式为指导,根据具体的翻译实践活动采取不同的翻译伦理规范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