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预防和治疗14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3—2008年145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预防和治疗经验.结果本组145病例中,52例出现皮下积液,发生率为35.9%.皮下积液经局部处理后,皮下积液的患者均在20 d内痊愈.其中,低位切开引流6例,有4例出现长期积液,在低位切开引流的同时,采用刮勺搔刮后2周内积液腔粘连愈合.结论采取综合预防和治疗措施明显降低了皮下积液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乳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资料统计,发病率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发病年龄多在40~60岁。乳癌根治术是目前对乳癌最常采用的手术方式。乳房是女性标志之一,乳癌根治术对许多妇女来说被认为是对其女性气质的一大威胁。加之手术切除组织多,伤口创面大,所以高质量、有计划的术后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31例行乳癌根治术患者的术后护理体会进行分析总结。1临床资料2000年5月至2004年10月,本院普外科行乳腺癌根治术31例,均为女性,年龄22~56岁,平均39岁。Ⅰ期无腋淋巴结转移1例,Ⅱ期有腋淋巴结转移25例,Ⅲ期5例。术前主要临床…  相似文献   

3.
分析乳腺癌根治术全程采用高频电刀的临床效果。选取兰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56例乳腺癌患者,纳入时间为2013年6月至2016年10月。患者均行乳腺癌根治术,其中对照组28例采用常规手术刀,试验组28例全程采用高频电刀,评定术后效果。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差异不大(P0.05)。试验组淋巴结清扫时间、手术时间、置管时间短;术中出血量、VAS评分低;且术后皮下积液、皮缘坏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根治术全程应用高频电刀效果突出,能缩短手术时间、缓解疼痛程度,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外伤后脑积水46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伤后脑积水的手术方法.方法:采用改良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46例外伤后脑积水.结果:46例手术后43例临床症状缓解或治愈,2例感染,2例皮下积液,经治疗后痊愈.3例引流管阻塞死亡.结论:改良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外伤后脑积水,明显减少并发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牛居辉 《甘肃科技》2002,18(5):58-58
我院自 1999年 1月开始 ,对部分手术后病人施行了硬膜外镇痛 ,至 2 0 0 2年 1月共完成 179例 ,经临床观察 ,显著减轻病人术后痛苦 ,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副作用少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179例 ,其中男 5 2例 ,女 12 7例 ,年龄 2 0~ 72岁 ;手术种类有 :胃癌根治术 2 5例 ,乳腺癌根治术 12例 ,肝胆手术 2 3例 ,子宫全切除及宫颈癌根治术 94例 ,剖宫产及宫外孕手术 7例 ,下肢手术 18例。1.2 方法 :全部病例均采用硬膜外麻醉 ,局麻药为 1.6 %利多卡因加 0 .16 %丁卡因 ,术中麻醉满意 ,部分加用杜非合剂 ,求毕配制…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在于分析和研究乳腺癌术后的有效护理方法。具体方法包括手术期护理、心理护理、并发症护理和特殊护理。研究的结果为本组138例,无死亡病例。皮下有积液出现20例,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术侧肢体坏死、抑郁症等意外发生。其结论为:加强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以及对术区皮肤进行术前准备、并且对术后伤口进行精细观察及对创面进行持续负压引流,使患侧上肢功能得到锻炼,综合有效的护理措施都能有效地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赵鹏  朱友墨  杨沁惠  李永生  杨勇 《甘肃科技》2013,29(15):143-144,29
观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并发症,分析了其发生的原因,探讨预防措施。对2007年11月至2012年11月126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出现的并发症进行了总结,126例中发生各种并发症19例。采取正确的切口设计、规范的手术操作、有效的负压引流及创面适当加压包扎、术后正确护理及早期功能锻炼等措施,是预防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探讨保留胸肌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Auchincloss术式)的手术路径。收集兰州市妇幼保健院自2012年8月至2016年6月共187例乳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包括手术记录、手术照片及手术录像,全部病例均采用多种变异Stewart横梭形切口的保留胸肌的改良根治术(Auchincloss术式),手术过程全程应用普通电刀解剖,通过对手术记录、手术照片及手术录像的回顾,结合CT轴位横断面提出手术全程解剖路径呈原始及镜像"S"型手术路径(右侧为原始,左侧为镜像)。保留胸肌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Auchincloss术式)手术路径有如下优点:(1)路径清晰;(2)术式逆淋巴引流方向,符合肿瘤切除原则;(3)淋巴结分组清晰;(4)腋窝淋巴结清扫彻底;(5)手术易掌握。保留胸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Auchincloss术式)的解剖路径在CT轴位横断面呈原始及镜像"S"型手术路径(右侧为原始,左侧为镜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扩张症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对本院1990年1月~2004年6月间收治经病理确诊的32例乳腺导管扩张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乳腺导管扩张症主要表现为乳腺肿物和乳头溢液,术前确诊仅9例(28.4%),误诊23例(71.6%),均行手术治疗,治愈28例(87.5%),复发4例。结论乳腺导管扩张症易误诊,术中病理组织学检查是确诊的可靠方法,治疗需外科手术。  相似文献   

10.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人36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6例,年龄35~50岁,术前均确诊胃十二指肠穿孔。术后发现胃穿孔13例,十二指肠穿孔23例。1.2治疗方法本组病人均行手术治疗,其中30例行穿孔修补术,6例行胃大部分切除术。1.3结果本组病人36例均痊愈出院,但行修补者术后随访均有不同程度疼痛症状发作。  相似文献   

11.
122例外伤性急性硬膜下积液的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回深对外伤性急性硬膜下积液(ATSH)的认识和提高其早期确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ATSH的CT表现、演变过程及其转归情况。CT扫描均用轴位平扫。结果:本组ATSH122例186处,少量积液89例;迟发性积液145处;积液位于额颞部或(和)大脑镰旁前上部114例;复合性积液101例(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72例、脑挫裂伤61例);103例经保守治疗痊愈,3例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5例经手术治愈;早期漏诊25例。结论:大脑镰旁前上部是ATSH的好发部位之一;少量的ATSH早期可漏诊,积液不在损伤相关的部位及扫描未包全额顶部层面是早期漏诊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为了进一步提高乳腺癌的X线诊断率,对我院近年来58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乳腺癌分析如下:1材料与方法本组病例均有临床症状或自己触及肿块而就诊手术的。58例中年龄32-67岁,以40-50岁发病率最高。均摄取银把软X线。轴位及测位片。2结果X线报告正确56例(96.5%),2例诊断错误(3.6%),通过分析找出了X线征象的变化特点。3讨论3.l肿块多为圆形,卵圆形、分叶状或不规则形等。多在1.0一2.ocm密度高低是肿瘤本身的绝对密度及肿瘤与周围组织间密度差所决定。在肿块边缘有毛利或浸润,为粗细不等、长短不一毛刺阴影,部分块影边缘…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腹腔镜经脐单穿刺孔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和鞘膜积液,讨论单孔法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6年2月~2017年2月间收治的588例腹股沟斜疝和鞘膜积液患儿,对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588例患儿,588例均手术成功,术中发现并同时处理对侧鞘状突未闭(CPPV)108例(18.4%).平均手术时间:588例单侧手术平均为14min(7~18min),108例双侧手术平均为14min(12~20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2h(48~96h).未发现有脐戳孔疝、脐部血肿,皮下积气等并发症.术后随访时间3~12个月,未见复发病例.结论:经脐单穿刺孔腹腔镜手术具有安全性高、手术切口小、美观、疼痛小、术后复发率低等优点,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赵晓霞  汝琨  严凤娇 《科技信息》2012,(22):463-464
目的:总结应用皮瓣修复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所致放射性溃疡的观察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11年10月29例乳腺癌术后放射性溃疡患者采用不同皮瓣修复创面的术前、术后护理。结果:除3例因局部缺血出现皮瓣部分坏死外,26例皮瓣成活良好,创面修复满意。1例经换药后愈合,2例行中厚皮片移植修复后愈合。结论:应用血运良好的皮瓣可有效修复乳腺癌术后放射性溃疡创面,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观察早期乳腺癌行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本次时间选取2018年1-12月内,对象选取早期乳腺癌患者60例,均根据入院顺序分组,2组各30例。采用改良根治术治疗控制组,采用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实验组。比较两个组别手术指标、疗效、并发症情况以及生活质量。两个组别术中出血量、手术及住院时间等对比发现P0.05,说明二者表现出了明显差异。两个组别总优良率(实验组93.33%VS控制组70.0%)对比发现P0.05,说明二者表现出了明显差异。两个组别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6.67%VS控制组20.0%)对比发现P0.05,说明二者表现出了明显差异。两个组别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发现P0.05,说明二者表现出了明显差异。针对早期乳腺癌患者采用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效果显著,即具有美观度好、并发症少、创伤小等优势。  相似文献   

16.
应用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指导乳癌手术方式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开展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的必要性、可行性、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美蓝5 mL于原发肿瘤上、下、左、右选4点行皮下及乳腺组织注射,5~15 min后仔细解剖,根据蓝染标记切除SLN.所有患者行同期根治术,切除SLN与区域清扫标本同时送病理检查,了解其符合率,并评价SLNB的可行性.结果 30例均进行SLN识别定位,活检后经病理检查有2例错误.1例未取到SLN,故SLN的检出率为96.7%;1例SLN病理呈假阴性.按目前国外SLNB的评价标准,本组SLNB的敏感度为88.9%,准确率为93.3%,假阳性率为0,假阴性率为11.1%.结论乳腺癌SLNB目前在国内外仍处于研究阶段,随着研究的扩大与深入将可能取代常规的ALND.  相似文献   

17.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33例患者均给予西医常规非手术治疗及大承气汤治疗,对于部分保守治疗效果不满意者行手术治疗.本组28例经中西医结合治疗痊愈,5例手术,其中3例属阴性探查,术后继续中西医结合治疗痊愈,2例行肠粘连松解术治愈.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炎性肠梗阻疗效确切,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18.
乳腺纤维瘤属乳腺良性肿瘤,临床上一旦确诊往往在门诊手术室给予乳腺纤维瘤局部切除治疗。本院门诊手术室在2007年1月-12月共行该手术98例。现对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98例均为女性,年龄15岁~45岁,平均年龄28岁。1.1手术方式用2%利多卡因做局部麻醉后行乳腺纤维瘤局部切除术,切除之标本送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17例先天性巨结肠症患儿的手术治疗经验,分析、探讨根治先天性巨结肠症的外科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结肠切除、直肠后结肠拖出术(Duhamel手术)治疗5例和经肛门改良Soave术治疗12例。其中,2个月~2岁4例,2~10岁12例,10~18岁1例。结果:17例病例均行手术治疗,无死亡病例,无肠梗阻、肛门狭窄等术后并发症发生。随访6个月-9年,所有患儿排便正常,无大便失禁或污粪。结论:外科手术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症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强调术前充分的肠道准备及合理的手术方法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张卫书 《科技信息》2009,(27):I0380-I0380
先天性巨结肠基层医院常见,手术方法有多种,传统手术方式需经腹和肛门完成,如改良环钳法^[1]、经腹会阴改良Soave术式或经腹会阴前高后低大斜面(鸡心领形)吻合根治术等口。本文报告了2002年至今本院采用单纯经肛门结肠拖出治疗先天性巨结肠18例患者的具体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