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根据Miedema二元合金生成热模型和Toop非对称几何模型,对1 873 K时Si-Ca-Ba三元合金熔体过剩自由能、生成热、过剩熵以及各组元间的活度交互作用系数等热力学性质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在1 873 K时Si-Ca-Ba合金熔体的过剩自由能、生成热和过剩熵均为负值.在富硅区域和硅含量较少的区域,各热力学性质的变化趋势较大.过剩自由能、生成热和过剩熵的最小值均出现在xSi=55%,xCa=45%,xBa=0成分处.Si-Ca-Ba合金中组元钡的加入,对合金的过剩自由能、生成热和过剩熵影响不大,随钡含量的增加,各热力学性质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2.
用银浴法在1450℃测定了两组Fe-C-Si合金熔体的等活度(α_(Si))数据,由此计算了活度交互作用系数ε_(Si)~C,ρ_(Si)~C及ρ_(Si)~(Si,C);用Gibbs-Duhem方程积分计算了Fe-C-Si三元熔体的碳的活度系数lnγ_C。  相似文献   

3.
采用最大拉力圆环法精确系统地测量了锗酸铋熔体体系xBi2O3-(1-x)GeO2在0.15相似文献   

4.
5.
研究往Fe-C-O系熔体吹氮时吸氮反应动力学,测定了氮分压、氧和碳含量以及温度对吸氮反应速度的影响。通过实验数据处理,得出Fe-C-O系熔体吸氮反应在氧含量较低时是一级反应,较高时是二级反应,氧含量很高时吸氮速度达最低值。碳能显著地降低Fe-C-O系熔体吸氮反应的传质系数。一级反应和二级反应活化能各为131.6 7kJ/mol,122.89kJ/mol  相似文献   

6.
转炉炼钢前期石灰石分解及CO2氧化作用的热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热力学方法,对转炉炼钢前期高碳低温铁水条件下石灰石分解及CO2氧化作用进行了分析,推导出了CO2分压(pCO2)和高碳低温区域碳活度系数fC,%的求解方程.结果表明:石灰石中CaCO3在高碳低温的铁水面附近,其分解反应平衡温度比标准状态时低得多,随着吹炼过程中炉温上升其反应趋势增大,CO2在转炉炼钢吹炼初期与[C]、[Si]、[Mn]和Fe(l)的反应都可以自发进行,其排列次序与各元素被O2氧化的反应相同;在高碳低温铁水条件下pCO2值非常小,转炉炼钢初期pCO2在0.002 2~0.000 5pΘ左右,因此可以认为石灰石分解产生的CO2会全部参与铁水氧化反应.  相似文献   

7.
超临界二氧化碳微乳液技术在超临界流体技术和微乳液技术的基础上,结合了超临界二氧化碳和微乳液的优点,拓展了超临界流体技术的应用领域。文中阐述了超临界二氧化碳微乳液体系的结构表征方法和分子动力学模拟进展,介绍了超临界二氧化碳微乳液萃取应用在分离发酵液方面的研究,同时分析讨论了含有离子液体的新型微乳液体系类型和纳米材料应用情况。作为典型绿色溶剂,包含离子液体的微乳液体系是绿色化学的热点课题,它既对环境友好又扩大了绿色溶剂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8.
1,3,5-三乙酰基六氢均三嗪分子(TRAT)作为高能炸药的中间体,研究其光谱性质及合成反应热力学可能性具有较大学术意义.使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对合成TRAT反应的相关分子进行几何结构优化、不同温度下的热力学性质计算,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B3LYP方法计算TRAT的电子吸收光谱.结果显示,优化得到的TRAT分子稳定结构由3个面组成,气相中最低能量跃迁吸收峰出现在224 nm,属于近紫外区,溶剂作用使其蓝移5~6 nm,溶剂不影响跃迁性质.298.15 K与标准大气压下,TRAT分子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和标准摩尔生成自由能分别为-681.95和-361.31 kJ.mol-1.合成反应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变和标准摩尔生成自由能变分别为-132.01和-67.23 kJ.mol-1,合成反应在600 K以下能自发进行.  相似文献   

9.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6-31+ G+水平下研究了2,4,6-三((4-(4-羟乙氧基)苯亚甲胺基)苯乙烯基)均三嗪(BJZJSQ)分子的几何结构、红外光谱、电子吸收光谱及热力学性质.结果显示;BJZJSQ分子中心的2,4,6-三苯乙烯基均三嗪几乎在一个平面,各支链中的乙氧基苯亚甲胺基构成另一个平面,整个分子呈现出三叶扇形结构;气相分子的最强吸收峰位于416 nm处,源于HOMO→ LUMO、HOMO-1 →LUMO及HOMO-2→LUMO+1的混合跃迁,溶剂极性使其红移12 ~ 15 nm,溶剂的极性不影响最强吸收峰的跃迁性质;在溶剂相,355 nm处的弱吸收峰对应S0→S8电子跃迁;在298.15 K、标准大气压下,BJZJSQ分子标准摩尔生成焓和标准摩尔生成自由能分别为-2680.23和-1349.67kJ·mol-1.  相似文献   

10.
11.
渗硼层的制备及其在锌液中的耐蚀性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为提高低碳钢的抗锌蚀能力,采用固态渗硼工艺在低碳钢的表面形成了致密的铁硼化合物保护层.通过正交实验方法确定了最佳渗硼工艺参数,并对不同工艺条件下所获得的渗硼层的力学性能与耐锌液腐蚀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成功制备了具有良好的抗锌蚀能力的渗硼层.  相似文献   

12.
以N,N-二甲基乙酰胺(DMAc)和N-甲基-2-吡咯烷酮(NMP)为混合溶剂,以聚乙二醇(PEG)为添加剂制备聚砜(PSF)铸膜液,采用旋转流变仪测定PSF铸膜液黏度,采用浊点滴定法绘制浊点相图,定量研究了温度和PEG浓度对聚砜铸膜液流变学和热力学性质的影响.在剪切速率0-100 s-1范围内,对铸膜液剪切速率和剪切应力的检测值进行拟合,得知聚砜铸膜液为牛顿流体,进而求出聚砜铸膜液的黏度值.结果表明,聚砜铸膜液黏度随PEG浓度的增大而增大,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PEG减弱了铸膜液对非溶剂的容纳能力,加速铸膜液的液一液相分离;温度升高可增大铸膜液对非溶剂的容纳能力,减缓铸膜液的液一液相分离,  相似文献   

13.
采用FactSage 6.4热力学软件对不同体系下氟磷灰石的还原进行了热力学分析,探明了高磷鲕状赤铁矿中的某些组分对氟磷灰石还原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无其他添加剂的条件下,氟磷灰石在1174℃ 时会发生脱氟反应生成Ca3(PO4)2和CaF2,在1439℃时被碳还原成CaF2,CaO和P2;CaO对氟磷灰石的还原没有直接影响,而SiO2,Al2O3和Fe能使氟磷灰石的起始还原温度由1439℃分别降低至1204,1247,1277℃,促进氟磷灰石的还原.热力学计算结果与文献中实验得出的结论相吻合,表明热力学模拟分析可作为氟磷灰石还原特性研究的指导手段.  相似文献   

14.
氢气机循环的热力学分析及其变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氢发动机各过程进行了热力学分析,建立了氢气机循环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氢气机有良好的燃烧特性和散热条件,其热效率与常规燃料相当,当过量空气系数在合适的范围内变化时,发动机可以正常工作,正确地选择压缩比是发动机正常工作的必要保证。  相似文献   

15.
玉米淀粉的热力学性质与消化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4种不同直链/支链淀粉含量的玉米淀粉(蜡质玉米淀粉、普通玉米淀粉、Hylon Ⅴ和Hylon Ⅶ)的热力学性质及体外消化性进行测定,进一步分析了淀粉热力学性质与消化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高支(蜡质和普通)玉米淀粉与高链玉米淀粉(Hylon Ⅴ和Hylon Ⅶ)的热力学性质存在显著差异;高支玉米淀粉的起糊温度在70℃左右...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高碳高硅低温贝氏体(纳米结构贝氏体)相变速度缓慢的现状,采用贝氏体相变热力学理论分析主要合金元素对低温贝氏体相变驱动力的影响,设计了新型纳米结构贝氏体钢成分0.83C-2.44Si-0.43Mn-0.73Al.利用膨胀仪研究该成分贝氏体钢在不同温度下的相变整体动力学,综合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电子背散射衍射等方法研究热处理工艺对实验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50益等温转变贝氏体的抗拉强度为1401 MPa,延伸率为42.21%,强塑积可达59136 MPa·%,在室温拉伸过程中发生明显的相变诱导塑性效应;230益等温转变组织中贝氏体铁素体片层厚度小于100 nm,抗拉强度达2169 MPa.  相似文献   

17.
基于PTT(Phan-Thien-Tanner)模型,将温度引入结点破坏率H函数中,构建新的聚合物流体本构方程.应用该方程,分析温度对聚乙烯熔体拉伸流动中拉伸应力和拉伸粘度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温度的升高,熔体的拉伸应力和拉伸粘度都随之下降.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水力失调、供水温降对热力失调的影响,提出了两种可行的供暖外网设计方案,同程式系统和混合式系统。建议考虑供水温降的影响对末端用户散热器的散热面积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新改进的用于短程有序体系的对近似似化学模型对LaF3-NaF体系进行了优化,并运用CALPHAD技术对相图进行了计算.改进的似化学模型用来描述体系的吉布斯自由能.借助计算机辅助分析。计算得出一些热力学函数.计算的相图和热力学参数是热力学自恰一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