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知识产权的客体,属于知识产权法领域内的一个基础理论范畴的问题。回顾已有的研究成果,“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彼此间难以达成契合。传统的规范分析无法得出令人满意的结论,需另辟道路。从实证的角度出发,对知识产权范围内各项具体权利客体进行研究,会发现知识产权的客体有是智力成果的.又有是行为的。还有是复杂客体的,而不是简单划一的。因此,对知识产权的客体应具体权利具体分析.且知识产权的开放性决定了知识产权的客体必将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深入研究知识产权客体.还有助于解决域名与商标及商号的冲突等实践中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2.
知识产权的客体属于知识产权的基础理论范畴。当前关于知识产权的客体主要有智力成果说、行为说、社会关系说、知识产品说、知识财产说、信息说等,本文以客体与对象的异同之辨为视角,对各种学说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域名的知识产权保护是对传统知识产权保护理念的一个挑战和冲击.从域名的法律特性、域名是否可以作为知识产权客体加以保护、域名作为知识产权客体的法律性质及保护的建议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完善域名的知识产权保护构架体系.  相似文献   

4.
域名的知识产权保护是对传统知识产权保护理念的一个挑战和冲击。从域名的法律特性、域名是否可以作为知识产权客体加以保护、域名作为知识产权客体的法律性质及保护的建议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完善域名的知识产权保护构架体系。  相似文献   

5.
信息与知识产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产权以及知识产权之客体为信息的系统理论,中国学者早在20世纪80年代即已提出;自90年代以来,欧美日本等许多学者论著、法律、国际文件均接受了这种理论或近似的概念。而在我国,有的学者至今对此十分糊涂(多数法官从判案实际而不是经院法学出发,反倒是清楚的)。一些论著中混淆知识产权的客体与债权的客体、混淆知识产权与物权的特点等等,多是从不了解信息与知识产权的关系开始的。  相似文献   

6.
信息产权以及知识产权之客体为信息的系统理论,中国学者早在20世纪80年代即已提出;自90年代以来,欧美日本等许多学者论著、法律、国际文件均接受了这种理论或近似的概念。而在我国,有的学者至今对此十分糊涂(多数法官从判案实际而不是经院法学出发,反倒是清楚的)。一些论著中混淆知识产权的客体与债权的客体、混淆知识产权与物权的特点等等,多是从不了解信息与知识产权的关系开始的。  相似文献   

7.
摘 要:为探究2020年东京奥运会背景下日本学校奥林匹克教育的运行实践与理论逻辑,采用文本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利用Arcgis软件统计法等方法,分析了日本学校奥林匹教育的政策文本、教学资料和研究报告,梳理了日本学校奥林匹克教育的实施主体、教材编制和课程开展的总体脉络,提炼出了日本学校奥林匹克教育的主要特征:实施主体协同化;受教育客体全纳化;课程实施多样化;目标达成一体化;教学方法运用综合化;评价与反馈机制科学化。2022年北京冬奥会背景下我国学校奥林匹克教育应:加强合作分享,建立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教育联盟;促进教材融合,推动奥林匹克价值观教育手册与自主教材深度融合;强化师资队伍,组建奥林匹克教育师资精英团队;注重点面结合,实现奥林匹克教育主体协同治理。  相似文献   

8.
民间文学艺术的法律保护是当前国际社会正在寻求解决方案的焦点和热点问题。民间文学艺术权是一种“特别权利”。它类似于知识产权,但又不同于知识产权,它在权利性质、创新标准、客体范围等方面与传统知识产权都存在较大差异。它表现为非个体专有的独占性、长期性、不可转让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9.
王曼  王一丁 《科技信息》2012,(26):287-287
第三十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即将在伦敦盛大开幕,对奥林匹克知识产权的保护不仅是对奥运会巨大商机和利益的保护,也是对参与观众的热情和运动员、工作人员创造成果的保护。目前,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往往只涉及到体育器械、体育用品等"衍生品",而智力成果却未列入到知识产权保护范围,因此造成大量的奥运知识产权受到侵犯。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公众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还比较薄弱,政府职能部门和司法机关在执法方面缺乏沟通和配合。因此,应借助各种形式对奥林匹克知识产权的保护进行宣传,并加大有关部门的配合与执法力度。  相似文献   

10.
从知识产权的主体、客体、内容三方面出发,对知识产权的法律属性进行了分析,对当前理论界的一些观点提出了质疑,并得出了知识产权是一种特殊的民事权利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刘满英 《科技资讯》2006,(35):145-146
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资产,作为知识产权的客体发明、专利等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而知识产权法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本文从经济学上的供需静态均衡和动态均衡对知识产权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本文系统梳理了我国现行法所确立的知识产权财产权内容,以此为对象,根据权利内容理论,从知识产权财产权“整体上的权利”和与“使用方式相对应的权利”两个层次上深入分析了“使用权”、“处分权”和“收益权”等权能。并与所有权的四项权能进行比较,认为知识产权财产权具有物权属性,但基于知识产权权利客体的无形性和权利来源于法律授权的特点。知识产权财产权与所有权仅具有相似性。  相似文献   

13.
陈瑜 《当代地方科技》2012,(18):128-129
正确进行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是有效运用知识产权的前提,本文在对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本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由于知识产权客体无形性、市场因素复杂性等因素所导致的评估值的准确性、公允性问题,并提出相应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4.
知识产权制度在几百年的发展中,一个重要特点是知识产权的不断扩张。这种扩张在不同的知识产权中都有体现,特别是在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中表现尤为突出;具体体现为权利保护客体扩大、权利内容增多、权利期限延长等方面。知识产权的扩张背后是利益平衡机制在起作用。知识产权作为一种平衡和协调知识产权人和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关系的法律,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需要通过知识产权的扩张维持一种动态平衡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一、高校无形资产的内涵及其价值 无形资产是一个含义很广泛的概念,从广义上说,一所高校软环境的“质”与“量”共同构成其无形资产的客体。从法律上说,无形资产是知识产权。根据《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第2条,知识产权包括发明、发现、作品、商标、商号、反不正当竞争等一切智力创作活动所产生的权利。我国《高等学校知识产权管理办法》也规定,高校的知识产权是指1、专利权、商标权;2、技术秘密和商业秘密;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权利客体定义的分析,运用民法的基本原理,试图对知识产权客体这个概念进行界定,从而为我国更好的保护知识产权,提供良好的逻辑前提。  相似文献   

17.
依据知识产权的相关法律可将科技成果分为两大关,本文论述了中国著作权法和中国专利法对科技成果的保护客体、保护特点、及保护功能等问题。对于正确选择科技成果依法保护的方式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论知识产权框架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其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智力活动的产物,本质是信息,是知识产权的客体.利用知识产权制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正当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知识产权制度有专利权保护、著作权保护、商业秘密保护、商标权保护专门知识产权保护等模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及其广泛,对它的保护依赖于以整个知识产权制度为基础的综合手段.  相似文献   

19.
知识产权保护的有效与合理叶明知识产权是一种受法律保护的财产权利。知识产权的对象是人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智力成果。根据1967年在校德哥尔摩签订6tK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的规定,知识产权包括有关下更客体的权利─—文字、艺术和科学作...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海峡西岸经济区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从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完善行政管理体制、针对不同权利客体采取区剐性保护措施、构建知识产权协调体系、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维权作用等方面,探索符合海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实际的知识产权保护路径。建议设立海峡两岸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联盟机构、教育与培训平台、法规政策服务与法律援助平台,以进一步拓展海峡两岸交流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