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随着生态旅游的走俏,森林游逐被人所热爱.故而森林公园的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植物作为森林系统的重要组成,是园林景观要素中唯一的生命体,是生态功能的主要承载者,在森林景观设计中具有重要意义.如何最大化的利用场地特征,以森林资源、历史文化等为基础,除保护森林景观的自然特征外,根据造园要求及人性化原则,合理布局规划分区,发挥植物的景观、空间及环境功能,对其科学地进行景观规划设计,使森林公园的风景特色和景观质量得以提升,营造出符合人们审美和环境生态要求的植物景观是今后设计的重点方向.本文以福州清凉山公园景观规划项目为实际案例探讨森林公园植物景观的营造,以期为今后的森林公园景观设计予以指导借鉴.  相似文献   

2.
建立城市景观设计方案竞争力评价模型,为合理选择城市景观设计方案提供依据.筛选能够从本质上反映城市景观设计优劣的指标,用AHP法建立评价模型,其中准则层指标包括创新性、可持续性、空间设计、方案表现等4个指标;指标层指标包括方法创新、材料创新、技术创新、生态、文化、社会、节约、空间布局、植物配置、景观设施、色彩、技法、规范等13个指标.结果表明,城市景观设计方案的影响因素中,空间布局、生态、方法创新、社会、植物配置、景观设施等要素影响较大,应作为评判城市景观设计方案优劣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郑凯 《科技信息》2011,(3):366-366,238
景观设计是在特定环境背景下进行的,环境背景是指所处地形土地、水源、植物、等自然要素和建筑、交通、文脉等人工要素构成,这些要素都以具体的形态对于景观设计的起点产生影响。因此景观设计在这些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下,仿佛戴着脚镣跳舞,构出和谐完美的景观图画。  相似文献   

4.
对于植物景观的形式美而言,需要一定的组合规律,巧妙的利用构景要素,即植物的形貌、色彩、线条和质感来进行构思.在景观设计中植物应遵循形式美法则才能起到美化景观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干旱地区的公路由于自身环境恶劣,为使公路植物景观产生更大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早日实现公路植物景观设计中的功能化、生态化与可持续化,已经成为当前干旱地区公路建设中急需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目前在干旱地区的公路上进行植物景观设计时植物的成活率不高,难以得到理想的景观效果。基于种植植物存活率提出干旱地区节水型公路植物景观设计规划方案。以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克拉玛依市作为实验地点,以植物种类、种植深度、种植间距及回填深度作为研究指标,探讨该地区公路节水型植物景观的最佳设计方案。实验结果表明:耐旱型乔木类植物、种植间距为5m、种植深度80cm、回填深度30cm为最佳种植条件,为克拉玛依干旱地区公路的节水型植物景观设计提供了可靠依据。最后提出了该地区节水型公路植物景观设计规划方案,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用AHP建立居住区景观设计适宜性评价模型,促进景观设计质量的提高。要素层由模拟景观、水景、设施、照明、建筑、场所、植物等7个指标构成,指标层由协调、逼真、水质、水量、形态、设施数量、类型、舒适、安全、景观、节能、功能、造型、建筑数量、面积、空间、人性、艺术、生态、乡土等20个指标组成。结果表明:设施、场所和植物对居住区景观设计有较大的影响,各要素层下的指标对要素层的贡献也各有不同。景观设计师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设计出高质量的作品。  相似文献   

7.
目前,在我国的城市规划中更多的是注重功能方面的内容,而对城市色彩规划还处于初步研究阶段。所以本文拟在城市色彩景观规划上提出现存问题,在此基础上总结提出解决现存问题的途径与方法,特别提出了城市环境中植物、建筑与植物搭配两个要素的城市色彩景观设计,以期促进城市中和谐居住环境色彩景观设计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刘仁芳 《科技资讯》2006,(24):118-118
目前,在我国的城市规划中更多的是注重功能方面的内容,而对城市色彩规划还处于初步研究阶段。所以本文拟在城市色彩景观规划上提出现存问题,在此基础上总结提出解决现存问题的途径与方法,特别提出了城市环境中植物、建筑与植物搭配两个要素的城市色彩景观设计,以期促进城市中和谐居住环境色彩景观设计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基于对城市道路景观控制要素的分析,提出了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引入艺术美法则,利用统一、协调、均衡、韵律、尺度、质感六大原则论述了艺术美法则在道路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以实现城市道路景观建设朝着系统化、综合化与美学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凹地形与植物均作为营造空间的实体要素,其重要性不可忽视.通过对重庆主城区山地城市公园的实地调查,总结归纳出凹地形的3种主要类型——两面上坡地形、三面上坡地形和四面上坡地形,并对三类地形的特点进行分析,提出基于凹地形的植物景观空间营造策略和植物配置策略.以期为山地公园凹地形空间植物景观设计提供可借鉴的方法与对策.  相似文献   

11.
基于炉峰山森林公园现有植物景砚的特点及其自然地理条件,依据生态学、景观科学、美学、形态心理学原理及实际视觉效果的评测,研究了风景植物景观设计方式与组成要素.首先将公园植物景观系统进一步细分为玉皇顶山体、公园北部植物景观断带、卧云岭山脊、浅水湾、向秀坪古建区、大松海林区六大景观斑块,以及锦绣坪门景区、园路、观景台三大观赏设施;然后对其进行了植物景观设计,包括树种选择、季相结构、乔灌草配植、与建筑物协调等,也对设计方式、设计意义、设计意愿等方面做了总结;最后讨论了景观组成要素问题,提出了环境、范围、区位、作用的四维影响要素.  相似文献   

12.
在解释植物造景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植物造景的表现形式与设计要素的关系,探讨了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一是增强人们对植物造景的认识,二是改变对植物造景的考核标准,三是显示不同城市植物群落的个性,四是加强对外来植物的检疫、检测工作。  相似文献   

13.
从城市道路景观的构成要素出发,重点探讨了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以人为本、城市道路的性质和功能相适应、生态和经济等原则.总结了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几个关键点,包括道路交通设施的景观功能;植物配植与种植方式以及道路关键节点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4.
湿地公园以"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的先进生态思想为指导,在现代景观中处于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其中植物作为湿地景观设计的重要部分,也受到了相当的重视.本文对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选择、配置等方面进行了概述,旨在为今后湿地公园的植物设计起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农村居住区绿化景观规划作为生态环境规划的一个方向,已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根据德州市武城县李古寺社区规划实例,对该居住区绿化景观规划中植被选择、不同环境下绿化景观设计及各种时空下植物组合作了初步探讨,以期对新农村居住区绿化景观规划提供理论与方法的支持。  相似文献   

16.
武勇 《山西科技》2005,(5):93-94
文章通过园林中植物造景的现状,结合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建筑与植物造景、室内庭园与植物造景、水体与植物造景、道路与植物造景等例子,说明植物造景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提高植物造景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AHP的植物景观设计影响因素的重要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比较专家、设计师和公众关于植物景观设计影响因素的重要度评价的差异,促进设计师设计出更加符合专家和公众要求的高质量的植物景观设计作品。应用AHP法建立评价模型,要素层由自然、生态、美学、空间、文化等5个指标组成,指标层由林冠、林缘、土壤适宜性、气候适宜性、生物适宜性、生态效应、质地、色彩、形状、层次、围合、多样、变化、传统文化、场所文化等15个指标组成。结果表明,专家、设计师和公众在生态、空间、色彩等要素层的指标重要度评价的排序上是一致的。在指标层的指标重要度评价的排序上有较大的差异。设计师应根据专家的意见,切实考虑公众的需求,形成高质量的植物景观设计作品。  相似文献   

18.
植物空间的语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材料是景观建设中最常用的基本材料之一,文章试图将空间观念引入植物景观设计中,以一种新的角度来看待植物景观.植物空间往往不被人们明显感知.我们将植物空间带给人微妙的感觉方式比喻成语言.通过对植物空间语言的各种要素--植物空间与人的关系、植物空间的感知方式、植物空间的不同组合关系对人的影响、植物空间与时间的关系等方面的解析,将人对于空间语言的理解理性化,以指导植物空间的塑造.  相似文献   

19.
在城市公共空间植物景观设计的共性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对影响城市公共空间植物景观设计的基本因素,城市公共空间植物景观设计的一般原则,城市公共空间植物景观设计的模式进行了系统地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20.
对校园景观规划体系的人工要素景观设计内容进行分析,指出校园景观规划体系的人工要素景观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