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习作教学关键是调动学生的表达欲望,而儿童的语言表达往往充满童趣,是最真实、最朴实的情感流露;儿童的生活也是多姿多彩的。为了让学生我手写我心,诉说自己的真心话,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而且乐于表达。这必然要语文老师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从而真实地写作,尽情尽意地表达。  相似文献   

2.
常远 《科技信息》2012,(30):177-178
数学源于生活,数学植根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蕴藏在生活中的每个角落。以生活实践为依托,将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也是哲学的一门衍生物,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因此,数学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其产生的踪迹。一、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其素材来源于生活数学是研究现实生活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恩格斯在学习生活中,要考虑所学数学知识的作用,需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两位小青年来到卖螃蟹的李大爷跟前问:"螃蟹多少钱一斤?"李大爷说:"30元一斤。"甲青年说:"我喜欢吃身子,只有一半应按15元一斤算。"乙青年说:"我喜欢吃  相似文献   

3.
长久以来,被誉为"科学皇后"的数学,在科技领域的拓展上,一直担当举足轻重的角色。在数学课堂上忽视了从生活的经验去理解数学的需要,殊不知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我作为一名中学数学教师,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通过本文明确指出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深入阐述数学教学与生活实例相结合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有着重要意义。我坚信数学教学不能远离生活。  相似文献   

4.
个性化作文,就是要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品味人生,关注社会,写自己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写真事,吐真情,我手写我心,我心出我语.  相似文献   

5.
礼仪与生活     
赵梅 《甘肃科技纵横》2005,34(6):198-198
人是社会动物,不能离群所居,必须进行团体生活.礼仪是治事待人的准则,亦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规范.所以不论是家庭生活还是社交场合,其进退都应有适当的节度.  相似文献   

6.
生活德育理念体现为实践性、整体性和超越性.在现实环境中生活德育遭遇诸多困境,应对这些困境需要德育自身、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7.
社会体育是人们为增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而自主参与的一种体育活动,它与生活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阐述了社会体育的概念与特点、生活方式的概念和制约因素,以及社会体育对健康生活方式的促进作用,以期促进社会体育能健康地、稳定地、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发展阶段,生活方式领域的问题和矛盾十分突出。科学发展观既是科学的生产发展观,也是科学的生活发展观。社会的生活方式影响人的全面发展,影响社会的生产发展,影响社会的全面进步,也影响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筹社会的生活方式,在全社会倡导、建立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9.
刘胜华 《科技信息》2010,(31):I0227-I0227
我们职业学校的学生每时每刻都处在一个社会生活的环境之中,他们将来无论是继续上学,还是就业,都不可避免地面对现实生活,都要增强生存和生活能力,而这种能力包括认识生活、欣赏生活、享受生活和创造生活等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月  时春阳 《科技信息》2007,(3):232-232
负性生活事件与人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它是导致人产生各种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研究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目的在于找出哪些生活事件会影响学生的生活,这些事件发生的频率如何。从而可以使学校、教师和心理学工作者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内心体验、生活状态,并且有针对性的采取适当措施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愉快地完成学业,顺利地步入社会,适应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1.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无时无刻不在追求、创造和享受着自然之美、社会之美、艺术之美和生活之美!都无时无刻不在漫漫无际的美的长河中遨游。伟大的艺术家罗丹曾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由此可见,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美是无时不在,无时不有!但是,如何才能创造、发现、挖掘美?如何才能真正赢得并享受美?我认为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正确把握生活中的“距离”度,使生活、工作中的各种关系居于协调状态。  相似文献   

12.
王宏利 《科技信息》2012,(5):424-424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思想品德教学强调联系生活实际,  相似文献   

13.
隐性道德教育促使我们把德育融于生活,要面向生活,引导生活,源于生活,回归生活,从生活世界中通过生活形式展开。本文浅略介绍了生活德育的内涵,生活德育的具体操作和实施及其实施原则。  相似文献   

14.
我国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脱离社会生活的现象,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往往被消磨殆尽,学起来耗时费力,效益低下,人文精神严重缺失,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做到与社会生活密不可分。首先在课文教学中找切入点联系社会;其次在各种语文活动中关注社会;第三引导和鼓励学生写作中反映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5.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维系民族地区群众健康、社会情感和社会结构稳定的给养脐带。为此,通过文献资料、历史比较、逻辑分析等方法管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群众生活质量的历史与现实关系,可以发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在现代社会生活里依然具有促进少数民族群众健康相关生活质量、体现社会民主自由、创造经济机会、搭建社会机会平台、构筑社会安全保障、规范社会文化价值观和守卫地域环境等多元价值功能,是当前少数民族地区群众提升生活质量有益手段。因此,建议政府及相关部门从加强引导少数民族群众体育参与;充分发掘民族地区优秀文化资源,因地制宜,合理、有效配置公共体育服务资源;培育和发展与少数民族群众社会生活紧密相关“共同体”组织;打造“民族文化精品”,营造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氛围等方面入手提升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对所谓的“另类”嗤之以鼻或不屑一顾是很多人的习惯,我却不然。我很难想象没有“另类”存在的生活。有时候我甚至想,真应该好好感谢生活里时不时碰到的所谓很“另类”的人或事,因为他们的存在,生活才如此丰富多彩;因为他们的存在,我们才避免了味同嚼蜡和枯燥无味!我不敢想象一年365天都是风和日丽的日子该怎么度过?我不敢想象一日三餐全是山珍海味的生活该怎么面对?香车宝马锦衣玉食曾令多少人心驰神往梦寐以求,谁又能理解日日金盅玉盏夜夜宫娥醉袖的九五之尊“高处不胜寒”?  相似文献   

17.
胡彩霞 《少儿科技》2013,(12):44-44
生活中并不缺,乏闪光点,如果稍加关注,它们都能带给我们快乐和幸福,传递温馨和真情。我刚跨出家门,就听到一对父子的对话。“爸爸,为什么我们要来接奶奶啊?”一个稚嫩的声音传到我耳中。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我国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现状,探讨了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市场化的可能性,介绍了BOT模式的特点.建议利用社会资金,以BOT形式建设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使污染治理向企业化、产业化、市场化发展.同时研究了实施BOT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鼓励和有效地利用社会资金,建议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来规范BOT的运作,规避风险.  相似文献   

19.
语言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社会的变动往往引起语言与社会的矛盾,这一矛盾表现为名与实的矛盾。名与实的矛盾是新词新语得以产生的基础。”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观念、新发明、新事物不断涌现。作为社会现象的语言对社会生活的变化最为敏感,它要不断创造新词语去反映层出不穷的新事物,也要不断淘汰旧词旧义或变更词义使用范围、褒贬色彩等。随着我国跨文化交际在国际上日渐频繁,以迎合国际交往之必需,外来词语不断地渗入到我们的社会用语之中,给本民族语言注入了新鲜血液,也给现今修辞学研究赋予了新的任务。本文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就改革开放20年来出现的部分新词新语从三个方面作一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20.
宗教道德在任何社会发展阶段都有其历久弥新的作用和功能,佛教道德也是如此。笔者认为,佛教典籍中所蕴含的某些道德原则,对现代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诸如自然生存环境、现代价值取向、现代生活方式以及现代伦理都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