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华南-华北大陆的碰撞和印度-亚洲大陆碰撞的形式非常相似,既发生了华南大陆向华北一侧的强烈的大陆俯冲、华北大陆向华南数百公里的楔入,又伴随有大陆块体的逃逸.中国东部中生代构造变形异常复杂,很可能与华北大陆的这种楔入存在直接的成因联系,但对华南-华北大陆碰撞和华北向华南的楔入在中国东部所产生的深刻的板内变形效应,了解不多.研究安徽南部沿江地区的逆冲推覆构造带来探讨这种大陆碰撞和楔入在华南板内的构造效应.安徽沿江推覆构造带是扬子褶皱冲断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台阶式逆冲为其构造特色.对其构造类型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并建立了局部平衡构造剖面,计算了造山缩短量.安徽沿江推覆构造带以台阶式逆冲断层为其构造特色,这种推覆构造广泛、密集,根据平衡剖面方法计算得缩短率为55.9%.同时发现推覆构造对金属矿藏的控矿作用,这种控矿作用具有系统性和层控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大陆构造变形的基础与过程、板块运动与大陆碰撞造山带的关系以及大陆地震特征的分析,探讨了大陆构造的特点与大陆变形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3.
深化大陆构造研究 发展板块构造 促进固体地球科学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提出深化大陆构造研究,发展板块构造,推动固体地球科学发展的思考与建议,以引起关注与讨论.方法 面对当代地球科学的最新发展和板块构造与大陆动力学研究的新进展,根据中国大陆地质与大陆构造在全球共性中的地域突出特点及其在现代地学发展中的独特意义,提出深化大陆构造研究的思考和建议.结果 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考和建议.结论 深化大陆构造研究是发展板块构造,推动固体地球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伊犁盆地为例,通过对大陆盆—山构造系统和盆地沉积所反映的大陆动力学背景的分析,探讨了大陆盆—山系统的构造转换及物质运动规律。  相似文献   

5.
东喜马拉雅构造结地质构造框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构造研究表明,研究区分为三个主要构造单元,可以识别出三期构造,印度和亚洲大陆间的碰撞,开成一系列东西向褶皱和逆冲构造,随着两大陆会聚续进行,喜马拉雅构造单元逆到冈底斯单元之上。  相似文献   

6.
西藏羌塘盆地的构造沉积物征及演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西藏羌塘盆地是物提斯构造域内晚古生长-中生代海相复合盆地。经历了晚古生代槔块构造演化阶段、中生代板块构造演化阶段和新生代抬升肃蚀阶段,形成了晚古生代大陆边缘盆地、中生代南羌塘被动大陆边缘和北羌塘弧后盆地以及晚侏罗世这后的构造地貌盆地。受多期构造运动作用,盆地从北向南形成了北缘冲褶带、北羌塘变形带、中央碰撞隆起带、南羌塘变形带和南缘冲断带五个构造单元。变形由坳陷边缘到中心逐渐减弱,侏罗山式褶皱样式,  相似文献   

7.
中国大陆中部有一条纵贯南北的地质构造带,统称为贺兰一川滇南北构造带,也称中国南北地震构造带,因为这条带上集中了我国有历史记录以来一半的8级以上大地震,最近5月12日14时28分发生的四川汶川8.0级地震也是发生在这个带上.它不但是我国重要的地貌分界线,而且是中国大陆构造的东一西分界带,对于探讨中国大陆深部结构、青藏高原隆升的动力学机制以及中国大陆中新生代以来东、西部构造与地表系统反转演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沿这条构造带,也是我国重要的金属矿产和油气藏的集中分布区.因此,对南北构造带的理论研究,对探讨固体矿产和油气资源的形成机制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运用区域地质调查资料和地球卫星遥感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发现并确定和划分了环形构造系统、北北东向构造系统、南北向构造系统、北东向构造系统和弧形构造系统等5套构造系统。采用结构面组合及配套的方法恢复重建构造演化序次和形成时期并讨论了地质发展过程等问题,为研究东亚构造域和板块运动以及大陆板内构造活动提供新信息。  相似文献   

9.
关于中国大陆地质与大陆构造基础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作为全球大陆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大陆长期所处的全球特殊构造部位和深部地球动力学背景使其经历了世界其他大陆所未曾有的极端复杂条件,从而造就了它全球共性中的独有的地域性特征.这些特征赋存有当代地学发展前沿重大科学命题的丰富信息.因此,中国大陆地质与大陆构造成为当代地学研究得天独厚的天然实验室和良好场所,是科学研究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当代地球科学已开始进入地球系统科学与后板块构造时代,如何充分利用我国这一地域优势和特有资源,参与国际地学发展和创建新的地球构造观及相关理论与方法已是我们面对的历史机遇和重大挑战.文中在综合分析中国大陆全球共性中的特殊性基础上,概括提出4类优先研究的中国大陆地质与大陆构造关键科学问题:中国大陆构造与大陆动力学研究;中新生代中国大陆及邻区地壳变形及其深部过程;人类生存尺度的地壳构造活动及其深部动力学背景与演变趋势;中国大陆不同构造系统的交接转换和深部背景与演变过程,供地学界讨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依据龙门山中段中生代盆地的基底性质、沉积构造组合和构造变形,论证了川西拗陷是在印支期发育于扬子板块活动大陆边缘的弧背(前陆)盆地,前陆盆地的构造变形是经印支期构造变动和喜马拉雅期叠加改造形成的推覆构造;并讨论了龙门山中段中生代前陆盆地的构造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11.
平庄盆地为受控于东、西两缘北北东向展布的美丽河-八里罕和黑水-汐子断裂的晚中生代断陷盆地。褶皱、断裂均较发育,盆地内外褶皱按轴向分为四组,形成顺序为:东西向-北西西向-北北东向-北北西向;断层按走向有东西向、北北东向、北西西向、北东东向和北北西向5组,一般均经历多期活动,根据盆地构造特征及地层接触关系得出盆地区域构造应力场曾发生多次北西西-南东东向挤压与拉伸的转化,在挤压背景下,盆地所在区上升,沉积间断,产生角度不整合,拉伸背景下,盆地所在区下降,接受沉积。  相似文献   

12.
论地幔柱构造与板块构造的矛盾性和相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揭示地幔柱构造与板块构造的内在关系,针对地幔柱独特的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特征,通过与板块构造的对比:阐明了两者虽然在许多方面存在着矛盾,但在诠释岩石圈的解体和俯冲带的演化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拆沉的冷板片聚集产生了超级冷地幔柱,由此导致了超级热地幔柱,冷热两个超级地幔柱的活动又控制了板块的运动和发展,由此可见,地幔柱构造理论对板块构造理论起着重要的补充和拓展作用。  相似文献   

13.
云开地体罗定信宜地区多期构造演化史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开地体罗定信宜地区经历了多期次、多层次、多型式的构造演化。加里东期发生了陆陆,或弧陆碰撞,形成了云开复合地体,并表现为低缓角度的褶皱造山作用,海西期,云开地体北部沿罗定一广宁断裂带与钦州复合地体发生碰撞、拼巾形成一系列断面,褶皱轴面向南东倾的构造和同碰撞构造混合花岗岩体。西部沿岑溪一博白断裂带与钦州复合州体发生碰撞产生东吴运动,使钦州地区出现强烈造山性质的褶皱运动,从而结束了钦州联合地体早古生代  相似文献   

14.
15.
中国地体构造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地体构造理论被应用于中国地质的具体实践已经15年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主要表现在:1.中国境内地体构造的划分,2.地体构造理论上的创新,包括地体定义的完善;板块、微板块、地体、板惩、覆体五者之间的理论甄别,地体的古板块单元重建和古地体古大洋研究;地体拼贴增生和裂解离散的形式和过程,地体运动形成的沉积盆地和能源矿产;3.方法学上的进展,主要有古地磁喾综合地球物理学、微古生物及其对含放射虫硅质岩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16.
大陆地质构造特点及其研究方法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7.
Thoughts on studies of China continental geology and tectonics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global continents, China continent has long been situated in the peculiar tectonic position and experienced extremely complicated activities, which resulted in the regional unique characteristics for China continent on the global common geological background. These characteristics contain abundant information regarding scientific key issues of modern geological frontier. Thus, China continent can be a natural laboratory and excellent arena for the modern geosciences. The modern earth sciences have started entering the era featured with earth systematic science and beyond plate tectonics. How to take the regional advantage and exploit the treasure resource to participate the new 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creation is a historic opportunity and great challenge we are facing. This paper generalizes research priorities in four fields on China continental geology and tectonics for discussion. They are: China continental tectonics and dynamics; Mesozoic-Cenozoic crustal deformation and deep-seated processes in China continent and the adjacent regions; deep-seated dynamic background and evolutionary trend of crustal tectonic activities on the time scale of human existence; deep-seated background and processes of conjunc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different tectonic systems.  相似文献   

18.
Rodinia裂解与华南微板块形成和演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Rodinia研究的历史、现状及主要进展,分析了华南相关地块在Rodinia中的位置以及从Rodinia到Pangea的演化历程.分析结果表明,扬子陆块从Rodinia裂离后,其间在Gondwana形成时,可能发生过湘桂地体、云开地体、浙闽地体、保山地体和腾冲地体的碰撞拼贴造山作用过程.在古特提斯演化阶段,这些地体随古特提斯洋的开启而与扬子陆块裂离,并逐渐形成多岛洋的构造格局,之后又随Pangea的形成而再次与扬子陆块碰撞拼贴增生.因此,Rodinia,Gondwana,Pangea等的形成、裂解和裂离后地体的拼贴增生是认识华南大地构造格局和演化的关键之一.Rodinia应该是华南大地构造研究值得重视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20.
塔里木盆地石炭 -第四纪概括为一次大构造旋回。盆地构造演化可分为 4个阶段 ,即克拉通边缘坳陷、前陆盆地、断陷 -坳陷、复合前陆盆地阶段。地层组合明显受构造作用控制 ,依据该盆地构造、沉积发育特征可划分出 4个构造 -地层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