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5 毫秒
1.
武术与传统文化结合紧密,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当前民族精神的一种重要载体。通过对武术所承载的传统文化的梳理分析认为,武术可培养爱国主义、刚健有为、民族认同感等民族精神。现今社会应积极利用学校武术教育培育青少年民族精神,树立武术是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坚定信念,,赋予武德以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2.
车坦 《科技信息》2011,(14):242-242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民族精神的振兴成为时代的强音。中华武术与传统文化的协调发展中,融入了深厚的传统文化思想内容,因而中华武术便成为振兴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高校是发扬武术的重要阵地,理应传承中华武术,但陈旧的课程内容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本文在对重庆多所大学武术选项课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广泛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建立高校武术课程内容以及各武术类别的具体内容改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代忠波 《科技信息》2010,(8):262-263
中华武术是我国特有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已被列为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体育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之一。中学时期是学习武术的重要阶段,在武术教学中,学生的习武兴趣直接影响到武术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兴趣,是教师上好课的前提,要想提高武术教学质量,首先要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兴趣.研究武术教学,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武兴趣,对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武术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传统体育项目和优秀文化遗产,也是世界体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武术进入奥运会的意义并从人文意义的角度深刻挖掘武术的文化内涵,对我国武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指出了武术应在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加强发展,最终进入奥运舞台。  相似文献   

5.
易丽萍  陈定元 《科技信息》2011,(12):266-266
武德是武术在几千年的实践和发展中,习武者不断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和智慧,逐步形成的传统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形成的现代武德,要摈弃封建腐朽的东西,继承精华,把武德教育与爱国精神、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武术人才的品德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本文通过对部分专家的访谈以及对江西高校体育学院武术专业学生、群众武术爱好者的调查,结合文献资料,阐述了武德教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对武术人才培养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武术运动的艺术化程度对我国武术项目的发展存在较大的利弊关系。时尚不失传统,传统不忘时尚,二者兼顾,相得益彰才是武术发展的硬道理。传统时尚化是武术艺术化的审美升华;时尚传统化是武术艺术化的本真回归;和谐发展观是武术艺术化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7.
道家思想对武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晓龙 《科技信息》2009,(28):I0224-I0225
道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术又是传统文化中的瑰宝,道家思想对武术的影响颇深,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对道家思想进行研究发现,道家思想中道生万物论、气论、天人合一论、防阳论辨证观、反者道之动对武术的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8.
任何文化首要的都是民族文化,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冲击的浪潮下,武术该如何构建自己的文化软实力,是学术界的一个热点。以文化软实力为理论支撑,深入挖掘中国武术的文化内涵,在不断发展提高武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建立健全武术的对外传播体系方面提出建议,对强化武术的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是一项具有广泛社会价值和民族文化特色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武术进入体育与健康课教程,在中学学校体育中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杨秀霞 《科技信息》2010,(24):I0217-I0217
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题,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给学校体育的发展带来了契机。武术作为我国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充分发挥武术在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对深化教育改革,推动学校体育全面发展,均具有重要的意义。但近半个世纪以来这一政策并没有真正的得到落实,武术在中小学的普及过程中仍存在困惑。本文从武术在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出发,通过对武术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探寻我国中小学武术普及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在我国人民生活和思想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小学生正是强身健体和塑造道德思想的最佳时期,因而对武术在中小学生中开展的现状进行分析,结合现在学校教学的实际情况,研究出其解决对策,以使得武术在中小学生中进一步得到推广,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2.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是我国传统文明的重要组成,是民族的精髓。在大学开展传统武术教学,对继承中华文明传统,弘扬武术文化,培养当代大学生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道德观有着非常好的作用,对提升大学生的人格魅力有重要意义。校园文化建设关系到高校的整体文化氛围,作为高校文化的组成部分,传统武术教学既发扬了民族传统特色,又丰富充实了高校体育文化的内涵,对新时期校园文化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武术历来都属于我国的传统文化,散打是武术运动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一项富有中国特色的项目。武术散打运动不仅有利于大学生心理、生理等方面的成长,也有利于塑造大学生性格,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对他们产生积极影响。此外,武术散打运动还有利于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利于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对营造良好的社会生存环境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本文主要结合武术散打运动的特点,分析当今高校开展武术散打运动的特点与作用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马来西亚是东南亚地区"功夫"最为盛行的国度之一,早期主要流行的是中国传统拳术,1978年马来西亚政府承认的武术团体的最高机构马来西亚武术总会成立.武术发展方向转为国际化方向,与其他国家一道努力把中国武术推向国际体育舞台,使中国武术成为奥运会的比赛项目.运用文献资料、查询、专家访谈等方法,系统研究马来西亚武术总会为推动和发展武术所采取的种种措施,分析马来西亚武术能在短时间内,在亚洲乃至世界范围内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的原因做深入的探讨,进一步说明马来西亚的华人华侨及马来西亚武术总会对推动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向海外及国际化竞技运动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武术服饰美对武术传播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婵  马超 《甘肃科技》2010,26(23):186-187,176
武术服饰蕴含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合体大方的武术服饰,往往令武术这项传统体育运动增色不少。武术新规则对武术竞赛服装要求渐渐放宽,使得武术服饰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武术服饰势必将成为武术传播中不可或缺的因素。通过论述武术服饰美对武术传播的影响,旨在为武术的传播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武术教学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武术作为一种体育锻炼手段,能有效地发展速度、力量、柔韧、协调、耐力等多种身体素质。武术也是集健身、强身、防身等功能于一身的相对较特殊的传统体育项目。它尤其对运动系统及神经系统等具有其它项目所不具备的锻炼价值,能起到“壮内强外”的独特效果。它能培养学生坚忍、克己、吃苦耐劳、尚武崇德的优良品质。因此,激发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提高武术教学水平是当前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刘含辉 《科技信息》2011,(18):293-293,295
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也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主要内容之一。无论从内容或是功能上都深受广大人们的喜爱,特别是武术作为中国特色的运动文化形式,不仅具有现代体育的功能——身体锻炼,同时作为一种系统整体性的文化载体,兼具德、智、美及促进人格发展的重要价值。本文深刻剖析了传统文化在高校教育中的价值,同时提出了实现传统武术价值的有效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武术段位制在我国颁布实施已经5年了,在国际上也广泛施行。它对武术运动推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它的实施情况在各地却有较大的差别。通过对武术段位制的调查研究,结合安徽省高校开展武术运动的现状,探讨武术段位制的实施办法,为促进武术运动在高校的进一步开展,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武术作为中国民族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面对文化全球化和多样化时代,武术的发展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通过回顾和思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武术发展的历史进程,认为中国武术发展需要国民有一种开放思维,既要积极发现传统,输出传统;同时,也要积极创新传统,走符合时代发展之路,并提出相关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0.
浅谈对普通高校武术教学现状的分析与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宇龙 《科技资讯》2009,(4):207-207
武术作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全民健身计划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学校又是推广、发展、普及武术的重要阵地。通过对高校武术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新的对策,并从转变思想、师资培养、教材创编、教学手段与组织形式,以及改善教学条件等方面加以阐述,意在拓宽发展高校武术教学的新思路,提高高校武术的教学水平,推动中国武术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