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速度小于Bohr速度(vBhor=2.9×106m/s)的高电荷态离子40Ar16 (动能EK=150keV,速度v=8.5×105m/s)入射金属(Ni,Mo,Au和Al)表面,同时测量产生的Ar原子近红外光谱线和X射线谱.实验结果表明,低速高电荷态离子在金属表面俘获电子中性化,形成多激发态的Ar空心原子,空心原子退激辐射从近红外光谱线到X射线波段谱线,近红外光谱线辐射强度说明,低速高电荷态离子在金属表面中性化过程中,金属的功函数起着重要作用,进而验证了经典过垒模型.  相似文献   

2.
利用光谱技术在超导离子源SECRAL上研究了10~20keV.q的Arq+(q=16,17)离子入射在金属Nb表面产生的X射线谱.实验结果表明,高电荷态Ar16+离子在金属表面中性化过程中存在着多电子激发,Ar16+的K壳层电子被激发产生空穴,级联退激发射Ar的Kα特征X射线.Ar空心原子的K层发射X射线的强度随入射离子的动能减弱,靶原子Nb的L层发射X射线强度随入射离子动能的增加而增强.Ar17+单离子的Kα-X射线产额比Ar16+单离子的Kα—X射线产额大3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3.
利用光谱技术在超导离子源SECRAL上研究了10~20keV·q的Arq+(q=16,17)离子入射在金属Nb表面产生的X射线谱.实验结果表明,高电荷态Ar16+离子在金属表面中性化过程中存在着多电子激发,Ar16+的K壳层电子被激发产生空穴,级联退激发射Ar的Kα特征X射线.Ar空心原子的K层发射X射线的强度随入射离子的动能减弱,靶原子Nb的L层发射X射线强度随入射离子动能的增加而增强.Ar17+单离子的Kα-X射线产额比Ar16+单离子的Kα-X射线产额大3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4.
高电荷态离子40Arq+与Au表面作用产生的X射线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光谱技术研究了高电荷态离子40Arq+(q= 16, 17, 18)离子入射金属Au表面产生的X射线谱. 分析结果表明, Ar的Kα-X射线是离子在与固体表面相互作用过程中在固体表面之下形成的空心原子发射的. 当电子组态为1s2的高电荷态Ar16+离子在金属表面中性化过程中, 存在着多电子激发过程使Ar16+的K壳层电子激发产生空穴, 进而级联退激发射 Ar 的 Kα特征 X 射线. 入射离子的Kα-X射线产额与其最初的电子组态有关, 靶原子的X射线产额与入射离子的动能有关.  相似文献   

5.
用高电荷态离子129Xeq+ (q=25, 26, 27)轰击金属Au表面, 产生Au原子的特征X射线谱. 实验结果表明, 足够高的电荷态低速离子激发靶表面原子, 无需很强的束流强度(nA量级), 便可有效地产生重原子的特征X谱线(Au, Ma), 单离子X射线产额可达10-8量级, 特征X射线的产额随入射离子的动能和势能(电荷态)的增加而增加. 通过Au原子Ma的特征X射线谱, 利用Heisenberg 不确定关系对Au原子的第N能级寿命进行了估算.  相似文献   

6.
利用Si(Li)探测器测定了动能350~600keV的Xe~(q+)(q=26,28,29,30)离子入射Mo表面发射的X射线谱.当q分别为28,29,30时,谱线中出现了峰位分别为1.572,1.592和1.611keV的射线,该射线是Xe~(q+)在Mo下表面形成的空心原子中性化过程发射的,射线峰位能量与离子电荷态、靶原子电子束缚能、探测器能量下限及Be窗衰减等因素有关.1.592keV附近X射线产额与离子动能无明显关系,但随离子M壳层空穴数目的增大显著增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高电荷态离子129Xeq (q=28,29,30)入射金属Au表面产生的特征X射线谱。方法应用高电荷态离子束流激发。结果在束流强度小于139 nA条件下,单离子的X射线产额可达10-8量级,特征X射线的产额随入射离子的动能和势能(电荷态)的增加而增加。结论与传统的X射线产生方法不同,高电荷态离子可以激发重原子的内壳层特征X射线谱,其产额高,品质好。  相似文献   

8.
40Ar10+轰击Al和Si固体表面形成的200 ~ 1000 nm光谱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报道了利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ECR离子源提供的高电荷态离子40Ar10+入射到Al和p型Si表面所产生的Al, Si, Ar原子的200~1000 nm特征光谱的实验测量结果. 结果表明, 低速高电荷态离子与固体表面原子相互作用可有效地激发靶原子和靶离子的特征谱线, 而且由于发射二次电子的无辐射退激与辐射光子退激过程的竞争, 使得在p型Si表面上Ar原子的光谱强度总体大于在Al表面上的光谱强度.  相似文献   

9.
当不同动能(350-600keV)高电荷态离子129Xe30+入射Au表面过程中,发出了1.65keV的X射线和靶原子的Mα特征X射线.分析表明:高电荷态离子与Au表面相互作用过程中,Xe离子3d壳层的电子被激发,形成空穴,4f电子偶极跃迁辐射1.65keVM-X射线.同时,靶原子Au的3s电子被激发,退激辐射M-X射线.利用经典过垒模型解释了Xe的M-X射的产额随入射离子的动能增加而减小,靶原子的特征X射线产额随入射离子的动能增加而增加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测量了Xe25 和Xe29 入射Mo金属表面发出的L壳层的X射线谱,观测入射离子动能范围在350~600keV之间的X射线强度.研究了X射线强度与入射离子动能及电荷态的关系,并给出了初步解释.  相似文献   

11.
测量了Xe^25+和Xe^29+入射Mo金属表面发出的L壳层的x射线谱,观测入射离子动能范围在350~600keV之间的x射线强度.研究了x射线强度与入射离子动能及电荷态的关系,并给出了初步解释.  相似文献   

12.
利用离子源产生的C、O离子与Ar原子碰撞,测量了散射离子谱和反冲离子谱,并利用符合测量获取了双电荷态分布的符合谱。根据实验参数进行了符合效率计算。该实验方法可用于微量气体元素甚至同位素的绝对含量分析,较单独的飞行时间谱更加可靠。  相似文献   

13.
报导了1.0~3.0MeV的Xe~(30+)离子与1.0MeV的Xe~(26+)离子入射Au表面发射的X射线谱,考虑到探测器Be窗对射线的非均匀衰减,还原了1.0MeV的Xe~(30+)离子产生X射线谱。通过用经典过垒模型及两体碰撞模型的分析表明:动能1.0~3.0MeV的Xe~(30+)离子入射Au靶,下表面空心原子M壳层空穴退激发射了能量0.7~1.75keV的Xe M X射线,下表面空心原子N壳层空穴退激发射了能量0.5~0.7keV的Xe N X射线。  相似文献   

14.
用全实加关联(FCPC)方法计算了Sc18+离子1s2nd-1s2nf(4≤n≤9)态的跃迁能和波长.计算结果表明,由1s2nd-1s2nf的跃迁产生的谱线的波长范围在硬X射线范围内.  相似文献   

15.
报导了1.0-3.0MeV的Xe30+离子与1.0MeV的Xe26+离子入射Au表面发射的X射线谱,考虑到探测器Be窗对射线的非均匀衰减,还原了1.0MeV的Xe30+离子产生X射线谱。通过用经典过垒模型及两体碰撞模型的分析表明:动能1.0-3.0MeV的Xe30+离子入射Au靶,下表面空心原子M壳层空穴退激发射了能量0.7-1.75keV的Xe M X射线,下表面空心原子N壳层空穴退激发射了能量0.5-0.7keV的Xe N X射线。  相似文献   

16.
应用发射光谱技术研究了T12荧光灯阴极电子发射材料钡的损失,实验测定了阴极区中钡原子553.6和钡离子455.4,493.4nm谱线的辐亮度,由此得到钡原子6p^1P1、钡离子6^2P3/2和6^2P1/2态浓度的轴向分布。理论上,由包含9个原子能级和5个离子能级的阴极区钡放电的速率方程,计算出了这些能级上钡粒子的浓度,实验和理论计算符合较好。结果表明,在阴极区钡离子浓度比钡原子浓度大,离阴极2mm处钡的总浓度为10^15m^-3量级。  相似文献   

17.
应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测量钢水的成分,用内标法对钢水中的Mn进行定量分析。为了使定量分析的结果更精确,定量分析时分析线和内标线最好均为原子线或离子线对。依据谱线的选取原则,选取基体元素 FeI432.5和 FeII495.5作为内标元素的谱线,选取M nI4033..和M nII4381.作为分析元素的谱线。在建立定标曲线时,分别将原子线与离子线配成线对,原子线与原子线配成线对,离子线与离子线配成线对建立相应的定标曲线,从定量分析的结果得知相对误差从前者的10.1%~12.5%,降低到后来的02.9%~07.7%。结果证明,该谱线选取方法使定量分析的结果得到了优化。  相似文献   

18.
利用双脉冲激光等离子体光谱技术测量了激光作用于高纯度硫靶产生的16~24nm波段的发射光谱,分析发现谱线主要来自Sq+(q=7,8,9,10)离子的2s—2p跃迁.基于稳态碰撞辐射模型和激发态离子数布局满足归一化玻尔兹曼分布的假设,计算了不同离化态硫离子在不同等离子体温度和电子密度下的布居数,在不同电子温度下模拟了等离子体光谱,并通过与实验光谱比较确定了等离子体参数.  相似文献   

19.
光动力学疗法的单态氧剂量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步洪  M.T.JARVI  E.  H.  MORIYAMA  B.  C.  WILSON 《中国科学(G辑)》2007,37(B10):153-160
光动力学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是一种治疗肿瘤等疾病的一种新疗法.简要介绍了用于PDT剂量学研究的主要方法,重点阐述了利用单态氧(^1O2)在1270nm的近红外发光进行PDT疗效评估的优点.利用新型光电倍增管和时间分辨光谱技术开发了一个用于PDT剂量评估的高灵敏度^1O2发光检测系统.实验测量了玫瑰红的近红外发光光谱,三重态玫瑰红和^1O2在水溶液中的寿命分别为(2.77±0.17)和(3.15±0.14)μs,结果表明所开发的^1O2发光检测系统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测量精度.离体细胞实验结果进一步表明:细胞的存活率与PDT治疗过程中所产生的累积^1O2发光光子数呈正相关,所开发的^1O2发光检测系统适用于PDT剂量学研究.  相似文献   

20.
X线影像板需要近红外光激励.掺入Ca2+,S2+,Mg2+后,用650~700um光激励BaFX:Eu2+,可以更为灵敏.用正电子湮没寿命谱,电子顺磁共振谱,加热发光谱和光激励发光谱,研究了X射线辐照后BaFx:Eu(X:CI,Br)电子陷阱的性质、状态、密度和转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